但两个月后,中组部提名提议任命黔东省省委副书记孙伟阳为代理省长,免去吉惟善兼任的省长职务。
短短几年间,孙伟阳等于是连跳了三级,算是政界一个不小的奇迹。
结果出来以后,连同黔东省委书记吉惟善在内,黔东省中一大批资深的、看得明白局势发展的老干部老同志,在私下聚会时都纷纷赞叹幕后运筹帷幄人士的高明,感慨孙伟阳仕途旅程的幸运。
要知道,若在之前,孙伟阳与王子鸣真刀对真枪,竞争省长宝座,不是说没有胜算,但这胜算也只是在五五之间。
孙伟阳的优势在于从政经验丰富,在多个地方工作过,年富力强,搞经济是把好手,劣势呢,是从外地调入,在黔东人脉和王子鸣有差距,而且在副省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不够长,威望方面比较难以服众。
恰恰孙伟阳的劣势就是王子鸣的优势所在,两相对比下,情况对何为非常不利。
再者,以王子鸣的岁数也到了放手一搏这一届若是解决不了,那下一届也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了。
孙伟阳、王子鸣直接相争的话,逃不脱两败俱伤的结局。这不是云家愿意看的,也不是吉惟善愿意看到的。黔东省的平稳发展,平稳交接,才符合云家以及吉惟善以及身后背景的实际利益。
若由云家出面,从中央直接影响省里,也不是说不能办到,但其中风险亦是巨大无比。不担心别的,就担心把王子鸣逼急了来横的,由组织部门推荐的省长人选在选举中被选举掉得事情不是没发生过,各方势力虎视耽耽,摩拳擦掌。这两相联合下来,说不得最终是否会导致个阴沟里翻船的结局。
拖,这才是最好的策略,把矛盾的最终爆发时间拖后,进一步的化解和处理。
这样做,就算王子鸣有再多不满,亦成了无可奈何之势。待风平浪尽,再由中央层面强势介入。就算王子鸣依旧不依不饶,可中央正常人事任命也由不得王子鸣。
而还有一个人事调整让陆政东也获益颇多,那就是西河省委副书记刘振强调任中组部副部长,刘振强只是平调,这并未引起外界太多的关注。
但中组部的部长、副部长和其他部委的分量自然不一样,部长是政治局委员兼任,常务副部长是正部级,外放出去通常都是任省委书记,就是普通的副部长齐影响力也可见一斑。
从年前的党代会到年后的人大会后,这一轮调整,外界看到的指示云维熙冲上了副部级,而实际上云家的收获远不止于此,而陆政东终于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云老爷子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在给他铺路了。
虽然大舅和云维熙在这一次当中收获更大,但不管怎么样这么一来恐怕云维熙心里就不是那么自在了,这样的局面自己可得好好应对
六月中下旬长江发生一九五四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出《关于长江、淮河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上岗到位,切实负起防汛指挥的重任,迎战洪峰,战胜洪水。
时间越往前走,防汛的形式越发的严峻,肆虐的洪水成为了悬在长江领域许多地方头上的一把剑,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溃堤、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中央主要领导都亲赴抗洪第一线,察看长江大堤防守情况,强调当前长江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沿江各地要把长江抗洪抢险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要坚决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动摇,这等于是下达了死命令。
其后,珠江流域,松花江领域也发生整个流域性的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洪峰之高,流量之大,都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随即,轰轰烈烈的九八抗洪救灾成为全国的焦点和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军队系统,中央多个部委也都进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陆政东也是时刻关注着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洪水,感受着其中的惊心动魄。据统计,全国参加抗洪的干部群众八百多万人;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先后调动六十六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近三十万兵力,终于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
洪水虽然是过去了,但灾后的重建工作依然是任务繁重,也急需资金,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一千亿元国债,用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批准本年列入中央预算支出五百亿元,将中央财政赤字由年初预算的四百六十亿元扩大到九百六十亿元,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紧迫的现实意义。
但是中央财政赤字一下就翻番,差不多占到全年中央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了,这比例可不低,这在过去是绝无仅有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了,又来一场几乎遍及大半个国家的大洪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央财政真是捉襟见肘,就是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中央财政的窘迫。
中央得想办法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鉴于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已对国家经济、社会、政治造成多方面影响,它使国家经济和税收蒙受巨大损失,冲击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大量的走私活动,加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困难。走私的危害性很大,今年尤其严重。大量走私石油进入国内市场,把国家的石油工业差不多搞垮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击走私,在高层形成了共识,中央、国务院联合召开打击走私工作会议,最高领导到会讲话,把反走私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对法人走私釜底抽薪,要求作为国家柱石的军队,要站在反走私工作前列。要求全军各部队一定积极参加全国反走私的联合行动和各项专项斗争,并要严厉查处涉及军队和武警一些单位和人员的问题。这是发出严重警告,并显示中央打击走私的决心。
这只是解燃眉之急,如何提振经济,促进就业,增加国库收入,就成了摆在中央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抗洪救灾,陆政东没赶上,但是这一块他不想错过。
就在陆政东思考着这些的时候,觉得他和抗洪救灾没有多大关联的时候,他突然接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让其准备一下,陪同荣总理考察受灾地区的重建、治理水患、发展经济等工作。
陆政东心里也是一动,他既不是负责救灾的官员,也不是负责灾后重建的官员,荣总理到下面去考察,肯定是看重他在经济上的眼光和能力,这又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荣总理的考察先到了下游的西江,然后沿江逆流而上,一路之上,荣总理在会上总是反复强调: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未来、从长计议,把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同治理江河水患、实现长远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会上荣总理显得神采奕奕,信心十足。
但实际上,荣总理的情绪并不是非常好,因为一路之上,各地方上的负责人一边是拍胸脯,一边又是在荣总理面前哭穷。
陆政东也是终于能够体会到当这么大个国家的大管家,是真不容易,就算是荣总理算是搞经济的行家里手,可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也很有些手长衣袖短捉襟见肘的烦闷,以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
这种烦闷和苦恼在到了贝湖省的时候终于发作
第29章陪同考察(二)
贝湖省的副省级城市安新市是这一次洪水的重灾区,几次比较危险的溃堤都发生在此市,特别是干堤曾经也发生决口,让整个安新市都危在旦夕,荣总理曾经亲临指挥堵住决口。
荣总理眼睛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安新市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是逃不过批评的,安新也因此处理了一批贪渎的官员。
而这一次荣总理到了安新市,安新市配套的灾后重建资金迟迟到不了位,就更让他受不了,在安新发了火。
安新作为副省级城市,曾经经历过辉煌,但这些年困难国有企业越来越多,下岗失业人数剧增、经济丝毫未见起色,已经被原来和安新市差不多的其他副省级城市拉开或超越,作为安新市的主要领导,需要好好想想是怎么一回事
这批评不但让安新市的领导如芒在背,就是贝湖省的领导也是眉头紧锁。
安新的情况确实不好,在安新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一群群载客的两轮摩托和三轮摩托车在路边等待着拉客或在警察、城管严厉的注视下仓皇逃窜,像受惊的鸟。
陆政东对于副省级城市一直都是特别的关注,安新自然也在此列。
当然荣总理是看不到这样的场景的,因为总理车队所经过之处,都进行了清场,但即便是如此,等到总理车队一过,这些载客的摩托车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知从上面地方冒出来。
作为一个大都市,警察城管就是它们的天敌。从一个城市管理者的眼光看过去,绝对是城市交通、市容建设中的一大公害,它们就像泛滥成灾的蝗虫,让这座大都市都市为之难堪。
但安新市却没办法下定决心进行封杀,或许常年工作的部委机关的人不明白其中的缘由,陆政东作为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深知其中的原因,无他,因为对众多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讲,这是他们赖以维持微弱的家庭生计的一项重要来源,要是断了这样的来源,问题会更大。
作为一个特定群体,这样的载客摩托车注定要背负起其特定时期的艰难生存,由此也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安新市目前的困境。
陆政东对于副省级城市一直都是特别的关注,安新自然也在此列。
本来安新市是连接东西部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是中部一个重要的支点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南方以及东部大发展中受到严重冲击。
经济发展阻力很大,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入乏力,接着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的阴影笼罩着这座城市,近年来安新市下岗人员和城镇待业人员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和再就业压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