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天放也不得不承认,陆政东在生产办的表现确实也挺抢眼,对他也是尊敬有加,特别是陆政东飞身堵枪眼,这更是让他觉得陆政东有担当,这让周天放也逐渐改变了对陆政东的态度,有能力又有强大的背景,这就很了不起,假以时日,陆政东究竟能走到一个怎样的层面,还真很难估量。

搭上这条船,也许就是这辈子自己最大的机遇,如果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估计这辈子他就会在后悔中度过,必须要进一步密切和陆政东的关系,重新定位和陆政东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就果断的邀请了陆政东到家做客

第20章有谋乃大(下)

陆政东本来还想自己提一下工作上的事情,见周天放主动提起工作上的事情,于是也说道:“市里这么一大摊子,总是要维持正常的运转,总是要吃喝拉撒,这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只有发展了,市里的财政盘子才会大起来,各方面的工作才会顺,发展才是硬道理,其实秘书长您早就看到了我们市里困局所在,按部就班,基本上是看不到脱困的希望的”

陆政东还是尽量避开争论的事情,就事论事的说道。

周天放点点头,作为协助分管经济副市长工作的副秘书长,周天放对于市里的困境比别人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老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但出路到底在哪里,不但他很混沌,就连何子东,甚至市里的一二把手也是混沌着。

“穷则思变,特区为什么能发展得快,沿海开放地区为什么发展得快,除了区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中央给予他们特殊的政策,所以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资本,资本永远都是嫌贫爱富的,资本都是逐利的,那里能赚到钱就会往哪里跑,除了外资,国内的资金也是往那些地方流,等于是全国人民支援他们。

我们长滩不能享受那样的政策,眼下这个样子,也不能指望有资金主动找上门来,其他资金指望不上,市财政和银行也指望不上,除了看能不能从找省里争取些启动资金,主要还是要想办法从省里的银行搞到贷款,要搞到贷款,就要拿出一个能让银行眼前一亮的项目,要能让银行的人对其贷款安心,还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当然该公关的还得公关”

周天放也在迅速的调整着和陆政东的关系,他既要为陆政东把关,以防陆政东年轻惹出什么篓子,同时也思考着陆政东所讲的这些话的意图,于是笑着道:“政东,看你这样胸有成竹的样子,肯定你想到了什么好项目吧?”

陆政东笑了笑道:

“胸有成竹可不敢说,也就是没事喜欢琢磨琢磨,我有个建议,市里可以搞个开发区”

“搞开发区,其他兄弟城市没谁搞啊”

周天放被陆政东的想法给吓了一跳,那可是一个大摊子,现在整个西河省也就省会高塘市去年搞了一个开发区,其他地市不要说搞,连提都没人提。

陆政东点点头:

“我们和周边地市在产业上重叠较多,没有独特的东西,想要超越其他地市,解决困境,就需要有新思路,新想法,就需要比周边其他地市先走一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领先他们一步,实际上就是一个突出重围的机会,也就是一个一骑绝尘的机会”

陆政东从选址、从发展市里的主导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效益把在市区想壮大却因地理位置限制的企业班过去,腾笼换鸟等大想法小思路逐一给周天放谈了他的想法。

周天放不是不懂经济的门外汉,陆政东这么一讲他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市里仅需小规模的投入资金,即可搞成一个筑巢引凤的地方,等于重新给长滩市造了一个工业基地。

陆政东既然提出这个想法,肯定也是希望由生产办来具体经办此事,那样生产办才真正成为了市里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若是这事真的能办成,对何市长、对他以及陆政东来说,那可是一个大大的政绩。

陆政东可真敢想的,这气魄可不谓不大,但是这事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光是市里的企业根本不足以支撑开发区,上哪去引进企业去?何况,眼下的大气候也不是挺合适啊?”

陆政东点点头:

“光依靠是市里的企业肯定不行,也没有那个必要,必须得要想办法从外面引进企业,我们其实也有优势,用水用电用气都挺便宜,这会让企业节约不少成本,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还和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这才是最大的困难,不过我听朋友讲,上面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争论行将结束,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马上就要统一到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这个思路上来,现在要做的是有备无患,省里相关的部门,还有银行这样的财神爷,都得提前做工作,不然到时候我们是措手不及”

陆政东又把招商引资的问题给周天放讲了一番,已经是十月初了,距离南巡讲话没有多少时间了,所以陆政东也在周天放面前泄露了点天机。

周天放豁然而惊,像陆政东这样有强大背景的人,不但有强大的人脉,在信息上往往也会领先别人一步,别人还在懵懵懂懂看不清方向的时候,人家已经上路狂奔了,这意味着什么:绝对先机!

周天放心里琢磨着,即使中间有什么意外,国内的大气候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也没啥关系,因为先期做些准备工作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作为经济干部在其位总得谋其政。

不过,周天放也清楚,陆政东讲这番话实际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借他的嘴转达给何副市长的。人脉和政绩对于为官者来说就是往上进步的两大法宝,这事没啥风险,若是办成了,却是大有收获,想必何市长也乐意试一试,值得干!

周天放沉吟了许久后才说道:

“何市长最近也是挺忙的,我看看他好久有时间,也该出去放松一下,这样吧,我看他好久有时间,大家一起去钓钓鱼。”

这正是陆政东想要的结果,于是笑着点点头:“我倒是知道山和乡有个地方山清水秀,清幽宁静、景色宜人,挺适合垂钓,不过就是就是远了点,自己开车约莫要一个半小时”

周天放赞赏的点点头,心里想陆政东还是考虑得挺周全,找个清幽之地实际上是好进行谈话,高层的大争论毕竟没有结束,小心行事没有坏处

两个人又坐着说了一会话,由于两个人谈得太投入了,等陆政东一看时间,不知不久已经过了晚上十点半,这才忙告辞出来

第21章钓鱼与爱好

银行,现在是陆政东惦记着的一个重点,不管开发区能不能搞成,只要他想在党政部门做事,这些财神爷今后都难免不会打交道。

陆政东第一个瞄准的就是省建行,此时的建行还没实行商业化,还主要承担代理财政职能和政策性贷款职能,要搞开发区,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建行的政策性贷款。

陆政东也抓紧时间想办法找关系联系省里的银行。

周六的时候,周天放告诉他,何市长已经答应周末的时候,一起去去钓鱼。

陆政东赶紧给罗金明打电话,让他一定安排妥当,为了清静,陆政东让罗金明别通知乡里

第二天上午,大家就直奔山和而去。

罗金明家里不远处一条小山谷前端,一条小河依山势蜿蜒而下,流到山麓后在低洼处形成一个天然的水面,在七十年代被改造成水库,远远望去,水面碧绿荡漾,岸边青草茂密,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天上水鸟展翅盘旋,看准了目标,就会俯冲下去,嘴里叼着猎物,再次直上天空

“政东,你怎么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啊,在这地方清风垂钓竹林边偷得浮生半日闲,确实不错”

何子东双手叉着腰,兴致盎然的说道,显然对于他所选的地方十分满意。

“这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了,难怪市长都诗兴大发”

周天放也笑着道。

几个人站在边上,山风掠过湖面,带来丝丝凉爽的秋风,空气中远比市里要好得多,着实让人浑身心旷神怡。

罗金明已经在郁郁葱葱的一片竹林前已经喂了鲫鱼窝子,陆政东也是专门进行来了安排的,钓鲫鱼比钓鲤鱼之类的大鱼来得快,不至于半天钓不上来一条,让领导难得熬。

罗金明就是露一面领着几个人到了地方就安排午饭去了,两个师傅看这样子也知道领导是有事要谈,也识趣的跟着罗金明走了。

绿色与水面相映成趣,诗意盎然,周天放和陆政东就一左一右陪伴着,何子东不相询,陆政东也不便主动谈工作上的事情,其实何子东能欣然前来钓鱼,其实已经表明了一个基本的态度。

“政东,一路过来,我看了看,到处都在修房子之类的,这说明老百姓手里有钱,刚刚听那位罗厂长讲,一家乡镇企业年利润能达到三四百万,那比市里好多企业都好,看来你在这老根据地搞得不错”

周天放也笑着道:

“看来啊,现在这老乡都挺厉害的,我看到一个报道,全国经济在下半年起开始复苏,带头的力量是非公有制经济”

何子东也点点头:

“非公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效率差别如此鲜明,值得深思”

周天放也叹了口气:

“我们长滩现在也何尝不是,现在增长的都在非公经济这一块。现在这些企业的用煤有保障了,今年日子估计好过一点,但明年呢,增长点在哪里呢?”

陆政东知道周天放是想把谈话往主题上引,想了一下说道:“中央这两年日子过得可真够苦的,这尝到了甜头,估计在这方面会做出重要的决策,恐怕从明年开始,经济方面的考核就会在干部考核中占据更大的比重,而要在经济指标上能有所作为,资金和项目就是不可或缺的,在内地,项目和资金总是稀缺地,按照资本的特性,它一定会自动寻找最适合的地方”

陆政东只是点了一下,他相信何子东和周天放都会明白他的意思,加重经济指标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实际就是经济发展就是干部最大的政绩,经济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