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易起争执。
陈易也清楚这情况,知道在得武则天宠信程度上丘神勣完全不能和他比,只不过丘神勣表现的比他更忠心、更听话而已,相信武则天也知道,丘神勣比他更容易完全掌握。他也不以为意,只是表面上尊重丘神勣,也不让他插手任何机密之类的事,只让他负责军情院的那些杂事。
丘神勣最终无奈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很委屈地去做那些杂事了,并对陈易故意的刁难很是耿耿于怀。很想采取一些手段报复一下,但在军情院他孤掌难鸣,在正经事上没有理会他的命令,具体的事上他也不懂,最终也只能罢休。
成功地孤立丘神勣,并且没惹恼武则天,陈易还是挺得意的。他也准备想办法将丘神勣赶走,或者寻个机会将此人治了罪,让他不再去祸害什么人。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建设正在如荼如火地进行中,而兵部的官员也正在四处选拔合格的教授人员,一待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大唐皇家军事学院马上就会开学。各军中也有命令传达下来。要求各级主官挑选一些表现不错的中下级军官出来,准备一挨皇家军事学院建设好,就作为第一批学员入校学习。对于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建设,陈易只是出谋划策,并且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加以负责,他也知道,一挨学院建成后。就没他太多的事了。他不太懂军事,又没领军打过仗,更不知道如何教学,因此建成后的皇家军事学院也不会让他去负责。
这一点他在武则天面前表示过,武则天也没强迫他去做什么,只是问询他以何人去主管这个全新设立起来的大唐最高军事学府为好,陈易向武则天推荐了裴行俭。他觉得无论以战功、资励论,裴行俭都是不二的人选。作为苏定方的弟子,卫公兵法的嫡系传人,在安西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著名将领,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呢?还有苏定方的儿子苏庆节,陈易也觉得这个名将之后可以让他也参与进去。
只不过武则天并没在这件事上表态。她不懂军事,也不是完全清楚设立军事学院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他只是因为陈易许多蛊惑性的讲解劝说才动了建军事学院的念头。至于效果会如何,她没有一点概念。不过这样一个规模不小的机构,其主事的人肯定不能随便挑一个人担当的,必须甚之有甚。陈易的观点她不会轻视。但她还要权衡考虑,经过一番掂量后才可以做出决定。
反正现在大唐皇家军事学院还正在建设之中,建设的事又有陈易和其他相关官员负责着,待差不多建成了再考虑也不迟。不过武则天也倾向于让裴行俭来出任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第一任祭酒,因此在军事学院的建设过程中,也让裴行俭积极参与到建设的事务当中去。
天气转暖后,对倭的战事继续进行,高侃率五万余已经休整好的大唐精锐,迎战十万余一心想将他们赶下海的倭军。如果说在去年的登陆作战中还有人认为大唐军队的取胜是依靠出其不意,在倭人防备空虚的近江附近登陆,一击成功,攻占了近江城,并将倭王中大兄及一大帮倭国重臣俘虏,并不是直接作战实际战力的表现的话,那在与倭国的正面作战中,非常好地将自身的军力展示。
年后的这次交锋,中古名仁所领的倭军在人数上占了绝对地优势,以差不多十一万的兵力对阵五万唐军,但数量上的优势丝毫不构成其战斗力上的任何优势。在近江以北约一百里距离的一个平原中,两军展开了正面的交锋,这次战役中远道而来的倭国与以逸待劳的唐军战力的高低马上得到了研判。在遭遇了大唐军队一阵远程火力包括火炮,抛石机所扔的炸药包和手雷,及床弩等武器的攻击后,冲锋的倭军那所谓最精锐的骑兵没有占有任何的优势,反而遭受了大量的损失,还没冲到大唐军队阵前,已经折扣了数千人马,一时大乱。就在倭军阵前大乱之际,黑齿常之这位百济降将所领的一支精锐大唐骑兵从左侧杀了出来,瞬间就将中古名仁所领的倭冲的溃不成军,而高侃亲自率领主力人马掩杀过去,面对我大军数重打击,倭军立即溃不成军。
在我主力大军趁势冲杀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原本预料中的激烈战斗,倭国的战力奇低,在大唐将士们的眼中,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个回合就溃败了,而我追击冲杀的大军,仿佛是一群赶鸭的人一样,追赶着一群没有抵抗能力的人。火器已经不需要再使用,对付倭人这样低等战斗力的人,唐军将领觉得再对他们使用这种新式厉害的武器是对自己的污辱,光凭着大队人马的冲杀,就可以轻松击溃,甚至歼灭倭军主力。事实也是这样,战事是一面倒的,原本以为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变成了一面倒的屠杀,倭人血流成河。
此战大海人王子这位被拥立的新“倭王”也率领手下的一众大臣来观战,他们都被大唐军队那超级强悍的战力吓坏了。这哪是一场战争,分明就是一场屠杀,无数的倭人在大唐军队的铁骑下顷刻间就失了性命,许多观战的倭人被那血腥的场面吓坏了,以致数天不会言语。
捷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恰好中大兄及中臣镰足等倭国重要大臣被押解到京,在听闻此消息后,中臣镰足吐血数升而亡,中大见也终于低下了他那自以为高贵的头,臣服在武则天及大唐朝臣们的足下。
倭国的战事已经不需要任何的担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依据陈易的提议,放任其不管一段时间,让各大势力自相残杀,不会很快班师的东夷道大军将会在必要时候再出来收拾残局的。许多人以为,朝堂上接下来会平静一段时间,没有战事,没有风波,许多人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不过历史总不会太过于平静的,或者说一些人不甘于平静的,就在倭境内大捷的消息传来,中大兄等人抵达长安后不久,有大臣上表奏议,要求立太子李显为帝!
这一提议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在听到此消息后,陈易相信,朝堂上的一场暴风骤雨将来临!
〖
第二章主意
这份上奏提议立太子李显为帝,并要求尊不能理事的皇帝李治为太上皇的奏议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让无数的人吃惊,当然也让武则天吃惊不已。不过在知道是何人提议这份奏议后,吃惊的人更加多了,每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清楚,又将有一番巨大波澜在朝堂上掀开。
这份奏议是许多大臣联名上奏的,其中有几位重量级的大臣:尚书左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令郝处俊、中书侍郎李义琰等,还有多位品级为四五品的大臣。
政事堂中的多位宰相与其他大臣一道联名上表,以皇帝多年昏睡不能理政,无法处理朝事,会乱了大唐朝纲为由,要求朝廷立太子李显为帝,改拥李治为太上皇,这不亚于逼宫,在收到这份联名的奏议后,武则天差点被气晕了,在气无处撒的情况下,只能在仙居殿内发脾气,责骂宫人。
陈易第一时间就被武则天召进宫,不过这次他运气不太好,还没行礼问候,就被武则天臭骂了通。“陈易,你与本宫,为何这么大的事你竟然没有打探到?”在屏退所有下人后,武则天怒气冲冲地走到陈易面前,差不多点头指头骂了,“你不是负责军情院吗?朝廷花大力气培养了那么多情报人员,本宫也给予了这么大的支持,你竟然连这点事都打探不到,你,本宫要你们有何用?”
陈易当然很意外,他没料到今天一打照面武则天就狠狠地骂他,记忆中与武则天结识后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时候。他原本以为,今天武则天召他进来,是商量如何应付这件事的,一路进来的时候,也在嘀咕着这事,想着一会该怎么回答武则天的问询,却没料到先被骂了几句。但也马上反应过来。没一点退缩地解释:“娘娘,这样的事他们必定做的非常严密,在没有上奏之前不可能公开,再厉害的情报人员也打探不到,除非将当事人抓起来拷问。这些天臣已经和你禀报过了,朝中一些大臣来往比较密切,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不过此事也是臣的失职。军情院刚建立下人员能力也是差了一点,回后臣一定会严加责问下,让他们不能再有任何的懈怠,严防此类事情发生了!”
确实,这件事军情院并没有打探到相关情况,陈易觉得是有点不应该。万一如原来历史上那样,张柬之等人率领羽林军将士,动用武力逼宫,逼迫武则天退位,此类难收拾的事因为他的出现而提早发生呢?那样武则天没办法做出及早的应对,事到临头了足无措,想不出应对的办法来不是很糟糕?看来情报侦探的工作还有待于改进。不过情报人员是打探到了年后许多朝中高官相互来往比较密切。并将此事报告给了武则天,只不过武则天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已。
一些朝中官员来往密切,但没办法打探到他们在商量什么。毕竟如此高等机密的事只有相关人员才会清楚,那些高级幕僚、随从都没办法知道的,而几位当事人除非将他们抓起来拷问,不然没办法知道详细情况的。陈易也只能以此解释,希望武则天不要追究这件事,而是想办法将解决众臣逼宫的办法想出来。他有点担心武则天趁机解除他军情院院正的职务。交给丘神勣或者其他人,那他一两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在情报侦查系统的建立上,陈易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他觉得这个机构的建立可以让他获得不少的利益,后世穿越的人深知道这样秘密机构的重要性。但要是机构刚刚建立,他这个提出计划,并负责了整个筹建工作的人因为这样一次失职。武则天就将他一脚踢开,那他肯定郁闷的要死。
幸好武则天这个时候并没往这方面想,没有威胁要解除陈易这个兼任的职务,但依然在陈易身上发了一通怒气。都是责怪他和他的下没有尽心尽力做事,以致这样的大事都没能事先打探到,以至她现在猝不及防,做不出有效的应对的话。并恨恨地,要是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