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你别这样说,这都是臣要做的,何言谢与不谢呢!”陈易嘻嘻笑着道:“只要娘娘少责骂臣几次就行了,前些日子,臣可被你吓坏了!”
一想到前几天因为陈易没及时侦查到众臣联名“逼宫”的消息,骂了陈易一顿的事,武则天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忙解释道:“子应,那只是对事不对人,可能军情院刚建立不久,事儿做的不熟练之故吧,希望以后能改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了!好了,你也不要耿耿于怀,这件事并不是真的恼你,只是当时情况紧急,又不知道如何应对,所以才恼怒的!还好你想到了对策,差不多能解决事儿了,本宫也不担心了!”
武则天能解释这事,陈易心里舒坦了很多,又嘿嘿一笑:“也请娘娘以后少骂臣几次,臣会很惶恐的!”
这话让武则天突然想到了什么,狠狠地瞪了一眼,嗔道:“本宫对你还不够宽容,你做了那么多坏事都没和你计较,你看看团儿的事!”
“娘娘,团儿快生产了,这段时间没让她在你身边服侍,还真有点不好意思!”陈易有点尴尬。武团儿的产期快到了,肚子挺的老大,再不可能呆在宫中,武则天也同意让陈易在几个月前将她接去宫去,但也告诉陈易,在武团儿产后休养好了,依然要进宫来服侍她的,她现在不能没有武团儿在身边。对于这要求陈易也只能答应,他原本以为时间慢慢过来,武则天最终会答应彻底让武团儿离宫,却没想到现在她依然不松口。
似知道陈易心思般,武则天幽幽地说了一句:“子应,你看看,这段时间团儿不在本宫身边,许多事本宫都没人可以交付去做,让别人去做也不放心,唉,真不能没有她,希望她能尽快调养好,再回到本宫身边,呵呵,子应,你别怪本宫,现在真的找不到可以替代她的人,这段时间她不在身边,让本宫有点放不开手脚的感觉,你可要理解啊!”
“臣理解,臣很能理解!”陈易干笑,结果又得了武则天一个白眼的回应。
武则天也没留陈易太久,吩咐了几句,就让他出宫了。
。。。。。。。。。。。。。
李显的动作还是挺快的,在陈易向他传武则天几句话的第二天,就写了一份长长的奏表,呈给武则天,里面将大唐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都称诵了一遍,并明言这一切全是皇后娘娘代皇帝陛下执掌国事而得,这份功绩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作为太子和儿子,他都很佩服自己的母后在代父皇执掌国事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他这个新即位不久的太子在处理朝事方面的能力远不及自己的父皇与母后,在这方面他需要学习的是太多太多了,他期望在接下来几年内,一心一意地向父皇和母后学习执掌处理朝事的经验,还请母后再代父皇多执掌几年朝事,云云。
李显的这份奏表是在朝会上当众呈请的,并且将主要意思当着朝臣们的面讲了出来,他这么一讲,震惊了朝堂上下。
不只武则天被惊到了,那些原本想拥立他继位为帝,逼迫武则天答应要求的大臣们更是惊讶不已!
第七章争论
李显当殿的奏议引得朝堂上一片惊色,在他陈述完毕,并将手中的奏议交给迎过来的一名内侍省宦官后退到一边时,诺大的宣政殿内竟然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众臣大半在愕然当中。
当然有一些人是抱着明哲保身的念头,在这种场合绝对不吭声,以免惹祸上身。
对于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联名上奏的大臣来说,这是一件坏的不能再坏的事,作为太子的李显当殿表示了现在不愿意继承帝位,他没有任何处理朝事的经验,这相当于裸了打了上奏时候把李显能力说的非常出色,完全可以胜任一个皇帝职责的戴至德等人的脸。这并不是李显的客套,显然这是李显不敢,不愿意,这位太子殿下一定感觉到了什么风险,或者被皇后武则天威胁到了,才打退堂鼓的。虽然说前些日子李显躲在东宫不愿意见他们这些在臣已经让戴至德等人感觉到惶然,但也被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成李显的懦弱,不敢在关键时候表态,获取更多的支持,他们以为将局势逼成骑虎之势,李显最终会被迫或者半推半就地同意的,但却没想到这位太子哥在朝会时候上演了这么一出戏,并且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没对他们这些人透露半点消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戴至德等人也不是善茬,他们能混到这个位置也是久经大风浪的,惊愕之后也马上有了反应。
在这些人里面,戴至德的资格最好,按现在政事堂的排位他也在其他几人之上,在李显陈述完后,他也第一次站出来,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启禀天后娘娘,太子仁德,怕朝纲出现混乱。因此才一力推拒继承皇位!太子才学出众,让臣等非常敬佩,太子的仁德,也让所有人敬仰,如此大仁大义又才学非凡的太子,理应帮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处掌朝事,如今天皇陛下久病不能理事。许多朝事因此久置不能决!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事不能搁置太久,不然天下会生乱,臣等恳请天后娘娘,立太子为君,继续帝位。以让天下人安心!”
上一年朝廷已经下诏,改皇帝和皇后以“天皇、天后”的称呼,虽然许多场合仍然可以用“陛下”和“皇后娘娘”相称,还有一些人执著不想在私下时候改变,就如陈易这样私下间依然以皇后娘娘相称武则天,武则天也没什么意见。但在正式的朝会上,却是要以“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相称的。
戴至德一出。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等人鱼贯出列,站在戴至德身近,一起躬身请命,以相似的理由请求立太子为君,以免天下生乱。跟着这些政事堂宰相出列的还有不少大臣,但比联名上奏名单上的大臣人数少了一些,那些很圆滑,看情景不对。已经在犹豫了,不敢跟着戴至德等人出列,当殿逼武则天表态。许多人并不是真的看不惯武则天揽政,他们只是觉得跟着联名上奏,可以逼迫武则天立太子为帝,拥立新帝的功绩可以让他们捞到不少政治资本,说不定这就是大红大紫的筹码。
但如今太子李显自己站出来呈请让天后娘娘继续代皇帝执掌朝政了。再看武则天这些天并没太多的动静,没有什么异动,宫中也很平静,从诸多情况上来看。天后娘娘可是成竹在胸,一点也不忌惮这么多大臣的逼宫,今日在帘后坐朝虽然看不清她的样子,但从刚才的表现上来看,也没有任何失态的表现,诸多迹象表明,逼宫的大臣是肯定失败的。
既然逼宫的举动会失败,那跟着一道行事的大臣肯定会倒霉,那些“涉足”不深的墙头草类型的大臣们,干吗还在这种关键时候去淌这浑水,给自己找不自在呢?因此许多犹豫着要不要跟着站出来一道陈言的大臣,迟疑了一会后,最终还是收回了脚步,准备先看看事态的变化如何。一些人则是直接放弃了当初的打算,准备装聋作哑,不表态了,以免给自己惹祸上身。
支持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逼宫的人不少,但反对他们,力挺武则天的人也肯定有,第一个站出来驳斥这些人逼宫之举的也是政事堂的宰相,不是别人,却是李敬玄。在一片吵闹声中,李敬玄大步从班列中走出来,走到殿前,没看身边那些鼓躁的人,冲殿上帘后的武则天行了一礼后,以中气十足的声音说道:“天后娘娘,臣反对让太子殿下在这个时候继位为君的建议!”
李敬玄声音很大,憋足劲的吼声一下子盖过了边上那些鼓躁的声音,宣政殿也在片刻间安静了些下来,李敬玄的声音也继续响了起来:“天后娘娘,诸位同僚,如今天皇陛下依然健在,只是因身体有恙让天后娘娘代为执掌朝事,有朝一日陛下身体康复了,依然会出来执政的,诸位同僚在陛下依然健在时候就要求传位于太子,让太子继位为帝,这次置陛下和娘娘于何地?你们这是胁太子殿下的名头逼宫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逼迫他们将帝位传于太子,如今太子殿下都一力推拒了,你们还不甘休,一意孤行,当殿胁迫代陛下坐朝的天后娘娘同意传位于太子,你们这与谋逆何异?”
李敬玄最后那句话说的声色俱厉,竟然一下子骇住了不少站出来鼓躁的大臣,一些人明显受到惊吓,偷偷地退缩了,想溜回班列中。李敬玄说的当然没错,从名份上讲,天后武则天只是代皇帝执掌朝政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揽政,她一直以来是奉皇帝的旨意做这些事的,以前李治可以处事,可以主持朝会时候当殿向大臣们宣布过多次这件事,皇帝依然健在,没有驾崩,那武则天可以一直名正言顺地代为处理朝事,要是有人反对这皇帝自己做出的决定,逼迫她改立新君,那自然可以等同于谋逆,如果有一天皇帝康复了,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这时贺兰敏之也站了出来,大声陈述:“天后娘娘,臣附议!如今陛下依然健在,病情也在慢慢好转之中,陛下健在,只是要娘娘代为执掌朝事,以免朝中出乱,但并没有要娘娘将皇位传于太子!太子新立,没有治国的经验,要是现在将皇位传于太子,我大唐必将生乱,此前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将毁于一旦,娘娘万不能受一些人的逼迫,同意立太子为新君!朝中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想借胁太子的名义逼迫娘娘做出错事,以达到他们的不轨目的,还请娘娘千万不要被他们逼迫,做出错事!”贺兰敏之说着,再次恭敬作礼,丝毫不理会其他大臣的怒目,退回了班列。
贺兰敏之这攻击性挺强的话惹恼了很多大臣,张文瓘等性子比较燥烈的大臣马上站出来,反唇相讥,指责作为武家子嗣的贺兰敏之只是为了维护武家的地位和荣耀,才如此血口喷人的。血气方刚的贺兰敏之当然不能容忍别人这样指责他,马上又站出来,怒目相争,指责联名上奏的这些大臣只是为一已私利,想当顾命大臣,在新君即位后获取更高权位,才联手逼迫朝廷做出将皇位传与太子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