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陵园妾-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经常要来这儿,已成了习惯,先有华才人陪着吃酒调笑,末了,便去那温采女的房里欢度良宵。
  这晚的温采女抖抖瑟瑟,完全没有了昔日的放松自如,圣上大为不满。再三追问,经过上次被偷听,温采女一个字也不敢说。
  看她这个害怕的样子,皇上当下柔声安慰道:“你既成了朕的女人,谁也不敢奈你若何。明日朕就将册封诏书送了过来。”
  温采女吓得连忙用小手敷在皇上嘴上,压着嗓子:“陛下恩情,奴婢领了,且莫说着册封的事情了,奴婢连小命怕保不住了。”
  听她这么一说,皇上也猜出了七大八,当下也不再多言。
  第二日,温采女战战兢兢来到上房,却见华才女一脸平静,方才将一颗悬着的心,缩回了腔子里。
  却未料到 ,她刚进来,华才人一声令下,将屋门关上,从背后抄起一条鞭子,狠狠抽在了毫无防备的温采女身上,霎时便将她撂倒在地,痛得她咬紧银牙。此刻的华才人恍如一个母夜叉,越打越起劲,温采女被打得口中渐渐升起一股子腥味。
  好,任你打吧。除非将我打死!她闭上眼,心里暗暗发誓:华丽影,你出尔反尔,不问青红皂白,今日若是留得我半条性命,日后自有你麻烦!
  这华才人本就没有几两力气,这番折腾早已心力交疲,又兼心口窝着一团无名妒火,早已气得昏了过去。
  当下宫女太监吓得乱作一团,连忙去将皇上叫了来。
  皇上一听,自己的宠妃昏了过去,忙匆匆赶来。进得韶华苑,却迎面碰上要寻死觅活的温采女,但见她唇角流血,一头秀发披散,白嫩的肩膀,皮鞭抽打之处,血痕累累,素日惹人的雪乳,此刻沁着血珠。当下明白了三分;,不由无名火起:华才人,我待你不薄,朕不过是看上一个宫女,你竟如此泼悍,将她打成这样,还将我这个一国之君摆在面子上么!
  当即却打住了脚步,一把抱着温采女,好言劝慰,命随从太监请了御医为温采女治疗鞭伤。
  屋里的华才人,听得真真的,满指望皇上会软温玉软言,浅怜蜜爱对自己,如今却被她小狐狸占了□,不由急火攻心,喷出一大口鲜血,拼着力气呼唤宫女。外面宫女太监都围着皇上和温采女,闹闹嚷嚷,谁听得见啊。
  温采女此刻哭得梨花落雨,故意黏住皇上不放。皇上看了不胜心疼,马上传旨贴身太监:立即册封温采女为才人!
  一番折腾,竟把那躺在上房床榻上的华才人抛之脑后。
  且说里面华才人听到了皇上要册封温采女的口谕,大叫一声:“皇上,你“一言未毕,竟然挺了过去。
  等到皇上安顿下温采女来到正殿,要责备她几句时,却见华才人早已匍匐在床沿上,香消玉殒,气绝而亡。
  见她死了,本来一肚子火的皇上,念起素日那娇美的容颜,一时间心潮翻滚,热泪滚滚,忙命厚葬了华才人。
  那册封之事就撂了下来。韶华苑里没有了主人,起初那些宫女太监看皇上宠爱温采女,以为必会新晋为主人,便巴结着她,期望有朝一日,瞻仰圣光。后来见册封的事情没有了风吹草动,渐渐没了耐心,对她冷眼相看。
  历来宫中,多见同甘者,稀有共苦的人。为了争宠,常常做出身不由己事情,成了,便有人来分享你的荣耀,败了,便落井下石,端地令人心寒。
  她便在韶华苑一直待到皇上驾崩,也再没见到皇上的影子。
  想到这儿温采女叹了口气:古来帝皇恩轻薄!世事无常徒奈何!
  此刻外面蒙蒙亮光,收拢思绪的风筝。温采女起身穿衣,不多会,蓁蓁她们从地宫归来。
  却没看见崔姑姑,想必昨晚消耗多了却没起床。恼自己昨晚只顾着想心事,忘了看那男人是么时候离开的了。
  正想着,却见崔姑姑自院子外头走了进来。当下一震:这老女人,怎地来去无影踪,什么时候去了外头?一点动静不带。
  那三人见温采女神色不佳,疑她又是未眠,问她,却说是睡着了,早醒了。这三人本来几乎一夜未眠,采桑早已哈欠连天。于是也未多问,各人回屋补眠。
  院子里,崔姑姑在翻弄靠北墙的一方菜地,里面油油长着一些菠菜。温采女拿着笤帚打扫着院子里的落叶。时不时打量着蹲在那边的崔姑姑,但见她三十四五岁的样子,打扮有些土气。梳着个宫女发髻,简单别着个翠玉簪子,耳边一对玉耳坠,随着她一动一挪,前后晃荡,笼在一团朝霞里,双眼叠皮儿,圆面盘,皮肤很好,看得出年轻时也长得不赖,满脸的□。有男人滋润的女人,最动人。
  两人的眼神偶尔碰在一起,温采女冲她意味深长一笑。
  “温采女,昨晚好像睡得很香啊”口气里明显没有了先前的盛气凌人,倒夹着些小心翼翼的试探成分。
  “哦,昨晚睡得踏实极了,也没起夜。只是不知道自己梦游了没?若是姑姑见了,莫要吓着。”温采女一种很认真的语气说。
  “不起夜也好,陵区里多了一些殉葬的鬼魂,怕死不甘心,夜里出没,你也要小心,别撞了鬼气。”崔姑姑无心说道。
  要是搁在之前,温采女定会吓得不行,如今听她这么说,有些像哄小孩的心思。便笑了笑不再答话。
  话说地宫里回来的采桑躺在床上,明显没有睡意,眼里浮现出那个陪葬的执壶。明面上看,和真品相差无机,做工甚至不亚于真品,可是落款却有问题。
  长沙铜官窑是好几家作坊联合经营,代代相传。自唐代到如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并不只有一家,包括姚家窑,于家窑,连带外公家的赵家窑共三家子。各家窑炉生产的器皿是有分工的:于家窑烧制一些宫廷祭祀用品和冥器,姚家窑只管烧制一些宫廷摆设装饰用的花瓶,鱼缸等皿器,而赵家窑只烧制日常茶壶,碗钵,手盂子,熏香炉等物件。
  这把执壶应该是赵家窑一百年前为唐朝皇宫特制的。虽说三家有分工,但落款并不标明谁家所产,只是印上“长沙。铜官窑”字样,怕人仿冒,各家留用来识别哪家生产的唯一标签便在这字体上。姚家窑一律用方正小篆落款,而于家窑则用狂草。因为赵家在初唐曾经出过一位王妃,这位王妃娘娘便赐了娘家的赵家官窑五个手写的簪花小字——“长沙。铜官窑。”
  而昨晚自己看到的那把执壶分明是外公世袭的赵家窑之作、却是用方正小篆的落款,岂不蹊跷?
  皇宫内高手如云,不会不懂这些,将赝品充作真品。能和皇帝并棺的皇后,谁敢欺瞒?欺君之罪,九族诛灭,没人干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那么,又会是胆大妄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
  百思不得其解,想着想着,困意袭人,不觉合上双眼睡了过去。

  【温采女2】

  三人只顾补觉,早饭也没吃。崔姑姑和温采女将就着先喝了些稀粥垫着。
  温采女蹑手蹑脚来到蓁蓁房里,见她睡得正酣,看样子一时半会子醒不来,便拿了花撑子去 别的院子里找相好伙伴,直玩到黄昏时分放才回来了。
  忙着伺候蓁蓁晚膳。用过晚膳。蓁蓁她们三人去了地宫。崔姑姑思忖着该如何将温采女也打发去地宫。
  温采女却很热情,帮着崔姑姑洗刷碗筷。崔姑姑一时没逮着机会,不经意问了一声:“温采女,叶美人为你配的助眠香可否管用?如果中用,我也去讨要一些,想来年纪大了,睡觉少了。”
  温采女似是无心说道:“很管用啊,我是一夜无梦,谁的项籍了!只是姑姑年富力强,我看一点不老,动作起来很有劲呢。”心里暗说,昨晚你不挺起劲的么?
  崔姑姑糊唬了一条,当即冷冰冰地问道:“温采女何出此言?”
  “我看姑姑做事,走道儿,都很健朗啊,哪里是老了?何况女人到了三十,正是最成熟的时候,如同枝头的苹果,多汁多水。”温采女故意逗她。
  崔姑姑见她并无深意,稍稍安心:“比起你们不就老多了。”
  “可不是这样,素日在宫里见任皇后,将近四十了,还那么姿采动人。若是姑姑平时打扮起来,也不差到哪里去。”
  崔姑姑略微有点羞涩:“做奴婢的哪能跟皇后娘娘比啊。再说,我这么多年不出去了,都不知道现下时兴什么穿着呢。”
  “我帮姑姑整理一下吧。”温采女说着,用抹布擦净手,拉着崔姑姑来到自己屋里。一把将她按在铜镜前,拿起木梳篦 把她浓密的青丝掠往脑后,于头顶上挽起了一个黄鹂状的峨髻。
  又从首饰匣子里取出一对雕着莲花的银簪子,为她别在高高的峨髻上,见她先前的玉坠子取下来,换上一副明晃晃的银耳珰,敷面粉,画黛眉,末了,又在她额前贴了一朵鲜红的梅花华胜,不多会儿,收拾完了。
  温采女扶着崔姑姑的肩头,笑道:“姑姑莫低头看看镜子里吧。”
  崔姑姑起初不好意思,在她催促下,慢慢望向镜子里:一个明艳成熟的女子映了出来。眉儿弯弯,唇儿红红,哪里还是先前那个黄脸婆啊。
  其实崔姑姑有着很好的底子,这下一打扮,硬是年轻了十来岁。想这宫中,老少女人哪个没有三分姿色呢。
  温采女看了看她那身半旧的淡绿裙子,不由皱了下眉头,绿色越发趁她脸色蜡黄,于是打开衣服箱子,自里面拿出一件七成新的紫色长裙子,为她换上,又将她自己的月白紧袖衫为她穿上。
  再次看镜子里的崔姑姑,通体上下,明艳动人,增了十二分的人物。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把个崔姑姑打扮的喜不自禁,连连偷眼瞅着镜里的自己,果然个风韵犹存的徐娘。
  “姑姑这一身打扮,像极了新嫁娘!”温采女故意将“新娘”二字拖得更长。
  崔姑姑竟少女般地不好意思起来,若是他看到,会不会欢喜?一念及此,两朵红云腾地浮上来,羞红了双颊。
  外面天色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