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啊,你也听了你二婶的话了,不能再一心只想礼佛了,你也不小了,应该打扮打扮了,你身上穿的这些衣裳都收了吧。”刘氏的声音像是从异常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一样。
“女儿穿这样的衣裳舒服。”吴柔笑了笑,她知道为什么刘氏不喜欢她出现在她面前,更不喜欢带她出去交际,她这样穿戴的庶女,只会给刘氏减分,她这样在刘氏跟前晃,只会增加刘氏对她的恶感,可是她既然已经捞不回刘氏的好感,为何不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呢,年长日久,刘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懒得关注吴柔了,如果这次不是吴柔来请安,顺便提出要上山礼佛半旬的请求,刘氏根本已经快忘了她这个人了。
“既是如此,礼佛你也不用去了,把那些经卷啊、佛像啊,先收了吧。”刘氏的话语凌励了起来,“吴家没有无缘无故出家的女儿,也不是庵堂。”
吴柔站了起来,向刘氏福了一福,转身走了。
刘氏气得手直发抖,忍了半天却没有发作,“怡丫头,你帐算得怎么样了?”
“跟帐房算的没有什么出入。”吴怡说道,心里却气得不行了,刘氏没有欠她吴柔的,吴柔凭什么一副判逆的样子?真的要刘氏再找藉口打她一顿吗?或者直接找个纨?子之类的把她嫁了?
吴佳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问口,口问心,装聋作哑,心里却暗暗的冷笑,吴柔真的是活腻了。
吴怡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第一件事就是找侍琴,“你有个表妹在七姑娘的院子里?”
侍琴愣了愣,但是反应很快地接了下句,“只是远房的表妹。”若是近支也不会被安排进吴柔的院子那个冷灶。
“没事常找她聊聊。”
“是。”侍琴家是几辈子的家生子了,自然明白吴怡话里的意思。
侍书送上来一杯茶,“姑娘熄怒,犯不上为那起子不知足的小人生气。”
“我是怕她在吃里扒外搞出什么夭蛾子来。”吴怡真的是不理解吴柔,不明白她怎么把一局好棋下成现在这样的将死之局,刘氏可不是什么真菩萨,惹急了刘氏吴柔早夭也不是不可能的,刘氏留着吴柔,想必是要多一个能牵制麻痹今年就要下场的吴二吴承平的筹码,现在看来筹码的作用越来越小,负面的做用倒是越来越大了。
吴柔并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吴怡现在怕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吴柔已经使了手段,搞出些什么事来了。
偏偏现在吴柔不能死,吴承平在吴宪跟前还是很有市场的,如果今年下场得了举人功名,做为男丁的吴承平想要脱离刘氏的掌控也不是不可能,能稳住吴承平的唯一手段就是让吴承平觉得刘氏还想用他,刘氏心慈面软,连当面顶撞她的吴柔都好好的留在身边留在吴府的好处远大于脱离吴府的
一旦吴柔夭折了,吴承平必然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到时候彻底叛逃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年月,庶女不可怕,可怕的是庶子
吴怡猛然回过神来,自己竟然在这里很认真的算计着另一个人的生死她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的人?
她正在愣神之间,侍书又带给她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有件事奴婢一直不知道该不该跟姑娘提,姑娘今日既已经如此了,索性奴婢也就告诉姑娘吧。”
“什么事,说。”
“红裳的弟弟二牛现在在四爷身边做事,红裳跟我说四爷身边的人,跟七姑娘的人走得很近。”
吴承业向来是视庶子、庶女们为无物的,竟然跟吴柔的人走得近吴怡本能的嗅到了危险。
曹淳是嫡子,家败之前家里也有几个姨娘,只不过都没有生育,在父亲亡故之后,这些姨娘自然没有守节的道理,一个个的都或被送人或被卖掉了,对于嫡庶之别他虽知道,但没有切身的感受。
当他看见经常来往于吴柔身边的静宁师太转送给他的佛经里夹带的诗时,他鼻酸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七姑娘言语上不慎,得罪了太太,太太命人把七姑娘的经书收走了大半,衣裳、手抄的经书也被收走了几大箱子,我去的时候七姑娘正在佛堂捡佛豆,嘴上却说不知道能熬多少时日了,我看她的脸色,她是病了。”
曹淳跟吴柔之间的来往自然不能总指望身为嫡子的吴承业,除了偶尔的几次之外,多数是由这些出家人传递消息的,静宁师太出家前也是大家族的庶女,对吴柔的遭遇感同身受。
“你让她等我一定要等我。”曹淳望着窗外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我又让吴柔剽窃了
97、吴龄来了
吴家的门房一直是优差,但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五官端正干净利索是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利眼跟好记性,京城无论是积年的世家还是新贵豪门出来做事的有头有脸管事家人就算只见过一次也要知道来龙去脉,更不用说往来亲眷了,见到来往人士穿衣戴帽要一眼就能看出这人是做什么的,做官的官居几品,是否有功名,逢人先带三分笑,莫要冷语伤人替主人结仇。
但是今天吴家的门房遇到了挑战,眼前这个人让他有点琢磨不透,这人脸堂黑中泛红,脸颊上有一道疤,五官却是莫名的眼熟,人长得高高壮壮的,身上穿的衣裳干净利索料子在民间是上好的却不十分名贵,身上有一股洗不掉的腥味,但不是鱼腥,更像是往日七舅老爷常带的家人身上的海腥味
可是这个人一上来就直接说要找吴敏。
京里的人都知道吴三爷不住在吴府,在外面另过,三爷的朋友更是知道这点“对不起您了,三爷不住在这边大宅,住在京西蜜枣胡同,第三家名牌上标着吴宅的就是了。”
“吴宪可在?”
这下门房可有点挂不住笑脸了,这人无论是什么来路,也不能当街直呼二品大员的名字啊,“我家大老爷在衙门里做事。”
“告诉里面能管事的人,说是他们要找的吴龄来了。”
门房一下子愣住了,赶紧打发了一个伶俐的小厮往里面传信。
吴敏终于知道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功夫了,他感觉自己手在发抖,嘴巴发干,喉咙发紧,准备了几百次的兄弟相见时要说的话,竟然都忘得一干二净。
他当一踏进门房,看见在里面端坐喝茶的人时,整个人更是抖得不行了,吴龄看起来不像是戏子,更不像是小倌,高大健壮的像是一个体力劳动者,身上穿的衣服在普通人中却是上好的,更不用说他大拇指上的碧玉扳指了。
“你是吴龄?”吴敏吸吸鼻子,无论整个人怎么被晒黑,眉眼却是变不了的,吴龄的眉毛眼睛鼻子,吴敏每天都能在镜子里看见。
“我是吴龄。”自称是吴龄的男人表情有些冷漠,“是刘七爷让我来的,这次你们看见我了,就不用满世界的找我了。”
“四弟,我是你哥哥啊!”吴敏捉着吴龄的胳膊说道。
“哦。”吴龄摇头。
“小时候你最爱吃糖葫芦”
“不记得了。”吴龄摇头,“小时候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好,不记得好,你现在在做什么?”吴敏眼含热泪说道。
“我在跑船,往南洋走,今年才上岸遇上了刘七爷,刘七爷说我长得像你,又问我胸口有没有红痣,记不记得家人长什么样,我这才来看看,现在看见了,你们也知道我在做什么了,也不用往那些脏地方找了,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吧,我不想高攀你们,你们也不用为难,见着了,我就走了。”
“你不见见母亲吗?”
“是姨娘吧。”吴龄说道,“不见了,见了也就是哭一场,我知道我是谁了,我也知道你们是谁了,就行了。”
吴龄推开了吴敏向外走,吴敏傻愣愣地看着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无论如何也没想过兄弟相见竟然是这样的情形。
终于从衙门脱身赶回家的吴宪拦住了吴龄,都不用有人引见,也不用滴血认亲,吴宪几乎是在看见吴龄的一瞬间就认出了他,吴龄长得太像吴敏了,只不过更黑一些,更高一些罢了。
“四弟!”
“本来也没有序齿,叫四弟是不是显得过于亲近了?”吴龄眼含着讥屑。
“你都记得是吗?都记得!”吴敏说道。
“不记得了,我知道的都是我后打听出来的,吴家只有三位老爷,从来都没有一个走失的四老爷,吴龄是没写入祖谱的外室子,我虽然是跑船做生意,风浪里搏命的,也知道些规矩,当初既然已经分开了,我现在活得也挺好的,来见一面,互相断了念想,也算是全了所谓血脉亲情了。”吴龄是真的不为所动,吴宪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他知道一个人看见陌生人是什么样的眼神,吴龄现在就是用看陌生人的眼神在看他们,吴龄甚至没有想过有一个官居二品的哥哥对他会有什么样的好处,没有想过眼前的高门大宅,其实也是他的家,或者说至少有一部分是属于他的,吴龄就是完全的置身事外,一副大家互不相干的样子,他还不是在矫情,他是真心的。
他眼睛里没有波澜,甚至没有感慨,无爱无恨属于亲情的部分全部都没有,他来像是历行公事一样,见过了,也就走了。
吴敏却不能让吴龄走,他拉住了吴龄,一直软语说着些什么。
“有人去请老太爷了吗?”吴宪低声问门房。
“太太说等老爷和三老爷见过了,再去请老太爷,省得空欢喜一场。”
“快去请老太爷。”
吴敏也在那里说着,“既然到了家门口,好歹见过老太爷。”
“听说你不住这儿。”吴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