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随身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宅在随身空间- 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的么?谢谢哥!哥,你能教我用下空间戒指么?”
  “好,可以。”
  空间戒指的使用方式,其实和空间之门的打开方式一样,非常简单,天明在一个封闭的四维空间之外,镶嵌了两枚四维空间通道符文,当输入神识,引发通道符文共振,自然而然地,可以打开存放物品的空间通道。
  从这点上看,小空间立方体,其实是一个比空间戒指大许多倍的空间戒指,原理上,完全一致。
  学会使用空间戒指后,天林兴奋地将各种各样的东西,往空间戒指里放进放出,如同得到一个新奇的玩具,一有空就放在手里把玩。
  
  数百颗璀璨耀眼的流星,划破了漆黑的夜空,坠落在了地面。
  这是红巨星常见的流星雨,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的流行雨变多了而已。
  不仅如此,有些眼神比较好的,偶尔还能看到太空中冒出的一团团的火光——这些火光是人为产生的,歼星大队的飞行员每天都会驾驶着邪龙战机,去太空中打击威胁性较大的陨石,爆炸当量50万吨级的小型核导弹,虽然威力一般,但足以摧毁直径1000米以下的陨石了。
  歼星大队平均每天(68小时制)要执行390次任务,摧毁1681颗陨石——这个速度还算挺快的,但根据天文学家的测算,如果要将红巨星外围的陨石消灭干净,歼星大队要连续工作17000年(136天一年)才行。
  “这个效率也太慢了,难道真的要把天基武器平台建造出来才行?”天明道。
  “其实也不一定,司令,”老专家龙鸣诚道:“您建造的星际飞船星光号,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天基平台,您可以多制造一些类似星光号的星际战舰出来,吨位和尺寸更大一些,再为其加载人造太阳和大功率激光炮,可能只要100艘左右的星际战舰,就能完成清理陨石的工作了。”
  “这种星际战舰大概要多大?”
  “如果要讲究实用性的话,估计要比小鹿号空天航母大三倍,吨位在50万吨左右。”一名星舰设计专家道。
  “50万吨,那得累死我这条命了,我可没那么多时间搞这么复杂的东西。”天明摇了摇头,抱怨道。
  天明发现,在高科技方面,每搞一种高科技装备,都至少要耽误他两三个月的时间,东西越大,内部越复杂,耽误的时间更多。
  “司令,其实很多工作都不需要你来完成,完全可以利用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模块组装方式,将星际战舰组装起来,您需要干的,就是为我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即可,只要有材料,我们可以把任何东西制造出来。”
  “3d打印技术?模块组装法?”天明细细嚼咽这两个名词。好像都有听说过,他便拉着这位专家道:“你详细给我说下。”
  这位专家的名字叫袁经纶,高高瘦瘦,看起来貌不惊人,实际却是“工业母机”计划的副总设计师,他解释道:
  “司令,工业母机计划,你应该知道吧?这个计划在您的大力支持下,现在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3d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可以对任何物质进行打印,甚至连高熔点的银钢、黑钢,采用先进的扫描式打印技术,通过扫描物品内部结构,可以将任何结构复杂的物体打印出来。
  最近,通过这种打印机,我们生产出了水杯、脸盆、牙刷、饮料瓶、马桶、饮水机等上万种用简单材料生产出的商品,这相当于省去了从外面进口上万种物品麻烦。也就是说,司令你以后不需要再从地球带那么多的物资过来了。全部就地生产。
  但这种3d打印机,还有一些缺陷,还是不能实现打印复杂物品功能,如手机、电脑、笔记本、pad。这些东西还是要对多种零件进行组装,才能生产出来,这样,我们又研制了一种模块组装机。
  所谓的模块组装机。其实和工厂里智能机器人没什么区别,它可以将超过数万个零件的设备,以一种合理的顺序快速组装起来。还可以生产出电脑主板,笔记本,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不过我们目前研制出的模块组装机,还不具备如此先进的功能,只能生产出一些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收音机出来。”
  天明看了看从袁经纶口袋里拿出来的收音机,大小只有一部智能手机那么大,厚度不到半厘米,一只手刚好握住,打开播放按钮,随后便收听到了非常清晰的广播节目,从六号穹顶之城内的广播发射塔发出来的,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很大,拿在手里有些发麻。
  “这种收音机还算‘落后’的话,那估计没什么收音机称得上先进了。”天明关掉收音机后道。
  根据袁经纶所有的意思,3d打印机与模块组装机,是工业母机最核心的两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两个部分,现在具备制造出一台收音机的能力了,那也就是说,工业母机研究团队,研制出来的初级工业母机,可以生产收音机了。
  这个进展速度,比天明想象的快很多。
  天明袁经纶道:“老袁,照你的意思说,只要我提供足够的材料给你们,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生产出星际战舰?但你们没有开玩笑吧?星际战舰的吨位在50万吨一样,你们这点人和机器,能够生产出来?”
  “当然不能,司令,”袁经纶笑了笑道:“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您为我们提供足够的材料,让我们生产出数量超过数万台的3d打印机和模块组装机,一个是足够的人手,如果司令您能从地球那边,招一批数量在10万人规模左右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和20万左右的其他工种的工人过来,再加上您的帮助,我们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将星际战舰建造出来!”
  “才30万人而已,没有问题,马上就能从外面招进来。”天明大手一挥,仿佛像玩策略游戏时招募30万小兵一般,鼠标轻点即可。
  “司令,我们的星球开拓进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有30个新的基地建造了出来,再容纳300万人没有问题,这方面的建设,也应该提速了。”穹顶之城规划师韩雷道。
  “30万,300万,加起来才330万,离将来的5000万移民计划,还有一点差距,是时候应该加快了。你们放心吧,我争取在一个月内,将这些人带过来。”
  “是!谢谢司令。”
  韩雷、袁经纶等人起立齐声道,眼里闪烁着无比的激动与期待。
  (未完待续。。)


第496章 一月之后

  为了加快红巨星的建设,从10月份开始,除了休息时间回小空间,大部分时间,天明都在红巨星忙碌着。
  一个,红巨星大气层的改造必须加快了。
  为此,天明花了半个月时间,又制造了30座“龙头”空气净化装置,安装在红巨星的星表的各座高山上。
  再加上之前建造的10座龙头,现在一共有40座龙头空气净化装置。
  如此之多的大型空气净化站,加入净化星球大气的工作,让原本按计划要2000年才能完成任务,缩减到了500年。
  “500年太长,咱只争朝夕,不过空间之门已经不够用了,还是过段时间再建新的净化站吧。”
  
  利用工业母机计划产生的成果,该计划的总设计师周博与副总设计师袁经纶,拿出了一批新的设计图,让天明帮他们生产了新型的3d打印机和模块组装机出来。
  新研制出来的新型的3d打印机,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尺寸上,有了夸张的改变,3d打印机的尺寸比此前增大了10倍,体积更是增大300倍。
  这种大型3d打印机的好处就是可以打印出超大尺寸的零件出来,按照周博的话说:“20*20*15的3d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出一架战斗机出来,将来制造星际战舰的时候,不管什么尺寸模锻的零件,都能打印出来,再加上6个打印喷头可以同时工作,一台这种3d打印机,效率至少是普通小型3d打印机的10倍以上,几乎是工业神器。”
  袁经纶点了点道:“大型3d打印机好用是好用,但体积太大了。不好移动,小型打印机还是要用的。”
  天明便根据周博他们的要求,一次性生产了5000台大型3d打印机和5万台小型3d打印机。
  同理,模块组装机也分大小,分成了两个级别,大的称之为“流水线级”,小的称之为“便携式级”,天明一共生产出来100条“流水线级”模块组装机,和1万台只不过比微波炉稍大一些的“便携式级”模块组装机出来。
  
  既然机器有了,工厂自然也必须有。
  总规划师韩雷拿着几张设计图对天明道:“司令。如果要制造星际战舰的话,至少需要一个占地超过10平方公里的船坞才行,船坞的旁边,还必须有一个大型的停泊星际战舰的空港,如果按照100艘星际战舰的容纳标准的话,空港的大小,不得小于100平方公里。”
  天明看了看设计图,庞大的星舰建造船坞,内部有大量起重设备。和焊接设备,构造比一艘星际战舰还要复杂,毕竟这里是建造星际战舰的地方。
  天明脸上泛出一阵难色,这么复杂的船坞。没有三四月时间,根本建造不出来。
  他想了想道:“老韩,船坞的话,我帮你们把建筑物主体建造出来吧。内部设备我可能没办法帮你们安装了,毕竟,不可能所有工作都是由我来完成的。”
  “我知道。司令,这方面我们有专业的船坞设计专家,船坞制造工人找国家要一批就行了,您只要给我们提供材料,解决一些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部分工作交给我们就好了,我们能够把星舰船坞建造出来。”
  天明点了点头,“这样就好,那我们开始忙活吧。”
  所谓的星舰建造船坞,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就是一台超大型的模块组装机,而天明只需要把这台超大型模块组装机的外壳造出来而已。
  一个月时间后,星舰制造船坞建造成功。
  船坞位于六号穹顶之城旁边,占地11平方公里,建造高度超过200米,全黑钢材料建造,从空中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