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北悠心里酸酸涩涩地一片凉意,父亲他也未必就如梁云秀之意,诚心诚意地教导魏于灏。魏以孝的问话搁十多岁大的孩子是不解其中真意的,若不是春阳对他说过一番话,魏北悠也必定蒙在鼓里。
那日,她私下问春阳如何看魏于灏的,春阳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跟她说起了一件事。准确地说,是春阳听了墙角,从刘姨娘的丫鬟绿竹那里听来的。当时也只是闲聊,一个小丫头问绿竹怎么今日大爷又这么早到院里来?这都两三次了,这个时辰往日大爷都在书房的。绿竹没好气地说,谁让二房的魏于灏老往书房跑,大爷不耐烦,自然是要躲着些。
有些事只要不是恶意毁人名声,即使是谣传,也不是空穴来风。
“北悠,你今日交的课业当真是你一人完成?”魏以廉声音沉沉,脸色冰寒,眼睛里透着质疑。
魏北悠上前一步道:“父亲,功课却是北悠一人完成。父亲从字迹也可以看出,从前面的字体到后面的字体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只是北悠练得多了,握笔渐渐稳了,才有了改变,绝没有让身边的人代写。”
这一点她并不相信魏以廉看不出来,只是他不相信魏北悠会突然听他的话,恪守本分而已。他期望从魏北悠的字里行间里找出些阴谋的征兆,所以才引着她说话。
魏北悠的声音平淡而坚定,只是心里觉得悲哀。父女之间、伯侄之间,竟到了这般田地,世间还有什么可信可靠?
然而她又未曾算计他们?五十步笑百步耳。
“学到哪里了?”
“回父亲,《声律》已学完了,正在看诗赋。”
“四书五经可看了?”
“看了《论语》,只是还未读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魏北悠神色不变,稳稳地答道:“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行了孝弟,上层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吧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魏以廉的眼睛微微眯起来,道:“这段话的意思谁给你讲的?”
“母亲。”魏北悠有些顾忌魏以廉的上下尊卑观念,因而没有说是春阳,而说是才华满腹的越氏。
魏以廉脸上一抹复杂,说不出是欣慰还是别的什么,但似乎有些怀念,魏北悠只是扫了一眼,不敢细看,低下头等着。
“之前你不是说你不喜学习么?”
“女儿之前年岁还轻,总是贪玩,如今醒悟过来,也知自己的身份,礼数课业都在勤勉学习,还望父亲原谅之前女儿的不懂事。”魏北悠娓娓陈述,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终于回头期待拯救的浪子。
“哼,什么年岁还轻,都是你母亲宠坏了吧。你瞧瞧泠泠做的课业,她比你小三岁,字不知写的比你好了多少,你自己看看吧!”魏北悠巴掌一拍桌子,冷声喝道。
感觉魏北泠吓了一跳,身子都不受控制地一哆嗦,魏北悠觉得有点好笑。前世看着父亲她是不怕的,因为自觉有所依仗,今生却觉得他像是跳梁小丑一般,不论对谁,演的戏都别有深意,陪他唱戏的人都咿咿呀呀地符合,却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唱些什么。
越发地没了那份讨好的心思,但理智却还在拉着她的神经,魏北悠听话地走上前去,翻了几页退下来,“女儿惭愧。”便不再多说什么,只做了一副羞愧欲死的表情,就僵在那儿了。
“之前我问于灏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见解?”
那个问题?
魏北悠微微思索了一会儿,她斟酌的自然不是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少种解释的方法,而是魏以廉到底想让她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无疑,她猜不透他的心思。但是,从她自身出发,只能努力给出一个可能让他惊艳的回答。
“雏鸟学飞,本无所谓早晚。唯有那学飞的树杈却不定高低,若是羽毛还未丰盈,便先从低处跳跃飞行,学习跳闪躲避,若是羽毛已然长成,便从高处学习,即使摔下也能振翅缓冲,不至摔伤。
“若是有心练习,羽毛未丰者亦能促羽毛早日长成,腿爪远比别的雏鸟健壮,亦能早日翱翔于空。若是总觉自己羽毛还稀疏就龟缩于巢中,才可能学不会飞行。因而无论即将面对的是否是摔伤,都应该坚持自己的路。只要知道目标,一直坚持,总会到达的。”
魏北悠微微抬眼望去,正对上魏于灏一双大睁的眼睛。
那副失态的惊讶的面孔,怕是魏于灏这一生第一次呈现在魏大爷面前。
书房里沉默了,宁静地叫人害怕,唯有魏北悠心里坦然。她回想自己说的一番话,也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那便没有什么遗憾。神色越发轻松起来,也不看房间里的任何人,只是兀自低着头,嘴角已经扬起了微微的笑意。
过早易折,就如刚重生时如果她这样对魏以廉高谈阔论,得到的就会是怀疑和难以想象的试探,最后不堪一击。
魏以廉在警醒魏于灏,叫他安分,同样也在告诫魏北悠,莫要耍小聪明。
他老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泠泠,到爹爹这里来。”魏以廉放下严父的架子,神色柔和了一些,招呼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许久不敢发话的魏北泠。
魏北泠得了解放,欢呼一声,冲着魏以廉的怀里就扑了过去,一边抱着魏以廉的大手蹭着,一边笑眯眯地唤着“爹爹,爹爹。”
魏北悠和魏于灏默默地告了一声,退出门外。
临出门时,魏北悠回头看了一眼,魏以廉用自己的手托起魏北泠的小屁股让她侧坐在自己的双膝上,依旧那副冷清的样子,只是偶尔侧头用手摸一摸魏北泠的头。
一颗眼泪迅速地滚落下来,在踏出书房的那一刹那,跌落了。
“悠悠,怎么最近总不来找我?”出门走了几步,魏于灏微笑着回头看魏北悠,“旬月不见,妹妹变化好大。”
“灏哥哥,”魏北悠抬头望着魏于灏,一束阳光透过树荫正照进她璀璨晶亮的瞳仁里,她轻暖的嗓音荡漾在和煦的春风里,“很久没见了。”
第18章 为赴约妙解难题
“小姐,有人送了一封信来。”春阳掀了珠帘,从屋外进来。
“信?什么人送来的?”魏北悠从春阳手中接过信封,挥手让侍候在旁的丫鬟采依退下,细看那信封上是没有署名的。
“小姐,水桃呢?”趁着魏北悠拆信的功夫,春兰问道。
“水桃?”魏北悠露了一丝笑意,“我派她去给南桥送些糕点去了。”
春阳摇摇头无奈地笑道:“自小姐身边有了水桃,又恢复了些顽皮的性子。水桃最不愿意去南桥那里,小姐反而三番四次地叫她去。”
信纸已经被拿了出来,魏北悠一边翻开折纸,一边漫不经心地道:“我就是奇怪她为什么不喜欢她哥哥,我觉得南桥一直是个挺好的哥哥啊。”
尽管前世她从未见过水桃,也从未深入了解过南桥,但有一种人,你一见到他,就觉得莫名的可靠。
“小姐,水桃还得用么?采依呢?”
魏北悠看到信首的时候双眼一亮,笑得开心,“是乐瑶的信。”一边看信一边分心回答问题,“水桃就是多话了些,但还算踏实。采依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不过做事沉着细心。还是得先看看,日久才能见人心嘛。”
将信纸一合,魏北悠眉眼绽开调侃的笑意,正看到春阳欲言又止的嘴,当即笑道:“姑姑,您还有什么问题,一起说了吧。”
“小姐,奴婢无礼。”春阳行了个礼,抬起头认真地问道,“小姐,您要去杨府赴约吗?”
魏北悠目光温和起来,回道:“不能不去的吧。”
“那便有三件事待要解决,小姐可知是哪三件事?”春阳点点头,又问道。
“嗯,首先是我带水桃还是采依去杨府?”魏北悠想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抬头,见春阳微微颔首,思索了一下,魏北悠道,“还是水桃吧。”
春阳面上一抹疑惑之色迅速划过,继续道:“还有两件事呢?”
“这第二,应是我带什么礼物去,去杨府赴约,总不好空着手。”魏北悠这次没有再询问春阳,只是又低头补充道,“不能是贵重的,杨府也是大户人家,黄白之物见得多了。也不能太素朴,毕竟是做客不必家宴。若是只见乐瑶还好置办,只是这种约信属于请我去杨府做客还是私底下的会面?”
春阳拿起搁在小几上的信封,耐心地解释道:“若是正式的邀请,那么信封上会写‘魏二小姐亲启’,现在这封是无封字的,小姐便只当是私下相交,可随意些,只要花些功夫准备杨小姐喜欢的就好。”
“原是这样。嗯,好,我过会儿想想,弄些稀奇古怪的,她准喜欢。安彤妹妹也在,一起备上好了。”魏北悠打算着,又问,“那最后一件事呢?”
“小姐当真想不到吗?”春阳把信封搁下,退了一步,低头恭敬地等待着。
“你是说爹?”魏北悠思索了许久,才皱着眉头,吐出了那个字。
————————————————————————
如果先前的陆府聚会还属于魏北悠无理取闹硬要参加的结果,那么既然魏北悠已经决心给魏大爷留一个好印象了,那即使是这样的结交,似乎告知给魏大爷知晓也相当必要。
而且这次聚会不同于陆府的聚会,因为陆青岚的聚会无人敢说,而高门大户的嫡小姐们的结交往往反映两个府第之间的关系,和嫡子的聚会性质是一样的,最易成为人们议论的由头和依据。
因而,若是想让这段关系变得公开而且长久,让魏大爷得知并且同意也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