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群体性事件,谁都害怕,丁应平也不例外。唐小舟原想保持一贯的少
说为佳原则,转而一想,这件事,毕竟是自已惹起的,此时的丁应平,大概有种
大祸临头的感觉吧?怎么着,自已也要在背后力撑他,主动对他说,首长放心,
我感觉老板非常冷静,他心里一定有数。
很快,杨泰丰匆匆赶来了,和唐小舟握了握手,拉着唐小舟坐上了他的汽车
汽车迅速拉响警报,向江南日报社急驰而去。在车上,杨泰丰主动谈起具体
的安排。他说,按照赵书记的命令,他已经向市局、区分局以及武警雍州支队和
防暴支队下达命令,他们正在赶往现场。同时,他已经下令省厅和市局派出相关
人员着便装带上针孔摄像机,对现场进行录像。附近几个制高点,也都派出相关
人员进行摄像。相关的录像资料,将会及时发送省厅进行鉴定。省厅技侦力量也
已经全部到位,万事俱备。
唐小舟以前也经历过群体性事件。当时他是以记者身份深入到群众之中。并
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近指挥中心。听了杨泰丰提到的处置方案,他心中便想,看情
形,赵德良并不是立即想办法遣散闹事者,而是维持铁序?为什么会这样?要知
道,这样的事件,拖得越久越不好解决。当然,他也想过,知果自己是赵德良,
应该怎样解决此事?
处理这类群体性事件,确实是考脸当权者执政力的一大难题,如同民间的一
句俗语:嫩豆腐掉进灰里,吹又吹不得,拍又拍不得。处且矛解肖过当,后患无穷
。这大棍是赵德良入主江南以来,遇到的最大最严峻的考脸。对于是否能够平德
顺利地通过这场考脸,唐小舟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此时,他最希望的是留在赵德
良寿边,从旁观察赵德良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手段,说不定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杨泰丰的对讲机里,不断有消息传来。开始是各个部门赶到现场后的通报,
接着,便有各方面的消息汇总。
聚集者大约有五百人,因为是清晨,街上人流少,并没有形成围观。但江南
日报门前是雍州市的主干道,闹事者将道路完全堵了,双向被堵了很多车辆,交
通完全堵塞。眼看上班高峰就妥到来,这条主千道,承受着整个雍州市巨大的交
通压力,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此事,对于雍州市一天的铁序,都会形成极大影响。
武警防暴支队按照命令,正在将闹事者压编到报社门前,交警开始疏散车辆,要
求所有经过报社门前的车辆绕道行闹事者人数众多,目前还无法发现组织者
,他们的年龄层次比较单一,二十岁至三十五岁的男性居多,也有极少数女性,
这些女性,主要是一些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从口音利断,闹事者主要是柳泉人
。现场已经聚集了一些围观群众,两百人左右,公安部门正在甄别,以便将其硫
散。
指挥车赶到现场。现场聚集了大批警察和武警,整个路段被拉制。雍州市公
安局在江南日报社对面的一幢高楼建立了指挥部,分管公安政法的副市长邓初华
在此亲自指挥。杨泰丰和唐小舟到达指挥部,邓初华分别和两人握手,介绍情况
邓初华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目前局面正在得到拉制,报社门前的交通
,南向北已经恢复,但车辆受到拉制,主要是公交车可以行驶,其他车辆,一律
改道。北向南,道路还被闹事者占有,估计需耍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完全恢复。
唐小舟并不希望人家当自己是领导,他没有像杨泰丰那样听汇报。毕竟,邓
初华是常务副市长,省会市属于高配,副市长属于下斤级,常务副市长是省委委
员,市委常委,和不挂政法委书记的公安厅长,是平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
的实权更大。面对杨泰丰。他摆出低姿态。主动向他汇报。那是因为,邓初华原
是雍州市公安局长,当时,杨泰丰就是副厅长,是他的老领导。
第十四卷 官场也需要洗牌 官场也需要洗牌13
唐小舟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一切。
窗外是雍州市的南北中轴线芙蓉大道,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雍州银行大厦
,对面就是江南日报社。芙蓉大道是雍州市最宽的一条路,这条路十车道,自从
建起的那天起,一天比一天显得狭窄,而此时,倒异常宽广,原因是南向北行
的车辆几乎没有,甚至连行人,也都被交警截住了,偶尔有一辆车经过,不是公
交车就是警车。北向南行驶的半边路,国为还被部分闹事者堵看,大量的公安以
及交警,正在压缩人群,路面还没有畅通。对于江南日报大门,唐小舟是太熟悉
了,自从离开大学参加工作,他就在这里进出,十几年来,天天如此。虽说每天
这里人来客往,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冷部门,何曾有过如此热闹的场面?门前
那段几米宽的空间,原本是报社职工用来停车的,此时,全都站满了人,闹事者
、围观者加上处理此事的公务人员,加起来有上千人,不仅报社门口,两边也都
站满了人,可谓人头攒动。交警和武警防暴支队,在十分努力地将公路上的人向
报社门前挤压,报社门前的空间毕竟很狭小,挤压起来十分不易,过了半个多小
时,才总算将交通要道疏通,而公路旁的人行便道,却被挤得水泄不通。
十点钟,唐小舟接到余丹鸿的电话,让他立即赶回,省委常委要开紧急会议
唐小舟离开的时候,杨泰丰正在接听电话,看他的神情,估计是赵德良的电
话。唐小舟向邓初华告别,和邓副市长握手的时候,杨泰丰仅仅只是向他挥了挥
手。
下面的公路被封锁,邓初华派了一辆警车送他离开。坐在车上,唐小舟看到
,局面已经被控制,整个路段因为实行交通管制,除了公交车,所有车辆一律绕
行,报社门前,大量防暴警察将闹事者控制在一条大约宽四米长三百米的窄道上
。闹事者情绪虽然激动,局面却在公安干警的控制之下,不太可能发生大的暴力
事件。
回到省委,罗先辉正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他显然对事件的发生极度不满
,认为之所以导致这次群体性事件,完全是由于省委以及省委宣传部的错误所致
,是因为错误地刊发了那篇文章,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而省委又未能及时制
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常委会会场气氛极其压抑,大家或许都意识到,这是一次
排队,你自己的脚往哪里挪,在不于谁对或者谁错,而在于谁会最终胜利。
见唐小舟出现在门口,赵德良打断了罗先晖,说,小舟,你进来。然后对常
委们说,小舟同志一直在现场,对现场情况比较了解。下面,是不是请小舟同志
介绍一下现场情况?
罗先晖对自己的发言被打断有点不满,可毕竟是省委书记发话,唐小舟又是
从现场回来。唐小舟能够感觉到,赵德良之所以急于打断罗先辉,是因为自己受
到攻击,他需要调节一下气氛,以便喘口气。
余开鸿往唐小舟面前放了一杯水,带点关切地说,是不是忙得水都没喝上?
先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指挥部里自然有水喝,唐小舟并不渴,为了表示自己确实没顾上喝水,他将
那杯水行喝下了。放下杯子之后,他说,我和省厅的杨厅长一起去了现场,现
在,我把现场的情况,简单地向各位首长汇报一下。
他汇报的情况其实简单,无非是现场有多少人,这些人可能来自哪里,是什
么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有些什么诉求,现场局面如何。现场指挥部采取了哪些
措施,目前的情况如何等等。这些情况,早已经由各个方面汇报给省委,并没有
新的东西。
仅仅是打断显然作用不大,唐小舟的汇报,只是将围攻迟滞了二十分钟,他
表示自己的汇报结束之后,猛攻再一次开始。
唐小舟汇报结束,原本已经站起来准备离开。这毕竟是省委常委会,他不适
合留在这里。赵德良却说,小舟,你别走了,丹鸿秘书长忙了几个小时,很辛苦
,你做会议记录,让他歇一歇。唐小舟于是接过余丹鸿手里的记录本,开始记录
罗先晖是别人的大炮,他继续刚才未完的发言。
唐小舟埋首记录,却又仔细体会他发言的内容,可以听出,罗先晖实际是在
为这一事件定调。他认为,事件的性质已经明确,是由江南日报不负责任的报道
引起的,事实证明,报道伤害了很多人,尤其是伤害了柳泉人民的感情,伤害了
柳泉市万隆服装城的工商业户。他们不答应江南日报的说法,才会采取这样过激
的行动。对此,省委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且做出正确的决断。
其后,别的常委也都发言,每个人虽然长篇大论,但看上去,却有些不疼不
痒。
有人说,这是一次很严重的事件,当务之急,常委会应该有一个明确态度,
制止事态更进一步恶化,而不是讨论谁是谁非。也有人说,下一步,应该查清,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一大早跑到江南日报门前了是不是有人组织真
的全都是自发的吗?
接下来是陈运达的长篇大论,他说,他赞成同志们的看法,现在不是下结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