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当官是一门技术活:二号首长- 第3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回报或者回报期过长,我们是不是能够接受?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

    ,我个人并不反对这个项目。

    彭清立即接过了话头。他和陈运达之间,原本就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刚才

    讨论雍州市的项目,陈运达又进行了一番刁难。表面上,他刁难的是温瑞隆,实

    际上,也是刁难他彭清源现在有了机会,他当然要报此一箭之仇。

    他说,瑞隆同志刚才的发言,我完全听明白了,这个项目计划书上的一些东

    西,我此前没有看得太明白,但刚才几个同志发言以后,我现在也完全明白了。

    不错,这个项目,足能够给去衡市乃至江南省带来一大笔资金,这笔资金可能对

    地方经济的拉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再加上地方配套,我相信,仅这一

    个项目,就能给我们这一届班子,交出一份很漂亮的答卷。然而,是不是只要能

    增加gdp的项目,我们就无条件地接收?这一点,省委应该明确。坦率地说,

    如果只以gdp为标准,本人还是乐于接受的,现在,不知有多少从沿海淘汰的

    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有些甚至是大型企业,想向内地向雍州转移。省委只要开这

    个口子,别的地方我不敢说,雍州市的招商引资,每年可能翻一倍。

    文章出自二号首长: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二卷 第045章

    彭清源说过之后,唐小舟以为陈运达会保持沉默。他的观点已经表达了,没

    有必要再争,何况,再争下去,就不是和温瑞隆以及彭清源争,而是向赵德良施

    加压力。自从去年党代会之后,赵德良和陈运达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融洽期,在许多方面,彼此都能够相互配合,遇到某些意见相佐的时候,也能够

    退让。此时,陈运达如果继续以很严肃的面目力争这个项目,是否会让赵德良认

    为他其实是在向自己显示一种态度?唐小舟甚至揣测,陈运达一定会说话,但说

    话的方式和语气,肯定是带有某种向赵德良求助方式。

    果然,陈运开口了。但是,让唐小舟意外的是,陈运达的口气,并非向赵德

    良寻求支持,仍然是在和彭清源以及温瑞隆争论。

    陈运达说,这个环湖汽车赛道项目,和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比如化工

    项目等,还是不同的。何况,仅仅以高污染来衡量的话,恐怕也不能完全说是标

    准。比如我们刚刚讨论的雷江新能源发展计划。我注意到,新能源确实是环保的

    ,但目前所研究的制造新能源的机械装置,却是高污染的。但囚为这种高污染,

    我们就不发展新能源吗?肯定不能。我们必须发展新能源,我们又必须控制污染

    。所以,我们只能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用现代科技手段,控制污染。如果说,

    一定的污染是可控的,那么,环湖汽车赛道项目的污染,显然不会高过新能源项

    目。所以说,足否污染,根本不足问题。问题只是我们要不要这样的项目,不要

    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仅仅囚为污染,我认为不是理由。

    此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赵德良终于做最后的结案陈词。

    赵德良说,我很高兴,大家注意到了污染问题以及投入和产出问题。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就是政治。在此之前的很多年,我们有些时候是不太关注污染也不

    太关注投入和产出的。那时不关注这些,是不是就错了夕这要辩证地看,在当时

    那种情况下,尤其是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综合国力极度贫弱的情况下,你如果

    关注污染问题,人家会来投资吗?那也是讲政治。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

    的观点,也国此要发展变化,要有发展的眼光和未来眼光。关注这些问题,也就

    是关注我们江南省的未来,是负责任的。另一方面,我们既要环保,也要发展,

    这两者,是需要兼顾的。具体到岳衡湖环湖赛道项目,我看是不是这样,大家提

    到的环保评估问题以及投入产出核算问题,辛苦岳衡的同志,抓紧时间补充一下

    。补充过后,再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下面,大家是不是就我这个提议表决一下?

    至此,唐小舟恍然大悟。他一直以为,赵德良会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解决陈运

    达和温瑞隆之间出现的裂痕,实际上,最好的办法,还是平衡。他这么一说,等

    于两方面的意见都兼顾了,既没有偏于陈运达,也支持了温瑞隆和彭清源。但仔

    细一想,似乎也很难说,如果能够做一个污染评估,岳衡市为什么不做?如果有

    可观的收入前景,岳衡市的报告,很可能在一开始就提到,并且会大书特书,又

    有什么必要遮遮掩掩?可见,这两件事,他们都很难做到。既然难以做到,方案

    即使报到人大常委会,获得通过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的。

    这里面的一个要点在于,省委常委会通过了的方案,在人大常委会打回票的

    可能,是非常小的。今天常委会的争论,肯定会传出去,最终,这个方案即使送

    上了人大常委会,只要有些常委反对,方案仍然是无法通过。

    这岂不等于说,赵德良以这种方式,否定了这一方案?而陈运达又很难抓住

    赵德良的把柄。赵德良如此表态,其实还可以作另一种解释,他以为做这两个报

    告,是很容易的事,并没有想到背后还有如此多的曲折。如果真是如此,他拍这

    样一个板,就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下午继续开会。可会议开始不久,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了,大家转头一看,

    是丁应平的秘书董绍先。丁应平知道一定是有什么急事,立即起身,走出了会议

    室。过了几分钟,丁应平返身进入会议室,却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而是走

    向赵德良。

    大家心里都明白,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会议发言停止了,所有的目光,全都

    看着赵德良。赵德良抬起头,望着丁应平。丁应平走到他的侧后面,弯下身,附

    在他的耳边说了一席话。赵德良先还静静地听,几句话之后,他将头微微偏了一

    下。唐小舟观察到了这个微小的动作,知道事情一定有些麻烦。丁应平说完,赵

    德良再次将头偏了一下,对丁应平说了几句话,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别人听不到

    。唐小舟却在看他的嘴形,甚至断定,他一定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果然,赵德良说完后,丁应平转身离去,却没有返回自己的座位,而是向唐

    小舟这边走来。到达唐小舟身后时,丁应平在唐小舟背上轻轻拍了后。唐小舟立

    即明白,站起来,将记录本交给余丹鸿,然后向外走去。

    丁应平和董绍先在外面等着他。见他出来,并没有说话,丁应平领头向前走

    去,走到唐小舟办公室门口停下来。唐小舟连忙掏出钥匙,将门打开,请两位进

    去。唐小舟又替丁应平沏茶,丁应平说,小舟,别忙了,我说几句,一会儿还要

    去开会。

    此时,唐小舟才问,发生了什么事?

    丁应平说,事情比较麻烦,具体细节,等一会儿,让小董告诉你。我只和你

    说个大概,童致华的事闹到网上去了,有人在网上建了一间灵堂,还发了很多照

    片。这个东西,是今天上午弄上去的,才几个小时时间,已经有几百万的点击

    几十万的声援。

    文章出自二号首长: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二卷 第046章

    童致华,就是那个被毛天华打了之后死于并发症的老板。唐小舟说,童致华

    的事,不是解决了吗?

    丁应平说,解决什么?他以为把尸体抢了,火化了,把人驱散了,就没事了

    。可他又哪里想得到?时代变了。不说这些了,刚才赵书记对我说,叫你去宣传

    部网宣办,到那里去现场指挥,他说你对处理这类事件有经验。

    唐小舟知道丁应平还要进去开常委会,也不多说,只是问,省委的具体指示

    是什么?

    丁应平说,能有什么具体指示?这种事,你知道怎么办的。第一,能不能尽

    快把那东西删掉,并且想办法和其他网站打招呼,一定不能在其他地方再冒出来

    。第二,果可能的话,将情况摸清廷。做好应对记者采访的准备。第三,和省

    内的谋体以及中央驻省谋体打好招呼,一定不能让这一消息见报。赵书记说了,

    晚上争取抽个时间具体商议一下。

    唐小舟随董绍先一起去宣传部。路上,董绍先向他介绍了一些情况。这些情

    况,董绍先事前也不知道,是那个网上灵堂弄出来后,才由一篇网文披露的。

    据那篇网文披露,昨天下午,童致华的家人朋友抬着童致华的尸体,到省委

    请愿,要求惩办凶手。刚开始,一切还都很和平,请愿人群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

    ,打出了几条横幅,并没有喧哗,也没有喊口号。省里最先赶来的,自然是信访

    局的人,但是,无论信访局的人怎么劝,他们就是不肯走。没多久,来了很多警

    察,将请愿人群围了起来。至少有四十分钟时间,双方都很克制,没有丝毫冲突

    但四十分钟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期间,又有些防暴警察加入进来,同时

    ,警察队伍中的几个负责人走进了省委大院,似乎是去里面见一个什么重要人物

    ,领取什么命令。几分钟后,这些负责人出来,在警察中走动,似乎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