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职务,却保留了。麻阴市长焦顺芝,由省纪委立案调查,春节后正式逮捕。唐
小舟所掌握的信息是,最近案子已经调查完毕,总数高达五千多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江南省一片哗然。麻阴的经济情况并不是太好,在全
省排名属于靠后阵营,年gdp只有七百多亿,财政收入不足百亿,他却往本人
怀里捞了五千多万,人们的愤怒和痛恨,可想而知。
官场人士当然也清廷,这里面还有一个计算方法问题。平常,大家的心目中
,都有一个最大公约数,比如说,偶尔人家送一条烟一瓶酒或一盒茶,值不了几
个钱,与反腐底线一万元起点,更是相距甚远。别说是一条烟一瓶酒,就算是过
年过节的时候,人家塞个红包,三几千元,也都笑纳了。反腐底线是一万嘛,几
千元算个啥?人情来往而已。这就是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大家承认的安全系数。
另外还有一种钱,大家也不会仔细去算,那就是公款消费,你为公家购物,趁机
夹带一些私物,比如多报悄之类,这属于贪污行为,大家都明白。如果是请客吃
饭,有些是公事,有些是私事,私人关系,也搭在公事中请了,谁去划分这个公
与私?许多领导,在这个方面,从来都没有分过公与私。一旦立案调查,这两个
方面,只要能查清的,全都列入了总数。焦顺芝的五千万中,至少有两千万,属
于这两类。
在这一案中落马的麻阴市官员还有很多,已经判了的,就有十几个,还有十
几个,目前仍在调查中。此案对麻阴打击最大的,还不是大批官员落马,而是巨
大的经济缺口。事后查明,缺口达到了三十亿。这笔钱,省里只是解决了极少的
一部分,主要还得靠麻阴市自己解决。麻阴的经济原本较为落后,从哪里去弄这
笔钱?除了拆东墙补西墙,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如此一来,给麻阴的经济发展,
施了后腿。
省里显然也对麻阴没有太大指望,焦顺芝出事后,调原水利厅厅长古周民担
任麻阴市长。古周民年龄偏大,原以为在水利厅长职位退休了。省里之所以调他
,似乎是从稳定大局考虑。
因为还在假期,到达麻阴后,赵德良并没有立即下去,而是听取市委市政府
的报告。
市委的报告,主要是麻阴集资案的一些后续处理,以及三正四以七星江南活
动的一些安排。对于这两大方面的工作,赵德良重视的,显然还是集资案的善后
工作。姚营建古周民大概也清廷,他们这届班子,大概是难有大的作为了,能够
将集资案的后遗症完全消除,就是最大的功绩。
第二天,赵德良开始走马观花。赵德良的要求很简单,希望看一条街,一个
社区,一间幼儿园。步行街是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像开发区一样,各地都有
,省会城市,不仅市里有步行街,许多区也辟有步行街。地级市,差不多每个市
都有步行街,有些县都有步行街。所谓步行街,也就是商业街,往往是商业发展
多年,商业贸易成行成市。后来建步行街,也就在原来街市的基础上,加进了一
项内容,禁止车辆行走,就成步行街了。麻阴属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步行街
还算繁荣,只不过,整条街,显得有些破败,也很零乱。
吃过晚饭,赵德良并没有在麻阴停留,而是赶到了柳泉。
王增方率几套班子成员在高速公路出口迎接。汽车停下来后,赵德良对身后
说,易江,你去叫增方同志和若开同志上来。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四卷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082章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082章
唐小舟和徐易江并排坐在一起,见赵德良指挥徐易江而不是指挥自己,心里
有一丝丝酸意。看来,赵德良身边的位笠,开始渐渐向徐易江转移了,自己要适
应这种转移,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他又想,在麻阴时,赵德良并没有叫姚营
建和古周民上自己的车,在赵德良的心里,市委书记和市委书记,似乎分量还是
不同的。
王增方和朱若丹随着徐易江上来。两位大员做好了准备,要与赵德良握手。
赵德良只是将手伸出来,指了指前面的位子,说,坐吧。王增方和朱若开分别在
对面的位笠坐下来。徐易江见他们已经坐稳,通知开车。
王增方说,我已经安排了,我们直接去宾馆。
赵德良说,省委早已经下过通知,禁止搞迎来送往。正好,你们两位都在这
里,我再重申一次,以后不准搞这个。
王增方说,赵书记,不是我们要违令,确实是因为时间太晚。这两年,柳泉
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街道的变化不小。我担心我们不引路的话,会走一些弯路
,耽误了赵书记的时间就不好了。
赵德良淡淡地说,就你增方同志会找理由。
朱若开立即接过去说,王书记所说是实话。这两年,我们在市政建设方面投
入的力度很大,市容市貌一天一个变化。别说赵书记有一段没来柳泉了,就算是
一两个月没来的,都可能走弯路。前几年搞的gps定位,现在都不能用了。
很快,唐小舟就发现,两位主官其实是在铺垫,他们到高速公路出口迎接,
也是有目的的。唐小舟是记者出身,来柳泉的次数很多,对于柳泉的交通情况,
是十分熟悉的,不论市政建设有多大变化,主要街道,完全改变的可能性很小。
王增方所带的路,并不是直线,绕了。他们之所以要绕路,其实就是想让赵德良
看一看柳泉的夜景。
客观地说,柳泉的夜景确实壮观,亮灯工程做得很好,有一条街,在唐小舟
的印象中,以前是一条破破烂烂的老街,街道两边,到处摆的是小摊,马路被这
些夜市挤得窄窄的。现在,省委书记的车队从街上经过,不仅看不到街边乱七八
糟的摊点,两边的灯火,简直比雍州市还辉煌。
赵德良注意到了这条街,问道,这是什么街?
朱若开说,这是解放路,一条老街。这两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了几
条街,把路面拓宽,加强了绿化,同时,也加强了路两边门面的统一规划。
赵德良说,这里的亮灯工程搞得不错,你们用了行政手段吧?
朱若开说,没有,都是商家自愿的。
赵德良说,商家自愿?一个晚上,会用好几度电吧?一个月下来,会不会要
几百元钱?商家肯烧这个钱?
王增方说,以前,我们推行亮灯工程,商家确实不干。一晚下来,电费不少
,店铺里赚的一点利润,被灯给点掉了。商家说,除非市政府补贴,否则,我们
不亮灯。整个柳泉,除了路灯以外,一到夜晚,就成了一座黑城。后来,市委对
这一现象进行了集中研究分析,认为商家是否肯亮灯,关键还在于亮灯是否能带
来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只是烧钱,他们肯定是不干的。综合研究之后,我们
提出了一个意见,对街道的商业功能进行强化,改变了以前零乱经营的做法,对
每条街的经营性质,进行了归类。比如这条解放路,集中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品牌
店,而另一条街延安路,集中的是餐饮店和酒吧等。这么一集中,一是同类店的
营业时间相对固定,二是将消费者进行了集中,三是给那些喜欢逛夜市的消费者
提供了较好的去处。如此一来,晚上的购买力大增,店家就不得不考虑亮灯了。
果然,汽车绕了好几条街,每条街都是灯火辉煌,其中包括柳江南路。尽管
被绕了,赵德良倒也兴致盘然。唐小舟估计,赵德良一定知道柳泉市的小九九,
非常明白自己被绕了。由此可见,当官还真是不容易。明知道人家拿你当宝耍,
你还要装着倍然不知。另一方面,唐小舟也得承认,仅从夜景看,柳泉确实大变
了。如果不是为了应付省委书记的视察而强令亮灯的话,柳泉很可能继岳衡之后
,成为江南省的第三座现代明星城。
第二天,正式开始视察,赵德良又不按常理出牌了。一大早,王增方找到唐
小舟,希望和他一起敲定赵德良的视察线路。王增方的想法,希望赵德良去看一
看江北新区。那是王增方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大手笔,人们将这个新区称为柳泉
的浦东。唐小舟明白王增方的用意,他是希望江北功能区的建设,在全省树立一
个榜样,从而使得自己的政绩,突出于其他市,完成自己在江南省的官场跨越。
对此,唐小舟还是有些个人看法的,柳泉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这种建设,实在
有些太冒进了。即使王增方有办法搞到钱,将这个新区建起来,那也是提前花费
,将以后许多年的钱,拿来花了。
唐小舟去找赵德良,说明了柳泉的意思。赵德良略想了想,说,这个,今天
上午就不安排了,下午再说。昨天晚上,他们安排我看了那几条路,今天上午,
我们再去走一次。
唐小舟明白了。赵德良要重复走昨晚走过的路,就是想看看被灯光掩盖的真
相。
王增方听说后,倒也没有任何慌乱,立即拿起电话,进行部署。
上午安排了两辆考斯特,省里这辆考斯特上,赵德良叫上了柳泉班子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