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回复,等我向赵书记汇报了,再和你联系。
唐小舟多了个心眼,打了好几个电话,将事情基本问清廷了。
徐易江见他打完了电话,问明情况,然后说,没想到,当秘书还真是有学问
唐小舟说,是啊,领导的事多,他要了解情况,主要梁道还是秘书。秘书就
应该提前把很多事做好。
徐易江说,经常有很多人给我打很多电话,我以前觉得这些电话全都是说东
家长西家短的,很烦。现在看来,当秘书的人,还真要多听听这些电话。
唐小舟说,这些电话,肯定要听,但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还要有自己
的梁道,比如有些电话,你不能判断是真是假的时候,就需要通过自己的梁道去
了解去证实。你了解的东西,可能不一定是首长需要的,但你必须做好准备。
徐易江说,唐哥,遇到你,真是我的幸运。
唐小舟说,官场里的学问,博大精深。你以后会知道,你如果觉得自己学到
了什么,那其实表示,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我怀疑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
就是总结官场的。跟在首长身边学习这样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哪怕一点点小
事,都体现政治智慧。跟着赵书记这几年,我觉得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我以
前三十几年学到的。 husuu 首发
徐易江说,别说你跟赵书记几年,我才跟了几个月,就觉得以前读到研究生
,真是浪费时间。
唐小舟说,是啊,以前没进官场,常常和其他人一起抨击官场厚黑学,觉得
官场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到处充满了阴谋,充满了诡作,官场中的每个人都
是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的。进入官场之后,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官场。原来,官场
其实也很阳光的,甚至可以说,官场的大部分是阳光的。厚黑或者潜规则,只是
很小的一部分,只是末流。官场的主流,是王道,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举重若轻地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办法。
徐易江说,唐哥,这一点,我也有同感。只是,我理解还不够深,你能不能
给我深入地讲一讲?
唐小舟说,有关这一点,我也是在慢慢地学,慢慢地体会。我觉得,当官其
实和做别的事一样,是一种技术。只不过,当官所需要的智商情商,比做别的事
多得多。当官的人。追求用最简单的最佳的办法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一点非
常难以做到,一般原则是努力找到最好的方法,阻力避免最坏的结果。怎样做到
这一点?需要极其丰宫的经验,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对世事人情透彻的洞悉和
理解。所以,官员处理事情,总会与众不同,总是充满政治智慧,在别人眼里,
就容易被看成是阴谋或者是手段。其实,最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技术。
徐易江说,可是,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阴谋或者手段啊。
唐小舟说,是的。这是因为阴谋和手段更容易传播,或者说,中国人太推崇
三国演义中的谋略了,于是认定谋略是最高智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错误
地引导了中国几千年,甚至直接将中国文化导向错误路径的谬论。赵书记曾提到
三名话,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谋。我觉得,说的就是政治智慧的三个层
次,而谋,只是最低一个层次。
徐易江说,这三句话有点高深。
唐小舟说,王者伐道,这里面说的王者,并不是指皇帝或者大王,而是指最
高层次,最高政治智慧者。伐,在中国字里,通常被理解成讨伐,我认为,伐其
实包涵运用、实践的意思,道,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顺势而为。应该说,最高政治智慧,就是顺势而为。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这才是王道。最难做到的,就是认清这个势。所以,王道也是最高政治智慧
,因为能够认清势并且顺应势的人,少之又少。
徐易江说,我有一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拥有最高政治智慧的人是王者
。其次,是智者。智者在运用政治智慧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外交手段。
唐小舟说,这里所说的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可以是外交,也可以是社
交,还可以是交易,置换,或者可以更简单地理解,是平等的交往、交流,是一
种权力力学上的平衡。不仅官场需要平衡,整个世界,都需要平衡。平衡一旦打
破,招致的必然是灾难。至于武者伐谋,相信你已经理解了,武者只是一个泛泛
的概念,只是智者之下的一个层次,也可以认为是有勇者或者武将。对于这一部
分人,最高的政治智慧,就是运用谋略。而谋略,又分为两个部分,阳谋和阴谋
。可见。阴谋不仅是政治智慧的末流。而且。最多也只占政治智慧的六分之一。
徐易江说,如果用你这种观点,就能很好地理解诸葛亮如此善于谋略,却不
能令三分天下归于一统。 husuu首发
唐小舟说,是的,所以我说,三国演义这本书误国误民。我们把诸葛亮推为
天下第一智慧,却又无法解释,这天下第一智慧,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根本原
因在于,所谓的第一智慧,其实是第三智慧,其实只是末流。诸葛亮之所以不能
一统天下,在于他缺乏第一智慧,鲜有第二智慧,惯于第三智慧。与之相比,我
们会发现,曹操更善于王道。但因为我们极度推崇诸葛亮的智慧,刻意抹黑王道
,贬低平衡。这其实是一种文人手法,为了写作的需要所进行的营造。史记和三
国演义都只是小说,却被我们当作历史、文化甚至哲学教科书来读,以至于成了
民族文化的血液,这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剧。
晚上,赵德良设宴款待客人,吃饭之前,有一点小小的空余时间,这是留给
双方做一些饭前准备工作或略作休憩的。趁着这个机会,身边一圈人向赵德良汇
报工作。江育奇早已经在这里等着,他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汇报,等他汇报完,留
给唐小舟和徐易江的时间,不多了。徐易江要向赵德良汇报的还有几件事,有关
温瑞隆和陈运达冲突的事,仅仅只是说明温省长打电话求见,多余的话,完全没
机会说。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四卷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100章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100章
赵德良也没有问温瑞隆求见的目的,只是说,晚上有时间没有?
徐易江说,晚上的节目,估计会很晚结束。
赵德良晚上参加的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性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全国有一个
少儿汇演,其中有一个舞台剧,反响极大,广受少年儿童欢迎,团中央少工委将
此剧定为全国青少年德育教育样板,巡回演出,今晚到了雍州。赵德良和省委其
他领导一起观看这场演出,还要接见演职人员。
赵德良说,那就安排在明天早上吧。明天早上可以早一点,挤出一点时间。
唐小舟很想知道,对于陈运达和温瑞隆之间的矛盾,赵德良到底采取什么态
度。赵德良对于此事的处理,一定充满政治智慧,唐小舟自然不想错过。前往省
委途中,唐小舟一直在想,假若有什么意外,自己得提前想好办法留下来。很快
,他发现所有的借口都不需要,温瑞隆已经早早地等在赵德良的办公室门口。
赵德良加快脚步迎上去,主动伸出手,和温瑞隆相握。
赵德良说,瑞隆省长久等了。
温瑞隆说,没有,我刚到。
赵德良将温瑞隆让进办公室,又对徐易江说,小徐,给温省长倒杯茶来。
徐易江去倒茶,唐小舟留在赵德良的办公室。赵德良请温瑞隆坐下,自己也
在旁边坐下来,见唐小舟还站着,说,小舟你站着干嘛?坐下坐下。唐小舟心中
狂喜,立即坐下来。
赵德良先泛泛地问了几句温瑞隆的工作情况,随后转入正题。
唐小舟知道温瑞隆是来告状的,更知道告状是一门学问。古语有云,来说是
非者,便是是非人。你开门见山要告某人的状,听者一定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免
着你的道。
温瑞隆早已经想好了怎么说,向赵德良汇报的时候,显得十分审慎,并不说
他和陈运达的冲突,只说陵丘挪用专款的情况,以及他拒绝第二次拨付的情况。
赵德良始终认真地听,一句话都没说。等他说完拒绝拨付,唐小舟以为,他会涉
及和陈运达那次谈话了,没料到,他跳过了这一节,直接说,实际上,这笔钱在
昨天已经付出了。 husuu 首发
赵德良显得有点惊讶,问,拨付了?你没有签字,怎么会拨付?
温瑞隆仅仅说了一句,在运达同志的坚持下拨付的。
这句话之后,有好一段,两位首长都没有再说话。唐小舟在那一瞬间心跳加
快,他知道,温瑞隆已经将难题抛出,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他和陈运达之间的矛盾
和冲突,却因为一句话,暗示了这种冲突的存在。赵德良是个洞明世事的人,一
笔温瑞隆拒付的款子,陈运达却坚持拨付,显然有越权之嫌。联想到上次赵德良
强调的程序正义,唐小舟意识到,陈运达这种做法,显然是破坏了程序正义。在
赵德良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