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李云刚”,王亚玲口气霸道。
李云刚转过身,十分恼火的看着她。
“别瞪眼,怎么,怕我说出去啊?我可以不说,不过”,
“不过什么”?
看到李云刚帅气的脸上透着不耐烦,王亚玲思忖了一下,“算了,以后再说,你走吧”。
第一卷 第四章 花王其人
当李云刚再度寻找到机会和林晓秋单独在一起时,已经是三天后的一个下午了。这两天李云刚明显的感觉到林晓秋在躲他,课余时间她要么跟梁欣、江丽君呆一起,要么和刘天亮他们一起做作业,并不太理他。要不是今天去小买部卖东西,被李云刚“碰见”,她可能还不想理他。
“卖的什么好东西?包得严严实实。”李云刚笑着问。
林晓秋赶紧把东西藏在身后,因为那是女生用品。
“没什么”林晓秋口气生硬。
知道她还在为那天的事生气,李云刚宽厚的笑了笑,他对林晓秋说:“那天是我不好,你别生气”。并且告诉她王亚玲答应对外不说此事,看见林晓秋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他强调说“真的,她亲口说的”。
对于王亚玲的为人,林晓秋早已领略一二。她说什么也不相信王亚玲会守口如瓶,但她不想和李云刚再争下去,因为自从那天以后,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盯着自己。
她说了一句“但愿如此”便匆匆离去。
然而林晓秋判断错了,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一个月都相安无事的过去了,没有她和李云刚的任何绯闻,林晓秋心里纳闷儿了。
也难怪林晓秋纳闷,王亚玲是谁,王亚玲就是王亚玲,她有她的个性,有她的为人之道,若被别人给掐算了,她就不是王亚玲了。
王亚玲三岁那年,她那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的高干父亲在南下一年之后,和当地一个年轻女干部“情投意合”,把那远在陕北的小脚老婆离了,她跟了父亲,弟弟却在母亲的坚决要求下留在了陕北老家。“后妈”这个词她从大人们的言谈中听说过,从《白雪公主》的小人书中看到过,它是凶残、阴险的代名词。因此,尽管那位年轻的后妈对她十分宠爱,但她仍然存有戒心。尤其是后妈生了妹妹之后,父亲不再视她为掌上明珠,她的戒心变成了仇恨。小时侯她提防着后妈,急眼了骂她后妈“地主婆”——因为这位后妈家庭出身不好。大一点,她又和后妈较心劲,把父亲当作杠杆支点。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她既高傲又自卑,争强好胜且有心计。
遇到林晓秋后,她接连失利,她既不服气也不服输。林晓秋有什么了不起,大家对她“五体投地”。她要看个究竟,弄个明白。她开始留心观察,林晓秋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林晓秋的兴趣爱好,为人处事;乃至于林晓秋的穿着打扮,都一一进入她的扫描。因此那天在小树林和林晓秋、李云刚的意外相遇,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了。
那么,王亚玲就真的会信守诺言,替他们保守秘密吗?王亚玲是不会发善心的。在她眼里,林晓秋是她的劲敌,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没有发现林晓秋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她仍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诋毁林晓秋的机会。
这次之所以没有声张,是因为在她眼里,李云刚是男生中的极品,他英俊的模样,潇洒的举止可与她们班的姚伟——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媲美。简直就是女生心目中的偶像,加上他又是团干部,这样的男生在全校也是屈指可数的,把这样的人和林晓秋扯在一起,未必就能诋毁林晓秋。她也不愿告到老师那里,因为那样虽然对林晓秋不利,但别人会把她看成是一个嫉贤妒能,打小报告的小人。因此,先不声张,把李云刚稳住,以后再做打算,也不失为上策。
第一卷 (更多好書盡在書本網 Bookben) 听故事
林晓秋平时很喜欢听梁欣讲故事,她把这当着课余最有趣的消遣之一。梁欣讲故事很有口才,什么“断了弦的小提琴”、“神秘的梅花图”,她一讲起来总是滔滔不绝,有声有色。梁欣讲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一方面在于她能说会道,另一方面,故事中总是有男女爱恋的情节。十六、七岁的少女花季灿烂,刚步入青春期,在生理产生巨变的同时,心理也在产生着微妙的变化。爱情世界对于她们来说很陌生,好奇心驱使她们很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但她们又要将这种朦胧的意识隐藏起来,深怕被别人窥伺到。这是由于少女天生的羞涩,更是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那个年代视爱情为禁、区,所有关于爱情的小说、歌曲、电影都是黄色的。精神食粮严重缺乏,更谈不上正面的生理和心理教育了。因此女孩子们的好奇心只好从这些“不系统”的故事中得到暂时的满足。
这天吃过晚饭,林晓秋、江丽君一伙人又围坐在操场上听梁欣讲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满江红》”,梁欣讲的故事叙述的是三十年代初的上海,一对男女青年在一次意外的相遇中互相倾慕而成为恋人,女的是一个以卖笑为生的歌女,男的是一位美术学院的大学生。
从一开始,这男青年就没弄清楚那女青年的身份,误认为她是一名女大学生,姑娘一直想向他解释却苦于没有机会。
一次,男青年由于毕业后生计无着,内心苦闷,到酒吧喝酒,意外的发现台上唱歌的姑娘竟是自己相好的女友,并且在台前坐着一桌不三不四的人,其中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不断地向姑娘吹口哨,打下流手势。男青年怒不可遏“原来她是个歌女”,他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女人骗了他。
他愤怒地摔掉酒杯,一拳打倒那个胖子,醉醺醺地冲出酒吧,冲向码头,登上了一艘即将离港的轮船。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姑娘,抛下莫名其妙的客人,直追男青年而去,决然地跟他上了轮船。
轮船上,男青年醉得不省人事,看着他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姑娘觉得自己罪业深重,尽管她并没有错。船至江心,传来惊人的坏消息,船舱漏水了。舱里顿时一片混乱,仅有的一点救生物品只提供给老人、妇女和小孩,男人们则自己逃生。此时的男青年醉如一滩烂泥,根本无法自救。为了救他,女青年和他对换了衣服,趁着混乱把他抬上了救生船,自己却随着轮船沉入江中。
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染红一片江水。
故事讲完了,林晓秋等人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为主人公的结局悲哀。
过了一会儿,长得胖胖的刘中秀没头没脑的问道:“现在大学生是不准谈恋爱的吧?”。
“不准谈就偷着谈呗,岂止大学生,现在的中学生也照样有谈情说爱的”。背后突然传来阴阳怪气的插话,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王亚玲。她有事经过这里,被梁欣的故事所吸引。现在她不失时机的敲了林晓秋一下,说完还乜斜了林晓秋一眼。
“真的呀,我们学校有吗?”刘中秀听了王亚玲的话,傻乎乎的问道。
“胖秀!”江丽君制止她,“我猜,说这话的人一定有亲身经历吧”。
“你、、、、、、”,王亚玲气得呛住了。
“王亚玲,你有事吗?”梁欣问道。
“张老师叫你们班的学习委员去拿成绩单”,王亚玲说完气冲冲的走了。
“我去告诉‘书生’”。林晓秋已感到很难堪,便匆匆离去。望着突然离去的林晓秋,梁欣若有所思。
林晓秋来到教室,没有见到刘天亮,便拿出书本来做作业。她眼睛看在书上,心里却在想着刚才的事。王亚玲的话,深深地刺伤了她的自尊心,同时,也把她的思路带到了前些日子的回忆之中。
林晓秋的内心世界,并不完全被学习,娱乐,跳舞所占据,有时,她也会想到爱情这个字眼,想到未来的男朋友是个什么样子。在她的心目中,爱是严肃的,圣洁的,就像一个奇异的大光环,离自已很遥远。她并不急于走近它,而愿意在远处观赏它,仿佛一走近,光环就会打破,奇异就会消失。
对于李云刚,林晓秋其实对他印象不错,甚至也有几分喜欢他。他很关心她,总是有求必应。当然,林晓秋并不傻,她十分清楚李云刚的每一次关心都在向她暗示什么。对于李云刚的热情,假如她再投桃报李,那么他会得寸进尺,后果不堪设想。记得沙翁有句名言“爱和炭相同,烧起来得想办法叫它冷却,不然会把一颗心烧焦”。因此林晓秋故意冷淡他,尤其是经历了小树林的遭遇后,她似乎更有理由冷淡他。
林晓秋的举动,李云刚当然不理解。对自己那次在小树林的举动,他很后悔自己的冒失,也很恼怒王亚玲的尖刻。他总想找个机会安慰一下林晓秋,但林晓秋总是不给他机会。另外林晓秋和刘天亮的友好相处也不时地困扰着他那本来就不安宁的心,特别是每当他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单独和林晓秋在一起时,刘天亮总是“不识时务”地出现,有时还借故把林晓秋叫走。开始几次李云刚还很大度,但次数多了不免使他有些恼火。他开始对刘天亮不友好,有好几次故意当着林晓秋的面弄得刘天亮下不了台。对此林晓秋很难受,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想到此,她不由得叹了口气。
“为什么叹气啊?”刘天亮笑吟吟的站在她的背后。
林晓秋苦笑着摇了摇头。
“像你这样的人,高兴的事能够把你包起来,居然还叹气”。
“我哪有那么多高兴的事”?
“你真的不知道?大家多喜欢你,你都快成偶像了”。
“你什么时候学得这么油腔滑调?”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了;就这么笑,不要叹气”。
“哦,我差点忘了,张老师叫你去拿成绩单”。
“这不,我已经拿来了,你考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