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生何不知道如此,便是四姑娘也是全听王氏的话。他也没十足把握将王氏说服,今日里只能先告辞,等着回去做些准备再过来。
只是周志生选的十分不凑巧,这段时间是王家二姑娘要出嫁的日子。说来王二姑娘嫁得也实在晚,她比四姑娘还要大上二岁,今年已经十九了。王李氏自是疼爱这个嫡女,只是再疼爱也不会愿她拖到十九才出嫁,不过是男方母亲去世,守了三年孝,才到如今。这不男方一出孝,王李氏就慌忙火急要将婚礼办了,免得又出了差错。
老太太也知道这情况,虽婚期定在下月,这许早便催促王氏回娘家,看看有什么可帮忙的。王氏自己对娘家的事也是十二分的热心,自是喜得命令,又想着孩子们许久没去外祖家,她娘许想着,便将四姑娘六姑娘两个一起打包到王家。
王李氏听说姑奶奶回来了,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换了套衣服,亲自去迎。王氏看王李氏嗔怪地说道:“嫂子还是这样客气,我是一个月回好几次娘家的主儿,嫂子每回都要接,不嫌麻烦?”
王李氏笑着答道:“若是别的时候,便不管你。只今日我差个劳力,要特意迎一迎的。”
两人连着周边的体面的婆子们都笑出声,王氏特意扬了声回道:“若是想要我出劳力,只迎一迎却是不够的,总要真金白银才好。”
两人说笑一番,顿觉感情好了不少,王氏到想着立刻去帮忙参详一下嫁妆什么的,王李氏却让她先去看看王老太太,说道:“你今日里不来,我也要去请的。这月里老太太总觉不舒坦,大夫说是早晚温度差得多,老人难适应。姑奶奶去瞧瞧,想必老太太的病就好了大半。”
王氏一听就非常担心,王老太太比老太太还大些,跟老太爷一般的年纪,只差两岁便是七十。这样的年岁,一丁点儿不慎,便不得了。王氏也孩子都顾不得,急忙王老太太住的地方走。
王李氏对六姑娘两个说道:“你娘心里担忧,没顾上你们,舅母是带着你们先去看外祖母还是去二表姐那里玩?”
王老太太对她们很好,六姑娘听说她不舒服也非常担心,便说道:“我跟姐姐也担忧外祖母,一会儿再去找表姐玩。舅母这些日子忙,让丫鬟带着我们去找外祖母就好。”
六姑娘说话周全得体,姐妹两个一向是她做主,然而四姑娘对妹妹只有信赖,没有嫉妒,两个都不错,王李氏在心中夸赞王氏很会教女儿。
王老太太比想象中要严重许多,脸色也些蜡黄,看见她们两个十分欢喜,让丫鬟给她们那果子吃,只是声音小,感觉有气无力。六姑娘还好,心犹外软的四姑娘当下眼泪就忍不住了,让好容易忍住的王氏顷刻便红了眼圈。王老太太看得十分着急,想要安慰,可是说话又费力,看着十分心酸。
这哪里是安慰病人,六姑娘连忙说道:“姐姐刚才风迷了眼,我带她下去洗洗,外祖母帮我们看着果子,可别让别人吃了。”
王氏也回过神,她们一哭只怕叫王老太太心中难过又多想,便顺着六姑娘的话说道:“快走吧,没得叫你府里的丫鬟笑话你小家子气。”
王老太太笑着,断断续续说道:“晏姐儿,乖孩子。”
到了外面,四姑娘白着小脸,惭愧地说道:“都是我不好,惹哭了娘亲,让外祖母也不安心。六妹妹,我是不是特别没用?”
“姐姐心软,担心外祖母而已,没什么。”
虽然六姑娘这样安慰,四姑娘心中仍然内疚,便是对着要出嫁的王二姑娘也有些闷闷不乐,只是六姑娘和王二姑娘两个忙着说话,都没太注意她。
“表姐一点儿不担忧,我大姐姐出嫁时整日里呼朋引伴,又常让我们去玩,都不愿一个人呆着。”
“原先也是担忧,只是过了三年,再多的担忧也没了。况且我还巴不得早点嫁出去,整日里关在屋里,什么都做不得,好不烦闷。”
“若是叫留哥儿知道表姐可以整日里呆在屋中,只怕要羡慕了,他便讨厌每日里要去学堂读书,只想一整天作画。”
“哈哈,留哥儿倒是好玩。都说他会画画,可惜一直未曾得见。”
“那改日里便让留哥儿给表姐画几张。当初我大姐姐出嫁前,留哥儿将她住的院子还有屋子里的摆设都画了。大姐夫十分喜欢,照着画册给大姐姐建了院子,书房厢房也是照着摆设。”
王二姑娘听了十分心动,笑着说道:“那便拜托留哥儿,我可是盼着呢。”与其是盼着留哥儿画画,其实心中是盼着像姚大姑娘一样遇到如意郎君。
因王老太太生病,王氏便一直陪着她到下午,只能对着王李氏说声抱歉。王李氏也不在意,她虽没有做女儿的那样真心实意,可是也是盼着王老太太能早点儿好的,尤其是在王二姑娘要出嫁的当口。
王氏跟着女儿们坐在马车里,心还在王老太太那里,语气难过地说道:“原想着你外祖母也跟着老太爷一般,不想几日里没来,你外祖母气色便这样差了,我心中实在放心不下。”
都是一样的年纪,老太爷能吃能睡能骂人,有时候还去骑骑马,看着格外健康,不想王老太太却看着差许多,有种风中残烛的感觉,王氏担心也正常。六姑娘也不知道说什么能安慰到她,只能说道:“那娘明日里再过来吧,有娘在,外祖母的病肯定好的更快。”
王氏点点头,她确是这样打算的。她将女儿送回家,回家跟老太太说了一声,又将家里的事做了些安排,第二日一大早又去了王家。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八章
第二日半下午,楚毅之周志生两个低调过来了。周志生长身玉立,风姿翩翩,看着便养眼,而楚毅之上蹿下跳,像只猴子,又是一副公鸭嗓,让六姑娘嫌弃到不行。偏偏楚毅之还没意识到六姑娘对他的嫌弃之情,递给她一堆书献宝,“知道你兴趣杂,又爱弄胭脂水粉,又爱整顿吃食,没一刻闲的,专门为你找的,看看喜不喜欢?”
人嫌弃书却是不嫌弃的,六姑娘拿过来一番,《杂食论》《千金方》《茶事》《香料细则》《后画录》,真是喜出望外。“谢了,这回倒真是办了回好事。”
楚毅之难得听六姑娘夸他,又受之有愧,要笑不笑,不知道摆什么表情。六姑娘看他笑得别扭,立刻翻看书的扉页。封皮上印的章是东坪,是京中除国子监外最著名的刊刻书籍的书局,出版时间是天顺二十年九月几望。现在不过天顺二十一年四月,交通不便,京中出的书大概要过一两年才在偏远的小镇发行,所以这几本书一定是周志生特意从京中带来的。不说书符合她的品味和留哥儿的需求,便是这份用心,让六姑娘格外感动,说道:“大恩不言谢,周哥哥以后有什么要差遣的,直接吩咐小妹便是。”
“周某不敢居功,书是我带来的,然而出主意的是楚兄。”
六姑娘倒不是真嫌弃楚毅之,只是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熟稔,却相互间亏损。她特意高声说道:“不用谢他,平日里得罪我的地方多了去,这些书就当赔罪。”
楚毅之忙着分辨,“我哪里得罪你了?你把我送的八哥送了人。你到底讲不讲理?”
“快别说了,看你都吓到了树上的鸟儿。”
“啊。”楚毅之气得大叫一声,往树上跳起,在枝头休憩的云雀吓得啾啾飞走,到真是符了六姑娘那句话。
六姑娘跟着周志生相视而笑,六姑娘以为自己体会到的是心有灵犀的默契。
“我还有几本书给留哥儿。”周志生说道。
“正好留哥儿师傅病了,他一个人在书房作画,我带着你去找他吧。”
“让个小厮带路便可,你自去忙吧。”
“也好。”她年纪也不小了,不好跟周志生这样年纪的人呆得太久,对名声有碍,不过楚毅之算世交,又是孩童样子,倒是无碍。虽然楚毅之比她大半个月,但是在心里就跟她弟弟一般,怎么样相处都自在,便是有什么说什么,也不会尴尬。
“你今日里怎么跟着周家哥哥一起来了?”
“什么周家哥哥?他是郡王世子,你不要乱叫。”
“你一说我到记得了,我见到他两次都没行礼。应该没关系吧?”
“他不在乎虚礼。不过如果他身边有个老太监,你就一定要行礼。”
那就好,跪往日里的朋友她还真不适应,不过就算不行礼,以后还是要注意一点,毕竟身份有别。六姑娘在心里默默想着。“他来宜城多长时间了?”
“大半个月。”
“那他来宜城做什么?是来探亲,还是出公干?还是微服私访?”
“你怎么老问他的事?”
“我好奇。”六姑娘也说不上来,就是特别感兴趣。
“别问了,死太监说不能说。以前他给我当书童,现在我要整日里陪着他,连武都不能练。”
“那要不你在我家里随便找个地方练武?”
“算了,我要是没伺候好,我爹也会揍我。”
“噗嗤。”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且还好幸亏楚毅之是独子,没有做太监的危机,楚毅之的老爹再怎样都不会有让独子净身的觉悟。
“那你忙着?我去书房看看留哥儿。”
“一起去吧,我也没地方去。”
六姑娘到了留哥儿的书房,没看到周志生,便问留哥儿,“你可见着周大哥了?”
留哥儿点点头,指着书架的第二格,他往日放画册的地方,说道:“他送的书。放下就走了。”
“哦,那就是有事。我去看看,家里不小,可别碰到别人。”
周志生自来到宜城,买了许多年轻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对姚家异常关心,又不停打听姚四姑娘的事,他就是傻子也知道他的心思。他怕六姑娘打扰了,连忙喊道:“哎,你别去。”
他知道什么,六姑娘站在那里,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有什么地方被她忽视了。不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