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外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从天外来-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都是虚的,只有收成是真的。见得如此,种植落花生的乡亲们自然都精神大振,对于田间管理也越发的看重起来,就等着八月半前能有个好收成的。那些个观望着的乡亲们不免就有了些后悔,毕竟已是到了这时节,收成怎么样都已是能瞧出个大概来了。

    有些机灵的心里暗自盘算了一遍,又去市场上问了问价钱。登时都觉着这种植落花生的收益真还不错,确是好过种粮食的。

    虽说有些人还是拐不过弯来,都觉着花生又不能当饭吃,还要卖了花生才能换粮,平白多了一道手续,这又何必。

    可到底,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吃饱肚子能保住口粮,这就是好的。即便多了一道手续,可相对而言口粮增多了,这就是值得的。

    再则说,就算在可贞看来,落花生的收获着实有些麻烦。可到底这时候还没有收割机,不管种什么,都得靠人工来收获。不管种什么,都是辛苦万分的。所以在农民们来说,虽然辛苦,可也不是就不能接受的。所以都纷纷去找里长族老说话,想问问明年还种不种落花生了。

    只是没料到,一向少受台风侵扰的掖县在落花生的荚果期竟迎来了这么一场狂风暴雨,虽然还不是台风中心区域,可这般迅疾连绵的雨水,还是会对落花生造成一定的伤害的。毕竟,落花生是地下作物。

    本来农田一旦积水,土壤过于湿润的话就会造成通气不良土壤缺氧,如此一来,根系自然早衰,果仁也会发育不良,收成自然会减产。而且影响作物产量的同时,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根腐等病症,空果、秕果、烂果必将增多。更为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涝渍灾害,导致颗粒无收。

    而这已经不只是落花生了,说不得所有的秋杂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并不明白这些的小九晏哥儿听得可贞细细说明后,急的不得了。即便外头大雨滂沱,仍是想往外冲,去看顾跨院天井里的落花生。

    毕竟,这批落花生是他们亲手种植的,那感情真是不同一般的。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和功夫,都已经开始结果了,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收获了。如果就此影响收成,未免也太可惜了。

    到了这会子,两个小家伙终于明白了农民的辛苦了。原来,耕作上的辛苦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即便辛苦了也没有成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只能干着急。

    趁着雨势稍稍小了一点,两人齐齐披上蓑衣,趿上木屐深一脚浅一脚的去给落花生挖排灌沟。

    小九晏哥儿这拢共也只种了二十来株的落花生,就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想要排灌自然是比较容易的。再加上,天井里本来就有暗沟专门用于排水的。雨势急的时候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可疏通过后,下水的速度也不慢的。

    可那些乡亲们家里都有几亩田地,而且当初种植的时候,虽然采用的起畦种植,可到底为了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又因为落花生地下作物的特性,所以是特地加深了耕作层的。若在比较干旱的时节,这自然是不错的保水的法子。可这会子遇上了这么一下就是三五天不带停的瓢泼大雨,就成了让人挠头的大问题了。

    虽然是砂质土壤并不锁水,可到底也经不住这样大的雨水的。而且因为土质比较疏松的缘故,说不得还会引起塌方的现象的。

    可要让乡亲们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出门排灌,也是非常不现实的。甚至稍有不慎,一锄头下去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灾害。

    毕竟,因为掖县优越的地理环境,像这样恶劣的天气真是很少遇上的。风调雨顺,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可是正因为很少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也导致大家伙并没有什么面对这样恶劣天气的经验,只能干着急。

    而这么三五天的连降大雨,汤圆儿渐渐的竟也习惯了,再大的雨也照旧闭眼就睡着了。也不知道是该说他适应能力强,还是说他欺软怕硬了。

    不过,虽说汤圆儿能睡着了,可是可贞却再是睡不着的。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 良贱

    这些天,苏慎白天黑夜的在外头巡查堤防海岸山林,救助那些房倒屋塌的市民、因捕鱼滞留在海上的渔户和遭遇泥石流的乡民。同时,也要游说那些居住在山林、沿海的棚民、流民、堕民、蜑户迁往比较安全的区域暂住。

    从古至今,除了把所有的民户划分有士农工商四籍外,所有的民丁还被划分为市民、乡民、富民、佃民和客民。

    而这些民丁,无一例外的都属于自由民,也就是良民。

    可良贱良贱,社会上除了有良民,自然就有相对而言的贱民,这在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社会现象。

    当然,这个“贱”字只是相对而言的卑贱,并不是说下贱的意思。

    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低于自由人一等,而且世代相传,不得更改,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不能做官,在职业上具有相当的限制性,只能从事贱业,不能和普通的自由民通婚。甚至,在发生盗窃、抢劫案件时,衙役、保长甲长无需法令就可以到贱民聚居区任意查抄或抓捕,导致贱民的人身、财产没有分毫的保障。

    到了本朝,贱民主要有奴婢、倡优隶卒;还有皖南徽州一带的佃仆世仆;江浙一带的惰民;浙江、皖南徽州一带的小姓;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港湾和内河上的蜑户;陕西的乐籍;江苏苏州府的丐户;浙江西部的九姓渔民等等。

    而这些贱民,其实也不是自古就是贱民的,其实很多一部分都是被贬为贱民的。比如前朝时战争中的败亡余部、罪俘、政敌、叛者乱者,都是贱民的组成部分。

    就说可贞等人,若不是当初有计家搭救,下场不是一死就是贱民。

    其实历数前朝,对于贱民的规定是并不一致的。可到了本朝初年。却在法典中明确规定了贱民的范围,以法典将贱民安置于社会等级序列之中,把这社会现象又演变成了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

    而掖县境内的贱民虽不多,可也不是没有。

    除了原本是良民,可因为从事了这些职业所以“入此便贱”,而且累世难复的在衙门里服役的皂隶、马快、门子、仵作、粮差,并优伶奴婢外,掖县城内还居住着一些专任婚丧喜庆杂役、配种、抬轿的堕民,沿海一带也居住着一些以船为家、从事捕鱼且不许陆居的蜑户。

    而且除了贱民,掖县城外那些无人能到的山林中还居住着一批棚户流民。

    这些人有的是因灾流亡外地生活无家可居没有着落。只能四处迁移,勉强度日。这些人中,集结千百成群后。在山上开垦荒地、伐木架棚的又被称作棚民。

    在这些棚民众,其实有的原先还是有家可归,在原籍有户籍管辖的。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外出承租山地栽种作物。他们春天从家乡出来耕作,秋天收获之后。把工具及简单的生活用品锁在棚内,返回家乡,第二年春天再过来。这样经营数年,一旦土地变贫瘠就再做迁移,重新租用土地进行耕种。

    日长月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这些棚民来去往返而不定居的特点,就使他们不可能在山区入籍,而在原籍又只能脱离户籍。游离在户籍之外,成了没有户籍的流民黑户。

    而且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几次棚民暴乱起义的事件,因为朝廷官府对棚民情况的不了解,就是前几年,世人还都把这些棚民视作匪类、棚寇、不逞之徒。

    不过这些年。这种看法已经发生了动摇。苏赳在棚户最多的安徽任职的时期,经过百般察访。就首先含蓄的提出了“棚民中亦有勤力耕作的良善之辈,只因为在本籍无业谋生,才会远投别省谋食的”的观念。之后,附和者众多。

    虽然大多数人仍旧认为棚民奸良不一,但毕竟看到了棚民外出谋生这一基本事实。这些年,也开始提出一些处理棚民的基本办法,试图解决棚民的户籍问题了。

    而苏慎亦是出生于几经患难的武功堂苏家,有些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不光是对于棚民的看法一向是领先且优容于世人。就是对贱民的看法,也和当下的主流思想是不一样的。自然不会像有些人不拿这些贱民棚民不当人,在灾害来临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忘了这些人的。

    所以自然便更添了两分繁忙,仅仅在家的一晚也都忙到三更天才从疲累不堪的从三堂回来。可即便回来了,也没有半点睡意,听着外头的风声雨声怎么着都睡不安稳,不到五更天就又起来了。

    可贞看着苏慎嘴角的火气,自己也是牙龈上火疼的不行,哪还有瞌睡的时候的。

    幸好,就在所有人都快沉不住气的时候,风虽然铺天盖地的越刮越大,可到底也电闪雷鸣了起来,雨势也越来越小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都认为这台风总算是过了。

    可随后才得到消息,原来这回的台风根本就没作起来,就转向了。

    可贞大大的吁了一口气,若这雨再下下去,她就要开始打包收拾箱笼了。

    小九晏哥儿见雨势渐渐停了,非常高兴。毕竟,专门撑给落花生遮风挡雨的伞都已是坏了一把了,现在撑着的这把看起来也命不久矣了。再这么下下去,这落花生怕是真的完了。

    可高兴之余,也是非常的好奇。平日里只听说打雷下雨的,可这会子打了雷怎么反倒就是不下雨了呢!

    仰着脑袋瓜问着可贞,却把可贞问住了。

    说实话,她原先真是从来没有计较过这则事儿的,其实也是根本就从来没有想起来过。还是前些年在湖州的时候,听林氏这么提起过。

    当时也是刮台风之前突然的就是狂风暴雨,可不一会的功夫,打雷闪电的。当时林氏就说这风水是作不起来了。说是因为有雷挡着,所以台风出不来要转向了。果不其然,不消一会儿的功夫,风渐渐小了,雨也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