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章 延长油田1
“朱大爷, 你要的肉给称过来了。” 一个黝黑的中年汉子手里提着几两五花肉冲着院墙门口处须发花白的大声吆喝着说道。 远远地从低矮的院墙里弥漫过来一道刺鼻的油味。 中年汉子对着地上吐了口唾沫。
“你小子, 都三十多的人了, 还跟个毛孩子一样, 再不讨个婆娘以后就一辈子老光棍了。” 朱老爹低骂了 一句,这中年汉子自从五年前死了婆娘, 连子嗣都没留一个, 后来就一直单着。 不过也不算太坏, 这乱世道, 能活条命, 不饿着肚子也算是不错了。
“就我家现在这个条件, 谁愿意嫁过来受罪, 讨不着婆娘就跟朱大爷你一样, 一辈子呆在这油厂算了。” 中年汉子嘿然说道。
“一辈子呆在油厂? 恐怕不行, 这油厂给转出去了, 新来的东家还不知道好不好相处呢,弄不好就是我也要给扫地出门。” 朱大爷拿出根烟杆子, 将烟锅里面的灰敲干净, 装上点烟丝又点了火, 吞云吐雾地说道。
“啥, 这新来的东家是何许人, 连朱大爷你这样的元老也要扫地出门, 这也太不像话了吧。”中年汉子惊声说道, 延长油厂办了这么多年, 虽然效益一直不算太好, 里面的这些个工人好歹也能维持下去, 真要是把里面的工人都给解散了, 以后还真不知道去做个什么营生。
“听说是兰州那边来的 , 至于东家是什么性子谁知道呢。” 朱大爷吐了口烟雾耸肩一笑。
“那也不至于把厂里的人都赶走。 他们把厂子转下来。 难道不想办下去了?”
两人正说着。 此时已经有大队的车马抵达了最近的赵家村, 其中大多数是马车, 还有不少是那种吭哧吭哧会发声音的钢铁大块头 , 不用马拉, 但驮了满满一辆的东西, 只有一个人坐在上面, 用手转着一个圆盘子一样的东西, 有的上面还是西洋鬼佬。 陕北这偏僻的地方很少看到这西洋白人。 更别提那会发着声音,还会驮着一大车东西, 长着四个轮子的钢铁怪物。 用村里最有学识的周秀才的话说, 赵家村这次是开洋荦了。
这四个滚子的自然就是姜立从美国那边进口的马克ac牛头犬拖拉机, 像陕西省城这种地方小汽车也是有的,只是不常见罢了, 但拖拉机相对于整个民国来说绝对是稀罕货, 有钱人都会买小汽车, 彰显身份。 而那些没钱的, 又有谁会奢耻到买一辆拖拉机去拉农作物? 但拖拉机这玩意没有汽车金贵。水泥路能跑, 泥巴路也能跑。 下雨天也行。 拉的东西还多, 易于维护。 就上面拉过来一车又一车的设备, 如果能马车, 难免要麻烦许多。 这次为了更好的开发延长油矿, 方便这边建厂, 姜立就直接调了30辆牛头犬拖拉机给新厂。
“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为2。17亿吨左右, 属于中大型的油矿, 不过延长油矿大多属于低渗低产油田, 开采出来估计一口钻井的产量只有列强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左右。 想要把产量提升上来, 就要增加钻井的数量。 延长油厂现在一年只有几百吨左右的产量主要是由于现在的开采手段太原始, 几乎全部靠人力, 不仅耗时, 而且效力低下。 钱厂长这次从美国带过来了多少口钻井的材料?”
李四光此时虽然洗过了澡, 但整天往荒地钻, 勘测油田的大致范围,适合开采与否, 身上也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味。 手上还扎着纱布, 是被一只土狼咬伤的, 若不是护卫的士兵及时开枪把狼赶跑, 说不定这条命都丢了。
整天在野地里晃荡, 虽然吃穿都有人照顾, 不过人也瘦了一圈。 只是李四光也不以为意, 整个人看上去异常的精神。 兴致勃勃地给钱步飞介绍油田的情况。
“有这个心理准备, 咱们国家现在产油还不高嘛, 哪怕是情况困难一点, 只要能解决有无的问题,满足西北实业厂所需也是值得的。 这次带过来的设备足够打207口井, 本来订单上只有200口井的材料, 还有7口是我软磨硬泡给讹过来的, 二手货。 他娘的,美国佬真不是东西, 我给他们工作了那么多年, 厂里效益一不好, 裁工首先就从我们华人裁起。 ”
钱步飞一笑道。钱步飞原本是美国那边的华人,也是在一处油矿工作,赶上经济危机, 油矿效血没能提升上来, 钱步飞自然就失业了。 不过正好又赶上了姜立大建西北, 钱步飞被美国那边的留学生找上了, 打着实业救国的招牌, 钱步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没想到还真来对了, 一次性就采买这么多的采油设备, 若不是延长油田的自身条件不怎么样, 单是这些设备一年就可以开采个几十万吨出来了。
“两百多口井的材料, 保守一点,一年也能开采到五万吨的原油了, 乐观一些估计能达到6。5万吨左右。” 李四光点头, 心里也颇为振奋, 无论如何, 这个看上去在国内前景还算是十分不错的延长油田一旦大量产油, 都是他心血的结晶, 也是对他生平所学的一种肯定, 不再是像在南京那边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炼油的技师什么时候能到?”
“你说的那帮美国大爷啊, 他们现在在西安休息, 说是长途奔波, 周车劳顿, 一路都是灾荒和贫民, 好不容易看到个像样子的地方, 歇住脚就不肯走了, 我也没法子, 先过来看上一看, 不过说实在的, 这油厂看上去还真是荒凉, 不把一些物资上的条件解决好, 想指望那些美国大爷们做实事怕是不太容易。 ” 提起美国白人, 钱步飞语气就不怎么好。
“洋人向来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司令也说了确实只有自己人才靠得住, 等自己把人才培养出来了, 也不用看人脸色。现在是没办法, 与抗战相比, 看这些洋人技师一点脸色也是值得的。” 李四光也叹了口气说道。
240章 延长油田2
“ 那些洋人技师不少还是有真本事的, 不过美国人向来懒散, 而且图享受, 条件比起西北要好太多了, 不解决一些他们生活上的问题, 怕是不容易留住这些人才呢。” 钱步飞有些忧心地说道。
“ 你放心吧, 这些问题自然有人解决, 司令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东北大学那边可是建了全新式的巴伐利亚住宅区, 用来提供给未来的德籍教师, 教授的。 还有一些在兰州那边工作生活的德籍技师。” 李四光向不远处的一个中山装青年呶了呶嘴,
“那个人叫许超峰(感谢书友悼武华夏提供的资料), 先天耳朵失聪, 是美国那边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搞建筑与材料学的, 对美式建筑上的研究恐怕国内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了。 这次跟许超峰一起到延长油矿来的还有一个施工队, 专门为那帮美国大爷修建住处, 全部通水电, 还有从上海那边采买的三千台电风扇就分了两百台给延长油厂这边。 上海那边的华生电风扇老板 杨济川打算在兰州设立分厂专门生产电风扇, 电表等各种电器, 除此之外, 兰州还引进了新式的氟利昂电冰箱生产线, 这在美国都是最新式的。 到时候给延长油厂这边配一些电冰箱也是计划之中的。”
“看来司令还是深知美国人的脾性, 能做到这些也差不多了。 说起来这个姜司令可是让我们这些在美国的华人瞻仰已久呢, 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打得日军丢盔弃甲的姜司令是什么样的风采。” 钱步飞点了点头然后笑道。
“你会看到的。 比我们都年轻。 但目光之深远当世罕见。西北虽然贫瘠, 可我相信用不了多久, 这里会成为民国实业振兴的中心, 也是 民国抗战的中心。” 李四光脸上带着一丝尊敬的神色道。
“管中窥豹, 对一个油厂也可以下这么大价钱和心思, 在民国现在这种环境来说实属不易, 走吧, 一起去看看那个油厂。 说起来还得麻烦李教授再勘测出一些可供开采的区域来, 一年五万吨的原油产量可是满足不了司令的胃口呢, 这次跟我一起西来的设备可不止油厂的这些家伙, 还有一个大型的汽车厂, 拖拉机厂, 发动机生产线, 一旦那些汽车, 拖拉机生产出来, 都是吃油的大户。” 钱步飞朗声一笑道, 虽然这里比美国要落后太多。 但站在这片湛蓝的天空下, 再也感觉不到那种歧视的目光。 钱步飞觉得前所未有的自在, 恐怕这也是在美国的那些华人总想着有朝一日能落叶归根的原因吧。
“司令不满足, 我也不会满足。” 李四光也紧跟着走了上去。
随着几十辆拖拉机, 三千多名劳工, 还有大群的马车陆续进抵延长油厂, 矿区一带, 附近的几个村庄都热闹起来。 看热闹的, 嘘长问短的。 见这些人也十分友善, 村民戒备的心思一时间也放下了不少。
“招工, 成年劳力, 每月粮食50斤, 包吃住。 招学徒: 年满13岁即可,每月可领粮食20斤,包吃住……。” 一张张招工的告示贴在各个村子的村头村尾的土砖墙上。
“朱,朱大爷,这新来的东家不遣散厂里的职工,现在还在到处贴告示要招人呢。我就说了,新来的东家也是要把油厂运营下去的,像朱大爷这样的老厂工,哪能说裁就裁了呢。”中年汉子识得几个大字,看到附近不远处张贴的告示颇为兴奋地说道。
“是吗,告示上都说了些什么?”朱大爷又点了一锅烟丝问道。
“招壮丁,每月可领粮食五十斤,也可按市价折算成现钱。包吃住。还招学徒工,每月20斤粮食,或者待价的现钱。也包吃住呢。听说按照工龄的增加,技术的提升待遇也会增加。这新来的东家真是好心肠,比起以前胡扒皮那个吸血鬼好太多了。”中年汉子一脸兴奋地说道,按照姜立的意思,一个成年劳力一个月吃住在外50斤粮食的报筹无疑是极低的,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