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宠星-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思绪万千的人此时有一种非常明确的感觉,恐惧和兴奋。

  手慢慢地从被窝底下伸过去,然后摸索到旁边人的手,缓缓的握着。后来慢慢地,就那么睡着了。

  倒是一夜安眠。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都早早的醒来了。连苏夏末都感觉到今天大概有点什么特殊的“行动”,乖乖的让老爹给自己洗脸穿衣服,连闹都没闹。

  一家人跟刘婶跟另外一户人家,三家一起坐一辆马车出去。刚准备好没多久,昨天去的那批人正好赶回来。大家在送人的时候顺便接人了。

  村民们多数都围在了昨天出去的那几户人家身边,苏继秋他们一行人就跳上马车,拿好包裹,有村长跟着一起,走进了长长的隧道。

  隧道刚开始进去的时候还是很黑,虽然顶上有着整齐的亮点儿。刚进隧道的兴奋劲很快就被无聊的进程给磨灭了。因为挺黑的,大家又早起,除了赶车的人,其他的人都有点儿昏昏欲睡。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摇摇晃晃的一行人,终于看见了隧道前边的亮光。

  苏继秋此刻的心跳擂鼓一般。仿佛前边的亮光对面就是人间仙境。

  终于出来了。

  阳光一时间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苏继秋慢慢适应着外边的光亮,一边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好自己的眼球和不太灵光的脑细胞。

  出了隧道旁边是很宽很宽,很平坦的路。旁边还立了几个绿色的大牌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车的人有点儿失望。

  但是很快的,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隧道前边的路一直通到元和村。马车走着走着就突然拐到了一个地方,人说话的声音慢慢地高了起来。路边好多好多的人,做什么的都有,卖水果的,修鞋的,卖鸡的,卖鞋的,今天好像正好赶上元和村的集市。

  进了村里的街,立刻有人嚷嚷着:“涉水村的吧!今天又来了啊!来来来,以后咱们就是邻村了,多来转转啊!”

  应接不暇的元和村民们热情的招呼着马车上的人,苏继秋光是看那些筐里自己连见都没见过的水果就已经够发呆的了。

  还有沿街卖吃的的。一个勺子挖一点儿面,抹在一个黑色的圆形铁锅里,然后一转,再打上个鸡蛋,放上点葱花,卷起来用纸包上。

  马车没有停留,走的挺快。走到一个地方以后就把一车的人放了下来,前边是一辆巨大的,有着三排轱辘,好多透明的小窗的铁皮车。

  苏继秋一行人就这么被带着坐上了公交车。苏继秋摸着公交车的扶手走上去,然后看见车里整整齐齐的小座位,带着元宝和儿子走到了最后边老老实实的坐着。

  车子发动起来,然后迅速的向前开去。

  一车的人在车子启动的时候都“哎呀!”的发出一阵不小的惊讶声。只有元宝,抱着儿子,毫无反应的看着车窗外变掠过的风景。

  苏继秋心里已经平静了。他已经不去想为什么这个东西能跑的这么快,为什么这个东西不用驴拉,为什么这里的道路这么平整,为什么街边的房子都是彩色的。

  好吧,下了车以后看见那大概有二十多层的建筑,苏继秋还是感觉自己有些发晕。

  一行人被带领着走进了县里的派出所。都拿着自己的小户口本和带来的红色钞票,规矩的坐在村长所说的那个“地面都能照出人来”的“派出所”的等候厅里等着办理身份证。

  涉水村来的人,都跟傻子一样,让干啥就干啥,说啥信啥。新来的实习小警察很开心的摆弄着这几个村民,让他们坐得规规矩矩的,然后脑袋一点儿都不许歪着,闪光灯一打,闭眼了的重新拍!

  陆陆续续的拍好身份证照片的人没干四处走动,依旧回来坐在等候厅的椅子上。小豆看着外边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小孩骑着两个轮子的车,眼睛都直了——俩轮子!他咋没摔呢!

  身份证办到元宝这里的时候出了点儿问题。

  小警察拿着苏继秋他们家的户口本叫道:“元宝!”

  元宝看了看苏继秋,苏继秋把儿子给了刘婶,然后拉着元宝的手走过去。

  小警察看了他俩一眼:“呦,这位国际友人有什么事儿么?”

  苏继秋听了半天才明白他说的是元宝。

  “不是不是,这就是元宝,他不是外边的,是我们村的!”不知道为什么有点紧张的赶紧阐述。

  小警察一愣:“我说。你别开玩笑了行么,这户口本上写的元宝,可是你媳妇,是个女的啊!”说完了还把户口本打开给苏继秋看。

  看也白看,苏继秋都不识字。苏继秋小声嘟哝说:“是媳妇儿不是女的……”

  小警察还挺热心:“没准儿当初登记的时候登记错了吧!得了,先把身份证照片拍了吧,我给你到户籍科申请一下重新办理一个户口本吧。”

  完全服从安排的苏继秋赶紧点头,然后想拉着元宝进去照相。小警察叫住他:“哎哎,你干啥去!他进去就行了!”

  “这个,元宝脑子有点儿不好使。”

  小警察哦了一声,皱着眉头说:“那行,你也跟着进去吧。”

  两个人走进去后,小警察自言自语道:“奇怪了,我咋感觉我跟哪儿见过那个外国人?”

  一行人都办好了身份证的照片以后,又都晃晃悠悠的坐着公交车从县里回到了元和村。公交车停下以后,把他们放在了他们的马车旁边。

  村长跟司机说了两句感谢的话,然后嘱咐大家说:“你们自己上四周溜达溜达,别走远了啊!丢了可找不回来!你们手里头的红色票子是钱,能跟他们换东西,都长点儿心眼儿,一张票子差不多能换五袋面那样的。”

  众人应了村长以后,都兴奋的上集市上逛去了。

  元宝抱着儿子,苏继秋拿着行李。三口人就在马车后头小范围的地方一个地摊一个地摊的看。摆地摊的元和村民们显然对元宝有着极大的兴趣。

  “哎?您家这位是哪国人啊?”

  “哎呦,哈罗啊,哈哈哈,这外国人就是漂亮,看那一脑袋金色头发!”

  走到哪里,元宝都要被摆摊的人搭讪骚扰。几次三番下来,就有点儿烦了。元宝把儿子紧紧抱住,脸都差不多埋进了儿子的肚子里。嘟着嘴躲在苏继秋身后边跟着。

  苏继秋有点儿无奈的把大孩子和小孩子都搂在怀里往前走。他刚来的时候就想去看看了,那个用一勺子面就做出一个什么吃的的小摊。

  煎饼摊的大叔正在给别人摊着煎饼。前边等着买煎饼的人都在那里排着队,只有苏继秋带着元宝跟儿子,站的稍微有点远,一脸新鲜的盯着大叔摊煎饼。

  等到眼前买煎饼的人都走了以后,大叔腾出空来,看见了刚才从那边过来的苏继秋,嘿嘿一笑,热情地招呼他们:“小伙子,涉水村刚来的?”

  苏继秋一看大叔跟自己打招呼,赶紧点着头走近了。

  第五十四章 外头的日子不好过 (3436字)

  大叔顺手继续摊着煎饼,等着给一会有着急的顾客直接带走的。苏继秋就这么盯着看。

  大叔先用炊帚在铁板上擦上一层油,用一个圆勺子挖了一勺子淡黄色的面。苏继秋敢肯定这个不是玉米面,哪有玉米面那么粘的?虽然粘,但是挺稀的,大叔把面放在那个黑色的平面铁板的“锅”上头,然后又拿起一个竹子做的,两边都扁扁的小铲子,立着就在四周转了一圈,把那团软软的面均匀的抹在平面铁板上边。

  铁板是热的,那面被抹得特别薄,所以几乎等到整张铁板都糊上面的时候,面片就熟了。大叔又利落的抓了一个鸡蛋,干脆的一磕,鸡蛋壳漂亮的分成整齐的两半,鸡蛋就掉在了已经熟了的皮上。

  然后大叔又用那个扁扁的铲子把鸡蛋液捣碎,均匀抹好,鸡蛋也迅速的熟了。大叔换了个非常薄的铁铲,把整张鸡蛋面皮铲起来对折,沾着酱抹了两下,又撒好葱花,然后从小车子的上层拿下来一张硬硬脆脆的东西放上去。

  整个煎饼一对折,类似叠衣服一般,迅速而整齐的叠好了,大叔拿起一张棕灰色的粗纸,把刚出锅的煎饼包好了放在一边。

  苏继秋眼神一眨都没眨的看着大叔总共没用一分钟就完成了这些熟练的动作,迅速的做成了一个香喷喷的“饼”,看的眼睛都要跟不上了。

  元宝跟儿子早上没喝几口粥就出门了,现在闻着煎饼的味道,都有点儿闹不住,元宝咽了咽口水,揪着苏继秋的袖口摇晃了下,苏继秋明白了。

  “小伙子,饿了吧?”大叔也看见了元宝了,对他的长相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反应,看他还抱个孩子,便问道:“来一个煎饼吃?”

  元宝看大叔举着那个香喷喷的饼,大概是想给自己吃,没敢接,眼巴巴的瞅着苏继秋。

  苏继秋问道:“大叔,这个叫啥?”

  大叔嘿嘿一笑:“不是啥高档小吃,就是普通的煎饼,你们村儿里应该没有吧。来俩尝尝啊,香着呢!三块钱一个!”

  苏继秋一听人家提钱,心里暗暗庆幸记住了村长的嘱咐。从小包里掏出那一叠卷着的红票子,然后问大叔:“换一个煎饼,要几张?”

  得亏的大叔是实在人:“小伙子!赶紧把钱装起来!可别全掏出来啊,你等着挨抢呢?一张都用不了的,快,快收起来!”

  苏继秋掏出一张来:“那就来两个煎饼吧。”

  大叔应了一声,麻利的又给他摊了两个新的,接过那一百块钱,然后从零钱堆里数了94元钱给苏继秋递了过去。

  捧着煎饼刚要吃的苏继秋看大叔反手过来又给了他几张花花绿绿的纸票子,不明白啥意思:“大叔,我们就买个煎饼,您不用再给我们别的啦!”

  大叔哭笑不得的说:“我说小伙子,你给我一百块钱,我的煎饼才三块钱一个,我得找你零钱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