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表态的时候了,到底是加入同盟国一边还是加入协约国一边,或者干脆保持中立,这都需要那位“狂人总统”的一句话,在这个国家,总统的话就代表着政府的意志,谁怠慢了总统,谁就是怠慢了这个国家。
作为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现在正与法国驻华公使先生站在特别区域的角落,距离德国驻华公使和奥匈帝国驻华公使很远,距离其他人也很远,朱尔典显然不希望他与法国公使先生的谈话被别人听去。
“公使先生,现在英国驻意大利大使正在极力劝说意大利政府保持冷静,目前我们并不能肯定意大利一定会听从我们的建议,不过英国政府已经明确命令我,无论如何也必须阻止中国加入同盟国集团,至少在战争初期,中国必须保持中立,或者加入协约国一边,对同盟国宣战。”
朱尔典一边说,一边向那位站在远处的意大利驻华公使先生望去,发现那位公使先生正在与中国外务部的一名官员做着小声的交谈,看上去两人谈得很是投机。
法国公使很赞同朱尔典的看法,不过他对意大利的立场更乐观。
“公使先生,在我看来,意大利并不是同盟国的中坚分子,意大利加入同盟国只是为了攫取巴尔干半岛的利益,而且意大利与奥匈帝国有领土纠纷,只要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给意大利政府足够的保证,我想,维持意大利的中立是不成问题的,甚至可以将意大利拉到我们一边,当然,这具体要看欧洲那边能够作出什么样的保证了。至于中国的立场,法国政府也非常关心,众所周知,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很密切,在两年前就差点缔结盟约,而在更早的时候,清国政府甚至在为中美德三国同盟而奔走,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政客们显然比较理智,所以,在我看来,中国保持中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我们能够给中国以足够的保证。”
“中国人需要什么呢?”朱尔典陷入沉思。
“或许需要贷款?或许需要工业援助?这些我们可以考虑,而且,关于庚子赔款问题,一直是中国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上头做做文章,对了,还有关税问题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问题,我认为,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中国人将理智的保持中立立场。”
“公使先生,最近我听说中国各地都开始成立‘训政促进会’,我觉得,这个问题或许也可以成为拉近我们与中国那位总统先生之间的距离的保证。”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舆论是民间的,但是在我看来,那位总统先生也是非常希望能够训政的,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支持他,那么,无疑将使我们处于有利地位。而且我也听说了,德国政府也做着同样的打算,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拖那位总统先生后腿的话,将加深我们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并最终导致总统先生倒向德国一边,虽然中国国力弱小,但是经过这场东北亚战争,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中国军力的崛起,我们必须采取更灵活的远东政策。”
英国公使与法国公使低声讨论着,并不时的左右张望,看上去颇有些鬼鬼祟祟,这引起了那位俄国驻华公使廓索维兹先生的注意,于是他急急忙忙走了过去,想加入这场秘密会谈。
看见廓索维兹走过来,朱尔典与法国公使立刻迎了上去。
“公使先生,根据并不十分可靠的传闻,沙皇陛下的一位外交特使前天在沈阳与中国的总统先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秘密会晤,这件事,公使先生知道么?”
朱尔典尽量将问题问得婉转一些,他并不期待俄国公使做出什么答复,他只是想看看对方的反应。其实,英国政府得到的情报是十分可靠的,那个情报直接来自于俄罗斯宫廷,英国政府对于沙皇俄国政府趁着中日战争的混乱局面进一步攫取北满和外蒙古地区利益的行动非常不满,但是目前欧洲战争已经迫在眉睫,英国政府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好在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非常不错,这有利于遏制沙皇俄国势力的南进势头。
“既然是传闻,那么肯定是不可靠的,我并没有听说过此事,不过我一定会拍电报给外交大臣阁下,向他询问此事。”
俄国公使的回答也很圆滑,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做发挥,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欧洲问题。
“现在俄国政府已经下定决心向德国、奥匈帝国宣战,一旦战争开始,我希望看到协约国所有成员并肩作战。”
廓索维兹特意强调了“并肩作战”,他很清楚,英国和法国现在正在给意大利政府做工作,在挖同盟国的墙脚,所以俄国沙皇也同样担心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在挖协约国的墙脚,虽然英国和法国不大可能上德国的当,但是现在俄国已经冲在了欧洲战争的前头,那么,英国和法国的态度就非常让俄国沙皇陛下牵挂了。
“当然,公使先生,协约国将并肩作战,我们将一起维护欧洲的和平,哪怕需要付出巨大的军事代价。”
朱尔典点了点头,这一点,英国政府倒是毫不含糊,欧洲大陆的均势不能被德国打破,这是英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基石,绝对不会动摇,一旦德国向俄国、法国发动进攻,英国将立即投入战争。
廓索维兹正打算深入这个话题,但是却听到天空中传来一阵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看见一架大型飞机在几架小型飞机的护送下正由东北方向飞过来,高度已经降低。
显然,中国的那位总统先生到了,而且,总统先生乘坐的那架飞机未免大得有些过分,难怪日本军队在战场上连吃败仗呢。
第736章 世事人心
作为总统的专机,“北旖号”的表现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虽然在起飞、降落的时候有些颠簸,而且乘坐的舒适性也基本上谈不上,但是至少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这一路从东北飞回北京,是无惊无险,平安起飞,平安降落。
此次乘飞机回京,赵北没有再让那帮文官陪同,陪着他一起乘飞机回京的都是军人,所以,当他们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前来欢迎总统的社会各界代表都有些眼花,因为总统也是一身戎装。
为了答谢社会各界代表的热情,赵北特意站在机舱边,向人群挥手示意,记者们也适时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时刻,然后迅速将镜头转向那架总统专机,因为根据政府发布的战报,中国空军现在已经装备了一种拥有四台汽油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只不过那种重型轰炸机一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直到现在,记者们才能够从这架总统专机上找到一点那种重型轰炸机的影子,因为这架总统专机也是拥有四台发动机的重型飞机,而且据说这种飞机与那种重型轰炸机一样,也是中国工厂自行研制、制造的飞机。
就在记者们忙着为那架总统的专机拍照的时候,总统本人已经走下了飞机,站在停机坪上,与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握手寒暄,并与各国驻华使节一一致以问候,算是做足了礼数。
“总统亲冒炮火弹雨视察辽东前线,为前线将士鼓舞士气、军心,此行劳苦功高,我谨代表政府各部向总统致以敬意。”
作为政府代表团的团长,外务总长伍廷芳首先致辞,不过就是一番客套话,也没讲多少,他也知道总统脾气,不喜欢这一套虚礼,于是很快结束了致辞,接下来的,才是总统先生的简短演说。
“诸位,赵某此行前线,不是以一人之身份前去,而是代表全体国民前去,慰问将士、告慰英灵,这都是赵某份内之事,也是国民应做之事。前线将士,为国为民,浴血奋战,不计个人生死,不分社会阶层,均以强国之心奋勇作战,其忠诚之心、其一腔热血,使赵某深为感动,若非欧洲局势突变,中枢需要有人坐镇、安定人心的话,我也不会这么快就从辽东前线归来。
关于欧洲局势问题,目前各方消息混乱,虽然各方都坚持认为欧洲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不过作为一名刚刚从战场归来的军人,我还是希望欧洲各国保持冷静,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和平永远比战争更有价值。刚才与各国驻华使节交谈之时,有使节问起,假如欧洲爆发全面战争,中国将如何抉择?关于这个问题,我现在还需要考虑,还需要与幕僚协商,还需要与政府各部协商,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人民不是好战分子,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会主动选择战争,但是如果某些势力欺人太甚,损害中国国民利益,那么,作为国民选举的国家领袖,我将义无返顾的率领人民投入反侵略斗争中去,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不能视中国为敌国,否则,中国军队将用实际行动来表明捍卫国家主权与国民利益的坚强决心!此次中日之战就是明证!”
这段演说持续时间并不长,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然后,总统先生就在护卫的保护下乘上轿车,离开了南苑机场,跟在总统轿车后头的是政府各部官员的轿车,然后是各国驻华使节的外交车辆,车队浩浩荡荡驶出南苑机场,向北京城飞驰。
记者和民间人士代表被特别允许在南苑机场多作逗留,趁着这个机会,他们跟着军官参观了机场的部分区域,并观看了随后举行的飞行表演,不过众人的心思仍是放在总统的那段讲话上,总统的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中国不会轻易决定在欧洲战争中的立场,中国有可能中立,但也有可能参加某一方的军事同盟,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中外友谊,而在于国家利益,谁能保证中国的国家利益,谁就能从中国这边得到支持。
……
无论舆论界怎么猜测,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欧洲战争的爆发,远东的局势必将发生变化,中日之间的这场局部战争也很有可能发生改变。
……
赵北是当天上午九点整赶回北京南苑机场的,之后很快离开机场返回了北京,利用上午的时间会见了英国、法国、俄国三国驻华公使,然后又利用午饭之后的一段时间会见了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