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实施鱼雷攻击,对掉队的单艘舰船也可进行炮击。4。天亮前停止攻击,脱离船队至视距以外,日落后再次接近攻击。 根据其作战思想和战术方针,邓尼茨又提出潜艇建造方案,要求建造500吨左右的潜艇。这种潜艇前后均有鱼雷发射管,能同时携12枚~14枚鱼雷;下潜时间只需30秒,水下和水面操纵都很方便;时速可达16节,作战最大半径为8700海里。邓尼茨反对建造重型潜艇。 1936年,邓尼茨晋升为潜艇司令部司令后,从军官的选拔到训练计划的拟定,从组织战术演习到研究具体技术问题,都亲自过问,并同下级官兵保持密切的联系,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第二部分邓尼茨 海军元帅(3)
前任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
1939年1月,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向希特勒提出扩大海军的“Z”计划,要求建造大型水面舰艇。邓尼茨坚决反对,根据在大西洋上进行的多次潜艇集群行动的演习得出结论:德国必须拥有300艘潜艇,其中100艘在基地检修或休整,100艘在海上航渡,100艘在作战海区执行任务,才能取得攻击英国海上运输线的胜利。可是目前德军仅有57艘潜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邓尼茨要求扩增潜艇数量。在邓尼茨的力争下,希特勒终于废止“Z”计划,而在1939年12月批准“限定海军造船计划”,规定在1941年底以前,建造392艘潜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因潜艇数量不足,邓尼茨只得实施“小群战术”,由3艘~5艘潜艇组成的编队在某一艇长的直接指挥下作战。由于当时盟军使用的声纳装置效能很低,德国潜艇可以接近到离目标3链~15链处发射鱼雷,所以仍取得很大战果。1939年9月3日,他下令U30号潜艇在赫布里底群岛以西100多海里处突然击沉英国雅典娜号邮船,1400名乘客几乎全部丧生,其中有不少是美国人。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希特勒对外矢口否认此乃德军所为,对内严令销毁证据。根据希特勒的指示,邓尼茨把U30号潜艇官兵调往U110号潜艇,然后有意制造了沉没事件。9月17日,U29号潜艇击沉英国无畏号航空母舰。10月14日,U47号潜艇潜入斯卡帕弗洛英国海军基地,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此阶段,德军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只近400艘。1939年10月,邓尼茨晋升为海军少将。1940年,晋升为海军中将。
第二部分邓尼茨 海军元帅(4)
邓尼茨视察海军部队
1941年春,盟军加强护航和反潜措施(如反潜舰、装有定向器的飞机),使德国的攻击受挫。邓尼茨及时调整部署、改变战术。一方面,坚决要求空军支援潜艇作战,首次提出航空兵与潜艇的“战役与战术协同动作是极为重要的”。经过有力交涉,希特勒命令驻波尔多的第40飞行大队在进行远距离侦察方面隶属潜艇司令部。另一方面,开始全面实施战前制定的“狼群战术”,即把30艘~40艘潜艇编成一个“狼群”,再分为侦察和突击两个艇幕。侦察幕各艇间隔30海里~40海里,突击幕各艇间隔15海里~20海里。两幕的战役纵深保持在50海里~100海里之间。稍后,邓尼茨又修正战术,将两幕分为侦察、预备进攻和突击三幕。修正后的“狼群战术”使潜艇不再躲避盟军的护航警戒舰艇和飞机,一旦发现目标,所有潜艇都浮出水面,全速接近目标,用高炮射击护航飞机,用鱼雷攻击护航舰和运输船。 由于指挥得当,邓尼茨的潜艇给盟军大西洋海上交通线带来浩劫。1941年4月至12月,共击沉盟军325艘运输船,总吨位约158万吨。美国参战后,德国潜艇的活动范围又扩展到美国海岸及加勒比海一带。1942年,德国潜艇每月击沉盟军商船近97艘,总吨位达52万多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共击沉盟军运输船、商船2828艘,总吨位达14687231吨,击沉击伤盟军军舰115艘,给同盟国特别是英国造成极大的困难。英国海军惊恐地认为:“邓尼茨炸沉我们的商船是在慢慢地绞死我们,……他是自荷兰勒伊特以来,英国最危险的敌人。” 1943年1月,雷德尔海军元帅因在作战问题上与希特勒发生严重分歧而辞职。邓尼茨继任海军总司令,并晋升为海军元帅。
第二部分邓尼茨 海军元帅(5)
邓尼茨在研究作战计划
然而从1943年4月起,德军在大西洋的潜艇战已走下坡路,击沉商船和运输船的吨位逐月下降。尽管邓尼茨针对盟军反潜力量的加强而相应改变了战术,但是德军再也不能把握主动权了。1943年5月24日,邓尼茨下令停止在北大西洋对盟军护航运输船队的作战。 1944年7月21日1时,邓尼茨在柏林发表广播讲话,强烈谴责刚发生过的暗杀希特勒行动,表示海军一如既往效忠元首。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将德军尚占据的德国领土分为南北两个地域,任命邓尼茨为北部地域德军总司令。次日,邓尼茨用飞机把1个海军营运入柏林,保护希特勒的安全。这时,纳粹德国内部分崩离析,连戈林、希姆莱都在考虑退路,第三帝国要员中只有邓尼茨和戈培尔仍然真心效忠希特勒。因此,4月30日,希特勒在自杀前指定邓尼茨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戈培尔为帝国总理。戈培尔自杀后,邓尼茨又兼任总理职务。邓尼茨在普伦接到上述任命的电报和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后,立即通过汉堡广播电台向全国发表文告,号召德国军民继续在东线负隅顽抗,暗地指示西线的德军向盟军投降,以使战后德国有更多的人口领土能继续保留在资本主义世界里。5月2日,邓尼茨将大本营移至弗伦斯堡。5月5日,邓尼茨派海军总司令弗里德堡去兰斯求见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次日又派约德尔去兰斯,再次恳请盟军接受德军投降。5月8日,邓尼茨向全国发表投降的广播文告,次日派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签字投降。德国潜艇部队则根据邓尼茨从前制定的“彩虹计划”,将224艘已上浮的潜艇全部凿沉。 1945年5月23日,邓尼茨被盟军逮捕。1946年10月,邓尼茨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1956年10月,邓尼茨从施潘道监狱刑满获释后,定居在奥尔,但仍为顽固不化的纳粹分子。1980年10月24日,邓尼茨病死。 (马骏)
第二部分邓小平(1)
邓小平(denɡ xiɑopinɡ,1904—199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29师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等职。 邓小平于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场牌坊村。童名叫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五岁入私塾,七岁起上小学、中学。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1922年夏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下半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亦成为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的领导成员。1926年初,邓小平离开法国,前往苏联,先后在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春回国,先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任处长,后调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7年底至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派邓小平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同张云逸、叶季壮等人先后前往广西,领导当地的革命工作。邓小平到南宁后,化名邓斌,同俞作柏、李明瑞接洽,发展革命力量,并于同年12月和次年2月先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红军第7军和红军第8军,开创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8月回到中央苏区,在中共地方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1 933年任红军政治部秘书长,主编《红星》报。1934年底在长征途中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5月任红军第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调第129师任政治委员。抗日战争初期,邓小平与师长刘伯承率领第129师,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深入日本侵略军占领区的后方——太行山区。太行山纵贯晋冀豫三省边界,山高势险,易守难攻,古称“天下之脊”,在华北素为兵家必争之地。邓小平与刘伯承率部在太行山站稳脚跟之后,分兵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时,于1938年2月至4月,先后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打破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同年7月,率部越过平汉铁路,东下冀南平原,指导冀南抗日武装的整顿、扩编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发动群众挖沟破路,改造地形,推进平原游击战,开辟并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此外,还先后建立了太岳和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第二部分邓小平(2)
邓小平与刘伯承在一起
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来到,抗日阵营内部情况日益复杂,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与八路军的摩擦。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丢弃了祖国的半壁河山,现在,抗日战争的形势有所好转,战局相对稳定,国民党军又与八路军抢地盘,甚至想消灭八路军。于是,他们到处袭击八路军驻地,杀害八路军,使八路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邓小平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讲究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正确处理好八路军与国民党友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