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1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侍獠槐氐P摹!�
  “还有……还有一百一十号的?”周思绪听的两眼放光。
  “嗯。”王季同轻轻点头。高品级汽油和发动机一样是实验室重点,他相信在这方面中国绝对不会比其他任何国家差。
  王季同答完轮到陈广寿,他笑道:“造船厂工人确实存在问题,但问题是人太多而不是人不够。分段造船后,一万电焊工每月可建造二十艘以上的万吨轮,年产近三百艘。五百五十艘商船分给两个造船就够了,可现在武汉、沪上、厦门、广州、九江、南京……,对还有日本、朝鲜,有资格建造万吨商船的造船厂超过十二家,到时候这些人肯定要打破头。”
  “啊!”周思绪只知道航母最快能四个月下水一艘,真没想到商船一个月下水二十艘,他看了看陈广寿,发现他不在开玩笑便又看着张坤,张坤倒明白他的意思,道:“军费上的事情……,很复杂,一句两句真的说不清楚。到明年,中日三国生产总值将超过一千亿华元,很可能达到一千一百亿或者接近一千一百亿华元。
  税收上即便存在偷逃税款——总有些人要钱不要命,但想来大敌当前,这样的人还在少数——所以开战后第一年的税收肯定在两百亿华元以上。剩余部分可以通过债券和增发钞票的方式筹集,不够最好不要增发钞票。这会导致诸多问题。第二年因为战时经济刺激,生产总值极速增加。税收肯定超过三百亿,加上债券,军费可以超过四百亿。之后就不好说了,这要看当时的形势……”
  张坤一个两百亿就把周思绪弄懵了,后面听说第二年应该可以超过四百亿,下巴就一直没合上——这是他第一次和张坤就军费问题做正式讨论,以前都是假定每年军费在三百亿的规模,谁想到第二年军费就超四百亿。其实这也是之前对经济增长判断失误,当时判断开战时生产总值只有八百二十亿。但现在都要到一千一百亿。
  周思绪迷糊间,张坤接着道:“……大致判断,第三年开始,军费应该可以超过五百亿。在此期间大义很重要,就像先生说的,如果大部分人感觉我们是警察,那么世界各国都会有人买我们的债券。比如美洲各国久久雌伏于美国的盛威之下,如果我们能占领巴拿马,他们肯定要买我们的国债——美国在美洲各国都有投资。战时没收完这些美属资产后他们总是要花些钱保险的;还有就是欧洲各国,只要我们能证明自己有能力也有意愿保证欧洲和平,法国、瑞士、还有北欧各国肯定会大笔买进我们的债券,亚洲各国也是如此。
  中庸估计。如果战争是美国主动挑起,那么第一年的军费应该有三百亿、第二年肯定超过四百亿、第三年看战况,如果能占领巴拿马。那肯定超过五百亿,债券卖得好。说不定要到六百亿,第四年以后还是要看战况。正常应该不会低于五百亿。”
  张坤最终还是给了大致的预计,他嘴里吐出的数据让周思绪坐立不安,但还有更刺激的,张坤咳嗽了一下再道:“其实在我看来,我们的工业产能已开始超过美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工业产能不能看金额,而应该看产品数量。我们的东西卖的便宜,自然金额比别人少,但金额少不等于数量少。从军费的角度,我们一艘航母仅仅是美国半艘航母的造价,且这个价格还是因为使用了特殊材料,若是相同性能的航母,我们造价仅仅是美国人的四分之一。
  航母如此,其他军工产品的价格也仅仅是美国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这就是说五百亿华元的军费相当于美国五百到七百五十亿美元军费。美国的生产总值去年是七百五十亿美元,今年因罗斯福政府缩减赤字财政规模,生产总值估计只有六百九十亿美元左右。以这个经济规模,即便华尔街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占据优势,敌我双方的物资也是基本相当的。现在就看矿藏资源的争夺了,如果海战不顺利,有些东西想买也买不到。”
  张坤最末一段话很是启发,杨锐之前好像也听日本人说起过数量、金额之类的话。其实不管什么金额数量,中日朝和美国的gdp已经很接近了,一个是五百五十亿美元上下,一个在六百九十亿美元左右,相差仅仅一百四十亿。想到这里杨锐又觉得不对,他问道:“行健,如果说工业规模不相上下了,那为何我们的钢产量还不到两千万吨?”
  “先生,美国前几年的钢产量正常情况也就只有两千万吨,要不是政府赤字财政大搞基建,产量不可能到四五千万的,比如今年,他的钢产量又要掉到两千多万吨,更何况美洲各国都进口他的钢材。”张坤对杨锐问这个问题有些奇怪。他不好直说钢材只是工业规模的一个衡量标准,但不是全部。比如美国铝产量繁荣时也就只有十万吨,可中国那时却已接近三十万吨;还有化工,美国硫酸产量只有三百多万吨,但中国超过六百万;纯碱也是如此,一个两百多万吨,一个五百万吨;化费、塑料差别就更大;再有就是那些用料少、单价高的机电、电器产品,这些东西可不是卖钢铁的。
  杨锐倒没想张坤肚子还有话没说,只听他说美国的钢产量正常也就是两千多万吨,顿时感觉被什么东西劈了一下。在他的认知里,美国的钢产量似乎是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具体的数量更是要接近一亿吨,不想此时的真正需求才两千多万吨。想到这里他忽然有些悸动——要是这么说的话,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从明年开始,每过一年国力就强上美国一分?
  难怪他娘的现在挑事!杨锐咬了一下牙,恶狠狠的想。(未完待续。)
  ps:  注163:因为是1939年数据,故各国机床数都酌情减少。原记录日本机床数约为50万台,因而中国设定80万台,仅比英国多10万台。《金属切削机床第1篇国外机床行业综述》p12…21
  另:昨天硬盘坏了,抢救了一天救回99%的资料。但换了系统后各种不舒服,希望这台电脑可以支撑到本书完本。


第五十三章 起飞

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大家还在消化张坤从经济上得出的推论,不想他肚子里的东西还没有说完,他再次用语言刺激诸人的神经。“其实除了国内税收、销售国债,还有一个办法也能募集一百亿左右的军费。”张坤神情自若的道,像在谈一场生意,而不是尸山血海的战争。
  “以去年的数据为例,全世界的石油产量为二十二亿多桶,也即是三亿一千多万吨。其中美国一亿八千五百万吨、我们四千五百万吨、苏俄三千一百万吨、委内瑞拉一千九百万吨,这几个是大头;剩余的荷属东印度八百万吨、罗马尼亚七百万吨、墨西哥六百万吨、波斯六百万吨、伊拉克四百万吨。再就是比如德国这种年产五十万吨的小产区,可以忽略不计。'注164
  如果我们能登陆巴拿马并封锁大西洋,自然就能掌握两亿吨的石油供给。要是英国也对我宣战,那么波斯和伊拉克的一千万也在掌握,加上我们自己的四千五百万,等于全世界八成以上的石油被我们控制。此时应该与苏俄、罗马尼亚一起抬高石油价格,美国每年出口石油一千多万吨'注165,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两千多万吨也是基本出口,如果石油每吨能抬高到四十块,那便能额外收入十五亿。”
  张坤好不容易弄了个大手笔——控制全世界的石油,谁料搞了半天才弄到十五亿。真是让人泄气。其实他也是临时起意而已,他也才刚刚知道总参是想在两大洋封锁美利坚。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控制全世界的石油。仅仅算原油价格当然不高,要是出口的是成品油。那增收自然不会十五亿。不过既然将增加一百亿军费的话喊出来了,那自然就不能落了面子,是以他再道:“石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项,除了石油以外,北美的粮食、棉花、烟叶、肉类、糖也是大项。这其中之价值也不会少于十亿。
  最后一个就是上次欧洲大战的老套路,控制世界航运了。”张坤终于找一个能站得住脚的东西,心下大慰。“全世界贸易额每年(出口)货物大概在五百四十亿华元'注166,这些贸易虽不全在大西洋太平洋,但最少有七成贸易涉及到两大洋。英国此时有远洋商船一千七百七十万吨、美国有一千一百五十万吨。再下来就是我们和日本八百五十万吨,德国四百二十万吨、法国两百九十万吨、意大利三百三十万吨、苏俄一百三十万吨'注167。
  如果英美远洋商船退出航运,那上次大战时运价高涨的情况将再现;而刚才广寿说现在担心的不是造船工人不够,是造船工人太多、造船量太少。既然如此,那每年为何不多投入十亿元、一年增造一千万吨商船呢?这些船不但能商用,还能军用。这投入的十亿元,回报肯定要超过五十亿。”
  “增加一千万吨商船就是增加七百万吨钢材。”听闻张坤的主意,周思绪开始仔细思考,“还有一个就是增加一千万吨商船肯定要增加石油消耗。不过如果这些船烧煤。那……”思考了一会,周思绪点头道:“烧煤的话增产商船大致可行,钢铁那边再次增加产能便是,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船员?”
  “商船编队航行。船员肯定不是问题,无非是进出港麻烦些。”陈广寿答道,他转而到提出另一个问题。“就是军舰,每年建造三十艘航母、六十艘巡洋舰、一百二十艘驱逐舰。还有五十五个护航编队以及一百艘潜艇……。增造的一千万吨商船如果是自用,那就要增加一百个护航编队:一百艘护航航母还有两百艘护卫舰。这里就需增加十二万人,主力舰队加上补给基地、潜艇部队每年也才二十二万人。这么看,海军军官的数量是紧缺的。”他最后强调。
  “就不能快速培养?”张坤追问道,他记得以前革命时有半年期的速成军官。
  “很难!”陈广寿摇头,“不过可以看看日本有没有办法,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