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燃一拍手,茗烟等人立刻手捧着一堆材料摆在了文武百官之前。
贾家宁国府之事自然早已家喻户晓,军中对此事也流传甚广,只不过在王燃的刻意引导下,军中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这件事上而已,但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军队,大家在心里均以为王燃即便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法,也是打着“拖”的算盘。而今日王燃却在这一“万众瞩目”地情况下提出了这件事。
顾炎武等人不得不承认,在这种情况下上演这个桥段是最好的时机。由于《光明日报》早已公开了宁国府之事。在此事上王燃一直处于被动,当时查办宁国府之事只会给别人留下“无奈”,甚至是“丢车保帅”的印象。
但在硬顶着风头并成功转移了公众视线后,再结合此次誓师大会来办就不一样了,通过这样的“大义灭亲”,不仅给大家留下了王燃“大公无私”的形象,但有一种“一切都在我掌握中”的自信,这无疑最有利于激发军心、振奋民意,王燃的威望立刻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据我个人掌握的情况及不完全统计,宁国府涉案计一百五十六起,死十四人,伤四百六十七人,侵吞财产合计一百八十九万两,实属十恶不赦!……所有的证据都将上交朝廷,由刑部量罪定刑!该杀就杀、该打就打……”王燃转身大声吩咐道:“不过在行国法之前,今日我先要行家法!……取家法来!”
认真说来,真正应该为宁国府所犯各案负责、论罪当斩的,一个是大部分案件的幕后主使王熙凤,她是真正的主犯。一个便是宁国府的现任家主贾珍,依据这时的风俗习惯,他的连带之责是怎么说也躲不过去的。
不过此时王燃却没有解释其中的真相。倒不是他对王熙凤还有什么余情未了,想包庇回护她,主要是因为此事的解释相当麻烦,拐上几个弯,在气势上面显然就不那么强势和顺畅……反正贾琏、贾蓉两人本身也非常欠打,而且王燃已将所有材料交给了刑部,清流们虽然和王燃不对盘,但却并不是是非不明之人。
当然,要说王燃一点私心也没有倒也不现实,他与秦可卿之间的“意外”让王燃不得不替秦可卿打算一二,案卷里有不少王燃私下替秦可卿准备的“检举揭发材料”……这一切确实是王燃私下准备的,自“仙人跳”事件后,王燃再也没有单独见过秦可卿。
当然这也充分说明了王燃也有男人“见异思迁”的通病…这“污点证人”的名额本是留给王熙凤的。
而这些“检举揭发材料”其实也有两重功效,第一便是为秦可卿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从理论上讲,秦可卿比起王熙凤来,错误要刁、得多,再加上一个“将功补过”,流放云南的惩罚可能都会免去。
第二,秦可卿既然做了“污点证人”,就代表着她“背叛”了宁国府,自然会被贾蓉休掉,恢复了自由身的秦可卿当然就有了重新生活的权力,当然,这还需要做一些其它的准备工作才行。
说实话,这件事想想的确够乱的,侄儿媳妇如果真的变成了自己的媳妇,不用说别人喊着捌口,自己想想也觉得很怪异。
不过此时显然不适宜过多地考虑这些“私”事,“噼噼啪啪”的板子声与贾珍三人的号叫声中,王燃回过神,转身对着一直保持着石化姿势的众清流说道:“这一条我已经证明了我们之间的一致,这二条是什么来着?”
“呃……是释放堵胤锡堵大人……”黄宗曦怔怔地回答道,虽然大脑处于严重的当机状态,但这几件事记得实在太熟了,已经成了应激性反应。
“这一条不太好证明……”王燃迎着众清流疑惑的眼神,慢慢地说道:“因为我早就把堵胤锡给放了……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徐州。”
“徐州?”众清流被这个消息也搞得面面相觑,顾炎武怔怔地说道:“他到徐州干什么?”
“这个你一会儿就知道了,”王燃淡淡地笑着说道:“我们先看看你们说的第三条是什么吧……”
“‘还黄得功黄将军的清白,……贾大人真的打算如此办吗?”黄宗曦的语气中透着怀疑……惩办宁国府之事可以替王燃赢得“大义灭亲”的名声,有助于激励士气,但还黄得功清白显然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这一条我还真没办法做到……”王燃笑着说道:“我从来就没有毁坏黄将军的清白,何来‘还’字一说?”
众清流脸色一变,这一条可是最关键的……不做这一条,那还不是一样要打吗?
顾炎武等人刚想开口,就听到王燃笑着说道:“我这么说可是有人证……”
清流以前也曾就“还黄得功清白”一事质询过王燃,王燃的回答永远是模棱两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给大家的印象是死鸭子嘴硬,像这次如此断然地否认自己“从来就没有毁坏黄将军的清白”并要进行“无罪辩护”却是第一次,以前都是让别人拿出证据来证明他“有罪”。
今天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众清流的承受能力,他们正对王燃所说将信将疑间,传令兵的一声“报,黄得功将军到!”把他们吓了一跳,齐刷刷将目光投向王燃,其余不知道详情的文武官员也都骚动了起来,大家的心都像是提到了嗓子眼,要不是看王燃依旧是那么镇定,恐怕早就乱了起来……黄得功?哪个黄得功?不会是铜陵的黄得功吧?传令兵的“到”是什么意思?
大家的疑惑很快得到了解释。十余骑人马自校场入口奔入,当先一骑全幅披挂,威风凛凛,身后斗大的“黄”字大旗迎风飘扬,与校场内“明”、“贾”、“阎”等旗帜交相辉映。距离尚远,已有心急之人窃窃私语起来“看上去真的很象……”、“象谁?黄得功吗?”、“拜托,把话说明白一点,我眼神不好……”。
为首之将在点将台前甩蹬下马,大步跨至王燃面前,单膝点地,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属下黄得功前来报到,听候差遣!”
此时众清流的眼睛都有爆出的趋势,刚才离得远还可以说看不清楚,现在人就在面前。不是黄得功又是谁?
王燃赶紧上前一步,双手搀起黄得功,套了一句原来听评书当中经常听到的话:“黄将军,铜陵一别,已有月余,安然无恙否?”
王燃拉着黄得功。转向站立一旁地清流,轻笑着说道:“这就是我要请的人证。他足以证明我从来就没有想毁坏黄将军的名声……”
这时不用王燃说,清流们也都已经明白了八分。王燃与黄得功之间短短的两句话和两人的神态已经说明了太多问题……黄得功参见王燃的姿势是“单膝点地”,按理说,在这种时候黄得功并不需要行如此之礼。躬身即可,而黄得功如此做显然是对王燃地权威表示认可。从他所说“听候差遣”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一点。
而王燃所说地话则更给人无限触动,“铜陵一别”,说明王燃与黄得功早已秘密地见过了面,而“已有月余”。说明他们的这次见面就发生在大家认为他们已经水火不容、就要刀兵相见的时段之内……谈话的内容不需多说,黄得功奉命报到已经说明了清流们苦苦要求王燃“不要打内战”之事原本就是不会发生的事情。
“多谢众位大人对黄某的抬爱……我早在月前便已与贾大人商定,从此归于贾大人旗下,合力抗击外侮,保我大明重兴!”黄得功向诸清流抱了抱拳。
“黄将军说得不错,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好明说……”王燃也笑着说道:“还请各位大人不要见怀……”
“贾大人,你做人太不厚道……”看着眼前明显有点“得了便宜卖乖”地王燃,顾炎武略带一丝苦笑着说道。
说实话,众清流虽然知道自己再次被这位年轻的兵部尚书“摆”了一道,但这次他们心中却并无十分着恼。
一则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目的已经达成,虽然看上去没有太大地价值,但用王燃安慰他们的话来说,“没有你们的配合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而且正是由于你们的意见,才更加坚定了打击满清地信心……”。这句话的开头虽然有调侃他们的意思在里面,但后面却也是王燃的真心话……清流们在不了解自己作战意图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足以说明了他们的勇气、对国家的忠诚和良好的大局观。
而第二点让清流们气不起来的是,这件事也确实怪不到别人的头上,谁叫自己的眼神不好呢?
当然,眼神不好的可不只是众清流,让王燃晃点了一把的还有满清,这对满清的影响显然要大的多,这多少也让清流们找到了些心理平衡。
“这个混蛋!居然给我玩阴的!”北京城里传来的多尔衮的咆哮,面前的桌椅板凳茶碗杯子被掀翻了一地,府里的几个丫环也因触了霉头被拖了下去挨板子,就连送来不久的《人民日报》也被他撕成了几片。不过依稀还可以分辨出来那醒目的标题《人民日报》的是“今日我大明校场点兵,誓师北伐”,《光明日报》标题则是“贾宝玉黄得功二人携手北进,誓擒汉奸洪承畴”。
肃立一旁等着多尔衮发完火的龚鼎孽心里很明白,真正让多尔衮生气的并不是明廷发动的北伐,而是多尔衮对明廷形势的错误估计……多尔衮本以为自己玩的很高明,略施小计便将明廷几路人马的行动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没想到结果却是自己被玩了个底儿掉……这叫一直自负聪智过人的多尔衮如何咽得下去这口气!更何况对手是他一直藐视为“乳臭未干”的南明年轻兵部尚书!
多尔衮的火再大,也有发完的时候。在亲自动手将两个小丫环抽得奄奄一息,昏死过去之后,气喘吁吁的多尔衮的火气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贾宝玉这一招是典型的声东击西……”龚鼎孽赶紧见缝插针地说道:“从这些报纸及前方传回来的情报可以推算出,贾宝玉去见黄得功的时间正是《人民日报》突然开始不点名攻击黄得功的时间……显然,他们的这次北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