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一情形,连锁改变的便是——本地人住进了城里,城里人住到了乡下。
这到底是进步了呢?还是退化了啊?
有人讽刺这是当代人的可悲之处,更有人应景地引用了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经典的一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这一面,其实并不是说人性如何如何。
换个角度而言,正是这样,说明了严家湾一代的生活越来越好。
乡民富足了,自然要走出去看一看,长长见识……在老几辈头上,这可是怎么也不敢贪想的,想他们祖祖辈辈多少代人,无不是在这么一块儿地界上刨泥巴刨了一辈子啊?别说去城里(县城镇上也算城)住,就是去城里看看什么的,那也是机会微乎。
为什么?
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进了城,丢人不丢人且不论,万一把自己丢了,那才是大事儿不是?!
再说了,城里人要来租他们的院子住,为什么?
不也正是说明了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界灵气养人?说明咱的根,确确实实是个好地方。
说是出去住住,出去走走看看,可是,没有说卖了老院子不回来了不是?
即便走出去,这里,依旧是自己的根不是吗?!
多年以后,等到自己百年归土,终究,这里才是自己的故土,才是自己埋骨的最佳地方!
条件好了,人的脑子思想自然活泛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长见识”吧?!
严家湾的出租土地效果甚佳。
许多家里有孩子的城里家长,周末总会不辞辛劳,带着孩子来这边“自家的地”里劳作一番。
借着严家湾蔬菜大棚的势,他们也在自家的地上盖起了小小的保温棚,并在里面种上了自己亲手“伺候”的作物——有蔬菜,有瓜果,还有米粟之类。
你说平日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没有人帮着照料经由这些作物?
没关系。
咱这里有现成儿的。
花个百十来块,请来严家湾专门为了出租配套的“管理员”,每天帮着看一看地,捉捉虫,浇浇水什么的,等有时间再次“回来”时,地里作物水灵灵的长得喜人。
假期一过,要回城上班了,说不准还能带上一两把自己亲手种植的作物回去。
不管是送亲朋好友上司,还是自家品尝……那可都是绝对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物。
毕竟,不管外面买来的怎么保证,都不如自己亲手经由,亲手种出来的放心不是?
就算没有在严家湾租到土地的人,来一趟严家湾,收益也颇深。
散了心,感受了田园大自然,解除了常年在城市里的压力不说,临走时,还能在周围带上一些土特产。
比如:邬子荡的绝对正宗的土鸡土鸡蛋,野味菌子、美味竹鼠……等等,虽然价格比一般蔬菜肉类要贵一些,但是这些东西,在城里,可是有钱也买不着的啊!
再比如:赵家沟去观赏鱼,鱼儿一尾尾灵性活泛不说,要是有闲心,还能买几尾回去饲养……听说,就有人便宜买回去的一般金鱼苗,居然养出了珍贵的丹顶红金鱼和蝶尾金鱼,休闲还能弄出商机,何乐而不为?
还比如:平梁山下新兴的那一片药材种植基地,在那里,你能买到比市场上便宜一半的好药材。虽说人工种植不如野生的好,但是,这样便宜的药材,不说那回去入药,单是煲汤做药膳,那可是大补的好东西。
再再比如……
太多了。
这样全新的乡村,乡土人文淳朴恬适,山峦奇秀神秘,历史悠久渊长,既能养心又能养身,还能陶冶情操的去爬山考古(灵渠镇)探险(寻找地下的喀斯特溶洞)。
而且,这里那么多好吃好玩的,能不叫人趋之若鹜,能不叫人留恋往返,能不叫人刚回去就又在惦记下次何时再来吗?!
感乎?叹否?
雾戌山人是顾不得这些那些了。
如今,难得的午后暖阳,雾戌山一家子人并没有在屋里准备着猫冬,或是在院子里一家人温馨沐浴在阳光下闲憩……此刻,他们正围着池塘指指点点,各抒己见地争执着什么。
“为啥不给放水?不放水怎么掘藕,怎么捞鱼?”张超英拉着脸,满是忿忿:“这可是咱自家的塘子呢,为啥不能咱说啥是啥?”
严国盛狠狠剜了张超英一眼,蹲到了严国强身边,哥儿俩都蹲着盯着池水:“四哥,你说黄家小子是啥意思啊?”
严国强看了一眼塘子,才回头叹了一口气,抬手指了指正在依旧青碧的荷叶中戏水的那几家“外来户”,道:“喏,还不就是为了这几个小家伙?”
看着优哉游哉倘徉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那几只野禽,严国盛张了张嘴,喉咙的话没有说出来,倒是发出一声莫可奈何的叹息:“四哥,那,那这咋整呢?”
严国强微微蹙眉,最后眉头一展,拍了拍严国盛的肩头,眉开眼笑,道:“着什么急?咱老头子还管这些操心?”说话间,笑眯眯地看着正在拧着眉头思考的严江严澈兄弟俩,继续道:“老大和三儿省得呢,咱就安安心心等他们想办法吧!”
严国盛看了一眼站在池塘草亭中的严江两口子,以及一旁盯着池塘思索的严澈,和严澈身边的藤子都后,还欲说什么时……严国强站起身,拍了拍严国盛的肩头,道:“走吧,今天太阳不错,呵呵,五爷爷那边咱哥儿俩去看看,不晓得老爷子是不是要在家里闷出……咳咳……”
严国盛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有些乱操心,跟着站起来,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讪笑道:“呵呵,也是哦,还是四哥想得开。”
严国强看着草亭中的年轻人,笑道:“五爷爷不是说了嘛,咱们都是泥巴盖到颈子的人了,以后的日子都是小辈儿们的,咱们操那份心干嘛?”
严国盛了然,也展开眉眼,道:“就是,走走走,四哥,拿上三儿前些日子新买回来的军旗,咱们去五爷爷那边陪他老人家下棋,不然啊,老爷子恐怕下次见到我,要拿拐棍抽我了!”
严国强笑着点头:“嗯,走走,咱们过去湾里去。”
张超英看着两个哥儿俩好的老家伙笑嘻嘻地离开,“诶”了半天,愣是没把两人喊回来。
嘴角抽抽了,瞟了一眼草亭里的年轻人,张超英也顾自笑了起来,自语道:“就是,我跟着瞎操心什么?三儿主意多着呢,轮到我老婆子瞎操哪门子心啊?”
一拍腿,张超英也转身往竹楼走去,一边走一边撇嘴,嘟嘟囔囔道:“哎哟,走咯走咯,去找那些老婆子们闲扯拉家常去咯……咳唉,你说这人这日子啊,太舒坦了,也不是事儿啊!哎哟,我老胳膊老腿儿这是要闲出骨,骨,骨那啥松了吧?不成不成,得找燕子(曾燕曾教授)问问去,万一那骨那啥松莫不要是大病吧?……”
那片葱葱郁郁,生机勃勃的刺儿藤藤墙,在这位“老太太”嘟嘟囔囔走过时,无风响起一阵沙沙声。
等张超英走远,刺儿藤丛发出的声音更大。
一个雪白的影子从葱碧的藤丛中弹出小脑袋……呃,不知啥时候,那里居然出现了个隐蔽的“狗洞”。
雪球儿叼着一只野鸡从刺儿藤丛中钻了出来,看着张超英的背影,小家伙雪白的身子一抖,嘴里的野鸡啪嗒一声落到地上,“扑腾扑腾”两下,居然飞走了……
雪球儿蔚蓝蔚蓝的眼珠子望了望张超英离去的方向,又望了望狡猾野鸡逃走的方向,澄澈的蔚蓝眼珠子蒙上了一层水雾……而后,叽叽地冲着池塘草亭的方向跑去。
它,要去告状!
草亭里,雪球儿扑进了严澈的怀里,比手(?)画脚(?),叽叽地叫了一通。
不过,没人听得懂它在说什么……雪球儿委屈地窝在严澈怀里,感受着严澈有一下没一下地顺毛儿,委屈的眼睛始终望着野鸡逃走的方向……仿佛,在哀悼自己的鸡腿没了。
直到不知为什么,严澈突然冒出一句话之后,雪球儿的委屈不见了,冒着精光的眼睛往池塘瞟了一眼,干脆窝在严澈怀里睡着了。
严澈说:“乖,晚上给你煮鱼吃。”
“三儿,你看这咋弄呢?”严江拧了半天眉头,最终呼了一口气,决定不再折磨自己的脑子,索性直接问严澈。
严澈抚摸了一下雪球儿,眉头也微微蹙了一下,很快便展开,道:“生群哥说的那些意思,其实就是害怕咱们为了掘藕捞鱼,把塘子里那些小家伙的窝弄没了……如今已经入冬了,这些小家伙不但没有因为季节变冷而慵懒下来,反而在不减翠意的塘子里有的更加欢实。嗯,当然,李老说了,这是因为咱们经常喂食的缘故……所以,我觉得吧,放了塘子里的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说话间,严澈斜了一眼藤子都,却发现藤子都还在望着池面发呆……看着这样的藤子都,不知怎么回事儿,严澈觉得不安。
“这样真成?”赵翠花接茬儿,眉头和严江一样拧成了麻花。
严澈回神,淡笑颔首:“要是不成,咱们大不了找来李老,帮着看着,总不会出事儿吧?!”
严江也点了点头,道:“嗯,我看就这样吧,我一会儿就去柳家潭喊李老过来,顺便拉他手下那个家伙壮丁,哼哼。”
赵翠花剜了严江一眼,严江挠着头,嘿嘿一笑,表情一派讨好:“你,你说说看,你注意多。”
赵翠花翻了翻白眼,伸手狠狠在严江腰眼儿上一拧,没好气地道:“走,该做饭了,你给我烧火去!”
严江哀号着,不断道:“好好好,哎哟,疼疼疼,轻,轻点哇,疼疼疼……”
是不是真的疼,只有赵翠花施力的人和严江受力的人知道。
不过,这会儿可没人追究。
赵翠花看着严澈望着藤子都担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