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梨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姜梨柚-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觉得怎么天底下这么多理科生?一路上不停的临时停车让他很饿,饿了他就吃绿箭。
  这使得他对绿箭瓶装的口香糖好感全无。
  到家真的是半夜了,小城市没什么夜生活,一排排住宅楼全是黑的,手机上依然是无名氏的“怎么样”。
  不去理会,强打精神洗澡后一觉睡到晌午。醒来时江黎佑发现自己感冒了。
  毕竟在也许甚至不足十度的室温里面洗冷水澡,病因很好找。江黎佑估计模拟考试结束了,于是动身去了学校。
  找老师收集了全套试卷后去班里,有人像见鬼一样问他去了哪里,临近一位同学给他一拳,“你丫,行啊!跑了没有考。这题,变态死了!”
  闻言如此,江黎佑放弃了再做的计划。
  晚饭时间,江黎佑第一次跑到对面班门口等左宸。
  左宸收拾好的东西因此搁下,“你回来了?等一下,我马上好。”
  江黎佑浓重的鼻音配着沙哑的嗓子,“不着急。我又没有事。”
  左宸走过来,“你感冒了?”
  江黎佑便哼哼唧唧的讲述悲惨应考史,左宸同情一把,“赶快治病。真是,你傻啊?洗凉水澡。”
  江黎佑也没什么好反驳的,“就这一次嘛。谁知道这么惨。哎呀,人家肯定不要我。我表现的一点都不好。”
  左宸总结,“你每次都这么说。总是对自己没信心。它不要你要谁?以后我们一起去那儿,好好学习。”
  江黎佑低头,“你学习那么好肯定可以去。哎呀,我肯定不行,哎呀!”
  左宸不理他,开始排队买饭。两个人吃完以后左宸去了超市,回来拿了一包软抽,“你看你那难受样儿?要不就擦擦。”
  江黎佑极度不好意思的接过来,“谢谢。哎呀,你真好。你怎么知道我想擤鼻涕?”
  于是江黎佑高三第一次漫长的生病,开始了。




☆、模拟考试(一)

  只是就算断断续续感冒了半个月好不好,生活还在继续。
  复习,考试。
  学生时代,多多少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所以,等到了高三,考试就像喝凉水一样。
  月考是什么东西?能吃吗——早就浮云了。
  旬测?不不不,太out了,高一高二又不是没玩过。
  周测才是硬道理——而且一周并不是测一全套卷子,“轻者两组,重者过三”,这就是现实。
  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若是你做过的卷子不能打捆,你好意思说自己是混过的吗。江黎佑就经常把定期的卷子打成卫生纸一般的小捆往家拎。
  而令一个合格的高三学生感觉最恶心的东西,应该是模拟考试才对。
  自主招生并不是随叫随到的随时都有,所以虽然江黎佑躲过了不善的一模的调教,但是后面的东西“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模二模三模……摸来摸去,真是无法不令人作呕,同时让高三学生麻木的神经越来越钝化,更是可悲。
  老师教育我们说,“只有把平时每一次练习都当作高考,你才能把高考当做平时的练习。”
  本意是告诉我们平时要认真高考要淡定,多好的初衷啊。
  结果毁经典的来了,“呃,等到了高考的时候,我把这当练习——得,不做了,我睡觉去。”
  ……
  只是谁料到模拟考试越到后面越过分,因为前人的题出的太多,后者为了求变,就怎么恶心怎么来,怎么变态怎么整。多冷僻的知识点,哪怕仅仅是在书的夹缝提过,也会恨不能能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提溜出来,掐巴在学生的面前比你作答,以至于让人总有一种问监考老师这题目是不是有问题的冲动。
  不标准的作答区域也很讨厌,一句话能说清的东西,留给你半张白纸;200字都打不住的论述,三行空格,任凭考生骂去吧。
  而判卷子的标准不一,更是令人头痛。有人松有人紧,尺度不一的让人无法琢磨。要么就是草草给分,要么就是一丝不苟到不可理喻。总之很让人莫名其妙。
  况且老师不会不认识自己学生的字,如果你是好学生——你写的乱,他给你好好瞅;你写的好看,他手一抖索,给你多个一分半分,也情有可原不是。
  所以因此,模拟考试的成绩,不能不说是有水分的。所以平时成绩作为判断依据,也不能算是一个特别靠谱的东西。
  然而江黎佑他妈给别人打电话说自家孩子的时候,总是说,“哎呀,都说平时考得好了,高考就不行了。你看吧,他这几次模拟考试就都不错……”
  然后卧床不起(赖在床上不起来的)的江黎佑就会大喊,“你不要说了好不好!受不了你了!”
  过来人常举这种例子——平时成绩挺好的孩子,一到高考发挥严重失常了——由清华北大的级别降级为地方性学院了
  所以说,像江黎佑这种普通本一,可能就……
  四年十万了么?!
  所以说,大家对模拟考试的定位不要太那个啥……不然很容易离间家庭关系同时有效打击考生自信心。
  模拟考试重要不?重要。但它毕竟不是高考,没必要太斤斤计较。
  最后几次模拟考试江黎佑的成绩的确都不错,左宸也是,只是前者存在侥幸,后者货真价实。
  但这给两人带来的东西,绝对更多的是压力。高兴不起来的,怎么可能高兴。
  毕竟高考的倒计时画在黑板上,提醒着他们这只是演习,实战在前方,而且,时间不多了。
  但是还有两次模拟考试,给江黎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一次教育他什么叫永不言弃,第二次则激发了江黎佑的无穷想象力,让他写了一篇令左宸十分不悦的拟人文。
  江黎佑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次模拟考试,那记忆,惨绝人寰。
  江黎佑的数学本来不好,高一的时候更是很少及格。等到了高二略见好转及了格,等到了高三才洗心革面,确定重新做人的目标决定好好补。
  那段时期正是江黎佑补数学劲头最高涨的时候,信心十足地拿到数学卷子一路冲杀,小题基本还算顺手。
  麻烦就麻烦在答题。
  第一到入门的大题,他就不会做。这种打击真的是致命的,着了魔似的,江黎佑的脑海里,自动将这张卷子划定为不可战胜的目标。
  所以接下来的题,看得更是慌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江黎佑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可怕的念头——“放弃”。
  “我不想做了……”无声的喃喃,这念头一旦形成,哪怕只持续了几秒钟,也是极其可怕的蛊惑。
  所以直到交卷,江黎佑的卷子,写的,非常少。
  等后来江黎佑再静下心来,再看那张卷子,其实很简单。
  “放弃,实在是太可怕了。”江黎佑吃饭的时候心痛的向左宸反省着自己。
  左宸没有做无所谓的安慰,只是说了一遍数学老师教过的话,“不到9号,决不放弃。”
  这时候江黎佑突然想到《亮剑》里的那句话,“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高考,好像也需要这种精神吧——我们不可能拿到750分的满分,但是没有人会因此退缩,都在争取,努力的争取。
  其中,一定没有放弃。
  放弃,在这里,连逃避都算不上。
  我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目标与理想,好多好多。如果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还在,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放弃。
  就像那张最后江黎佑只拿了一百零几分(满分一百五十分)的数学卷子,真的不怪他学的不好不扎实,因为他输在了自己的心。
  他那一瞬间产生的放弃的意愿,渺小而强大的摧毁了他的全部。
  对于高三的学生,精神有时候真的重要到可怕。
  也的确是从这件事以后,江黎佑的考试心态里,无论出了什么状况,始终没再提过“放弃”。
  因为他不会再忘记,“不到9号,决不放弃。”
  永不言弃,因为高考还没有开始。
  高考的终场铃声还未拉响——既然一切都没成定局,又有什么好放弃的呢?




☆、模拟考试(二)

  而第二次的教育意义,主要就是激发他的写作潜能,无他。
  事情的起因还很遥远。
  从上高中起,江黎佑就听人家说,“高考要上600啊,上了600分,大学就随便挑了。”
  因此,无论学文学理,江黎佑的目标一直不曾改变——我要上600!
  注意,600并非一个人的名字,不要有歧义。
  只是后来这目标降格为——我要考600。
  600就600吧。
  只是,你以为这目标很容易达到?
  才不是。自古600分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文科生的目标,隔壁文科班高考的终极目标就是本二以上30人(还不到全班人数的一半)。
  所以,江黎佑的计划,其实太过理想化了。
  某次模拟考试结束,江黎佑耷拉着表情回到本班,不停地摇头,“完了完了,我的600!靠,550都保不住了……”
  旁人知道他一向低估自己,于是不予理睬。
  江黎佑却“国家不兴诗家兴,”很狗腿的借了同桌几张草稿纸往桌子上一趴,贱笑几声,“等着啊,等一会我让你看,我写的——小说。”
  然后开始两节自习课的工作,修修补补,删删改改,终成大作。
  全文如下——
  题目:在失去你的地方怒放
  正文:机读阅卷的惟一妙到极至的好处,便是能够杀分于无形。
  不费一兵一卒的功夫,就莫名其妙地离间了师生对成绩的共同理想。
  曾经的我对此没有太多感觉。我以为少了红叉号伤痕累累的羞辱与蹂躏,成绩们好歹去的体面,也更有尊严些。不过好像第一次被无关痛痒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