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下酒-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你你!”我气急败坏的对唐乾之说道,“是啊,可那又怎么样呢!我就是比你大,叫‘哥’!我,夏玖,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四有’青年,出生在6月7日。魔王路西法的生日是6月6日,我比他晚了一天,所以我成了一个……”
  “还不如魔鬼的生物。”唐乾之打断了我的话,“难不成你还想说你成了神祗或是天使?”
  “你!哼,那我也比你这个生在11月11号的天蝎座要好得多!”我回击道。
  那个时候的我只是觉得“11月11日”好巧,月份和日期都是“1”而已,很是好玩儿,却没想到会有有心人在后来赋予这一天“光棍节”的伟大含义,惟妙惟肖,形象生动。
  不过,我觉得,其实换一种角度来看,“11月11日”,不也像是四个孤单的人凑成了两对吗?
  只不过就是在很多“情侣去死去死团”的成员们歇斯底里的发出“秀恩爱,分得快”以及“求‘脱光’”的由衷呐喊的时候,唐乾之会悠悠的买上蛋糕食品,为自己庆生,高调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年一度的时光,显得很是拉仇恨。
  就连我自己的生日,我都不知道后来演变出了那么多的吐槽点,我上学的时候高考还是在七月,“黑色七月”,谁知道后来这一雷打不动的规定居然挪了时间,改在了六月。
  这下可好,成了“黑色六月”,而我的生日,恰巧就是高考的第一天。从一个个体而讲,“儿的生日,娘的难日”,可一添上高考这层笼罩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的阴影,所以这个日子就不仅是我妈的难日了,转而无限扩大化的演变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高度紧张日,举国上下在那一天都紧张的要死要活,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整天都是“最XXX”的新闻,要么苦情,要么励志,要么感人,要么公愤,总之是不会缺席。
  年年都是如此,我都看乏了。但是我的生日就在那天,我也没办法。我只能在所有人都心弦紧绷的时候哈哈大笑,在紧张的戒严线中穿梭,带着对自己的祝福,买来蛋糕和蜡烛,大飨自己。
  我觉得尴尬,可是事实就是这样,难不成他们高考我就不活了?还不是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对此,唐乾之的评价虽然只有一句,但也足以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夏玖,你就知足吧,你应该感谢国家感谢政府,在你考完大学之后才调整的高考时间,没把高考当成生日礼物送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一生太短

  真的,说来也是,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要是我在生日那天高考,肯定是不可能安心的给自己过生日了,生日显然对我这么一个早已不再是小孩子的人产生不了任何惑乱君心的诱惑,但是即便我还是能够认真高考,那个时候的心情是不可能好的——“老子都过生日了还他妈叫我高考!干吗不把录取通知书当做生日礼物送给我啊!生日当天高考分数线能不能打八折啊!”
  可高考就是这样,残忍无情,离了高考,人不会死,可是不会活得好,高考逼死人,可是不高考,人也一样活不了,年年落榜的考生都可能自杀,年年失意的学生都会去复读,轮回不止,高考的折磨也就不会断。
  高考的确不是人生的全部,可是如果连这人生中的一小部分都战胜不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有个作家说过,“尊严这个东西,其实是和欲望成反比的,你想得到一个东西,就会变得低三下四,死皮赖脸,而当你对眼前这个人,这件事无动于衷的时候,尊严就会在你心中拔地而起。”
  我想,对待高考就是如此,因为我们太过重视,所以它蹬鼻子上脸,所以才那么轻视我们作为学生的基本权益,全都是围着它转悠,就像是众星拱月,哈腰讨好的对着一个老佛爷似的。
  其实我觉得自己勉强也还算是循规蹈矩的上学到现在,细细想来,只有幼儿园的三年竟是最清闲幼稚,还捎带着得到了唐乾之的一句承诺,美哉快哉。六年的小学折腾了两个地方,倒也是不枉然,三年的初中也平平安安,击破脑袋来到了重点高中,歪门邪道的转科进了尖子班,到如今已经是高三,不过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以为受苦受累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但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三的文科男生,我并不能免俗的沾染一些小小的通病——愤世嫉俗的微微愤青什么的情绪并不是没有,有的时候想要放弃或是颓废的厌学什么的,多多少少是有点儿。尽管班主任时常教育大家,“有毒的东西不吃,违法的事情不做,不该想的事情就不要胡思乱想。”可我还是忍不住抱怨几句,因为考生真的很苦。
  因而我有时会对唐乾之痴人说梦道,“你说,我要是生在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天天睡在锦被纱帐里,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花天酒地,三妻四妾,岂不是一件乐事?”
  唐乾之正色看我,带着一点儿无奈,“夏玖,你实在是天真的可以。你是被古装电视剧毒害的太厉害了么?你以为古人的日子真的有那么好过?虽然现在我们在上学,然后高考的确竞争压力非常之大,但最起码还不至于整日必须免不了的捉摸是不是有一个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人物正在谋划对你不利,危及身份地位还在其次,关键是性命堪忧。皇权□的社会里你不会好过的,‘士农工商’,这真的对你不利。而要是跑到了原始社会,你还得去驯化野兽呢。夏玖,人活着就是累所以叫人类,不要怕辛苦,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切到头就会好起来的。”
  我被唐乾之如此流利的说辞吓了一跳,“又开始给我注入希望了不是,可你要不要这么针针见血啊……”
  “要的,”唐乾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思辨能力散发到极致似的头头是道,“你或许喜欢泡在浴缸里的享受,却不能没有水龙头还得呆在别人用过的像传家宝似的木桶里等着慢如蜗牛的柴火烧水;那么长的头发绝对是你的累赘,油光水滑;极度空虚的精神生活没有任何多媒体供你娱乐;我觉得骑马也好,坐马车也好,都比不上现代的交通工具的充气轮胎哪怕是自行车;夏玖,你难道比较喜欢听鸡叫你起床而不是闹钟。”
  我在一旁听得很口渴,“唐乾之,你累不累?说这么多,好好好,你说的都对,我承认错误,我惭愧,我有罪,我不该批判现行的教育制度。”
  唐乾之露出胜利的表情,“啊,哈!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数理化推动了科技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只可惜,没能矫正你错误的思想。”
  “是是是,它不能,的确不能。人是会思想的苇草,我是自己思想的主人!”我宣布道。
  “可是,我能啊。”唐乾之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通过刚才的对话,足以证明,对你而言,我比科学的力量还要伟大。所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牛顿;上帝不忍心看你堕落,于是有了我。”
  我想,这一定是一个伪逻辑假命题,唐乾之什么时候变成这个德行了。
  高三的日子过的非常拮据,假期当然是毫无疑问的少了,每个周日的下午也不过只有一个类似于“休沐”的讲究的小小的喘息。
  我越来越爱睡觉,不放假的时候天天巴望着休息,上学的时候总觉得睡不够;可是真正到了放假,睡觉的时间不增反减。
  唐乾之总是说我,“你怎么睡得那么多?老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迷迷瞪瞪的就来上学,干脆在家睡觉算了,你这个样子,难受不难受。”
  我则是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揉着眼睛,懒洋洋地回答他说,“你要不在学校,我才不想来呢。要不是为了每天都能看见你,谁他妈愿意每天睡不醒就去上学啊,有病不是。”
  那个时候的我从不过分细致的观察唐乾之的表情,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脸色微红,有点儿不好意思。
  尖子班的学生就是古怪,和别的班的人都不太一样,人家别的班考完之后,不乏吐糟卷子的无聊,讥讽答案的低俗,哀叹分数的可怜,女生喜欢往桌子上一趴梨花带雨,男生时常团捏卷子或是大爆粗口,狂躁不安。这个班的学生一直都很沉默,连哭都很少——大概他们都觉得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情绪发泄,而学习需要的不是这个。
  这个班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了乖乖听课,别人“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他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小学开始就选择了好好学习,所以到了初中,按部就班的往前走,然后来到了高中,奋斗半年挤进了尖子班。
  他们需要的是微笑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信念坚定,无所畏惧。时而粲然一笑,时而灿然一笑,时而惨然一笑,可一直都在执着的等待裁判,怀揣梦想,等待明天和那终场的考试结束的铃声的到来。
  这就是好学生的定力吧,而且卷子那个时候都是老师们亲手判的实体卷子,不似后来的机读阅卷,杀分于无形,没有了红叉号伤痕累累的羞辱与蹂躏,不像现在,试卷上红红白白的交替,真是叫人尴尬——尤其是考得少的时候,那么多红色的否定,实在是刺眼,成绩念出来的声音,就更是刺耳了。
  唐乾之对此保持淡定,倒不是说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尖子生,而是他并不屑与此,不以成绩论英雄,他一直给我打气,“夏玖,我不觉得一个人学习不太好就是一无是处,我坚信,你很优秀。”
  我垂头丧气的说着谢谢,心里只好知耻而后勇的暗下决心努力,事实上以我的成绩,如果高考的时候发挥如常,可能就是个本一线的样子,而唐乾之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心中的苗子,毫无疑问的是至少重点大学没跑儿,运气要是能好到发挥超常,就可以直奔最高学府了。
  每一次考试失利的我都会得到唐乾之的安慰,“‘王者不死,会把挨刀当转生’,总会好起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