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当特战师突进应城的时候,日军的野炮兵24联队赶到了。他们携带了24门75MM野炮,立刻就对401旅的阵地进行了炮击。
当然401旅的75MM山炮立刻进行了还击,双方开始了炮战。
说实话,这个年代的日军的75MM野炮是一款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炮,重量轻,便于机动,射程远,弹丸威力大。比美军的75MM山炮重量轻,但是射程却差不多。
双方的炮战不相上下,相对来说日军炮兵的素养要高一些,所以401旅的山炮被炸毁的多一些,日军的野炮被炸毁的少一些。但是401旅不光有75MM山炮,还有80MM迫击炮,所以炮战并不落下风。
日军没时间和401旅慢慢打炮战,只能不断转移阵地,对401旅的前沿阵地进行轰击,支援步兵的冲锋。
当然他们的炮兵只要打上几炮就必须要转移阵地,因为401旅的炮弹很快就会飞过来。
有了炮兵的支援,日军的攻势更胜。一波一波的冲锋几乎不停歇。
张启成已经把880团的预备队全部用上了,还是丢了外围阵地,而且已经无力再夺回来了。
张启成只得收缩阵地,坚守核心阵地。
小王村不大,摆不下401旅,所以小王村周围大约好几公里范围内都是401旅的阵地。但是现在这些阵地已经被压缩了。最外围的阵地全部丢失,401旅被压缩在以小王村为中心的大约不到3公里范围的小地方。
……
北乡格朗现在是欲哭无泪,他的六千人的北乡支队,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了大约三千多兵力了,这中间还有一千工兵。阵地也像401旅一样被不断压缩。
小王村距离北乡格朗被围的地方并不远,北乡格朗能够清楚地听到小王村的炮声,甚至激烈的枪声。司令官已经把24师团几乎整个都拉出来了,加上40师团的310联队,现在这这一带的日军兵力已经大大超过了自己对面的180师。然而不幸的是,到现在为止,他都没有看出自己这边占据上风的迹象。
北乡格朗的部队被180师两个旅的部队四面围攻,现在也根本没有什么主攻助攻了,完全是四面的强攻。支那人如同发疯一样的往上攻。看来他们也着急了。在小王村阻援的部队应该兵力不多,很有可能就被援军冲过来了。一旦自己的部队和援军汇合,那么180师是挡不住的。
现在北乡格朗的部队的弹药不多了,这仗已经打了几个小时,大部分士兵的子弹手榴弹都已经用光。已经开始在用缴获的支那人的武器,以及从战场上死尸身上找到的弹药了。
这样下去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援军到来了。
支那人又一次进攻了。在大炮轰过之后,炮弹刚刚延伸,那些打红了眼睛的支那人刹那间就出现在日军阵地前面。他们几乎是紧紧地跟着炮弹的弹雾,他们难道不怕误伤吗?什么时候支那军队的步炮协同作战可以做到这么完美了?
然而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支那人已经嚎叫着冲进了日军的战地,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这些支那人根本不是勇士,他们手持冲锋枪、手枪,不断打倒那些端着三八步枪挺着刺刀准备拼刺的大日本皇军的勇士们。
北乡格朗感到自己的心都在滴血,这些人都是多好的士兵啊。就这样被该死的卑鄙的支那人用子弹打死,根本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示他们完美的拼刺技术。
北乡格朗手上已经没有预备队了,只有保护支队部的一个中队的警卫部队。正是北乡格朗一直舍不得用的这最后的精锐力量,在最后时刻发挥了作用。他带领着他们不断上阵把支那人打下去。
“勇士们,坚持住,我们的援军距离我们只有十几公里了,他们马上就要到了。”北乡格朗不断地鼓舞着他的士兵,不能让士气衰落下去。
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持下,这些士兵即使受伤也会拉响手榴弹与支那人同归于尽。北乡格朗一再地告诉自己这样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自己绝对不可能被打败,不可能被消灭。
坚持,再坚持。他一再地告诉自己,告诉士兵。
他不相信支那人的阻援部队的意志力能够比的上他的部队。在他看来,在北乡支队崩溃之前,支那的阻援部队肯定先崩溃了。只要坚持到那时候,胜利最后还是属于自己的。
……
234师是仙桃镇地方保安团升格而成的一支乙种师。只有四个团,但是其装备却是全日械的。而且180师和128师换装美械师,把原先的重装备都给了234师,可以说他手上的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数量远远多于一般的日军野战旅团。
师长杨晔接到刘峰的命令,立刻带领全师从汉川阵地向小王村赶。
由于路程比日军远,而且也没有现成的公路,所以比日军晚到达。
然而晚到达也有晚到达的好处,那就是他们与日军拖在最后的轻重兵24联队遭遇了。
也不能说是遭遇,日军的行踪基本都在侦察团的侦察兵的眼睛里,战场基本上对中国方面来说是单方面透明的。所以杨晔率领的前头部队最精锐的934团就是奔着日军的轻重兵24联队去的。这也是刘峰的安排。当侦察部队告诉刘峰,234师不可能比日军的前头部队先抵达小王村的时候,刘峰就要求234从日军屁股后面捅上一刀。
第五百五十四章 杨晔
日军的轻重兵就是辎重兵,主要用来保护、运送辎重,由日军战斗力最差的士兵组成。轻重兵24联队有二千人,运送大量的弹药、粮食、炮弹等等物资。行动最慢,拖在最后。
但是并不是说日军的轻重兵就不重要,恰恰相反,轻重兵很重要。因为日军的后勤辎重运输完全掌握在轻重兵手里。如果轻重兵出了问题,日军士兵就没有子弹炮弹补给,没有粮食补给,没有医药补给。一旦日军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打光了,那么他们就只能拼刺刀了。
而934团是234师最精锐的部队,参加过多次的战斗。王劲哉在128师当家的时候,这些部队就跟随王劲哉打仗,后来128是被收编,他们又作为地方保安团参与了多次战斗。现在他们装备精良,成为正规的国军,士气高昂。
234师师长杨晔亲自带领这个最精锐的934团赶到了日军轻重兵24联队后面。
934团为了抢时间并没有携带重武器,所有的步兵炮、迫击炮、重机枪都没有携带。但是这个团每个班拥有两挺歪把子机枪,每个排都特地加了一个掷弹筒小队,每个小队拥有掷弹筒三具。这个火力密度是日军野战师团步兵不能比的。
日军的掷弹筒可以说是二战期间,日军研制出来的最有特色的步兵武器。它填补了步兵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空白。重量很轻,单兵就可以携带。却可以压制300米内的目标。
而像233师和234师这种乙种师,当然大量装备这种步兵武器。反正50集团军消灭了太多的日军,缴获的日军装备堆成了山。加上180师、98师、128师连续换装美械装备,这些重武器自然就便宜了233师和234师了。
934团本身有三个步兵营,还有一个警卫连和一个侦察连。团属炮兵连拥有60MM迫击炮,和九二式步兵炮,但是却没有跟上来。
234师师长亲自上阵,自然还带着师部警卫营。这样934团虽然没有携带炮兵,但是本身的兵力却有二千五百多人。
师部警卫营装备了大量的冲锋枪、轻机枪、狙击步枪、大弹夹的手枪。是全师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杨晔赶到公路的时候首先遇上了正等着他的特战师的侦察团的侦察兵。
正是这个侦察兵多次用电台向杨晔报告日军24联队的动向,才使得杨晔能够悄然赶上来,并且日军一点没有察觉。
那个侦察兵浑身穿着花里胡哨的迷彩服,身上挂着绿色的布条,脸上涂着黑灰色的油彩。
一见到杨晔立刻一个敬礼道:“报告杨师长,我是特战师重装旅侦察团侦察兵王冲。现在日军的轻重兵24联队正在公路上行军。他们没有太多的汽车,很多车辆还是驴马拉的大车。行进速度不快。绵延五六里。”
杨晔也出身特战师,在“江北歼灭战”中就是二旅三团的一个营长。在王家台阻击战中,三团二千人打得只剩下一百多人,杨晔是当时三团三营长,被炸断了一条胳膊。伤好之后,本来要安排他去云南特战训练营做一些轻松的事情,但是他坚决不干,要求留下来。
当时刘峰考虑到杨晔是一员虎将,就安排他担任了仙桃镇地方保安团团长。后来50集团军成立,仙桃镇地方保安团升格为乙种师。杨晔也就水涨船高,升为234师师长。军衔升为少将,成为50集团军中唯一一个独臂将军。
而当时的三团团长许四福,到现在还是特战师二旅副旅长,军衔还是上校。人生的机遇还真说不准。一般保安团都是给主力部队补充兵员的,但是在鄂中刘峰这里,还就不一样。说升格乙种师就升格了。杨晔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个小营长,在战场上断了一条胳膊之后,不仅没有被赶出部队,居然还能有一天当上将军。
不过特战师的副旅长可能比这种乙种师的师长要威武多了。杨晔现在见到许四福依然是站得笔直,首先敬礼,喊:“老首长好!”
而许四福现在每次见到杨晔都会说:“你这个小子真是狗屎运啊,居然当少将了,老子到现在还是上校。真他妈的同人不同命啊。”
杨晔就道:“老首长,您就别挤兑我了。我这个师长哪能和您这个副旅长比啊。要不我们两个换换,我当副旅长,您当师长?”
“开什么玩笑?我这是特战师,全美械,全中国就没有那支部队能和我们比。别说你们那个什么234师,就是其他美械师师长的位子老子也不去。”许四福自然不干,还会继续挤兑杨晔几句。
这样一员将军,是从战场上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能够在王家台阻击战中活下来的人都是英雄。在部队里这样的将军是受人尊敬的,他的独臂就像他的一个军功章,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想起他在王家台血战的功勋。
王冲作为一名特战师的侦察兵自然对杨晔这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