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徽婵道:“有甚么目的,你说给我听!”
厉虎道:“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一个名叫‘天诛’的组织。”
“‘天诛’?可就是江湖上排名第一的杀手集团么?”朱徽婵睁大眼睛,开口问道。
这位公主千岁对江湖上的事情了解得不少,会知道“天诛”并不奇怪。厉虎也不再隐瞒,把自己受命潜入“天诛”,为了找出其首脑君父,以破获整个杀手组织的事粗略地说了一遍。
厉虎的真实身份和潜入“天诛”的目的,本是关系重大的机密,他一直都守口如瓶,便是在当日遭“剔鳞”酷刑逼供时,也没有吐露出半句。然而厉虎也并非不知道变通的人,经过这半日与朱徽婵的相处,他已知晓了这位小公主个性单纯,且对行侠江湖充满了向往,与其协持逼迫,还不如索性把真相告知给她,争取到她的合作。
朱徽婵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知道原来牛魔王就是“剑神”俞千里的师弟时,一双眼睛睁得老大,眸子也更加亮了。
厉虎本来只打算简略地述说经过便了,朱徽婵却不停地追问,在徐记猪肉坊中击杀崔上使,渝江官船之上的那一场大战,所有的细节她都问得清清楚楚,厉虎讲过了一遍她还意犹未尽,仿听得不够过瘾一般。
仗剑江湖除暴安良,破获邪恶的杀手集团,这些本是这位小公主心中最为渴望的事。
果然不出厉虎所料,听完了一切之后,朱徽婵捏着拳头道:“本公主已经决定啦,暂时不回京城,明天就和你一起去胡蛮寨!”
厉虎道:“此行或许会有凶险,你不害怕?”
朱徽婵道:“你不是牛魔王吗,有你守在本公主的身边,那些甚么杀手啊野兽啊,肯定都伤不到我的,对不对?”
厉虎道:“你帮我破获‘天诛’,我自是会尽力保护你的安全。”
朱徽婵道:“那我就不害怕啦!”
厉虎道:“你弟弟呢?”
朱徽婵毫不犹豫道:“当然是和我们一起。阿烺,你说是不是?”
朱慈烺虽然是太子,却毕竟年纪幼小,对于朱徽婵甚是依赖,听得姐姐这般询问,虽然有些迟疑,但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
胡蛮寨位于京城的东北方,距离二百六十里,说起来并不算太远,然而却已经到了边陲的地带。若再往北行,出了长城,便是关外满清的疆域范围了。
自永乐帝迁都到北京,本就是有以京戍边之意,而胡蛮寨正是位于京城和边界之间。
胡蛮寨名为寨,其实是一座城,建于滦河之畔。河水从东南方向绕城而过,而城西则靠着一座高耸的山峰,叫峪耳崖。
依山临水,胡蛮寨的地势可谓险要,唯一可以进城的通路,是沿着滦河边的一条丈许来宽,长达十里,用山石铺成的马道,被称作“石喉道”。
胡蛮寨是一个没有王法的地方,被官府悬赏通辑的要犯,在这里可以大摇大摆地露面,无须担心会有人抓捕。事实上,胡蛮寨里本就有许多从各境前来的流寇和亡命之徒,在别的地方无立足之地,到了这里却可以过得很逍遥。
但凡亡命之徒,大多数身上都是有些钱的,然而胡蛮寨的富庶,却并不仅是来自于这些人,而是来源于贸易。此城本就是大明北境一带最大的一座贸易集市,在这里几乎可以交易到任何东西,从各类普通的货品,到只有地下黑市才买卖的稀有之物,全都一应俱全。
各境运来的粮食、布帛、手工器物,北国出产的毛皮、药材、武器,都在胡蛮寨中贩卖交换,还有一项占据重要地位的货品,便是奴隶。
第800章 目不识珠
各境运来的粮食、布帛、手工器物,北国出产的毛皮、药材、武器,都在胡蛮寨中贩卖交换,还有一项占据重要地位的货品,便是奴隶。
从各地抓捕而来,失去了自由的青壮男子、妇女、甚至小孩,在胡蛮寨的坊市中,都是可供买卖的商品。
不受官府的辖制,以违法的贸易做为最大的收入来源,说来胡蛮寨与大仓城亦有些许的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一是贸易的对象。大仓城位于南海之上,城中的船号商行所做的,是中土大陆与欧罗巴洲的西方列国的海上船货贸易,而胡蛮寨位于大明北疆边境,在这里主要的贸易对象,则是满清、蒙古、回纥等北方的游牧部落。
另一处不同,是城市的管理。
当年司马逐风以一已之力建起了大仓城,城池的防卫管理,所有各项事务都由“万金堂”一手控制,且订定有明确的规例,整个城池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胡蛮寨则混乱得许多。滦河流域乃是北方游牧部落的行旅马队进入大明国境的必经之路,中土各境的许多商人也运送货品到此,与这些游牧部落的马队交易,久而久之,便自发地形成了市集。
若干年之后,滦河流域的货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强横的势力发现有利可图,便想要吞并控制这里的市集。这些势力不仅来自于中土,亦有的来自于北方草原。经过了激烈的拼杀争夺,死伤了许多人命以后,各方终于达成妥协,停止了争战,毕竟大家都是为利所驱,而只有在一个和平的境况之下,货品的贸易方能进行得了。否则,即便是凭借武力强占了这片地区也没有用处。
于是胡蛮寨被修建了起来,并非由某一家势力独力执掌,而是由所有各方势力结成的联盟一同主事。在城堡建成以后,周边地区的其他自发市集全部被扫荡一空,胡蛮寨的坊市成了整个滦河流域唯一可以进行货品贸易的地方。
胡蛮寨建起至今,已经过了三十余年,且距离京城仅只二百六十里,大明朝廷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其存在,也曾数度有过大臣上书提议,要朝廷发重兵征剿,把这个不受王法约束的城寨在大明的疆域上抹去。
然而无论是当初的光宗皇帝,还是后来的熹宗朱由校,到现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都没有下旨出兵。这其中的原因,一是胡蛮寨城坚地险,易守难攻,而更重要的,是这处城寨的存在,对于大明朝北境边疆的安全其实颇有益处。
大明朝自开国经历了二百余年,自永乐帝时达到鼎盛,之后便逐渐开始没落,尤其到了泰昌,天启两朝,更是每况逾下,而至崇祯以来,天灾人祸不断,国力衰竭的程度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百年前永乐帝朱棣纵横北疆,八方归服,现今的大明朝却早已风光不再,尤其是北方边境,更是面临着重重的危机。蒙古虽已分裂,但各个部落的兵马仍在,后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集结八旗精兵多次犯境,几番大战下来,大明朝皆是败多胜少。
崇祯登基之后,这种情形更加严重,以现今大明朝的军力,镇压从各境纷起的义军都已焦头烂额,实在再无余力去应对外患。
北方民族侵犯边境,究其原因,实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所至。这些民族向来以游牧为生,不惯于从事种植,食物的产出极不稳定,一有气候的变化,就时常会落到断粮的境地,于是入关抢掠便成了他们谋生的惯常手段。
然而,北方的大草原亦是有其独特的资源:兽皮,羊毛,药材,皆是中土大明所需之物,而丰富的铜铁矿藏,冶炼出来亦可以用于打造兵器和其它器物。
长久以来,北方各游牧部落与大明商人在胡蛮寨交易,以他们特产的货品换取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须之物,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危机。如若没有了胡蛮寨,双方的贸易通道即被截断,失去了粮食来源的北方游牧部族,入侵关内的次数恐怕会更多。
这也是大明朝的数代皇帝都没有贸然出兵围剿胡蛮寨的原因。而这个不受官府辖制,没有王法的特殊城寨,居然就在距离大明京城不到三百里的所在下安然独存了几十年,被朝廷视而不见。
当厉虎和朱徽婵姐弟抵达滦河岸边的石喉道时,已是第二天的黄昏时分。
三人在林间的小溪旁露宿了一晚,第二日一早便即出发,朱徽婵原本所骑的马匹被砍折了后腿,但正好可以换骑完颜雷的那匹黑马。
为了躲避官兵,他们所走的路径皆是偏僻的荒野小道,颇为崎岖难行,但朱徽婵却兴高采烈,心情甚佳,昨日被劫所受的委屈苦处,似乎已被她忘得一干二净,直把这次出行当成了外出游玩一般。
她甚至希望从路边再跳出几个剪径打劫的山贼草寇,也好再过一过行走江湖,除恶扬善的瘾,只可惜天不随人愿,这一路之上颇为平静,没有一点儿意外发生。
到了太阳西沉时,胡蛮寨高大的城郭,已出现在了远处的河谷之间。
城门前方百丈之处,设有一个路卡,几道粗木做成的拒马摆在道路的中央,十多名背刀挎剑,身披皮甲的汉子站在旁边守卫。
胡蛮寨虽然没有王法,却并非全无规矩,而在这儿最大的一条规矩,就是进到了城门就绝不允许动手拼斗,否则将被执掌城寨的各方势力联手格杀,而违犯者所在的商行马队也将被驱逐出城,再不能进入胡蛮寨。
这条规矩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所有的商人在胡蛮寨中都可以安心交易,不必担心有强抢豪夺的事情发生。而相对地,商人们也必须付出一点代价,那就是进城之时必须交纳所携带货品价值的一成,作为接受保护的费用。
当然,禁斗的规矩仅在城里有效,如若没有足够的自保之力,在此贸易的马队出了城寨以后货品钱财被人抢掠,胡蛮寨却是不管的。实际上,这种事每年也都发生得不少。
关卡前的大路旁摆着一张木桌,桌后坐着一名头戴瓜皮帽,身着绸袍的中年人,正是负责收取例银的管事者。城门口的管事并不是很好当,因为要对所有进城的货品做出大致准确的估价,若不是见多识广,对坊市交易有着丰富的经验的人决难做得到。
厉虎三人两骑驰到了路卡之前,中年管事打量了他们几眼,朝着厉虎唱喏道:“按例纳银十一两!”
“十一两?”厉虎道。
“不错,”中年管事道,“上等女奴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