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在末世 作者:九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隐在末世 作者:九溪-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一面终于暴露无疑:继续干,看不见就点上火把,把应急灯也拿过来,除了女人和柯伯,管理层所有人员下地,今晚干不完我们都不要睡觉!
    终于,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地都翻完了,其中还有将近百亩的土地已经完成了深耕挖出了田垅,只等明天一大早放入底肥就可以把红薯苗种下去了。
    回到家,男人们都累瘫了,入睡前不少人想:温文尔雅看着很好说话的许大老板原来这么可怕,简直就是铁石心肠……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第91章 家园(二)
    
    第二天栽种红薯那可真叫男女老少齐上阵,年轻力壮的从早晨五点一直干到晚上九点钟,对其他人的要求虽是量力而行,但绝大多数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干七八个小时的不在少数。即便如此,栽种红薯和接下来播撒草种也花了整整四天时间,这还是因为他们拥有起垄覆膜栽种等多种农用机械的缘故,不过考虑到这些机械迟早要被淘汰掉,带的不多,更多的还是依赖人工。
    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按期完工,时间也进入到七月中旬,现在下午的最高气温已经接近40度,这个时候,房子就成了头等大事——天气越来越热,再在那些个闷热的小屋子里挤下去,很多人就要挤出毛病来了!
    于是建屋又变成了头等大事,好在云芝县位于大陆腹地,又在群山之中,早晚有十度温差,尤其是早上五点到上午十点这一段,一般都不会超过33度,几乎称得上“凉爽”了。因此上工的时间也变成了早上五点至十二点,傍晚六点至九点,算下来一天还是要工作九个小时,而且是高温作业,仍然十分辛苦,不过,看到自家的屋子一点一点的成形,所有人都毫无怨言。
    最后建成的定居点是一大带七小,总共八个“圆屋”,因为这期间那两个司机也回来了,他们不但接了家人过来,还带来好几家亲友,大大小小共有34个人,正好合住一个大屋。对于新人的加入,老人们多多少少是有些意见的,因为他们错过了此前累到几乎要吐血的“农忙”,不过大家看管委会没有举动也不太敢提起,多数人只敢在心里面嘀咕几句。
    到七月底,五个小圆屋终于建成,管委会公布了房屋分配结果,一连几天,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跟过节一样。
    这么快就能够住上新房子,一是他们人多,很多人还都是熟手,房子的结构又很简单,没几天主体部分就完工了;二来嘛,也是因为多数房子完全没有装修——平整的水泥地面加上平整的石灰墙面,仅此而已。真正耗费时间的,是顶层的种植室,防水要做好,特殊的屋顶设计也增添了好几道工续,此外还要安装太阳能电池等等……光是屋顶部分就花去好几天功夫。
    少年陆原沾了他爹的光,消息非常灵通,昨晚上得到消息,今天一大早看到李霞立即兴冲冲的问:“小霞,你们家什么时候搬?用不用帮忙?”
    李霞嘿嘿一笑,慢悠悠非常得意的道:“我们家昨、天、晚、上、就、搬、完、啦!”
    “真的啊……”
    包括陆原在内的几个半大娃全都瞪起眼睛看她,有相熟的小姐妹更是摇起她的胳膊:“快说,快说,新房子好不好,新房子好不好……”其实他们大家都是今天搬家,晚了一天而已。
    李霞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这才摇头晃脑地开口:“新房子当然好啦,跟以前城里人的房子一模一样,家家都有厨房有厕所,在家里就可以洗澡呢!”一个两室一厅使用面积总共才36平米的“经济适用房”,到了李霞嘴里连升数级,一下子成了准豪宅。
    “哇……”一帮丫头小子立即炸了。他们家里以前都是在城里租房子住的,住房条件并不是很好,自从闹了e病毒,家里的奋斗目标更是由买房子变成了吃饱肚子,带卫生间的屋子早就成了奢望。
    “当然是真的啦,我爸说我们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有一个水箱,前天晚上不是下了雨吗,昨天晒了一天,正好拿来洗澡。不过我爸也说了,嗯,不对,是风哥说的,那个水不能喝,只能用来洗澡洗衣服什么的。”
    其实屋顶上的大水箱,夏天收集雨水还在其次,主要在于冬天可以收集雪水,免去到江边取水之苦,设计非常周到,不过李工头尚且年幼,对于这些显然是不够清楚的。
    讲了几句,李霞就开始驱赶听众:“上工了,上工了,刘洪,快把羊放出去,没听见它们一直在叫吗。王敏,看好你的鸡,还有刘海洋……”
    李霞盯着几个下属各就各位,各自赶着自家的动物幼崽离开村子,这才牵着一头牛犊跟陆原走在最后——他们俩的主要任务是照看好六头牛犊和四头小毛驴,这算是聚居点最值钱的牲口了。
    陆原这才有机会问她:“你们家分到几套房?”
    “三套。我家一套,大伯家一套,爷爷奶奶和小叔一套。”
    李霞的爷爷奶奶还健在,他爸三兄弟,大伯一家五口,她家是二房,有四口人,除她之外还有一个四岁的小弟,再加上二十九岁的光棍小叔,总共十二口人,全都奇迹般地躲过了e病毒,并且成功地在江安生存了下来。
    “为什么不要四套?”陆原很奇怪,李霞家所在的三号圆屋都是小套二的布局,那么多人,三套怎么够住?
    李霞叹气:“这个是管理会分的啊,再说一年要七百斤粮食呢,陆公子!”
    按照规定,除开老人和未成年人,每个成年人每年都要交100斤粮食,连续交纳10年,房子才属于自家。李霞大伯家的两个姐姐都过了16,再过几年,她自己也到了必须交粮的年纪,现在大家都不清楚收成怎么样,七八百斤粮食听上去还是蛮吓人的。
    陆原对于700斤粮的感触不深,只郁闷的道:“还是你们家好,说搬就搬。我们的房子还没有修起来呢,我爸妈就开始为装修吵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住的进去。”
    李霞拍起陆姓少年的肩膀,笑的像个大姐头:“这个就叫有钱人的烦恼。你看我们穷人,有个能够洗澡的房子就乐开花了,哪像你们,听说不但要装修,有些人还说要打墙,两户弄成一户,这不吃饱了撑的嘛,出门就是走廊,走一圈都花不了五分钟,犯得着打墙吗?”
    “嘿嘿,我听说风哥不准他们打墙,说上面种着庄稼呢,一不小心打漏了,大家都湿着睡吧!”
    穷人这边好办,越穷的人搬的越快,一拿到钥匙,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用记账的方式领了各种家俱用品,欢天喜地地搬家了。
    倒是富户那边弄出来不少幺娥子。很多人家都有特别要求,比如把两套屋子合并成一套,以此拥有两个卫生间并扩大客厅面积什么的。许凌风不同意他们打墙,于是只好停工修改设计,再加上家家户户都要装修,到现在屋子都还没有完工,最近一段时间是不要指望能够拿到钥匙了。好在富有家庭都集中在5号和6号圆屋,没影响到其他人,他们自己折腾自己,谁也管不着。
    不过陆原不知道的是,他家所在的当中那个大圆屋,才是最麻烦的。这个大屋最后入住的人数定为82人,除了宋许两家及其亲友,住进去的还有管委会成员及其家属,另外还有两户拥有老人的农技家庭以及胡大厨一家。对了,陈慧兰也住那里,没人愿意跟她一组,大屋这边接纳了她和她的两个孩子。
    除了住宅,大屋还有学校餐厅诊所农技室以及各种办公用房等等,另外还必须留出足够的地方作仓库,这个圆屋面积有多大可想而知,难怪还没建成大家就自发地称其为“大屋”了。光设计稿许凌风就大修了三次,最后干脆改成三层——一楼办公及仓库还要圈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种粮。
    对于这些陆家长子所知有限,反正他知道搬家没戏,这会儿少年急于向李霞炫耀的是另外一个内部消息:“知道吗,要分地了呢,我听我爸跟风哥讲,地太多了,怕大家种不过来呢。”
    李霞眨眨眼睛:“不会吧,我们有346个人,400亩地分到每人头上才一亩多一点点啊。”
    “你忘了还有400亩牧草!而且我听说不是按人头分,是按男女分,我们分不了他们那么多,老人最少,才一人一亩。就这样还有好多人家种不过来呢,像我们家,我和爸妈还有我妹,可以分到七亩半,别说七亩半,我觉得我们连半亩都种不下来……”
    李霞“噗”的一声笑了,经过一个月的高温蒸烤,小丫头已经是实打实的黑碳一枚,裂开嘴露出满口白牙,不用化妆都可以去打牙膏广告了:“放心,我家人多,我爷爷七十多岁一样下地,连我妈我大婶干活都是一把好手,到时候把你家的地交给我,保管帮你打理好,不过,是要收费的喔……”
    这一对少男少女都没有想到,一语成谶,今日的一句戏言,两天后就成了现实。
    ——
    两天之后,管委会公布了耕地分配方案:成年男性一人3亩,女性2亩,未成年人1。5亩,老人1亩。
    这么分配的原因无关歧视,是考虑到大家实实在在的体能的结果。而且最后加入的几户人家,虽然也分到了同样数量的土地,但已经耕种的只占三分之二,剩余三分之一需要他们明年自己动手开荒,对这几家的不满情绪至此烟消云散。
    另外,整个聚居点想要正常运作下去,必定需要管理及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可以兼职,但像老师医生这类人员却需要全职,除此之外,专业的安保及半职的防务队也都是不可或缺,因此征税不可避免。不过管委会保证税率会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以内,绝对不会超过收成的十分之一。而且今明两年都不收税,后年收不收视情况而定,等到明年秋收之后再做决定。
    方案一出来,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人家完全没有劳动力,比如宋隐表妹吕婉君家,一共分到五亩半地,家里却连个成年男人都没有,她种不出粮食一点都不稀奇,要是种出了粮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