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又看到了琴,琴俨然已是一个幸福的少妇,她谈笑风生、气色很好,和他第一次见到的琴判若两人。朋友想着该不该和她说这件事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决定和琴说这件事,因为他已经为此背负二十年,如果他不说出来还得继续背负。在讲出事情前,朋友先对琴进行一番安抚,当他把事情说出来的时候,原本以为琴会哭或竭斯底里地发作,让朋友没想到的是琴只长长叹了口气,接着发出了朗朗地笑声。朋友以为琴疯了,很后悔把事情告诉她,慢慢地朋友发现,琴只是对往事发出嘲笑,原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包括人的情感,而这二十年来他一直为告诉还是不告诉琴这件事做着艰苦的思想斗争和心里挣扎。
通过住院我明白了生死只在一瞬间,我变的豁达了,变的开朗了。特别是看了这则故事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爸爸告诉我调动事情已经联系差不多,先到他以前中学单位当会计,之后往宁波调动,因为爸爸刚到宁波上班不久,马上提出给我和妈妈调动不太好。
我开始整理我的东西(包括日记、书信和诗,书信以红哥的最多)。我不像红哥用手撕,我要用火烧掉,不留任何痕迹,彻底与过去决裂。看着红哥用爱编织的书信,我还是流出了眼泪,这里有我们七年来交往的纪录,有我们为爱而共同追求的梦想,有我们因爱而发生的不快,有我们为爱而产生的甜蜜。
《焚信》
我拿起最后一张信笺,
火光中映着我流满泪水的脸,
这里面绞织着,多少恩怨,多少辛酸,
这里面凝结着,多少心血,多少情感。
火光中冒出缕缕青烟,
我焚掉了最后一点思念,最后一张信件,
多少美好的往事啊,尤如这飘悠的青烟。
梦幻中曾有多少个心愿,
希望中一个个被破灭,
往事又浮在眼前,竟如梦一般。
轻轻地、轻轻地我将灰烬捧起,
我在颤抖中抽泣,
烧掉吧,所有的过去,
烧掉吧,过去中全部的回忆。
烧完了书信和日记我又拿起诗,日记中大部记录的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我写得诗可是凝结了我很多心血,甚至有些是灵感来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和红哥闹意见后,红哥多次误解我诗中的意思,虽然不舍但也没必要留存了。
《烧稿…哭友情》
诗书随我七年整,凝成斑斑血泪痕,
多少遐想诗中吟,伴我夜夜入梦中。
曾记得,班里赋诗初脱颖,全校比赛第一名。
只指望,高山流水遇知音,不想以此攀高升。
那知晓,世人误我诗中情,冷言冷语伤我心。
如今是,记意未死墨迹新,历历在目往日景。
那堪首,互赠诗书缠绵情,多少恩怨从此生。
更难忘,同吃同住一同寝,胜似胞兄手足情。
不曾想,人情不如纸义重,何必再将诗稿存。
从今后,万般恩情就此分,让这诗稿化灰烬。
只落得,一缕青烟飘诗魂,要想拾起已不能。
我想我今生今世不会为爱而流泪,不会为情所累,因为我曾经拥有过,而且为它伤透了心。情断了,义没了,我也不会再去写诗了,一切的一切都一去不复还了,我在这里输的干干净净,除了伤痛就是伤心。我应该上路了,我应该离开这伤心之地了。
第二十一章 二十年后
同学聚会
眨眼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我基本上和同学失去了联系,我已经调到北京一家银行工作十多年了,西安同学很少来找我,大概他们觉得我是北京人,不愿意给大城市人添麻烦吧,北京本身大他们对北京又不熟悉,而我确实不知道同学们经常来北京学习和开会。
我有很多次去西安出差的机会,但我都让给了别人,我说:我在西安学习和工作过,西安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我太熟悉这座城市了,你们没去过可以去看一看西安这座美丽的城市。
不是我不想去,也不是我心狠不愿意去,只因我有太多的伤心故事。我怕看到这座城市,我怕看到同学,我更怕看到曾经伤害我的人。西安的一草一木都会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都会引起我的伤感。因此,我心里很矛盾,很想看一看这座城市的变化,很想看一看同学的情况,但我又怕让我已经抚平的心灵因此而引起对往事痛苦的回忆,又想起伤痛的过去。
这次到西安出差是不得已,因为这次学习是领导安排好必须在西安,而我又是这次学习的组织者,我没有推脱的理由。再则二十年过去了,我想我能够面对一切了。
时光任苒,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西安变化太大了,这座集古老与现代为一体的城市,变的越来越美了,我有点恍惚隔世的感觉。虽然我一再拒绝来西安,但我还是非常地喜欢西安这座漂亮的城市。我喜欢它的阳光,喜欢它的空气,喜欢它的小吃,喜欢它的建筑,喜欢它美丽的环境,喜欢这里的人们,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离开西安这么多年,再回到西安才感觉到了它的妩媚,原来除了北京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安,因为我在这里生活了七年多的时间,这里有我挥洒过青春的汗水,有我追风的脚步,有我寻梦的痴情,有我丢失的情爱,更有我难以忘怀的伤痛。
这次到西安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同学,因为这次学习近一周时间,而我又没什么事,除了第一天开课我主持和开场白需要讲话外,其他时间我可以不参加。期间的组织学员们旅游我也不用参加,因为大部分地方我都去过了,可以让处室人员组织便可以了。没及时通知同学我来西安,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知道同学聚到一块肯定会狂饮,这样会影响我第二天的讲话,甚至会喝多了讲不了话。为了把学习班办好,不让学员们有看法,所以没有通知同学们。
第二天下午,我给晓晨打了电话告诉我来西安了,晓晨有些不相信,但听我确实没有骗他的意思,很高兴地嚷了起来。问我在什么地方住,我告诉他是曲江惠宾苑宾馆。他说晚上就在宾馆安排,把我走后没见过的同学都招呼来见一下。在大学同学中晓晨是我离开西安后见过最多的同学,因为他曾去北京开会和学习过几次,去单位和家里看过我,相互留了手机号,但我们从未聊过同学的事,可能晓晨怕提起同学而伤及我。
很快晓晨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六点到预订餐厅,并告诉我同学能来的全来。我是一个守时的人,5点55分的时候我走进了餐厅,同学已经全到了,原来晓晨故意让我晚来,通知其他同学都是5点半到。当我走进餐厅时,同学们一起站起来给我鼓掌,我看着同学们的举动,热泪盈眶,还有些不好意思,看着热情、亲切的同学,真的说不出的感激。
大家已经给我留出了位置,我居正中,因为我算客人,客人要做中间。这与北京坐法不太一样,北京是主人要坐中间,我客气一番后就坐了。就坐后赵兰花首先给我出了一个难题,问我坐在我身边的人是谁。我楞住了,我盯着眼前的女子看了一下,又招起头看了一眼大伙,想从大伙眼神里看出些门道,大伙都看我等着回答。可能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应该马上就会说出答案,但我确实猜不出是谁。我在脑子里快速地想了一下,没有想起眼前女士是谁,于是我想可能是谁的高中同学有过一面之交,让我回忆一下,考我的记忆力吧。
我看了一眼赵兰花征询地问道:“是你的高中同学吗?”。我以为赵兰花高中同学正好遇到一块了特意赶过来了。
赵兰花笑了笑说:“也是你的同学啊!”
“我的同学?”我有点不相信地看了看摇摇头,大伙一起笑了起来。
大伙笑的我莫名其妙,我不知道是我猜不出来大伙笑我,还是赵兰花拿我取笑大伙笑我。我问赵兰花:“真是我的同学吗?是什么时候同学?不会是我小学或中学的同学吧?我怎么没映像,是糊弄我吧?”
赵兰花看着我笑着说:“你大学的同学啊!”
“我大学同学,不会吧,我怎么不记得大学有这样一位同学,就咱这记忆,如果大学同学肯定不会忘记。”我突然醒悟道:“奥,是咱们同届的大学同学吧?我想起来了,叫什么来着……,叫马晓英,绝对没错。”我握着身边女士的手说:“你好!”
女士也握着我的手笑的哈不拢嘴说:“你好!”
同学们笑成一片,我知道肯定是猜错了,可是眼前女子通道是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吗?没有和她长的相像的人啊。
赵兰花看我真是猜不出,不像是装的,笑着说:“不难为你了,告诉你吧,这是你同桌的燕姐。”
“燕姐?”我不相信地瞪大眼睛,嘴巴张的大大的楞住了。这就是那个曾经让同学们仰视的燕姐吗?真是不敢相信,燕姐变化这么大,同桌的我竟然坐在身边没有辨认出来。燕姐比过去胖了很多、很多,过去的燕姐年轻漂亮,人很瘦,个子不高,眼睛挺大但不是双眼皮,是那种内双。眼前的燕姐让我大跌眼镜,好看的燕姐不见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臃肿、肥胖的燕姐,燕姐胖的人都走了形,以前那双好看的眼睛,变成了向下耷拉的三角眼,过去的燕姐鼻子有些微微上翅,但由于人胖鼻子好像大了一号,总之没有一点过去的影子。时间催人老啊,把一个好好的燕姐变成了这个样子。
燕姐看到我表情说:“怎么,没想到我变成这个样子吧?是不是老多了,变丑了吧。我都有孙子了,在有两年我就该退休了,你说能不变吗,你也不来西安看一看同学们,咱们一别二十几年没见面了,你要再不来西安,估计我退休后你可能更难见不到我了。”
“不是,燕姐依然还是那么漂亮、那么有气质,只是稍胖了一些罢了,因为好久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