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封萧皇后为虞国夫人一事,这中间还有个曲折。二月十六,李世民在政事堂与一帮宰相商议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封她个国夫人,交由她的弟弟萧瑀负责照顾。然而李世民却不同意,要求众人再议。众人都是老成精的人物,能看不成李世民心中的想法?只是李世民不说出来众人也不能凭着揣测谏他。于是众人都坚持己见。李世民见状,只得暂且搁置此事。
这事传到李渊耳朵里,李渊听了不以为然。他见过年轻时的萧皇后,自然知道她的美貌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他清楚李世民心中的想法。于是,他对张婕妤私下里道,“草原上子承父妾,兄终弟承兄之妻妾乃是常事。义成公主不先后做过启民、始毕、处罗、颉利的可敦吗?这四人可是亲父子亲兄弟(启民是父亲,始毕、处罗、颉利三人是兄弟)。”
张婕妤听了不悦,道:“你是不是想百年之后也让陛下承了贱妾?再者,突厥乃不懂礼义廉耻的野蛮之民,陛下怎能效仿他们?难道陛下想让史官记上一笔“蒸”不成?”李渊听了默然无语,不再提及此事。当然张婕妤也未必全是为了皇家的颜面考虑,而是心里对李世民有怨气,不想让李世民成好事。很快,李渊和张婕妤私下里的谈话就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听了暗叹一声。
二月十七,麦紫澜带着小麦粒入宫拜见萧皇后。萧皇后朝见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安排她在杨妃宫中居住。杨妃乃是隋炀帝的女儿,虽不是萧皇后亲生但有母女名分,所以李世民安排萧皇后在杨妃宫中居住也属正常。两人见面忍不住抱头痛哭,而后絮絮叨叨说了许久。
两人正谈的投机李世民忽然驾到。麦紫澜看到李世民望向萧皇后的神态立刻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找了个机会装模作样地对李世民道:“二兄,若论起来你还得叫萧姨一声岳母呢。你说是不是?”
李世民听了面色微红,讪笑着点头不已。不过李世民依然不死心,第二天在政事堂与众人商议时便透出口风,准备封萧皇后为昭容。魏征当先跳出来朝李世民狠喷了一通口水,说的李世民哑口无言。最后李世民只得同意众人的提议,封萧皇后为虞国夫人。
且说李靖与李绩合兵于白道之后,召集诸将议事。不过在李潜看来其实也没什么可商议的。有李靖、李绩两大军神在场,哪里还有其他将领发挥的余地?只需听他两人安排就是。果然,会议成为李靖和李绩两人讲台,诸将都竖起耳朵仔细听。李靖和李绩经过商议认为颉利虽然败了两阵,可现在麾下的兵力还很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现在唐俭已经到了颉利帐中,颉利肯定认为大唐已准备和谈,定然不会想到我军会突然袭击防备也会松懈下来。如果选精锐骑兵突然袭击,或许可以一战擒之。
虽然两人分析的结果是这样,但依然有部将万分担忧,道:“若我军突袭,颉利必然迁怒唐鸿胪,只怕会害了唐鸿胪的性命。”
李靖摆摆手,“陛下并没有下旨让我等停止攻击,再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要应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攻守事宜。现在是消灭颉利的最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日后想再消灭颉利就千难万难了。只要能彻底消灭突厥,此时也顾不得唐俭的安危了。诸位放心,出了任何纰漏有李某一力承担。”
李潜起身道:“诸位放心,李大总管此前已派了两百玄甲军士乔装改扮成唐鸿胪的护卫,李某也派人潜入了颉利军中,待我军发动突袭时,两百玄甲军士会护卫唐鸿胪逃出来。诸位只要莫误伤了唐鸿胪就好。”
众人听了皆笑遂放下心来。
于是李靖下令让李绩统大军在后面跟随,他自己亲率从大军中精选出来的一万名万名精锐骑兵,让每人准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潜自然在这一万人中。
李潜因有左卫中郎将的身份,李靖让他带领一千人。李靖的命令下达之后,李潜立刻将麾下的五个旅率叫来,好提前认识一下。
不多时,五个全身披挂整齐杀气腾腾的壮汉出现在李潜面前,齐刷刷拱手道:“见过李将军。”
李潜很满意地望着他们道:“诸位,按照李大总管的军令,自现在开始,李某将与你们同生共死。所以李某特意请诸位前来认识认识。麻烦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就从这边开始吧。”李潜指了指左边的第一名旅率。
第一个旅率是与李潜年纪相仿,他拱手道:“卑职常安。”
接跟着第二个拱手道:“卑职胡忠定。”
“卑职谢振营。”
“卑职夏侯延。”
“卑职苏烈。”
李潜听到最后一个名字觉得有些熟悉,再仔细一看那名旅率,发现此人年过三十,生的身材高大孔武有力,面目方正,唇上蓄着短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李潜忽然想到一个名字,望着那名旅率道:“苏兄的表字可是定方?”
苏烈略微一愣,道:“正是。不知将军如何会知道卑职的贱名?”
李潜如何知道苏烈的表字,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在李潜前世的记忆中,苏定方这个名字虽然不如李靖、李绩、程咬金、秦琼那么响亮,但也是如雷贯耳。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牛人现在竟然会成为自己的属下。
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始平(今陕西兴平以南)。大业末年,苏定方之父苏邕率乡里数千人组成地方武装,协助当地郡守镇压乱民。当时还只是一名少年的苏定方便以作战悍勇而闻名乡间。苏邕死后,苏定方奉郡守之命指挥起这支队伍。不久苏定方领兵破贼首张金称于郡南,他亲手斩了张金称。随后又破杨公卿(此人后来投靠了王世充)于郡西,追奔二十余里,杀获甚众。后来天下大乱,苏定方又先后投奔到窦建德和刘黑闼的帐下,立下了许多战功。
刘黑闼兵败身死之后,苏定方心灰意懒遂回归乡里,过起了隐居生活。贞观元年,苏定方听从朋友的劝说投军效力。三年来累功至旅率(跟某人一战就当了旅率没法比啊,不过贞观年之后战事少也是升迁难的主要原因),这次正巧赶上机会出征突厥。
得知眼前这个汉子便是苏定方,李潜笑道:“苏兄的大名李某早就如雷贯耳。李某不仅听说过苏兄的名字,而且还知道苏兄少年时便以勇武闻名乡里,十五岁便从父讨贼,亲手斩了张金称,将杨公卿杀的落荒而逃。只是后来却没了苏兄的音讯。不过李某早就猜想,似苏兄这等英杰又怎会被埋没?今日能与苏兄并肩而战,实乃李某之幸。”
李潜一通高帽戴到苏定方头上,让苏定方心里暗暗乐开了花。他谦虚道:“苏某那点破事怎能与将军您比?将军您出征吐谷浑斩其名王,对阵突厥斩其俟斤、特勤,您的战绩比苏某强多了。”
其他常、胡、谢、夏侯四个旅率听到两人的对话心里泛起酸意来。跟李潜和苏定方相比他们是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看来这一战他们只能在两人的阴影下盘着喽。
李潜看到常、胡、谢、夏侯四人神情,知道现在他们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微微一笑摆摆手道:“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咱们能被李大总管选中,说明大家都不错。不过,李某要的可不仅仅是不错。此战是我等获取功勋的最佳时机,错过这次机会,恐怕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是平凡一辈子还是一鸣惊人就看我们的了。李某想要知道的是,你们有什么信心吗?”
五人被他说的心潮澎湃,立刻齐声答道:“有”
“好”李潜趁热打铁道:“拿出你们全部的精气神来,让大总管看看,他对你们没看走眼回去准备,即刻出发”
二月初五当晚,夜幕降临,李潜率一千精骑为先锋提前出发探路。李靖率其他人紧随其后,前后距离保持十里左右。由于颉利此前从这条路撤退,所以他们经过之地附近所有的突厥都被颉利征召走。李潜根本没有发现任何突厥人的踪迹,可以放心大胆的赶路。
如此奔波了一天两夜,二月初七李潜率部已到达阴山附近。中午时分,负责探路的苏定方忽然派人回报说,前方二十里发现一个突厥营地,共有帐篷千余,人口超过三千,多是老弱妇孺,鲜有成年男丁。
李潜听了暗忖,营地里的成年男丁应该都让颉利带走了,且他并未全部带走这个营地的里人的可见颉利的营地就在附近。若是直接冲杀过去,他们只有千人,难以保证让这些人一个都跑不掉,草原人人擅长骑马只要放走了一个,到颉利那里通风报信,那此次突袭就没任何意义了。李潜思忖片刻,命人回报苏定方,暂且按兵不动严密监视。待李靖赶到再说。
不过小半个时辰后,李靖率部来到。李潜立刻将查探到的情况详细禀告给李靖。李靖听后,立刻下令全军分成四部分,各自迂回到指定方位包围营地,不要放跑了一个突厥人。
李潜领命,立刻赶往前方与苏定方会合,然后悄悄饶开营地到前方堵截。一个时辰后大军发动突袭。此次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在射杀了少数胆敢拿起武器反抗或骑上马想逃跑的突厥人之后,唐军用突厥语一阵齐声大喝,“投降不杀”剩下的突厥人便投降了。
经过审问,得知这些突厥人的确是普通牧民,部族成年男丁全都被颉利带走,只留下老弱妇孺在此。颉利的牙帐就在距离此地不到百里铁山脚下。
得知颉利的位置,众人松了一口气。不过如何处置这帮人成了难题。
有人主张羁押看管,不过,李靖所率领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再分出人来看管这些人只会降低战斗力。有人主张杀之,被李靖以杀俘不详为由拒绝。最后李潜反正距离突厥人的营地也不远了,不如将这些人全部带走。
李靖听了眉头一抬,“如何带?”
李潜道:“用牛皮索将他们绑在马上,然后再将几匹马的马缰用牛皮索互相连起来。这样他们中即便有人想逃跑也逃不了。再在前后左右各派千人看管,若他们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