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明- 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略部署。因此,多尔衮极有可能也会这么做。换言之,在未来的两三天时间里,鞑子可能不会贸然进攻。当然,多铎是个例外。

多铎还年轻,还非常的冲动,鞑子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他极有可能忍耐不住,马上带兵杀回来。所以,未来两三天,是否真的没有鞑子前来袭扰,也不见得。多铎要是出动了,多尔衮肯定会跟着出动。因为,鞑子不可能还采取添油战术了。对于指挥官来说,添油战术绝对是大忌,相信多尔衮也是明白的。

“大人,高顾问来了。”史立威忽然进来报告。

“哦?”张准有些诧异的说道。

高弘图居然在这个时候到来?

难道,莱州府后方发生了什么事?

自从鞑子进入山东以后,张准就要求莱州府所有的机构,以及生夏宗的每个成员,都要自觉的抵制谣言的传播,防止人心惶惶的事情出现。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张准在莱州府还留下了五个营的兵力,在大嵩卫也有一个营的兵力,帮助弹压流言。有如此周详的安排,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啊

张准站起来,走到云峰居的外面,看到两个熟悉的人影,正向自己的走来。其中一个,正是高弘图。另外一个,则是张慎言。看到张慎言到来,张准就有些明白高弘图为什么到来了。当然,有时候,即使明白也要装作不明白的样子。因此,张准决定,立刻装傻。

“藐山公,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张准很有些惊奇的说道。

“是老夫将你的老师拉来的。”张慎言脸色凝重的说道。

“藐山公亲自来到前线,晚辈真是喜出望外啊”张准打着哈哈说道。上次张慎言不辞而别,张准就感觉到,要将这老头子拉到自己的阵营来,恐怕是有些难度了。不过,他是不会放弃努力的。

“老夫来这里一趟,可真是不容易。”张慎言不动声色的说道。他这番说话,有些没头没脑的意思,好像又蕴含着很多的意思。高弘图听了以后,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张准反而没感觉到。文人卖弄字眼,张准听得懂才怪了。

张准微笑着将两人请到云峰居里面,叫人上茶。

高弘图和张慎言连夜来到这里,当然是有要事。不过,张准装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等张慎言主动开口。他决定装傻,那就要装到底了。这年头,最高明的本事,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慎言似乎也希望张准首先开口,结果等了片刻,张准就是不吭声,好像什么都没有觉察到,什么都没有感觉到,他只好关切的说道:“玉麟,鞑子目前情况如何?”

张准将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既然有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心理,他的描述,自然是该说的大说特说,不该说的绝不透露。有些地方还故意往大里说,至于无中生有,瞒天过海,自然也是有的。比如说,虎贲军的伤亡情况,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出现一些人员伤亡,是完全正常的。

果然,张慎言听着,不断的点头。他显然没有察觉到张准的话有一半是不真实的,还以为张准挺开诚布公的,原本有些绷紧的脸色,逐渐的舒缓开来。良久以后,他才缓缓的说道:“玉麟,老夫并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栋梁之才。有你在黄县挡住鞑子,国之大幸,民之大幸啊”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藐山公是从哪里来的?”

张慎言说道:“南京。”

张准微微有些惊讶。

张慎言居然是从南京来的?他的老家不是在山西吗?怎么跑到南京去了?难道不愿意这么快告老还乡,想到南京去走走后门?这可不太像是张慎言的性格。

似乎察觉到张准的疑惑,还察觉到张准内心的龌龊推测,张慎言落落大方的说道:“老夫去南京,是和刘启东商量一些私事。”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第471章 月光光,心不慌,挖人忙

刘启东就是刘宗周,现在的南京兵部尚书。他字启东,故称刘启东。说起刘宗周,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他了不起的地方,不是在他的官职,而是在于他的思想和学术。他是明末最后一个儒学大师,主攻心学。他开创了一个派系,叫做蕺(ji)山学派。

不知道他名字的人可能很多,但是不知道他弟子名字的人可能不太多。因为,他的弟子,名字叫做黄宗羲。清军南下以后,刘宗周绝食而死,以死明志。后世有人说,刘宗周的死,导致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张准漫不经意的说道:“藐山公从江南来,不知道江南的情势如何?鞑子到来山东,对江南有没有影响?”

张慎言晦涩的说道:“不好,相当的不好。”

以他的稳重性格,连续重复两次不好,江南的情况,就是真的相当不好了。事实上,不单单是江南,整个大明朝的情况,都非常的不好。如果说之前的局势,是摇摇欲坠,现在则是奄奄一息了。

东江镇投降,登莱巡抚投降,对于整个明国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一样的坏消息。山东不是辽东,登州城更不是沈阳。一直以来,山东都算是明国的核心腹地,是鞑子无法染指的区域,是相对安全的所在。现在,鞑子居然占据了山东一角,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从鞑子出现在山东的时候开始,整个明国,都在疯狂的传播有关的消息。闻香教的人四处逃散,带去了大量的或真或假的消息。最后,这些消息经过传播,全部都变成了漫天飞舞的谣言。由于涉及到鞑子,涉及到近在咫尺的山东,谣言的传播速度是相当的快。

不要指望谣言有什么真实度,有真实度就不会叫做谣言了。越是夸张的谣言,越是有人相信。有的谣言甚至说,鞑子已经控制了济南府,正准备分成两路,一路北上京畿地区,一路南下洗掠江南。一时间,整个江南,人心浮动,惶惶不可终日。

贫民百姓的恐慌,还可以承受,关键是连官府和士绅都支撑不住了。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扬州府。扬州府聚集了江南大部分的富商,所有的盐商都在扬州府。山东往南,首当其冲的就是扬州府。那些大盐商听说鞑子出现在山东,随时会南下,一个个都紧张得不行。有人甚至连夜南逃。整个扬州府,慌乱一片。

新任南京兵部尚书刘宗周,听说鞑子出现在山东,也是大吃一惊。鞑子控制了山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山东的北面,是北直隶。山东的南面,是南直隶。可以说,鞑子只要控制了山东,就等于是将南北直隶都完全分隔开来了。山东距离南直隶这么近,鞑子的骑兵,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长江边

要说以前,大家可能还觉得,依靠长江的天险,还能阻挡一二。但是,上次南京城被张准大闹过一次以后,大家都看穿了南京守军的真面目。张准只有几百人,南京守军都支撑不住,更不要说大量的鞑子了。与其指望这些守军,还如指望自己的家丁呢。鞑子要是真的到了长江边,南京城肯定不保。南京城都保不住,更不要说扬州了。

以前,无论鞑子是在辽东和明军激战,还是越过长城南下洗掠,受苦受难的,都是辽东的民众,又或者是明国北方的民众,和江南基本没有关系。对于北方发生的灾难,江南的百姓,基本上是坐视的。因为,战场距离他们还很远。鞑子越过长城南下,是不可能到达江南的。所以,江南的百姓很淡定。

但是,在鞑子控制山东以后,江南的百姓就无法淡定了。从山东出发的鞑子,一个箭步,就能到达江南。想到鞑子的凶残,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尤其是那些富商,大户人家,更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有门路的纷纷往苏州、杭州方向躲避,没有门路的,只好呆在家里等死了。

对于京师的朝廷来说,鞑子出现在山东,也是个晴天霹雳。本来在辽东应对鞑子,就已经是筋疲力尽了。鞑子绕过长城南下,朝廷根本没有办法应付,只能眼睁睁的坐看鞑子烧杀抢掠,满载而归。现在,鞑子居然出现在山东了,朝廷哪里还有能力对付?

听说鞑子到来山东,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就是衡王。有过上次被张准放逐的经历,这一次,衡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跑了再说。什么藩王不得擅自离境之类的规定,衡王都不管了。万一被鞑子抓到,连脑袋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礼法?

衡王一口气跑到了济南,又躲入了德王的家里。和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德王无法镇定的安慰衡王了。因为自己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天知道鞑子什么时候会打到济南府来,连他也一锅端了?想来想去,不得要领,德王只好和兖州的鲁王一起,上书崇祯皇帝,要求派兵保护。崇祯接报后,自然是下令兵部立刻派兵保护山东。

然而,朝廷现在的兵力,也是捉襟见肘,哪里有多余的兵力派遣往山东?朱大典手里的战兵,还抽调了两万前往河南布防,防止陕西乱军进入河南呢。这是洪承畴强烈要求的,洪老九决定不让陕西乱军重新进入河南。然而,京师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就从山东经过,要是这条大动脉被鞑子切断,京师也就完蛋了。因此,山东也必须守住。崇祯又急又怒,严令兵部想办法解决。

当时的北京兵部尚书是张凤翼,他还兼任蓟辽督师。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力特别强的人,只是听话而已。接到崇祯的严令,张凤翼当真是头大如斗。他哪里还有兵力抽调到山东?除非是不要辽东,不要宣府,不要大同,不要河南了。他自己没办法解决,干脆将问题抛给了南京兵部尚书刘宗周。

刘宗周本身没有什么兵力,阻挡陕西乱军进入南直隶还不够,哪里有余力来管山东的事情?现在江南乱糟糟的,到处都在谣传,说鞑子就要从山东南下了。不但平民百姓跑,不但富商跑,甚至连一些卫所,都全部跑光了。南京城内的许多勋臣权贵,都派人到福建去寻找落脚点。

为什么去福建?因为福建有郑芝龙在那里根据江南一般人的印象,郑芝龙还是挺能打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