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海军的收获,的确是太丰富了。在出征之前,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原来抢掠居然是这么容易的。在陆地上彪悍勇猛的鞑子,在海上完全是软脚虾。在陆地上要从鞑子的手上抢东西,肯定不容易。但是,到了海上,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他们三个人看来,鞑子进占登州城,完全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只看到了占领登州城的好处,却没有想过占据登州城的危险。现在,鞑子被困在登州城上里面,想要出战,不行。想要退走,同样不行。也不知道他们的日子会怎么样,想来不会怎么好过。
显然,鞑子不可能坐视多尔衮和多铎覆灭。多尔衮和多铎好歹也是野猪皮的儿子,要是就此在登州城玩完,对鞑子的士气,绝对是沉重的打击。因此,他们肯定会不断的派遣船只南下,继续向登州城输送物资,又或者是想办法将登州城的残存鞑子撤退出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是皇太极,也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解救多尔衮当中来。张准原来的计划没有成功,却也同样的将鞑子拉入了泥潭。这个泥潭,深不见底,吃人不吐骨头,除非皇太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否则,想要逃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皇太极可以见死不救吗?
一顿丰富的晚餐以后,张准开始给大家分析当前的局势。
在张准描述当前形势的时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所有军官,都竖起了耳朵,仔细的聆听。对于很多的虎贲军军官来说,张准的形势分析会,是他们学习和提高自身水平的良好途径。想要成为优秀的军官,一定要认真学习张准讲述的有关知识。
张准一直倡导,每个军官,都要懂得思考,都要懂得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提前预知危险的所在。危险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在危险到来之前,一定会有先兆。尤其是军事上的危险,绝对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注意到这些蛛丝马迹,并且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推断出敌人可能的秘密行动。
比如说,鞑子的两次入寇,都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来往大草原的商人,已经注意到,蒙古各个部落,都加强了对来往汉人的巡查,甚至将他们怀疑的汉人,都关押起来。这一切,要是延伸开来,就能察觉到,这是蒙古人在为鞑子穿越草原做准备,试图掩盖消息。
又比如说,蒙古人突然大量的采购食盐,又或者是囤积食盐,同样是准备长途奔袭的先兆。因为战马在长距离赶路以后,一定要饮用大量,才能缓解疲劳。由于战马的数量众多,每匹战马需要耗费的食盐数量很大,故总体消耗的食盐数量,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只要是有心人,不难从食盐上发现问题。
要是能够将这些情况都综合起来,就很容易推测到,鞑子是准备有大动作了。然后针对性的展开侦察,鞑子的行动,根本不可能逃得过探子的眼睛。几万骑兵行动,怎么可能隐瞒?只可惜,大明朝是自己糊弄自己,不肯去注意这些蛛丝马迹。自身的情报部门又非常的不给力,那只好被偷袭了。
就这一点来说,袁崇焕做得也不到位。其实鞑子的第一次入寇,准备工作真的不咋样,保密工作也是相当的稀松平常,大军还没出发,很多人就知道目的地了。甚至都有蒙古人向袁崇焕通风报信了,结果袁崇焕根本不相信。最终,把自己的小命都葬送了。
周正宇有点担心的问道:“大人,万一鞑子不管登州城了呢?”
张准自信的说道:“不会的。”
周正宇虚心的问道:“大人,你能跟我们分析分析吗?”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原因很简单,皇太极和多尔衮、多铎有仇。”
周正宇等人都面面相觑。
皇太极和多尔衮、多铎有仇,不正好让他们死在登州城吗?见死不救,借刀杀人,不是最常见的除掉政敌的法子吗?
张准目光扫了所有人一眼,缓缓的说道:“可能有人会说,他们间有仇隙,那不是更好吗?刚好借这个机会除掉对方。有这个想法的人,都不懂得政治。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虚伪。政治的根本含义,就是我明明很想这么做,但是我就是不能这么直接的去做。”
“比如说,皇太极,很想除掉多尔衮和多铎。多尔衮和多铎死了,对他是有好处的。但是,他不能公开的动手。因为,政治上,皇太极必须树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形象。他不能这样公开的打击自己的政敌。”
“要是他放弃了多尔衮和多铎,就等于是告诉其他的建虏贵族,以后你们要是出事,要是和我关系不好的,我都不管了。你们最好是死在那里,不要回来了。他要是这样做的话,他的皇位就坐不稳了。反对他的人会很多。”
“事实上,在建虏的奴酋里面,有相当部分的奴酋和皇太极的关系不是很好。鞑子内部的权力斗争同样非常的厉害,非常的冷酷。野猪皮还杀了自己的亲弟弟。皇太极也囚禁了阿敏。豪格一心想要控制更多的牛录。如果皇太极有这样的动作,必然会导致很多人心寒,从而和皇太极离心离德。”
“相反的,要是多尔衮、多铎和皇太极的关系很好,皇太极还可以果断的放弃,落得一个壮士断腕,大义灭亲的好形象。但是,很遗憾,他和多尔衮、多铎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因此,皇太极绝对不能坐视多尔衮、多铎不理。”
毛会晖虚心的问道:“大人的意思,是鞑子绝对不会放弃登州城的,鞑子还要不断的向登州城输送人员和物资,对吗?”
张准肯定的说道:“你说对了”
毛会晖舒了一口气,随即轻松的说道:“那鞑子不断的南下,我们不断的拦截,鞑子岂不是完蛋了?我们只要控制了大海,鞑子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啊?”
张准摇摇头,缓缓的说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鞑子没有这么傻。你们的目光,必须放得更加长远一点一旦鞑子决心解救登州城,必然会有一个全盘的计划。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敌人的角度,看看敌人会怎么思考问题。”
微微顿了顿,张准目光一转,落在王成林的身上,意味深长的问道:“王成林,你说说,如果你是皇太极,你会怎么做?”
王成林想了好大一会儿,愁眉苦脸的说道:“我……不知道。我没有船。”
张准又转头问凌四少:“你呢?”
凌四少同样为难的说道:“没有船……很难。”
张准扫了所有人一眼,提高声音说道:“你们都认为鞑子的手里,没有船,是吗?鞑子没有船,当然就无法解救登州城,是吗?”
大部分的军官都下意识的点点头,只有少部分的军官,还在绞尽脑汁的思考,看看鞑子还可以从哪里搞到船只。要从辽东解救登州城,没有大量的船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目前的鞑子,的确不容易搞到船只啊
张准沉声说道:“鞑子的手里,的确是没有船。”
所有的军官,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原来张准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不等他们说话,张准又已经摇摇头,缓缓的说道:“你们的目光还是不够长远啊鞑子的手里没有船,不等于是鞑子的仆从军手里也没有船……你们想想,鞑子的仆从军里面,除了叛军,还有谁是他们的仆从军?”
第505章 最危险的解救方式
王成林浑身一阵激灵,尖声叫出来:“朝鲜朝鲜水师”
其他人立刻反应过来了,齐齐叫道:“朝鲜水师”
没错,鞑子的手上,的确是有水师的。
那就是朝鲜水师
朝鲜既然已经成为了大金国的附属国,朝鲜的部分军队成了鞑子的仆从军,那么,很简单的,朝鲜水师当然也在鞑子的仆从军序列。从仆从军的角度来说,鞑子的确是有可能驱使朝鲜水师参战的。在黄县大战的时候,就有朝鲜仆从军出现。
偏偏虎贲军对于朝鲜水师的了解,还真是不多。有关朝鲜水师,对于在座的人来说,还真的是一个谜。毕竟,朝鲜水师,涉及到的是另外一个国家。以他们的高度,还无法接触到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即使是张准,对朝鲜水师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在数十年前,在万历中后期,曾经发生过声势浩大的援朝抗日战争。明军和朝鲜军队一起努力,撵走了日军。当时朝鲜出了一个大人物,就是全罗道水军指挥使李舜臣。在击退日军的过程中,大明水师提督陈璘率军和李舜臣一起作战,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可惜,李舜臣和邓子龙一起,都在追击逃敌的时候,不幸牺牲了。
在李舜臣死了以后,朝鲜水师曾经消沉过,很快又变得默默无闻了。然而,和明军仅有的两支水师相比,朝鲜水师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朝鲜一直对日本都是非常警惕的,轻易不会削减水师的力量。不过,到底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就是张准都不是很清楚。
张准唯一知道的,就是朝鲜水师有一种很特别的船,叫做龟船。这是朝鲜水师特有的战船,能够抗拒一般火铳和小口径火炮的射击。在和小日本水师对抗的时候,龟船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眼下,不知道朝鲜水师还有多少这样的龟船?
而且,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一旦鞑子下决心,积极利用朝鲜水师,整合东江镇和登州水师的降兵,大力发展水师的话,虎贲军想要进入辽东,难度就大了。甚至,鞑子想要强行从海上解救登州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没错,目前的鞑子,的确是不懂得水战,上了船就两眼昏花,战斗力根本无法表现出来。可是,这一切都是可以训练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水兵,就好像没有人天生就是骑兵一样。但是,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任何的正常人,包括鞑子,都是有可能变成水军的。就像汉人也可以变成出色的骑兵一样。
事实上,鞑子并不需要将自己变成水军,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投降的汉奸和朝鲜人(朝奸?)来组建水师,而鞑子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