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明- 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弹劾他的奏章,现在已经到了内阁了”

张准很怜悯的看着眼前的倪宠。

得要多么的脑残,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居然以为自己是靠着朱大典的庇护,才混到现在的位置的。你要说他长的是人脑,张准真的很想扒开他的脑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脑,才会糊涂到这样的地步。不过,对于倪宠透露的消息,张准是很感兴趣的。朱大典居然又开始组建骑营了……这是又要准备送战马给虎贲军吗?真是太客气了

倪宠看到张准不吭声,还以为张准被镇住了,神色顿时得意起来,冷冷的说道:“张准,我要你立刻离开安东卫现在马上立刻”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这么说,你要和我刀兵相见了?”

倪宠狂妄的说道:“没错……”

张准突然抽出鹰眼铳,对着倪宠的脑门就是一枪。

“砰”

一声枪响传来,响彻整个港口。

倪宠闷哼一声,脑袋顿时开了瓢。鲜血飞溅,红的白的,都全部飞出来。张准开枪以后,利索的向后退开两步,以免被对方脑壳里飞溅出来的脏东西砸到。倪宠的尸体,随即向后缓缓的倒下。他的双眼,还睁得大大的,好像不相信,张准真的会杀了自己。

张准伸手将倪宠的尸身一推。倪宠的尸身,就歪倒在地上了。他的双眼,还是睁得大大的,死死的盯着张准。旁边的刘芒上去,在他的脸上踩了一脚,将他的眼睛用脚底抹上。张准收回鹰眼铳,自言自语的说道:“我能奈你何?你说我们奈你何?”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连串的枪声响起来。

张准既然都开枪了,其他的虎贲军当然不会客气了。

一时间,战场上枪声不断。倪宠带来的三千战兵,前排的纷纷倒下。要说打仗,这三千明军,哪里是七百虎贲军的对手?尹风毅他们,一早就想动手了,这时候自然不会客气。

双方的军队,相隔大约三十丈,正是虎贲铳发挥威力的最佳距离。相反的,明军的火铳,射程就没有这么远了。在噼噼啪啪的枪声中,明军的伤亡数字,不断的上升。很快,明军被丢下几百具的尸体,向西面仓皇的撤退,

“大人,官军都全部撤退了。”

片刻之后,枪声逐渐的平息,尹风毅上来报告。

“走”

“我们进入安东城”

张准微微冷笑,毫不迟疑的说道。

第521章 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

“大人,前面就是安东城。”

“城门前的三个人,就是这次在安东卫发动叛乱的骨干。左边的那个,叫做陈展,原来是安东卫后千户所的百户。中间的那个,叫做赵三明,是安东卫前千户所的总旗。右边的那个,叫做刘兴,是安东卫中千户所的普通军户。”

在靠近安东城的时候,尹风毅低声的介绍说道。

听说张准到来,在安东卫发动叛乱的三个骨干,陈展、刘兴、赵三明,都站在城门口迎接张准的到来。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其他几百个军户。这些军户的脸色都不是很好,身上的衣衫更是褴褛,不少人还身带残疾。显然,他们应该是安东卫日子过得最穷苦的一群人。

安东卫有十几万的军户,现在只有几百人欢迎张准的到来,说明这里的军户,对于张准的到来,并不是很欢迎。又或者说是存在某方面的很深的忌讳,不敢出来欢迎张准的到来。嗯,张准仿佛又有点嗅到当初灵山卫的感觉了。看来,这次的安东卫之行,自己又有很多事情要做了。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三人先后向张准行礼问好。

“嗯。”

张准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鼻孔里轻轻的哼了一声,然后跳下马。

他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感觉好像有点冷淡的样子。这个表情,是专门给这三个人看的,他要给这三个人一点压力。在路上,张准已经听尹风毅详细的介绍了安东卫的基本情况。安东卫出现的状况比较多,面前的三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各位我就是张准”

“听说安东卫出了一点事情,我专门过来看看”

“大家放心,我一定会给大家撑腰无论是谁,都不能使用武力对付你们鲁王府的管家,还有倪宠带领的战兵,都已经被我撵走了只要我在这里,只要虎贲军在这里,我绝对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

张准对陈展、刘兴、赵三明等人的态度很冷淡,对他们背后的军户却是非常的热情,开门见山的就说明自己的来意,还大派定心丸。他知道这些军户,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果然,后面的几百军户,听到张准的声音,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看来,鲁王府压在他们心灵上的阴影,还是非常的沉重的。毕竟,鲁王府不是别人,乃是皇帝的亲戚。得罪了皇帝的亲戚,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要是没有虎贲军撑腰,他们这些人的人头,早就被吊起来示众了。

张准随便挑选一个军户,沉声问道:“你怕不怕鲁王府?”

那个军户吞吞吐吐的说道:“不怕……有点怕……”

张准朗声一笑,豪气干云的说道:“不要怕只要虎贲军在这里,你们绝对不用怕我已经驱逐过衡王,再驱逐一位鲁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要是将我惹急了,我带着你们直接杀到兖州府去,让他在兖州府都呆不下去”

那个军户顿时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盯着张准。

驱逐鲁王?

实在是太恐怖了

张准却已经哈哈一笑,朝城里头进去了。

作为青州府最大的卫所,安东城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张准粗略的估算一下,城内的面积,至少有二十平方公里左右。在当时,这样的城,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城了。因此,城内有充足的空间,布置民居、商铺、仓库、军营、马厩、官邸等地方。有部分区域看起来甚至有点空荡荡的。

大部分的建筑物,包括城门和城墙在内,都有点年久失修。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卫所制严重衰落,自然会严重的影响到卫城的建设。张准仔细的看看四周的城墙,没有看到大炮的影子,想必又是被拆走去卖钱了。安东城内的街道,也是坑坑洼洼的,全部都是泥路。上面铺设的青石板,好像都不翼而飞了。

安东卫的卫指挥使官邸,位于城北,占据了很大一片地方。官邸是典型的庭院式结构,外面的围墙,都是红墙碧瓦,森严肃穆,极有气势。这座卫指挥使官邸,安东卫的军户在背后称之为“小紫禁城”,据说是仿制京师紫禁城而建造的。严格来说,这样的建筑,是违禁的。只不过在这个年头,事情太多,没有谁有精力来管这事了。

张准到来安东城以后,自然是住在小紫禁城里面。小紫禁城原来的主人,自然是被驱逐一空了。在小紫禁城的议事厅里面,张准将陈展、刘兴、赵三明三人叫来,商讨有关土地改革的问题。安东卫的一切问题的源头,还在于土地。只要土地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根据尹风毅的报告,安东卫最大的问题,就是部分军户的积极性不够。尤其是那些有田地耕种的佃户。偏偏这部分的佃户,在安东卫的地位又是最高的,是安东卫的核心骨干所在。他们不支持土地改革,陈展、刘兴、赵三明他们,根本无法完整的推行《均田令》。

当然,惧怕鲁王府的报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毕竟,霸占安东卫最多田地的,不是别人,正是在山东拥有极强实力的鲁王府。分到属于自己的田地,自然是好事。然而,要是鲁王府反扑过来,反攻倒算,那就未必是好事了。鲁王可是皇帝的亲戚,和一般的官员,是完全不同的,要是得罪了鲁王,官兵的反扑,一定会非常的猛烈。能不能挡住官军的反扑,说实在话,很多军户都没有信心。

鲁王府在安东卫的这四万亩田地,都是最好的,粮食的产量也是最高的。大部分的田地,都是安东卫的军户在耕种。他们已经从军户变为了纯粹的佃户。这部分军户,算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对于三人发起的叛乱,并不是很积极的支持。他们担心万一叛乱不成功,反而丢失了自己的活计,得不偿失。

人都是自私的,这部分佃户有这样的顾虑,一点都不奇怪。当初张准在浮山所造反的时候,部分佃户的积极性同样不是很高。但是,张准完全不要这部分佃户出手,就直接的拿下了浮山城。事成定局,生米煮成熟饭,这部分的佃户,也只有跟着张准走了。

现在的安东卫,叛乱有点不汤不水的感觉,想要推行均田令,却又没有推行到底。但是,要是不推行均田令,他们发动的叛乱,又要很快被镇压下去。就算不被镇压下去,一切都很快又要回复原样。部分的军户想要保持原样,部分的军户想要改变现状,这就是矛盾的焦点所在。

从地形上来说,安东卫距离兖州府,实在是太近了。朝廷在兖州府一直都驻扎有重兵。安东卫有什么风吹草动,官兵的行动都很迅速。比如说,这次安东卫闹叛乱,官兵的反应就非常的迅速。如果不是虎贲军及时赶到,震住明军官兵,现在的安东卫,早就被清洗一遍了。

安东卫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土地不够。安东卫有十几万的人口,田地却只有四十万亩左右。换言之,要在安东卫推行《均田令》,每个人分不到五亩田地,除非将山地都包含在里面。偏偏安东卫的西北面,都是五莲山山区,山高林密,贼匪出没,就算要垦荒,也没有多少可以开垦的田地,这使得军户们垦荒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军户们对于田地的分配方案,分歧很大。有的人要立刻分田分地,有的人却是想要继续观望。陈展、刘兴、赵三明他们三个人的意见,就不同样。大家既然不能凝成一条心,事情当然很麻烦。

尹风毅要请张准到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将三人的分歧压下去。三人各有各的支持者,要是不能将他们团结起来,安东卫依然是一盘散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