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崇祯皇帝收到捷报以后,神色会如此的古怪,原来是张准送来的情报啊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是张准呢?在场的大臣,都觉得非常的荒谬。为什么只有张准才有捷报送来呢?王坤、高起潜、杨嗣昌等人,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没有捷报送来?
董家堡的战斗胜利以后,张准专门让墨煜写了一份捷报,派李昭辉带着一个小队的虎贲军骑兵,来到京师,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将捷报送上来。结果,由于虎贲军的身份特殊,捷报入了京师以后,就被锦衣卫给控制起来了,然后直接到了崇祯皇帝手里,下面的大臣都不知道。也难怪他们狐疑,张准为什么要突兀的将捷报送来?
其实,张准也没有多想,就想着打胜仗了,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京师的百姓也应该知道。根据墨煜的说法,京师的百姓日子过得也挺艰难的,每天晚上都要冻死不少人。这一切,都是鞑子造成的。虎贲军既然打了胜仗,也应该让这些难民高兴一番。于是就将捷报送来了。
无论怎么说,张准现在还披着明国后军都督府大都督的头衔不是?从名义上来说,崇祯还是他的大老板。尽管他已经自负盈亏好多年,还因为某些问题和大老板有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大老板就是大老板,有高兴的事情,就应该分享一下……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张准是故意恶心崇祯来着。
事实上,崇祯看到张准送来的捷报,当真是哭笑不得,内心里感觉郁闷非常。幸好这份捷报是直接走锦衣卫的渠道送来的,其他人都不知道。否则,闹得满城风雨以后,他还会更加的郁闷。说实在的,朝廷现在的确很需要一份捷报来振奋士气,问题是……这是张准送来的捷报啊
他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军队,在鞑子的面前,就好险是豆腐做的似的,完全不经打。几万的明军,面对几千的鞑子,都被打得一败涂地,惨不忍睹。而凶残的鞑子,在遇到虎贲军的时候,又好像自己变成了豆腐似的,完全经不起虎贲军的打击。
崇祯绝对不怀疑捷报上面的歼敌数字,说是两千四百具鞑子的尸首,那就是两千四百具鞑子的尸首。上次张准在黄县,一口气干掉了四千的鞑子,现在又是两千多,加上虎贲军在其他地方杀死的鞑子,可能有上万的鞑子死在张准的手里了。明军在过去的八九年时间里,杀死的全部鞑子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个数字的零头多。
“……万岁万岁万万岁”
骆养性念完捷报,西暖阁里面的每个大臣,脸色也都是各异。
首辅温体仁是脸色晦暗,不知道是在琢磨什么。其他的各位尚书、侍郎,内心却是百感交集。张准送来的捷报,当中的含义,非常的丰富啊他为什么会送来捷报?他想通过这份捷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因为张准的反贼身份,让他们不得不将事情尽量的往坏处想。
只有刑部尚书乔允升觉得心情不错,感觉自己的选择,绝对是正确的。只有跟着虎贲军,才有前途。虎贲军就是厉害啊将鞑子根本不当鞑子,想揍就揍。上次是四千多,这次是两千多,鞑子在虎贲军的面前,就好像是泥捏的一样。难怪连张慎言都跑去给张准打下手去了。
看来,自己也要正式和张慎言、高弘图悄悄的打个招呼,找个适合的机会,立刻投奔到虎贲军那边去。每天看见朝廷这些人浮于事的家伙,乔允升就心情郁闷。朝廷是越来越堕落了,无可救药了。大家都不是做事的,都是混日子的,除了拼命的捞钱,别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连杨一鹏最近都在混日子了。
其实,杨一鹏也是满心的委屈。他当然不想混日子。可是,问题是,温体仁一心想要给他穿小鞋。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要是离开京师,不能当面向崇祯解释清楚,温体仁的小鞋,马上就下来了。他可不想到头来,被温体仁陷害一把,被弄死在大牢里面。
崇祯看到没有人说话,不免有些生气,皱眉说道:“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朝廷的军队,见了鞑子,一个个跑得飞快,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现在鞑子见了虎贲军,也是一个个跑得飞快都是人,咋区别就这么大呢?”
所有人都不说话。这个问题太深奥了,谁也无法回答。温体仁是首辅,不能不说话,只好委婉的说道:“皇上,虎贲军军饷充足,训练有素,将士用命,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相反的,我们的钱粮略有不足……”
崇祯最恨的就是提到钱粮两个字。每次有人提到钱粮二字,他都感觉是在指责自己的无能。当皇帝的,居然搞得国库和内帑都如此的空虚,入不敷出,不是无能是什么?崇祯直接打断温体仁的说话,狠狠的说道:“虎贲军才多少人?最多两三万人兵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裁撤军队,只留下三四万人,将军饷钱粮都加在上面?也来个粮饷充足,将士用命?”
张凤翼顿时就急坏了,心里大骂温体仁胡说八道。军队都裁撤了,还怎么喝兵血啊?喝兵血的人里面,也有你首辅大人一份。你首辅大人拿的还是最大块的你这不是自己端石头砸自己脚吗?可惜,他又不能责怪首辅大人乱说话,只好分辨说道:“皇上息怒,现在军队人数已经减少到了极限,若是继续减少,只怕生变……”
崇祯气不打一处来,不等对方说完,直接怒声骂道:“极限?你说极限?极限个……二三十万人,都打不过鞑子,虎贲军两三万人,就打败了鞑子,还有个屁的极限”
他盛怒之下,就要骂脏话,幸好,最终还是吞回去了。不要以为皇帝不会说脏话,皇帝身边的太监,都是从最下层混起来的,什么样的脏话不会?皇帝整天和他们相处,不可避免的会学到。只是限于皇帝的身份,不敢在公开场合骂娘罢了。私底下,崇祯同样会骂脏话的。
梁廷栋急忙说道:“皇上,虎贲军面对的,只是鞑子的一部分。捷报上说是鞑子的正红旗。据微臣所知,鞑子的正红旗,实力是最弱的,人数也是最少的。虎贲军集中两三万精锐,打败鞑子最弱的一部分,也不是非常出奇。就算换了我军的精锐,同样可以奏捷啊”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虎贲军集中全部的精锐,打鞑子最弱的一部分,看起来,的确是顺理成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明军之所以无法胜利,就是每次都面对鞑子最强的那部分,自然无法获胜。崇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脸色也就缓和了一些。
张凤翼急忙接口说道:“正是。正红旗的旗主阿济格,和多尔衮、多铎是亲兄弟。自从多尔衮、多铎被围困起来以后,阿济格也被黄台吉暗中使手段,削弱了不少牛录的实际战斗力。若是现在的正红旗和我军相遇,我军集中两三万的精锐,同样可以打败对方。”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更是让崇祯生气。为啥?因为张凤翼提到了多尔衮和多铎。他不提还好,他一提,就让崇祯想起,在山东,张准还圈住了两个奴酋。换言之,就是张准已经收拾了三个奴酋了。三个奴酋啊那是什么概念?明国有史以来,打死的唯一一个奴酋,就是野猪皮努尔哈赤,那是袁崇焕的功劳。
自从袁崇焕以后,明军就再也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可怜几十万明军,辛苦了十几年,连一个奴酋都没有抓到,虎贲军一出手,就抓到两个奴酋……饶是崇祯脸皮很厚,也有些架不住面红心热。你说这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工部尚书傅宗龙急忙说道:“皇上,张准将捷报送来,或许是想从朝廷讨些好处。或许,此人有回心转意的迹象。微臣斗胆推测,张准是不是想要重新归附朝廷了?”
崇祯正要发火,听了傅宗龙的话,脸色立刻缓和下来。张准回心转意?那绝对是好事啊要是他能够贵妇朝廷,更是天大的美事啊这样骁勇的战将,谁不喜欢啊?
首辅温体仁人称两利,第一厉害是眼神,第二厉害是脑瓜转得快。他立刻察觉到崇祯的喜色,明白傅宗龙的话,打动了崇祯,急忙接口说道:“皇上,微臣也觉得,张准或许是想和朝廷搞好关系了。”
工部侍郎刘宗周皱眉说道:“微臣看未必,多半是张逆在耍花招。”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也说道:“张逆只是送来了捷报,焉能看出他的立场转变?之前的屡屡教训,大家难道忘记了?”
傅宗龙只想讨崇祯皇帝的欢心,从工部尚书外放一方大员,立刻反驳说道:“上次黄县大捷,张准不曾主动的送来捷报吧?这次主动的送来捷报,不是改变是什么?”
这倒是实情。上次黄县大捷,张准的确没有跟朝廷说半个字,仿佛当朝廷不存在似的。就连鞑子的首级,还是史可法主动去捞回来的。换了别人,拿到这么多鞑子的首级,还不欣喜若狂,屁颠屁颠的主动送来京师啊这次张准在战斗获胜以后,主动的送来捷报,好像的确是进步了不少。
乔允升打定主意为张准说话,便插口说道:“上次张逆既不送捷报,也不送首级,这次急巴巴的将捷报送来,或许未来几天,还有首级送来也尚未可知。微臣认为,张逆是在向朝廷抛出橄榄枝,我等应该慎重研讨才是。毕竟,鞑子势大,要是能借助张逆的力量,逼退鞑子,拱卫京师,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刘宗周自认已经看透了张准的本质,皱眉说道:“吉甫此言差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微臣觉得张准是断断不会归顺朝廷的。从此逆颁布的均田令来看,此逆的野心,绝对不小,危害远在高迎祥等人之上。此次送来捷报,肯定是别有用心。”
乔允升皱眉说:“启东的意思,是要拒绝张准的好意了?那好,启东说说,你有什么办法对付张准?光说不练假把式,那可不行”
刘宗周当然没有办法对付张准,他又不掌管军务,却坚持说道:“微臣坚信,张逆的好意,必然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乔允升毫不掩饰的说道:“刘启东,你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人都是会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