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日本人恨美国人,美国用原子弹炸了日本,日本老实了,日本装成了孙子,日本将仇恨化成了动力,八十年代,日本用经济打得美国四面楚歌,而中国呢,日本人走了,跟国民党斗,国民党走了,自己斗,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在斗当中我们错过了多少时机!对日本的仇恨没有变。但是这么多年,除了仇恨,我们很少看到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东西,在日本新一轮的经济战争中,我们已经输了,在下一轮的领土战争中,我们如何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六十八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该打新的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在我们国人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迫于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一而再再而三地模糊问题的学术习惯面前,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
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许多人说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许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许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当许多人说日本正如夕阳薄暮时,日本的丧钟就敲响了!
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我们面对。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民族仇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纠缠,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的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这就构成了罗刚事件、珠海事件、西大事件的放大,而网络又对这一切进行着推波助澜。
今天,在七七事变六十八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为全民族的努力,像日本当年一样安静下来,闭上嘴巴,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八声甘州·袁大将军
书袁大将军事,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
几回青史漫,看中原,挥戈写春秋。
断旗军归去,冰河血泥,风泣云愁。
斯事不堪回首,长恨水东流。
问古今陵阙,谁记封侯?
十载庭槐一梦,乍惊鸿叶叶,匹马凉州。
笑风云叱咤,天道岂能偷。
苦绸缪,俯仰无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乌篷下,跳烛冠影,冷月如钩。
桓震假想结局之一
**前面有正文更新119回,敬请注意**
*********声明:以下情节纯属臆说,绝非本书实际结局。诸位切勿当真,否则吐血昏迷本人概不负责*********
来罢。
淡淡地回头望了一眼,桓震嘴角露出一抹嘲弄般的微笑。他的双脚毫不迟疑地迈上了高台,那是一座足以俯瞰所有在场人的高台。
就是这里了。
桓震默默地对自己说。
下巴是昨天请雪心帮忙剪干净了的。
头发也是雪心帮着束好了的。
衣服从里到外,连袜子也换过了新的,自然又是雪心一针一线百纳而成的。
很好,八十分。桓震给自己下了一个断语。
唯一遗憾的是不曾好好洗一个澡,对于现代人来说太脏了些。
现代人……呵呵,自己还算是一个现代人么?
这个时代已经拥有了自己爱的人与爱自己的人,自己亏欠的人与亏欠自己的人。
命运啊。桓震在心底感叹。[小说网·。。]
小桓毅大约是给男人抱着不爽,在文森特怀里扎手扎脚地哇哇大哭起来。
别哭,别哭!文森特笨拙地哄弄着孩子。这个在海洋上叱咤风云的男人,在小孩子面前却如同一个没毕业的幼稚园教师。
桓毅的手努力伸向父亲所在的高台,口里发出几个含糊不清的词语。
是,是,爹在那里,爹有事情,待会便下来了!文森特别转头去,咬紧牙关。
雪心呢,雪心怎么不在?三弟来了,文森特来了,儿子来了,自己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全部到场,来陪他度过这一时刻,怎么雪心没来?
桓震的目光在台下的人群中逡巡着。没有雪心在,他甚么也不愿意做。
也罢,不来也好。桓震释怀地笑了。有些事情,看不到比看到了要好过一百倍,一千倍。自己尝过的那种痛苦,不应该再让雪心去体会了。
太阳……差不多了。桓震惊讶地意识到,不知从甚么时候起,自己已经会瞧着太阳的方位推断时间了。是甚么时候呢?是与傅山一起在小五台的时候么?是跟着满桂,出关血战的时候么?是卢沟桥大败皇太极,挽狂澜于既倒的时候么?
不记得了。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一缕一缕地自桓震的心中飘散。
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青竹,你还愣着做甚?”
回头,凝望,从容地吐出这一句话。
傅山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午时三刻,验明正身,开斩!
背景知识
1
不断更新中。。。。。以后所有本书中需要解释的知识,都会放在这一个帖子中。编号遵循下列规律:第一卷第一回=0101,第一卷第二回=0102,以此类推。这本书除了写来好玩以外,也想尽量能让各位知道一些关于明末的事情。
0100
灵丘地震:《明史》载,六月丙子,京师地震,灵丘地震经月。时间是1626年6月28日,震级7级。
0101
工部营缮所:明代工部下辖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司,营缮司又辖营缮所,所正、所副、所丞各一人。所正是正七品,简单来说就是主管建筑修葺的。
山西话翻译:捣失鬼=冒失鬼,今么=今日,咥=吃
顺便一提,桓震刚回到明末的时候是听不懂山西话的。所以周士昌一开始是用江北官话也就是北京话跟他交谈。后来就学会了,所以跟一帮山西人交往都没有语言障碍。
0102
泥石流:这方面我研究了很久,尽量想做到符合实际情况,可是专业所限,所知实在不多。如果有朋友给我挑出毛病,不胜感激。
0103
蒋秉采:关于这个人明史只有一句话记载:崇祯七年八月(农民军)入灵丘,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力屈众溃,投缳死,合门殉之。所以我决定进行一番戏说了。
0104
马士英:马士英,贵阳人。万历四十四年,与怀宁阮大铖同中会试。又三年,士英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檄取公帑数千金,馈遗朝贵,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发,坐遣戍。寻流寓南京。——《明史&;#8226;奸臣传》
马士英玩虫误国,大损国力,步贾似道后尘,时人戏称“蟋蟀相公”,与虾蟆天子倒是一对君臣。祭祀蝗神的事情,他在严州任上曾经做过。我想一个人本性难移,到了大同府多半也会故伎重施,因此移花接木了一下。
0105
傅山:傅山(1607——1684),原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是明末的一个名医。但是他更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社会活动家,又是一位既有艺术实践又有理论贡献的书法大师。傅山的父亲傅之谟,字檀孟,并不是甚么开医馆的,而是当时的一个名士,以开塾授课为业。我这里稍微窜改了一下。傅山以后将会是桓震的好友和得力助手,是这本书中一个重要的配角。
0106
刘黑虎:刘黑虎(?——1646),大城人。明朝末年,曾在过天星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部下做小首领,勇猛豪健,好武嗜酒,每次临战都喝得酩酊大醉,袒胸裸背不穿铠甲,手使一根九尺多长的铁棍,有30多斤重,铁棍上下飞舞,勇猛异常,官兵无不望风披靡。过天星失败后,刘黑虎回到大城,召集大城、固安、霸州等州县民众2000余人重举义旗,";势如飙风";、";远近震骇";。清顺治三年(1646)十月初四,刘黑虎率部在青县县城西门外扎营,并出告示,限5天之内献出牛100头、羊1000只、猪1000只、马500匹。布5000匹、银5万两,逾期不交就攻城。时在青县落户的山东人张锐义,有一身好武功,在青县尚义社当教师,他受官府委派,假借向义军送献礼单的名义来到刘黑虎的军营中。刘黑虎受其蒙骗,置酒款待。张锐义趁刘黑虎酒醉熟睡之时,将其杀害。
0107
明代监狱:州县狱是收押拘禁人犯场所,但研究者发现,在州县实际上还存在一些拘禁人犯的场所,那就是铺、仓等。除了铺、仓之外,在特别时期和特别情况下,地方官还经常利用一些现成的建筑以羁押人犯干证。为什么这种非正规的监狱不能废除呢?原因是州县官要经常接受上面的核查,如果不能及时把人证传到,处分是难免的。在这种基础上,州县逐渐形成收容重罪犯的“监”,拘禁轻罪犯人的“羁铺”,羁押欠债罚赎人质和人证的“差馆”等有层次的三级牢狱体系。
0110
题解:这一回取名叫做“国蠹”,是取韩非“五蠹”中国之蠹虫之意。韩非说游侠是国家的害虫,可是我这里却要说明腐败的官吏才是真正的国蠹。在这一回当中,桓震才真正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开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