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被华夏占据了加拿大的港口,卡住了美军撤离的通道,死守在港口的军队,恐怕要在华夏战舰的炮火中全军覆没。即使能守住港口,在眼下美国海军不给力的情况下,等待到援军的机会渺茫。恐怕一直困死在驻地,也难以等来支援。
撤退是他们能选择的唯一保命措施。况且他们还面临着华夏陆军的夹击,是战败的,不是逃兵。
于是在华夏军队的趁势攻击下,陆续攻克了加拿大的西部海岸线。加上华夏军队向东进攻的脚步已经逼到了温尼伯附近,可以说加拿大西部大半都落入了华夏之手。这个时候,英国人迁移过去,也同样面临着危险。
“华夏人不是德国人。他们不懂得西方的骑士风度,他们不懂得我们西方创造的灿烂文明。我们能指望华夏人放过我们?留在欧洲会更危险,而在美洲至少还有美国人!”丘吉尔恨道。
美国人的撤离,无疑摆了英国人一道。
但英国人现在又离不开美国人的支援。
“他们不来欧洲,我们就去美洲!”丘吉尔幽幽然的定下了迁移的决定。
整个加拿大因为欧洲人从大西洋而来,所以主要开发的是东部。虽然东部还有法国人的势力,但现在法国人更为沦落,那里的资源足以让英国人缓过一口气来。
丘吉尔就不信美国人放任华夏一直在北美大陆肆虐,占领了半个加拿大的华夏可是同时威胁到加拿大东部和美国西部。现在元气大伤的英国人还是躲在后边坐山观虎斗为好。
“那我们的家乡呢,还有欧洲呢?”有人不舍道。
“我们的家乡,我们会再次回来的!至于欧洲……”丘吉尔一顿,然后决然道,“无论谁来统治欧洲,都将面临着一个混乱的泥潭!”
英国人连美国人都不愿让其染指欧洲,又怎么会让华夏入驻。为了对付华夏,英国人启动了很多暗藏多年的棋子和后手,要搅乱欧洲。
欧洲越乱,他们在美洲也更安全。虽然也便宜美国人,但丘吉尔也顺势拖着美国人下水,双方联合一起把欧洲搅得更乱。
“法国人、德国人、苏俄人,够华夏人头疼的了!”
……
“真没想到,真没想到啊!”被英美共同扶上台的戴高乐此时面临着不断压上来的华夏大军只能连连感叹。
在北海海战波及全球后,法国的华夏军队也借势提前发动了反击。本来已经做好反击准备的30多万华夏军队,在装甲大军的前导下,很快横扫了半个法国。
美国人急着撤离,英国人忙着护卫本土,法国人士气大跌,其他盟军小弟更是各顾各,在华夏早就蓄锐的反击下,甚至连一些秘密武器都没有拿出来,就快速的击垮了一处处的防线。早就投降过德国人的法国民众,对再向华夏投降也无所谓,根本不像英国人那样还积极抵抗。
华夏大军更是进攻顺畅,一口气就打到了巴黎城外,让刚把新政府搬进了巴黎的戴高乐悔得肠子都青了。
为了讨好美英,戴高乐不惜向昔日曾向他伸出橄榄枝的华夏宣战征讨,还紧跟在美英后边大肆反华。可谁想到,华夏没多久就在北海掀翻了美英海军,紧接着就一路打到了法国首都城外。这个时候想凭借着昔日的那点香火都难。
“和谈吧!”最终政治家的厚脸皮战胜了心中的惭愧,戴高乐政府还是对城外的华夏提出了和谈。
法国人可比不上昔日靠着海军驰骋全球的英国人那么好命,还有个加拿大可以迁移。他们的殖民地很多是在近距离的非洲。要迁移到荒蛮的非洲陪伴野人,还不如让那些崇尚时尚的法国人去死。
已经有人在商量宣布巴黎再一次进入不设防状态了,感觉后方无路可退的戴高乐,在无法从英美得到帮助后,只能选择和谈。
法国人这么顺从是蛊惑他们起来折腾的英国人想不到的,英国人设想的起来反抗的高卢雄鸡并没有跳出来当出头鸟。
……
之前一直喊着战斗的苏俄人这一次也沉默了。
对抗德国人以及华夏在其东线的行动,早就让苏俄人元气大伤,不说被劫掠,被毁掉的工厂机器,就是青壮劳动力也被战争磨盘磨成了一堆堆的炮灰。此时在战场上已经男女老少齐上的全民皆兵了,对付同样在硬撑的德国人还可以,但对付背后有6亿人口撑腰的华夏人,只要斯大林还没有彻底陷入疯狂,他就不会做出太过脑残的决定。
美英的退缩撤离,让斯大林破口大骂之余,也只能无奈的接受现实,也准备好了跟华夏和谈。
乌拉尔山以东和中亚地区是不指望了,甚至可能还有更多的不平等条约,但为了苏俄政权的生存,甚至是为了俄罗斯民族的生存,即使是屈辱条约也必须要忍耐。
……
法国和苏俄不肯挑起反抗华夏的重担,其他小弟更是不会出头,而还跟华夏有一丝盟友香火的德国人更是不会跳出来反对华夏,英国人的算盘落空了一半。但受到战争拖累的欧洲,困顿的民众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即使没有政府出来挑头反抗,那无处不在的骚乱也会淹没新的征服者。(未完待续……)
第二卷扬帆,1938到1939 第1123章 欧洲的混乱管我们什么事?
“什么,华夏人竟然宣称了不主动干涉欧洲内政?并提出了在法国的撤军计划?”华夏政府最新发布的追求和平的言论,让美英都有些意外。
“华夏人会放弃繁华的欧洲?”丘吉尔还是有些不相信。
华夏一路征服而来,骨子里对土地的欲望让所有地球人都能感受到。
他们征服过的土地,都彻底扎下根来,连荒凉的中东和非洲也不放过。他们会放弃这个星球上最为繁华的欧洲?
欧洲人不相信,英美更是不相信。
正是因为不相信,英国人才和美国人一起不计后果的推动了一系列的骚乱。四处煽风点火,点燃了民族、国家、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矛盾,誓要把欧洲变成华夏的泥潭。即使他们得不到欧洲,也不能让华夏人得到。
但这些骚乱却没有拖住华夏。
“骚乱?骚乱关我们屁事!”孟享不屑道。
“我们一开始就不是为占领欧洲土地来的。我们来是要当强盗的,把我们百年的耻辱加上利息回赠给那些敲我们国门的欧洲人。我们的目标是搬空整个欧洲,彻底把华夏的拆拿风格深深的烙印在一朝变成原始社会的欧洲土著的脆弱小心灵上。”孟享的这席对几位大佬的笑谈N年后不知被谁透漏了出去,并广为传扬,成为了又一段不被官方承认的经典语录。
这句话之所以能为人耳熟能详,主要是华夏大军在欧洲确实是按照这样的指示来做的。
欧洲骚不骚乱的,都不影响华夏大军一车一车、一船一船的向华夏本土运东西。
从上一世纪末,就有了从巴黎通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列车,而随着华夏大军的前进,华夏的宽轨铁路已经修到了中东。延伸到伊朗德黑兰的华夏铁路,正在利用土耳其的铁路线,拉起一条沟通华夏本土到欧洲的铁路通道。
沿着这条通道,华夏大军正在不断在欧洲挺进,借道罗马尼亚。攻入南斯拉夫。逼向了意大利。
在北方通过苏俄的铁路网络也可以和华夏本土连接,靠着提供的补给,华夏大军已经逐渐的接收了无所适从的德国军队占领的苏俄通道,这一条陆地通道也在逐渐的畅通。
虽然整两条通道还没有完全开通,但落入华夏手中的铁路日夜不停地在向华夏方向拉货。铁路不通了,还有海路运输。
在北海海战后,盟军的海上骚扰一下子老实了很多。有所行动前。都要先确认华夏舰队中有木有反舰导弹。华夏的海路一下子顺畅了许多,不妨碍华夏一船船的来回运输物资。
欧洲自己再怎么乱,只要不牵扯到华夏,华夏军队就坐视不理。
即使德国国内的内乱,华夏也默然旁观,甚至取得了北海大胜的华夏海军也是过德国门口而不入。
华夏号驶向了英国沿海。在苏格兰方向助攻登陆,而武库舰则驶出了北海,向北一路清理挪威海、巴伦支海的盟军战舰,准备打通北冰洋海路。
现在华夏已经过了急需要德国这个盟友来安抚国民情绪的时候,众多华夏人对德国人在北海的旁观很是气愤,而更多华夏人也在北海之役后,对不需要德国单挑盟军更为自信。
怀着各种心思的德国人一边苦涩的看着华夏海军扬长而去,一边也在哀叹自己国家的多难多灾。
在德国海军的邀请被证明是假的后。华夏的这一招以退为进。让很多德国民众浮起了让华夏军队过来帮助内乱越演越烈的德国的期望。
而随后华夏和法国人的声明更是打消了一些德国人心中华夏人会鸠占鹊巢的担心。
对于法国人提出的和谈请求,孟享考虑了半天。终于同意了。
“让我们彻底占领整个欧洲,占领这片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地方!”有人比孟享更为激进,也有一些人对欧洲的繁华放不下,对和谈提出了反对。
“占领并不意味着征服,撤离也不一定意味着放弃!”孟享坚持了法国人的和谈。即使他也知道法国人曾经侵略过华夏,后世法国也对华夏有过伤害,但孟享需要立起法国这个典型来。
欧洲是现在的华夏吞不下的,代表着这个星球文明程度最高的欧洲绝对会让已经有些落伍的华夏消化不了。
此时华夏这个庞然大物只是借助着基地在军事上成为了世界一霸,但其他方面,尤其是牵扯到个体方面,都弱了西方不止一筹。
就像以前侵略华夏的蛮族反被华夏文明同化一样,此时的华夏掌控不了西方文明的话语权,掌握不了科技文化的话语权,最终只能被动的接收,反而容易把独特的华夏文明给抹杀。
而且作为已经觉醒了民族观念的欧洲人,暂时的妥协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顺从。
就跟英美盘算的一样,欧洲这个火药桶随时能把任何一个征服者炸成碎片。最终会随着征服成本的激增而把整个华夏拖垮。
面对着不包括苏俄的三亿多欧洲人口,任何一项屠杀计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