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同人)乒乒乓乓,天下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真人同人)乒乒乓乓,天下无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趁着工作间隙去队里看看,就发现这位世界现排名第一一脸的暗无天日。过去拍拍小张的肩膀“你有什么事可以找我。”结果这小孩儿一口气列了十条打法问题交到自己手上,再看着自己面无表情地说“我觉得自己打得不好”。
  纸条上写的都是些细枝末节,传说中张怡宁不动声色能把后槽牙都咬碎原来是真的啊……看完纸条折好了递给她,“你现在都打到超一流水平了,怎么可能还有十条问题?这说明你对自己还是不够自信。要我看就两条:一个技术上的,一个心理上的。”
  眼前人的眼慢慢亮起来,对聪明人言尽于此。邓亚萍快出门的时身后传来疑问,“邓姐,你当初……为什么退役?”
  24岁,经验与体能平衡得刚刚好,运动员的黄金时期,你,为什么退役?伤病、学业、婚姻?大概都是答案,也都不是。
  “再过一段时间,你自己就明白了。”那个一直在身边的人离开后,早已习惯了的万人之上突然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你自然会明白。有些人就像站在北极遥望赤道,明明遥不可及,却可以感受到那份热度。
  2008年,邓亚萍完成在剑桥的学业回到北京投身政界。同年乔红离开国家队,担任广东省乒乓球训练中心主任。
  乔红偶尔会梦到比赛时的场景,包括43届天津世乒赛。当时的乔红已经伤病缠身,考虑过退役,却为这次比赛留了下来,只因为当时的男友老家在天津,自己希望能在那个地方拿下一枚金牌,之后退役去日本见他。
  其实自己和小邓几乎不会讨论私事,那次却不知道为什么说了出来。两个人会师决赛,小邓平时又快又狠的前三板在那一天却没能打出来,竟然被自己给控制住了。中场休息的时候自己走过去,难得地用身高优势揉了揉她的头发,“怎么了,状态不好么?”她没回答自己,比赛就又开始了。
    那场比赛打得相当精彩,双方比分咬得很紧,虽然最后乔红还是输给了邓亚萍,但她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就像自己去了日本但最后还是和男友分手时的感觉一样,有些不甘却又莫名心安。
  夜半醒转,北京尚且处于春雨贵如油的旱季,广州窗外淅沥的雨声已经宣告了岭南漫长雨季的到来。

  ☆、流年

    如果你想了解孔令辉,你该去找谁呢?当然是刘国梁。
    如果你想了解邓亚萍,你该去找谁呢?当然是乔红。
    反过来也是一样。
    但王楠与张怡宁的关系,和上面的两对还不完全一样,她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也许是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微妙,而且要考验两个人的境界。
    实际上,不在球技上和为人方面达到她们两个那样的境界,要想钩织成这种关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她们两个的境界,打出了她们两个那样的球,也创造出她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节选自《乒乓世界》05年5月刊卷首语
  2000
  《乒乓世界》去国家队采访,问张怡宁和王楠对彼此的感觉。王楠的回答很简单:“张怡宁挺单纯的,是个好人!”同样的问题问起张怡宁,她却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张怡宁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对王楠是个什么感觉。
  2000年,王楠最辉煌的时期,张怡宁最点儿背的时期。王楠是女乒绝对主力,第一单打,连续两年世界排名第一,悉尼奥运会一号种子。
  同时,张怡宁为参加悉尼奥运会女单比赛做好了各种准备。然而在吉隆坡举行的世乒赛女团决赛中意外输给对手的一场球改变了她的前进轨迹。受这场球的影响,张怡宁在随后的奥运会预选赛中也没能调整好状态,错失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怡宁真是“一黑到底”,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两负白杨,与团体、单打两项冠军无缘。
  如今天之骄子去了澳大利亚,倒霉蛋终于开始思考,楠姐对于自己,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想要超越想要击败的人,毫无疑问。
  世纪之交,王楠连年世界排名第一,张怡宁由于在各类公开赛上的出色表现排名攀升至第三,两个室友有了直接的利害冲突。1999年,45届世乒赛,张怡宁来到决赛赛场,隔着球网看过去,此前一直站在场边給自己加油指导的楠姐就在对面粘球拍。尽管赛后跑去对楠姐念叨与其先2:0后2:3被削回来还不如一上来就3:0被削下去,可张怡宁自己也承认,战术上心理上都是自己输,楠姐连续压制反手那招得好好学。
  后来……后来王楠就成了张怡宁的心魔,训练和比赛上都是。张怡宁和王楠同由李準教练指导,老张想找楠姐的时候发现她和李指在对拉,想找李指的时候发现他在給楠姐喂球,总觉得挺孤单的。再后来大大小小的比赛,一路杀进决赛后看着对面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就觉得冠军也好什么也好,可望而不可即。
  看到楠姐就会辜负了父母选名字的美意,张怡宁的心会变得躁动而毫不怡宁啊……
  “老张老张~”对人生的思考被打断,张怡宁抬头看见李晓东教练。“王楠悉尼回来调到我们组,你先帮她把东西收拾下?”“好。”“呃……你能行?”“她衣服都是我帮她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好么!自己早就不是当年生活自理不能的愣头青了,都和楠姐一起住了五年了。楠姐从替自己收拾衣服打扫房间,到手把手教会自己擦地归置冰箱,再到懒病发作把衣服乱堆洗衣机再被自己忍无可忍清洗掉,自己逐渐学会做家务照顾人还真是她教(逼)出来的。
  这种生活中的关系,大概会让我们不仅仅是对手……吧?
  张怡宁刚进国家一队的时候,王楠已经是绝对主力。当年小队员们被大队员瞪一眼都战战兢兢,对打也不敢赢球。虽然张怡宁从没吃过这一套,寻思着“这么简单的事我这么容易就做到了你还不如我呢你赶紧下去吧” 就把能打倒的全拍飞,可也是知道国家队并非那么单纯,因为一两场输赢球搞得朋友陌路也不是没见过。那些青涩时朝夕相处培养出的亲密被放到球台两端,常常会被冰冷的输赢和时光消磨殆尽,却又有人足够幸运,场上的对抗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心灵相通,彼此能够依靠和成就。
  亦师亦敌亦友,要分清什么感觉,球桌上见真章吧。
  耳边传来李指的声音,“王楠分去别的教练组了,高兴吗?”
  “……高兴”张怡宁看着对面的李菊,握紧了球拍。
  什么第二名,第二名什么都不是,只能是第一名,张怡宁只为冠军而来。而自己想要去挑战的第一名,从来只有一个人。
  李菊曾是王楠的双打搭档,单打则与王楠齐名。而张怡宁从18岁开始,几乎碰李菊一次赢一次,直接让她退出一姐竞争,不久后退役。
  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楠获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一姐地位无可撼动。
  2004
  雅典奥运会女乒单打八分之一决赛,王楠1…4负于李佳薇,爆出最大冷门。
  离开赛场穿过走廊,走惯了的路却显得如此漫长。疲劳地站在宾馆门前,门被向里拉开,王楠抬头看着眼前小孩儿的脸。谁说老张总是冷着脸啊,一眼看得出脸上别扭里带着难过,明明输球的是自己,怎么这家伙一副受委屈的样子?也是喔,虽然老张从02年底就世界排名第一,但大赛总是不胜自己,还有人说她“排名第一,世界第二”,大概盼着能与自己对决也盼了很久吧……
  “楠姐……没事吧?你心情怎么样?”“没问题,你放心。”
  就算有事,也不能说。明天就是双打决赛了。
  2003年,很少打双打的张怡宁被安排和王楠配双打。都知道老张的目标只在单打,她防守反击的打法与内敛要强的性格在双打中受限太多。原本只为了完成任务的双打对张怡宁的影响之大却出乎意料,一旦双打成绩不佳,张怡宁的单打也会发挥失常,为此还挨了自己和李指不少骂,听说有一次还当着李指的面直接砸折了拍子……不能因为自己的低落影响老张的情绪。
  1平、4平、5平、7平、8平……决赛对阵韩国的李恩石与石恩美,第一局就争夺激烈。蔡导叫了暂停。
  张怡宁喝完水擦着汗,听见耳畔的低语,楠姐的发丝搔在肩上,“老张,下个球你发”“好”
  楠姐左手将,天生的跑位优势,双打的经验也好技术也好都是世界顶尖。从配合的一开始,两个人都没商量过,就由王楠主导指挥。
  发球、侧身、对拉……“王楠摆短后吊对角得分,王楠/张怡宁以9…8领先!”
  之后的比赛再没什么可说,11…9、11…7、11…6、11…6,这样就以4…0的总比分击败韩国对手夺取女双冠军。两个人相视而笑,解说说什么“用个人技术的强大弥补配合不足”,两个人的配合是通过心灵相通啊。
  颁奖仪式完毕,张怡宁摘下金牌握在手中。随着王楠的意外出局,中国队女单夺金的任务全压在了第一次参赛的张怡宁身上,她将对阵几乎未在国际比赛上露面,技术打法不明的朝鲜选手金香美。
  8月22日,站在单打的冠军领奖台上,张怡宁想着两天前双打决赛入场时,楠姐偏过头来对自己笑,“没问题,张怡宁,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现在感觉非常好”。“我从来就没有对你不相信过,我太相信你了”。
  张怡宁轻叩着胸前的金牌喃喃,声音轻得好像许诺。我一直都信你的。
  所以也请相信我,即使你出现意外,我也不会让这个位置旁落。
  张怡宁在交给《乒乓世界》的稿子中写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人,不一定是你的亲人,也不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但会直接促使你走向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以团体比赛取代双打比赛。王楠/张怡宁的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