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花仙-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林小公子僵着手上扇子扇了扇风,随即僵着脸作贴心状微笑:“爹,孩儿去给您弄点跌打损伤药敷一敷手。”说完脚踩瓜皮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几日后,员外夫人的妹妹来找姐姐哭诉。
  那真是眼泪鼻涕满天飞,帕子换了一块又一块。
  员外夫人不停安慰,员外他小姨子大哭了一阵后揩着眼角开始诉苦:“贞儿他去茅山当道士去了,姐姐啊,我白养了个儿子这么多年啊……当初他百天抓阄时,抓了把木剑,大家都以为他会成为一代大侠或者一个武状元,可……可……真是死也想不到他竟然跑去当道士了呀……呜……呜呜呜呜呜呜……”
  只听员外夫人在安慰:“妹妹莫哭,道士总比和尚强。”
  陶员外在门外听了,摸着胡子直摇头。
  任由小孩发展,到头来事态总会控制不住。
  转而与夫人商讨:“我说夫人呐,林儿该管管了,整天混在窑子里唱曲儿,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员外夫人道:“官人莫急,会写曲儿总比连曲儿都不会的要好。”
  陶员外指着夫人的手抖来抖去:“你啊~你啊~就是有你这么个妈,儿子才会这么不成气候。”
  一甩衣袖,大步走了。
  接下来数日,陶员外每日在家蹲守,派了大群家丁看着陶小公子。
  陶林起先赌气,每日在家暴饮暴食,直到一天他老母兴奋地端着自己熬佛跳墙跑来看望他,欣喜地问:“儿啊,听说你连娘煮的七虫七草汤都喝了?难道是为娘厨艺大有长进?”
  陶林小公子哼了一声:“爹再不放我出去,我就喝你的十虫十草汤去搞慢性自杀。”
  员外夫人手一抖,扑上去直摸儿子的脸:“儿啊,好不容易把你喂胖了一圈,你怎忍心这样与为娘说话。”
  陶林小公子闻言猛地跳了起来:“胖~胖了一圈?”
  员外夫人望着他,欣慰地点头。
  陶林小公子立刻翻箱倒柜。
  员外夫人道:“你找什么?”
  陶林小公子道:“镜子。”
  话说陶林小公子虽然脸蛋长得不咋地,身材皮肤以及气质那都是刚刚滴。
  那头长发天天都要用皂角洗一次用淘米水泡一泡,再用清水过个来回,长此以往头发又黑又亮又直,跟瀑布似的,就算天下最黑的乌鸦见了也得含恨而死。
  执柄折扇,穿一身绫罗绸缎,身材颀长高挑,那小腰不过两尺一二,再看那执扇之手,竟与扇上吊着的白玉坠子如出一辙。背影遥遥望去,可谓倾国之佳人,遗世而独立。
  如此这般,在陶林照完镜子后不出一个时辰,他便老实了。
  毕竟,脸蛋已经很遗憾了,那么其他部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身肥肉的话,别说勾搭不到姑娘,自己看了也不爽。
  这事儿传到员外耳朵里,员外十分宽慰,儿子终于肯静下心来乖乖读书了。于是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屁颠屁颠奔儿子书房勘测形势去了。
  只见陶林公子端坐于书案前,面前放了一摞书,手上正捧着一本,见了自家老子,立刻摇头晃脑念了起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爹,您来啦。”
  陶员外点点头。
  陶林公子又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陶员外忽的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林儿,为何这几首诗只念其中一两句,而不完整地背诵下来呢?”
  陶林小公子道:“因为孩儿觉得这两句最有意境。”
  陶员外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点头,却越想越不对,下一刻,手忽的卡在胡子上,脸色铁青。
  “爹,您怎么啦?”
  “你~你个……”话未完,人晕了。
  小厮几个手忙脚乱把员外抬出去,傍晚时分,员外终于醒了,挣扎着爬起来,口中嚷嚷着:“孽子啊孽子啊。”
  不听夫人管家劝阻,没头苍蝇似的抽了根鸡毛掸子就颤颤悠悠朝儿子书房晃去。
  待走到书房门口,又听得自己儿子的朗朗读书声:“□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依旧在念那两句。
  那诗句犹如咒语一般萦绕在陶员外脑袋上方,久久不散。陶员外彻底无力。
  许久后,吩咐门口的小厮道:“少爷若到亥时还在念这两句诗,明天就别给他饭吃。”回头走了两步,又折回来,重新吩咐,恶狠狠恶狠狠地道:“少爷若到亥时还在念这两句诗,明儿个就用海参鲍鱼熊掌满汉全席诱惑他,把他喂得连爹妈都认不出他来!”

  3…4

  第3章
  好在,说这话的老头子已经够老了,没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要不然依陶小公子的定力加陶老员外的执着,陶小公子铁定会被喂成肥猪一只。
  差不多也是在这段时间,陶员外时来运转,被派到杭州当官去了。
  一时间家里气氛和谐,大伙都忙着收拾,准备举家迁往杭州城。
  说到被派去当官,理应是陶员外最高兴,却偏偏陶小公子比他家老子更高兴。
  问其故,曰:生命不息,泡妞不止,新的天地~正等待本少爷去开辟!
  ******
  话说杭州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美景名冠天下,南屏晚钟,平湖秋月。陶小公子来的第一天,却放着美景不看,兴高采烈溜了大半个城,列了如下一张单子:
  杭州妓院前三甲:
  倾城楼(美人多)
  月西楼(才艺好)
  丽春院(密制酱鸭味道好)
  杭州酒楼前三甲:
  烟波楼(风景好)
  福禄来(菜量多)
  鸭子大王(名字好)
  杭州赌坊前三甲:
  财源滚滚来(风水好)
  天上掉下个大元宝(设施好)
  小赌坊(老板娘长的好)
  ……
  ……
  如此以下一一罗列杭州各个娱乐场所前三甲。陶小公子的目标是:全面进军,多项发展,一个不少统统落实。
  有了好去处,自然乐不思蜀。
  某一日,陶小公子正摇着扇子优哉游哉听戏,初秋光景,二楼雅座,光线正好,轻风飒飒。
  忽听得一阵骚动,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戏院里人陆续少了近一半,台上唱戏的也因此故走了两个音。陶小公子忍不住,从窗口探出半颗脑袋,只见楼下街道人群一溜统一朝着某个方向涌去,再定睛一看,发现群众竟多是男性。
  一把拉住个正起身也想往外走的男子,疑惑道:“这位兄台可否告知在下,为何这么多男子一起涌向同一个方向?”
  那人不耐道:“抛绣球没见过啊,傻佬。”说罢甩开陶公子手,眨眼冲下楼,也加入了人群。
  陶小公子望着那人背影,悻悻道:“傻佬……臭小子,你全家都傻佬!”
  一撑折扇,背脊挺得更直,大步跨出戏院,也朝着人群方向走去。
  烟波楼,人声鼎沸。
  大红灯笼,彩旗飘飘,舞龙舞狮好不热闹。
  三楼处,卸去了门窗,独留栏杆,空出了好大一片地,空地处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坐了几个老头子。
  鞭炮声渐止,一个老头拄着拐走出来,冲大家挥挥手:“父老乡亲你们好,千里迢迢赶来的小伙子们你们幸苦了!我是烟波楼的老板,今天,我的好友——柳知府——的女儿,将在本店举行隆重的抛绣球仪式,以此来寻找到她的如意郎君……”
  老头子话一结束,众人热烈鼓掌。
  在掌声中,三楼又出现了几个穿着喜庆的老太太,老太太们按部就班一一坐下,笑容满面。
  接着是主角老爹说话,主角老娘说话。
  陶小公子听着几个老头老太说话已然觉得有些无聊,却被人群挤得无法,不得已继续听废话。
  快要昏昏欲睡时,主角终于登场——
  乌云叠鬓,杏眼桃腮,杨柳纤腰,穿一袭粉色衣衫,如春日里来桃花开。漫天霞光盈盈晃晃令人睁不开眼,明肌雪肤映衬一头柔顺黑亮的发,一双甄明瓦亮的眼,两瓣粉色薄润的唇,可谓倾国倾城之佳人也,百年难得一见。
  前一句说的是她,后一句,说的是他。
  从先前主角爹娘的发言中,大抵知晓此人应是主角她兄长。
  那人穿一袭华衣,金线滚边花纹繁复,色彩艳丽,安安静静站在主角身后,目光里有种不为世事的空,神态亦是孤绝。
  陶小公子看呆了,眼前景象是如此……熟悉。
  一眨眼,烟波楼好似变了个样,周遭一切嘈杂都消失,灯花亭台,玉宇回廊,飞檐反宇,雾阁云窗。只有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安安静静站着,雾气蒙蒙里朝他望了一眼。
  陶小公子被他那一眼震到,打个激灵。
  之前看他看地傻掉,主角说了什么他没听见,主角的绣球砸到他脑袋上了,他也不知道。这回,一干众人眼睛齐刷刷盯他身上了,他终于找回了魂。
  ******
  话说那日的陶小公子有点反常,从烟波楼离开后没再去别的地方消遣,早早回家洗洗睡了一个大头觉。
  陶员外犹如一个偷窥狂,一路跟踪自家儿子上了茅房洗了脸洗了脚上床,之后内心揣摩:难道儿子从良了?
  可惜第二天一早,陶员外就被气的差点心脏病发,抽了鸡毛掸子直冲儿子房。
  陶小公子犹在睡梦中,忽觉屁股有些疼,在梦境里摸了摸自己的疼痛部位,一摸,摸到把鸡毛,眼睛豁然睁开,从床上一跃而起。
  额头硬碰硬地撞在他老子脑袋上,陶员外更加愤怒,扬起鸡毛掸子不分东南西北狠抽一通,一时间房间里乱成一锅粥,鸡毛满天飞。
  房门口陆陆续续又来了些人围观。
  陶夫人终于出现,陶公子看见救星,飞扑进他娘怀中,抹泪呼救道:“娘亲,娘亲……”
  陶夫人哇地一声,竟也哭了!声音比陶小公子还要洪亮,拍打着儿子的肩道:“我说儿子啊,你说这么多姑娘你不选,怎么偏偏挑了柳知府他女儿啊!作孽啊作孽啊~”
  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