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霍尔勉强可以推测出,这些名字应该是各个大公司的大佬,但是他也不能确定。比如说托马斯这个名字,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首席执行官是托马斯·罗斯曼,但是环球影业总经理中也有一个叫托马斯的,托马斯·莱默尔,这就天差地别了。如果肖恩·霍尔没有记错的话,迪士尼的董事会成员中也有一个叫托马斯的。所以,他顿时就风中凌乱了。
埃文·贝尔暴躁的声音依旧连续不断从窃听器里传出来,每一句话里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肖恩·霍尔的脑袋在高速运转着,但他始终没有办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来:埃文·贝尔到底为什么生气?是因为YouTube频道业务出了什么纰漏吗?还是因为和迪士尼的合作出了问题?亦或者是公司的财务出了问题?好像大财团注资的事情也似是而非……还好,窃听器的内容都有录音,这是肖恩·霍尔唯一庆幸的事了,他可以慢慢研究这一切。
事实上,就算是让埃文·贝尔自己来分析这一大段内容,他得出的结论也是:什么?
将时间往回倒约莫半个小时,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抵达停车场的时候,埃文·贝尔从副驾驶座那一侧走了过去,他拿着窃听器的检测器,借着车子的遮挡效果,将底盘彻底检查了一边,包括车子的外侧、油箱口之类的边角,最终一无所获。然后埃文·贝尔就一边和伊登·哈德逊吵架,一边上车了。
伊登·哈德逊站在了驾驶座的外面,看起来就像是原本打算上车,却被埃文·贝尔气到了,所以站在外面拒绝上车,但事实上却巧妙地挡住了埃文·贝尔在副驾驶座上的动作。埃文·贝尔快速地检测了一边驾驶座的各个空间,依旧没有发现,后座的检查就比较复杂了,不过很快埃文·贝尔就在伊登·哈德逊的外套里检测到了反应。
确定了窃听器的位置,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之后,埃文·贝尔就用眼神和语言示意伊登·哈德逊可以上车了。之后,埃文·贝尔就开始了胡扯。
论起胡扯,其实很有技巧的,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比如说YouTube,比如说频道业务,比如说财务;然后要抓住关键人物,埃文·贝尔将自己认识的所有大佬名字都回想了一遍,想到谁就直接扯上来。比如说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频道业务扯到了一起,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再比如说将罗伯特·伊格尔和皮克斯扯到了一起,这就让人头脑混乱了。埃文·贝尔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所有的内容都是没有用的东西,就算肖恩·霍尔把这些话反复听了几百遍,也不会察觉到任何东西了。当然,记者的胡思乱想就是无法控制的了。
埃文·贝尔在这里胡扯,伊登·哈德逊在旁边一声不吭,但却是时刻注意着埃文·贝尔的言语,随时注意埃文·贝尔不要不小心说漏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同时,没有伊登·哈德逊的搭腔,埃文·贝尔的自言自语,就算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事,没有回答,也依旧会不了了之。
这样一大堆废话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折磨肖恩·霍尔,既然他希望通过窃听器来探听事实,那就成全他,让他好好地听一听。
从阿斯托洛圆顶运动场到酒店下榻的房间,整整半个小时,埃文·贝尔就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这让肖恩·霍尔不禁开始想:难道埃文·贝尔今天在演唱会上唱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累吗?
埃文·贝尔的嗓子的确是累了,所以他踉跄了一下,撞到了伊登·哈德逊的身上,导致伊登·哈德逊撞到了旁边一个客房服务的侍应生身上,然后伊登·哈德逊的外套就成为了一块牛排的最新盘子。
在肖恩·霍尔听来,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打起来了,他顿时就兴奋了起来,撇开其他消息不说——他需要回去通宵听听录音——单是这两个人不合的新闻就够劲爆了。可是肖恩·霍尔还没有来得及兴奋,窃听器里就没有继续打架的声音了,这让他有些错愕:这冲突不是才刚起来嘛?怎么就停了?
回到酒店的走廊里,埃文·贝尔把摔倒的侍应生扶了起来,低声道歉,报了自己的房间号,表示刚才的损失都算在自己账上。然后就一脸郁闷地看着伊登·哈德逊那件被“玷污”的大衣,拉着伊登·哈德逊,骂骂咧咧地就朝洗衣房走了过去。由于埃文·贝尔的话语之中根本没有透露这些信息,所以听在肖恩·霍尔的耳朵里,就感觉是两个人起了冲突,但莫名其妙就没有打起来,只是再继续争吵着——也不是争吵,因为伊登·哈德逊依旧没有声音。
肖恩·霍尔察觉到,窃听器里的声音开始逐渐出现了杂音,他一开始还以为是窃听器的质量问题,狠狠地瞪了索亚·沃尔什一眼,但他随后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埃文·贝尔的声音被一连串的风声和搅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根本听不清楚。
肖恩·霍尔内心开始不安起来,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就在这时,耳朵里的耳麦忽然就传来巨大的轰鸣声,就好像下水道在耳边爆炸开来一般。肖恩·霍尔和索亚·沃尔什都狼狈地把耳塞取了下来,即使如此,放在掌心的耳麦依旧是嘈杂不已,而他们两个人的耳朵都开始不断耳鸣了。
随后,“咕噜咕噜”的水声就开始从耳麦里穿了出来,再然后,耳麦就变得一片寂静了。看来,窃听器是牺牲了。肖恩·霍尔和索亚·沃尔什两个人依旧是傻愣愣地坐在原地,耳朵的耳鸣让两个人的反应都变得迟钝起来。
而在酒店里,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站在洗衣房里,看着伊登·哈德逊的那辆大衣在洗衣机里搅动着,虽然这件大衣应该是要干洗才对的,丢到洗衣机里就意味着毁了,但两个人的心情显然都十分愉悦,眉宇之间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第1238章 歌舞青春
肖恩·霍尔当然知道窃听器失效了,但是为什么呢?
等肖恩·霍尔反应过来之后,他就进入了酒店开始打听这个过程的始末,他费了一番周折,找到了被伊登·哈德逊撞到的侍应生,确认了那个相撞只是一个意外;他还找到了洗衣房的值班人员,确认了外套的确是脏得不行,只是值班人员十分疑惑的是:这明明是应该干洗的衣服,但是埃文·贝尔却十分坚持用水洗,这又是为什么呢?
肖恩·霍尔再次矛盾了起来。贝尔家是干洗店起家的,这点所有人都知道,那埃文·贝尔是不可能犯“干洗变水洗”的低级错误,那么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埃文·贝尔与伊登·哈德逊真的争吵了,所以故意报复的;也可能是埃文·贝尔发现了窃听器;还有可能一切都只是意外。
真相到底是什么?肖恩·霍尔真心纠结了。
等打听完这一切之后,已经是清晨酒店人员交换班的时间了,肖恩·霍尔决定回到自己的酒店里,先把窃听器录音下来的内容认真听两遍,看能否整理出一个思绪再说。
肖恩·霍尔前后花费了七十二个小时,把窃听器取得的内容听了五遍,这才确定:他的收获是零!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埃文·贝尔早就发现了窃听器!所以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戏弄他的恶作剧!这个发现,让肖恩·霍尔差点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怒火。
难怪,难怪埃文·贝尔在车子里就表现异常;难怪会把外套留在车子里;难怪在酒店里也异常;难怪干洗的外套会水洗……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恶作剧!肖恩·霍尔根本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这奇耻大辱简直要让肖恩·霍尔失去了理智。
足足花费了二十分钟,肖恩·霍尔才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必须冷静,否则他就想不出办法去对付埃文·贝尔了。等冷静下来,肖恩·霍尔却又开始思考起来了:埃文·贝尔到底是怎么发现窃听器的呢?运气,还是叛徒,亦或者是他早就洞悉了自己的一切行动?
纵使肖恩·霍尔想破了脑袋,也不会知道埃文·贝尔是重生的。所以,肖恩·霍尔的这个问题就注定是没有解答的,他也将势必会陷入不断地怀疑之中,这种怀疑在今后他与埃文·贝尔的交锋中也会如影随形。
埃文·贝尔和伊登·哈德逊两个人成功地戏耍了一把肖恩·霍尔,虽然没有办法亲眼看到肖恩·霍尔收到他们“万圣节礼物”的神情,但仅仅是脑补一下就足够欢乐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十一工作室都意识到,肖恩·霍尔已经开始不折手段了,经受了这次刺激之后——埃文·贝尔十分确定肖恩·霍尔能够发现真相,那么未来肖恩·霍尔的手段只会更加刁钻更加偏激。十一工作室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
树大招风。以前的十一工作室就是无数媒体针对的目标了,现在十一工作室已经成为了二线电影公司领头羊,是非只会越来越多。这次肖恩·霍尔的出格举动就直接给十一工作室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不再仅仅是埃文·贝尔一个人警惕起来了,想必未来像肖恩·霍尔一样不折手段的媒体,绝对不止“世界新闻报”一家,“国家询问报”、“环球报”、“首映”……其实“纽约邮报”也可以算上一家,所以,有一个心理准备是绝对十分必要的。
肖恩·霍尔的2006年是从一份“万圣节礼物”开始的;埃文·贝尔的2006年是从休斯顿的巡演开始的;十一工作室的2006年是从YouTube的频道业务开始的;而十一制作和十一发行的2006年则是从“歌舞青春”的上映开始的。
提起十一工作室,似乎所有人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印象就是埃文·贝尔,其实十一工作室也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广为人知的艺人,但十一工作室身上属于埃文·贝尔的烙印实在太过鲜明,所以大家总是难免,将埃文·贝尔直接与十一工作室划上等号。特别是在2005年年末,“时代”周刊将埃文·贝尔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这就越发让十一工作室的光芒都集中在了埃文·贝尔身上,这就好像所有人提起苹果公司就会想起史蒂夫·乔布斯、过去十年迪士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