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艺术家- 第15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歌舞青春2”上映三周累积票房九千九百万,一年前的“歌舞青春”在北美拿下一亿两千万美元的票房,并且在包括北美的全球范围内狂揽三亿五千万美元票房,这个战绩让所有电影公司都嫉妒红了眼。而现在,“歌舞青春2”打破上一部的记录看起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事实上也如此,“歌舞青春2”最终上映十三周,在北美的累积票房一亿五千万美元,而海外地区累积一百多个区域都举行了公映,海外票房最终来到了两亿六千万美元的位置,这就使得“歌舞青春2”的全球票房晃晃悠悠地迈过了四亿门槛,最终在四亿一千万的数字上停下了脚步。

“歌舞青春”以五百万换三亿五千万;“歌舞青春2”以七百万换四亿一千万。这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投资,“料理鼠王”的全球票房突破九亿那又怎么样,要知道“料理鼠王”的投资就足足一亿五千万了,所以,要论利润,“歌舞青春2”是绝对的完胜,这才是让各大电影公司真正眼红的地方。

2007年已经过去了八个月,十一工作室的战绩让各大电影公司汗颜不已,“斯巴达三百勇士”、“料理鼠王”、“歌舞青春2”部部卖座,并且全部都问鼎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军位置,而且这三部电影都没有埃文·贝尔的身影。埃文·贝尔精心打造的“荒野生存”要等到多伦多电影节才会上映,还有正在后期制作的“血色将至”。可以想象,逐渐开始发力的十一工作室,在今年对各大电影公司带来的冲击力绝对要远远超过去年。

电影市场票房和口碑齐飞,在第七大电影公司的位置上彻底站稳了脚跟,下半年还有两部作品的计划,明年重质不重量的精品路线还将延续,只是各大电影公司还能够安稳地看待十一工作室带来的冲击吗;音乐市场埃文·贝尔号召力依旧不减,魔力红乐队、杰森·玛耶兹稳步成长,共和时代、泰勒·斯威夫特作为新人梯队发展迅猛,而在十一音乐还有布鲁诺·马尔斯、阿黛尔·阿德金斯作为储备力量。

当然,没有人会忽略十一工作室在网络市场呼风唤雨的能力。现在在美国市场里,社交网络这一块十一工作室已经当之无愧地坐上了头把交椅,十一工作室出人意料地没有选择微软、谷歌作为合作伙伴,而是选择了之前一直磕磕绊绊的苹果公司,当iPhone推出之后,人们终于明白了埃文·贝尔的深意。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十一工作室在社交网络上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将身后的竞争者越拉越远。不由自主地,人们会开始关注十一工作室的动向,就好像关注微软、谷歌的动向一般。

众所周知,贝尔兄弟现在在芝加哥忙碌“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的拍摄工作,按道理来说十一工作室就是没有任何动作了,但真正睿智的人是不会遗忘伊登·哈德逊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比如说史蒂夫·乔布斯——知道,其实十一工作室旗下虽然没有成立网络部门,但YouTube和脸书这一块的业务一直都是伊登·哈德逊在管理的。

伊登·哈德逊从六月份起就一直在帕罗奥多呆着了,他本来就不是瞩目的焦点,人们更加不可能会去注意一位律师的动向。但业内最近却在传言,伊登·哈德逊又有动作了,似乎正在接触一家叫做推特(twitter)还是推尔(twttr)的公司,也有可能是叫做跟随(follow)。目前业界没有办法打听出确切的消息,毕竟网络领域兴起的小公司数不胜数,伊登·哈德逊又不是平常大家会关注的对象,消息稍微之后一点也是正常的。

不过,业内目前也无法确定伊登·哈德逊到底是打算收购、合作,还是说仅仅只是接触、交流而已。

不动声色之间,十一工作室在社交网络领域已经成为了领头羊,成为了业内的指标,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瞩目。只怕未来的发展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从2003年第一次独立自主制作“致命身份”以来,十一工作室一年一个脚步,2004年的“撞车”和“神秘肌肤”笑傲颁奖季;2005年“断背山”和“阳光小美女”让全世界侧目,YouTube和脸书初露峥嵘;2006年“香水”和“穿普拉达的女王”正式宣告崛起,YouTube强势上升曲线;再到今年目前的成功战绩,十一工作室已经逐渐进入了后埃文·贝尔时代,在没有埃文·贝尔亲自指挥的情况下,也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十一工作室的崛起之路才仅仅经历了不到五年,看来未来还势必要继续崛起下去了!

第1672章 越狱之争

关于十一工作室的崛起关注还在2007年的夏日里熊熊燃烧,但是十一工作室本身却遇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前两季备受瞩目、引发无数收视狂潮的“越狱”在进入八月份之后,第三季的制作始终没有提上议程,因为十一工作室和福克斯电视台对于“越狱”这部剧集的定位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埃文·贝尔就和福克斯电视台提过一次,“越狱”的故事应该在第二季结束之后就正式完结,这让福克斯电视台直接惊吓地就从椅子上弹跳了起来。

福克斯电视台认为埃文·贝尔完全疯了,在美剧产业之中,哪有一个电视台主动把收视率始终处于高峰的剧集直接就砍掉的,这不是自断财路的举动吗?

但是埃文·贝尔却认为,首先,“越狱”这部剧集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依靠的就是与所有美剧不同形式的制作方式。当初“越狱”取得成功时,专业人士们就分析过,“越狱”这部剧集和所有美剧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样,“越狱”每一集都有无数的细节,如果错过了一集,那么对于其后故事情节的发展都会有迷惑,甚至于看不懂。这种制作方式对于用户的黏性是十分大的,让观众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只能是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直跟随剧集前进。

所以,“越狱”这部剧集本身就不是适合像“老友记”这样典型美剧一样,长期进行运作。因为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精神紧绷太久也会发生疲倦,最重要的还是同样模式循环太久之后就会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从而致使观众的流失。

最明显的就是“越狱”的收视率,第一季单纯电视收视人数在全球范围就超过了两千万,而第二季这个数字却降到了一千两百万。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越狱”,这个名字就注定了主题就是逃离监狱,那么第一季既然已经逃出来了,第二季变成亡命天涯,显然新鲜度就已经下降,创新度也降低了不止一个层次,最后还是观众不可避免地产生审美疲劳从而流失。

在这种局面之下,“越狱”的结束方式势必也要与众不同,第二季末尾那个留下巨大悬念的结局就是最完美的结局,因为生活永远在继续,故事不可能不断陷入死循环。在第二季收视人数还能够超过一千万的情况之下,戛然而止,反而可以让“越狱”的故事画上最完美的句点。

其次,埃文·贝尔坚持,“越狱”第一季巨大的成功就在于整个故事的构造,第二季已经流露出疲态。目前第三季的策划之中,编剧保罗·舒尔灵认为应该让一众主演再次回到监狱,然后再重新开始越狱之路。但问题就在于,第一季已经有过一次这种情形了,再来一次,那么观众还买账吗?

无论是上一辈子还是这一辈子,其实埃文·贝尔对于“越狱”这套剧集的观点都是如此,第一季经典,第二季佳作,之后就……如果“越狱”能够壮士断腕,在第二季就顺利完结,那么这注定就将成为美剧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存在,绝对经典。所以,埃文·贝尔也希望能够将这部剧集打造成为这样的经典。

如果能够将“越狱”打造成为一套长期的经典距离,那埃文·贝尔又如何会不愿意呢?他个人也是十分喜欢这部剧的。但是“越狱”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它在美国市场的生存方式是十分特别的。

埃文·贝尔当时还在休假期间,和福克斯电视台的一众高层开会,埃文·贝尔一个人舌战群儒,让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其实福克斯电视台的想法很简单:虽然第二季收视率有下降,但是YouTube上的点击率依旧出色,这就说明全球依旧有无数的粉丝愿意支持,那么第三季为什么不继续拍下去呢?而且广告商也愿意继续支持这套剧集。利益,就如此简单明了。换做任何一个其他电视台,想法估计也都是如此。

但埃文·贝尔所提出的问题,福克斯电视台之前虽然也有考虑过——为了剧集的生存和未来——但却没有如此清晰。现在被埃文·贝尔揭开了所有伤疤,福克斯电视台也必须重新进行考虑。

当时福克斯电视台正是在为各个剧集的未来所策划,其中十一工作室与其合作的四部作品都赢得了预订,“美国偶像”和“舞林争霸”自不用说;而“豪斯医生”的收视率和口碑齐飞,位置十分稳固;“越狱”其实也表现十分不俗,福克斯电视台还是希望继续预订的。

但是现在,埃文·贝尔却将送上门的钱推了,希望“越狱”在第二季就结束,这着实给福克斯电视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福克斯电视台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越狱”这部剧集实在太过特别。即使埃文·贝尔的理由再充分,福克斯电视台也是需要慎重考虑。不过最终福克斯电视台还是难以割舍目前的好形势,要知道,电视台是一家大公司,他们可没有埃文·贝尔对于利益并不动心的那份果决。所以,福克斯电视台还是决定预定“越狱”第三季的剧本。

这样一来,就让福克斯电视台和十一工作室陷入了一个循环的死结上,埃文·贝尔对于自己的想法也是十分坚持的,他前后和福克斯电视台谈了三次,都没有能够顺利沟通。埃文·贝尔最终也是无奈妥协了,在埃文·贝尔看来,既然福克斯电视台如此坚持。那么,说不定这一辈子情况也许会不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