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艺术家- 第19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就是造就该奖项地位如此之高的核心基础。

金块奖的参赛范围从美国开始到环太平洋,再到亚洲、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是建筑奖项之中最顶尖的一个项目。今年,金块奖将这个奖项颁发给了哈利法塔项目,这也是对埃文·贝尔的业界地位给予了正式的肯定,认可埃文·贝尔如今已经跻身全球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师行列。

今年的金块奖盛会在芝加哥举行,虽然埃文·贝尔并没有出席,但哈利法塔的获奖还是轻而易举地让埃文·贝尔成为了瞩目焦点,作为一名年纪未满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埃文·贝尔在新人层出不穷的建筑设计领域也是绝对的新秀,这和音乐、电影领域都是如出一辙的情况,在这些领域之中,年龄所代表的阅历和经历壁垒都是很难逾越的,但现在埃文·贝尔却又再一次打破了这些束缚,赢得了让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金块奖认可。

最为让人郁闷的是,埃文·贝尔还不是一名专职的建筑设计师,他在音乐和电影方面的才华才是赢得世界瞩目的最佳利器,而现在埃文·贝尔却又开始占据建筑设计师们的领域,说难听一点,就是抢饭碗的。像埃文·贝尔这样的情况,最让人哭笑不得。但严格说来,埃文·贝尔又不是门外汉,偶尔过来客串一下就取得如此成就的,他是绝对专业出身的代表,哈佛大学的金字学历可不是吃素的。所以,只能说埃文·贝尔这样的全能全才,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这样一来,建筑设计师们反而要感谢埃文·贝尔的“不务正业”,因为他们就不需要面对埃文·贝尔这样一位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他们要真心感谢埃文·贝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娱乐圈的事业之中,否则在无数建筑设计的招标场合,他们都要面临埃文·贝尔这样一个有实力有口才有魅力的对手带来的巨大冲击。

哈利法塔为埃文·贝尔在建筑设计方面赢得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奖项认可之后,这也使得关于埃文·贝尔“不务正业”的调侃又再一次热闹了起来。不过比起埃文·贝尔刚刚出道时的指责,现在的这种言论更像是一种调侃。

看看埃文·贝尔这些年的经历,音乐方面埃文·贝尔已经是肩负一亿多销量的顶尖歌手,以格莱美为首的奖项肯定,更是创造了无数历史记录,更不要说那些代表人气的全美音乐奖、MTV音乐大奖了;电影方面,埃文·贝尔在导演、制片、演员、编剧、配乐等各个方面全面开花,从奥斯卡到金球奖,再到各站影评人协会、电影节,奖项方面的认可已经让埃文·贝尔站在了殿堂行列,而票房、口碑、评论方面的全方位积极肯定也证明了各大颁奖典礼的认可名不虚传;除此之外,埃文·贝尔在绘画、舞蹈、戏剧、主持等方面也都拥有不俗的实力。

年初的小说“一天”、现在的哈利法塔又让埃文·贝尔的履历表上再增加了文学和建筑两个领域的优秀水准,如今的埃文·贝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不务正业的跨界艺术家第一人。

而来自于“纽约客”的调侃在文章的最后还说到,除了艺术领域令人吃惊的成就,埃文·贝尔偶尔还会客串一下英雄角色。野外的出色求生能力让埃文·贝尔往往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出色的领袖气质和口才水平也使得埃文·贝尔在面对危机时拥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想象一下前几天那场飞机意外事故,看看当初德纳利国家公园的经历,再回顾一下更加遥远的诽谤事件中埃文·贝尔涅槃重生的经历,埃文·贝尔身上的英雄气质还真是“闪闪发光”。

对此,“纽约客”认为,偏偏埃文·贝尔本身还是一个反英雄主义者,他从来不愿意将自己定义为英雄,即使在“蝙蝠侠”中,埃文·贝尔选择的角色也不是布鲁斯·韦恩,而是小丑。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埃文·贝尔的魅力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以前人们提起埃文·贝尔的不务正业,都认为他的才华很有可能挥霍在这些“杂七杂八”的领域之中;但是现在人们却更加愿意说,希望看到埃文·贝尔在更多的领域发光发热,人们甚至开始好奇,埃文·贝尔身上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才华没有展现出来吗?

虽然埃文·贝尔没有前往芝加哥参加金块奖的颁奖典礼,但是太平洋建筑协会还是亲自将奖杯送到了王子街十一号,其中还有二十五万美元的奖金。这也成为了笼罩在贝尔家头顶上阴云的一缕阳光。

虽然贝尔两兄弟平安归来,但凯瑟琳·贝尔内心的担忧却没有那么轻易就放下,特别是埃文·贝尔还经历了胃痛这样的大事,更是让凯瑟琳·贝尔紧张的情绪没有办法释放出来。所以,埃文·贝尔回来之后,凯瑟琳·贝尔神经就一直很紧绷,这让埃文·贝尔只能乖巧待在王子街十二号。

一直等到太平洋建筑协会将金块奖带到了王子街,使得凯瑟琳·贝尔的注意力稍微得到了一些分散,这一次迪拜航班的意外事故所带来的阴云这才逐渐消散。

埃文·贝尔回到纽约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加入到“在云端”的拍摄之中,而是留在了王子街休息,休息之余还加入了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行列监制着“盗梦空间”的后期制作。

不过这一次,埃文·贝尔主要是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交换了更多对于后期剪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将两个人的创意和想法在作品之中得以贯彻实施,因为随后埃文·贝尔就要加入一个全新的剧组之中,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将要肩负起导演剩下的责任。

九月第二周,埃文·贝尔就离开了纽约,来到了奥马哈。

第2149章 轻车熟路

在美国,提起位于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人们的思绪是十分平缓的,说难听一点,就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因为这个州完全缺少特色,除了牛肉和玉米壳之外,内布拉斯加州就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人们关注的了,甚至有不少人以为奥马哈是内布拉斯加州的首府,而事实上应该是林肯市才对。

奥马哈也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城市,除了“联合太平洋铁路的真正起点”这个名号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讨论了。想必这也是“在云端”这本小说选择了奥马哈作为故事发源地的原因,除了位于中部,成立公司费用低廉、方便到美国各地出差之外,这座城市的乏味也衬托出男主角瑞恩的裁员生活“丰富多彩”。另外,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依靠农业维持生计的奥马哈似乎也没有大城市的冲击那么严重,这也使得奥马哈有着一种格格不入的田园生活安定感,与各大城市的错杂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

埃文·贝尔抵达奥马哈之后,根本没有引起当地居民太大的骚动,“在云端”剧组十分顺利地就进入了拍摄场地,然后开始埃文·贝尔今年第三部作品的拍摄。

由于“在云端”的故事与飞机息息相关,情节也在各个城市之间来回变换,所以埃文·贝尔希望利用航拍将各个城市最鲜明的特征显现出来,这不仅可以突出每座城市的特色,还能够将云端之上的感觉体现出来,也有助于将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同时又不会完全隔离。

在这一点上,埃文·贝尔比起“朱诺”的时候又有了全新的进步,他现在站在导演的位置上,能够很快的将画面风格和故事线索联系起来,并且在不同的节奏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关于航拍,埃文·贝尔的经验算是很丰富了,从“恋恋笔记本”开始,埃文·贝尔就盲人摸象地开始运用各种拍摄视角来实现自己脑海画面视觉化的目的,在“香水”这部电影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次,为了将“在云端”这样的主题完完全全发挥出来,埃文·贝尔选择了客机进行航拍,因为客机最为稳定,呈现出来的画面会有一种沉静、安逸的静谧感。

埃文·贝尔进行航拍的同时,“在云端”剧组则聚集在奥马哈进行所有戏份的彩排,不仅为了即将开始的拍摄做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剧组演员之间的默契。待埃文·贝尔结束航拍工作回来以后,本来还以为埃文·贝尔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才能投入拍摄,却没有想到埃文·贝尔才回来了不过三十分钟,与罗伯特·法瑞斯讨论了一番拍摄风格之后,就正式进入了正式的拍摄。

撇开导演工作和演员位置的差异不说,刚刚从航拍工作中回来之后,按道理是应该处于疲惫的状态,迅速投入需要百分百注意力的演员工作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更何况埃文·贝尔还是制片人兼导演,工作量不可小觑。但埃文·贝尔却没有做太多的调整,就直接进入了拍摄工作。

很快,埃文·贝尔就用他娴熟的表演告诉了剧组里带有疑问的所有人他为什么不需要休息,答案就是:经过了“一天”和“盗梦空间”两部电影的磨练和酝酿之后,现在埃文·贝尔的演技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用查理兹·塞隆的话来说就是,“令人惊叹”。

第一场开机的戏份,埃文·贝尔选择了一场没有对手戏的简单戏份,这是男主角瑞恩进行讲座的一场戏。在故事里,瑞恩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商务人士,并且出了一本叫做“你背包里有什么”的书,他经常会受到邀请,到各个公司、各个聚会去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人生哲学。整部电影里前后有三场演讲的戏份,都在室内进行,第一场戏其实应该在汉普顿进行拍摄才对,但因为是室内的演讲,所以埃文·贝尔提前放到了奥马哈的棚内拍摄。

在这场由埃文·贝尔主导节奏的戏份里,他将自己炉火纯青的控制力发挥到了一个全新的极致。

罗伯特·法瑞斯将摄像机架好,对准演讲台,然后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站到了摄像机的后面,欣赏这场埃文·贝尔的独角戏。

埃文·贝尔——或者应该说是瑞恩,他穿着一套黑色的商务西装,象牙白衬衫搭配酒红色波点领带,没有任何的花哨也没有任何所谓的时尚,就是一个标准的商务男士形象。埃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