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祥安的断骨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修养,终于好了。跟老屋那边暂时斩断了关系,使得他的脑子里的许多想法被谢氏改变了,至少不会老关心老屋那边的人,也不会一见到好东西,就想着送给朱氏等人。
至于应祥林跟方氏,燕莲没有拉着他们跟自己一起种姜,而是知道他们在开荒,不想打断他们的安排,等他们的地都安排妥当了,自己再说也不迟……。
日子过的飞快,十一月后,天气就冷了。燕莲跟实儿都穿上了薄薄的棉袄,因为是新的,生意格外的暖和。
金銮殿。
“启禀皇上,晋国蠢蠢欲动,我军十万大军向北而上,但因一大半的将士是南方人,适应不了北方的寒冷,已有数万人因身体不适,耽误了行军往前的步伐了,”身穿铠甲的将军脸色严肃的禀告着。
“启禀皇上,十万大军的粮草跟寒衣已随大军一起往北,”听到这样的消息,户部侍郎可怕自己被揪住不妥的,立刻上前禀报着。
“既然粮草跟寒衣已备妥,为何还会出现将士畏寒,举足不前的事情?”北边一直是皇上的心头大事,年年来犯,年年抵挡,花费的人力物力不是一点点。连带着北方的百姓也因此而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所以此次,他特意调遣了十万将士,想要一举把北边的事情解决了,却没想到还没上战场就出现这样的事,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禀告皇上,那些将士怕冷,是因为他们适应了南方的寒冷,却不习惯北方的干冷,所以才会出现身体不适的,”北辰卿见状,就出来禀明道。
“此事如何解决?”皇上看着北辰卿问道。
“若是有御寒之物,或许能解决此事,”北辰卿犹豫了一下后道。
“北辰卿留下,退朝!”皇上伸手一挥,原本战战兢兢的户部侍郎喘了口气,额头上满是汗水,脚步都虚软了。
北辰卿跟着皇上去了御书房,御书房里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跟北辰傲说一声,务必要准备一批御寒之物,尽快的送往战场,否则的话,朕的一番苦心安排都就白费了!”皇上看着北辰卿,一脸强势的到。
“臣立刻去办,”北辰卿的眉头皱在了一起,但还是应承了此事。
“皇上,”北辰卿离开后,皇上身边的花公公走了进来,刚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就听到皇上沉声道:“花公公,准备出宫!”
“奴才就去安排,”花公公想退出去去准备,但被皇上抛下的一句话差点滑了脚。
“朕要微服私访,就带两个人驾着马车去,不要惊动了旁人,”说完,他就转身出了御书房,准备去换衣服了。
“奴才遵命!”花公公很想昂起头反驳着:皇上,你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可看到明黄的背影后,只能咬咬唇,随后乖乖的跟上。
应家后院。
“真好啊,”看到眼前长势喜人的一片绿意盎然,五儿的脸上满是忍不住的欢喜笑意。
“呵呵,等换成了银子,你再欢喜也来得及,”陶子的脸上也满是笑意,心里充满了期待。看到文杰等人都穿着新衣服,家里的棉被都是新的,他心里有说不出的羡慕。
谁不希望家里的日子能过好,这渐冷的天气,地里也没什么可忙活的,所以他们来这边也没引起什么人的注意,加上燕莲买了这所有的地,都挡上了篱笆,加之后山之前出过野兽,村里人不敢去后山,所以这里的一片绿意都没有被人发现。
“燕莲呢?”五儿张望了一下,见平时都在地头上的燕莲不在,就好奇的嘀咕了一句。
“二婶说她出去了,可能去村头地头了,”燕莲买了村头两亩地,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地里什么都没有,反正见她三天两头的去。问她做什么,还神秘兮兮的说保密。
“她啊,比二叔都还稀罕那几块地呢,”五儿抿嘴笑着,“燕莲说,差不多能卖掉一些了,到时候得了银子,给咱们爹娘都买床新棉被,他们的棉被沉的冰冷,一点都不暖和了。”说起这个,她就心疼。
“嗯,”知道媳妇的好,陶子并没有多话。
村头。
燕莲望着眼前一片的萧条,眼里闪过无数的感叹,想着那么好的地,就白白的浪费了。这三亩地,是她用十两,也是她最后傍身的银子买的,是中等的水田,极难有这样的价钱,因为人家急着用银子,所以价格被压低了。
“小娘子,这冬日里一片的萧条,你看的什么呢?”燕莲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个中年男子,双目炯炯有光,就算是不经意的问话,所透露出的气势也是压人的,比北辰卿更有威势。
燕莲不经意的扫了人家一眼后回头,望着冷清清的地头说:“小妇人是在惋惜这好地都白白的浪费了,”
“噢,此话怎么解释?”来人好奇的问道,显得颇感兴趣。
~~~~~~~~~~
谁来了,谁来了,这姜卖是不卖啊!
第3卷 皇上无聊了
“若是一年种两茬的粮食,或许就不是这般的光景了,”燕莲瞅着这一片的荒凉,脱口而出道。
她心里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时间已过,她如今也不好多说——而且这里有大麦,却没有小麦,麦粉的口感实在相差的太大。
古泉村的大麦种于水田里,若是种在山地的话,口感或许会更好。
“两茬的粮食要怎么种?自古以来,不都是只种一茬的吗?”那男子继续试图用温和的语气跟人家说话,却不知道他就算装到底,也温和不了。
好在他今日遇到的是应燕莲,若是换了别人,看到他穿的富贵还带了人,说不定会吓的腿都软了,哪里还敢跟他说那么多的话。
“不试试,怎么知道就不行呢?”歪着头,燕莲回眸望着他,眼里没有惊恐唯有坚持。
一个国家,最最要紧的就是粮食。粮食富足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国富民强。晋国就因为每年冬日没有粮食,才会发生战争。而秦国虽然看上去一片祥和,可粮食总是缺少,所以才会让古泉村离京城如此近的地方也那么穷苦。
要是一年能种两茬的粮食,百姓应该是最为高兴的。
来人,正是当今的皇上轩辕卫。恐怕没有人的心会比他明白粮食对百姓的重要,可惜一直苦无办法。
“那要如何做呢?”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农妇,虽然穿着与旁的农妇没什么不同,但是那优雅淡然的气势,还真的不像一个普通的农妇,轩辕卫不免对她产生了一丝的好奇。
“早稻早种,晚稻晚收!”
“小娘子是打算试试吗?”若是成了,她该为自己解决了多大的难题呢。
“恩,”说了那么多,她肯定是想试试的。
“好,小娘子的心思不简单啊,若是真成了,小娘子可是大功一件啊!”轩辕卫朗声称赞道。
“这个还是等试了之后才知道,”她是荣辱不惊。“几位不像古泉村的人,是进村找亲戚呢,还是路过?”她也就顺口一问,没有别的心思。
“不知道小娘子是否认识一位姓应的小娘子?”轩辕卫有礼的问道。
“姓应的?”燕莲的语气有些古怪,纳闷眼前的这些人,自己认识吗?除了自己因为未婚先孕被人称为应娘子之外,应家未出嫁的姑娘都应该被人称为应姑娘,而不是应娘子。
“小娘子认识?”人家语气里的古怪,轩辕卫听出来了。
“不知道找小妇人有何事?”人家也没气势汹汹的,虽然是骑马而来的,但却在村外下了马,可见不是什么用势压人的,所以她也坦然的告知。
“你就是应娘子?”轩辕卫显得有些惊奇,没想到会这般的巧合。
“嗯哼,”一个未婚先孕的女人,谁愿意顶替她呢。
“朕……,”意思到自己的话不对劲,轩辕卫赶紧改了口,笑道:“这次来,主要是听一朋友说应娘子这里有冬日里从农田里出来的东西,好奇是什么,所以才来询问一番的,”
当初,北辰卿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笑话说与他听,并评价说这个应娘子这个人的野心还挺大的——当时,他隐约觉得这个应娘子是话里有话,只是北辰卿没有听出来。
那个时候,他的心里也是不以为然,没有在意。可是,等到今日在朝堂上,听到了大臣的禀告,在想起要北辰傲筹备预防寒气的东西时,他突然想起了北辰卿说过的话,就鬼使神差 的要来这边看看,却没想到遇到了这么个有意思的小妇人。
燕莲略显诧异,这话,她只对北辰兄弟跟上官浩说过,但上官浩不做生意,自然不会在乎这个,而北辰傲若是琢磨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意思,独吞都来不及了,会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吗?那么,说了这件事的人,只有北辰卿了。
他鄙夷自己,肯定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笑话告诉别人了。
嘿嘿,要是北辰卿等人知道她心里琢磨的事,肯定会惊呆的。
“小妇人的地头里,确实有样东西即将要收成了,只是……,”她话锋一转,略带歉意的道:“此样物品,除了北辰兄弟来之外,其余的人,小妇人都不卖,”
“哦?为何北辰兄弟来,小娘子就卖了呢?”轩辕卫挑眉,眼里满是笑意。
“小妇人可没说他们来了就卖与他们,这还得看小妇人的心情好不好,”说完,嘴角露出了一抹调皮算计的笑容,整个人显得鲜活了许多。
轩辕卫是什么人,看到这里还不明白的话,就白当这个皇帝了。他知道,定是北辰两兄弟做了什么让人家不顺眼的事,所以想借此回报他们呢。
他是该期待北辰两兄弟出糗,还是失望自己今日白来了呢?
“能否让老朽知道是何物呢?”若真的是他想象中的东西,他就算绑,也让人把他们两兄弟给绑了送来。
燕莲原本是不想的,可见人家听了自己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