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啊,他说他那是什么深度睡眠,一个小时抵平常人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深度睡眠?这个我知道,国外有学者在专门研究这个睡眠科学,这小子竟然也懂?深度睡眠一般人不经过训练也很难一下子进入啊,得控制力很好的人才行。这小子,我再次看走眼了啊!”院领导叹了口气。

“是啊,他睡得少,可我们也不好意思多睡,凡是跟着干活的专家教授,全部背着他叫苦立连天,不过,嘿嘿,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吭声抱怨。”黄必达笑道。

“连你也不敢?”

“我也不敢!”黄必达老老实实的承认。

“半个月,事情就办好了,他竟然回乡下去了?”院领导兴趣很高。只要一说起王平,他就笑容满面的很高兴。王平这小子,是个超级人才,很得院领导的欢心!

“他安排好了一切,各个小组都有负责人和美术编辑,一共三个小组,每个组专家教授各b人,美术编辑3人。不过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该不该说。”黄必达犹豫说道。

“说啊,怎么?跟了王平校长做事,心向着他了?”院领导笑道。

“那倒不是,只是我答应了王平校长,这件事情不会告诉你。”

黄必达笑道。

“你别听他的,他知道你是我专门派给他的助手,有什么事情你肯定会告诉我的,这个家伙,很圆滑。他是故意这样跟你说的吧,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么,说!”院领导很期待。王平这小子,指不定又有了什么不走寻常路的新招。

“他图书的定价,很高?”

“图书价格?”

“嗯!”

“呵呵,有多高?1元。2元。还是3元,我猜最多不会超过3,5元吧。”

黄必达苦笑一下,摇摇头。

“他敢定价3,5元?那么贵我都跟他说过了这是福利书籍,收点纸张人工费用就行了,国家会补贴他们的。我觉得,最好是8毛一本,家家户户人手一本。”院领导的声音都变得高了起来。

黄必达后悔了,他真该听王平的话,不要先告诉院领导这件事情。

图书还没有成型,一切都还在进行之中,这个计划,王平校长不希望中途被任何的事情打断。

“究竟他定价多少钱一本,说?”院领导命令的口吻说道。

黄必达后背出汗了,可是事已至此,不得不说了:“王平校长……,王平校长……,王平校长定价……,10元一本。”

“什么?”院领导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从不发脾气的他愤怒了。

“这不是乱弹琴么,10元一本,谁买得起?就是工人家庭,那一是半个月的工资了,农民家庭,谁能买得起这么贵的书?10元,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开支都用不完,他这是混账,马上给我修改过来。他敢乱来,我撤他的职!”

黄必达后悔得要死!

“领导……,是你自己书面授权给他的……,现在事情还没有正式全面的启动,你就先斩大将,不太好吧!”黄必达战战兢兢地说道。

院领导一窒息!脸色顿时就青了!然后咳嗽起来!

“他要是一本都卖不出去,我就让良美合作社全部买回去,10元一本?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黄必达书记,你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拿来干什么的,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能阻止他?你们集体乱弹琴!上京农学院的领导层专家教授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吃的是黑心石头?”领导怒不可遏。

黄必达小心翼翼的赔笑:“领导,你先喝口水?”

“喝水,我都想把水泼你脸上,我叫你去看着他,你就这样看的?”院领导拍桌子了,黄必达只好不吭声。

“你觉得一本图书10元,他能销售出去么?这么好的计划,要被他弄天折了?10元?一户农民省吃俭用两个月也花不了10元。”院领导胸膛急剧起伏。

黄必达还是不吭声!

“给我打电话给上京农学院。”

“是,不过领导,我在打电话之前,能不能先给你说个事儿?”黄必达低着头,好像一个做错事情的“还有什么红!”

“还是……,一书的销售一的事儿?”

“怎么?”

“王平老师最先做的,不是找专家和教授做图书,而是先做的销售试点?”

“什么?书都没有先销售?他东西都没有,怎么能销售?”院领导惊疑不定!难道这次这小子又有了什么出其不意的高招,而且这高招是他根本不知道的?

“是的,王平老师最先做的是销售,而不是图书?”

“情况怎么样?”院领导口气有些软了。

难道这家伙的销售很好,这怎么可能呢?没有书也能先销售,这还是,好像,第一次听说吧!而且,书还这么贵?不是书不好,是太贵,大家根本就买不起。

“电话打到东北三省的农村去试点,一本都没有销售不出。”黄必达说道。

“电话销售?”

“嗯,是王平校长和楚朝辉部长一起做的电话销售,先打给农业厅,然后一层一层的传达下去,最后反馈回来的消息是,没有农民愿意买什么寒稻计普图书。”

“一个人都没有?”

“是的!”

“那王平面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

“他认为很正常,但也没有想过会修改价格,这个价格报出去,农业厅的官员就开始向农业部领导抱怨了。农业部的两个部长只能先安慰他们,因为这个权力,王平校长比他们大。”

“他不修改过来,我撤了他的职”院领导态度缓和了!

黄必达微笑说道:“王平校长第二个试点是在自己的家乡。”

“也是电话一层一层打下去?”

“是的!”

“这次,反馈回来的消息,是他被家乡人指着骂脊梁骨了吧!”

“没有!”黄必达神秘一笑。

“没有,难道还有人买他的10元钱的天价图书?”

黄必达不好意思的一笑:“领导,我可实话实说了,王平校长把电话打到家乡真武公社后,两天时间信息就反馈回来了。”

“情况怎么样?”院领导不屑地说道:“被老家的人骂鼻子了,买这么贵!”

黄必达陪笑一下:“不是,领导,王平校长家乡的反馈是,每一个队的社员,都争相订购王平校长的再生稻种植图书,当天晚饭时候公社干部进行了广播后,第二天一早,排队的社员挤破了公社大礼堂,因为公社干部在广播中说了,去晚了的,一律没有!”

第111章 天价图书销售(2)

院领导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那小子的家乡社员们就这么相信他?”

黄必达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不过精彩的还在后面。”

“什么?”院领导坐了下来。看来王平那小子,在他自己的老家,有很高的威信啊!

“王平所在的小香猪县一个叫做孙县长的打来电话,要求王平全县农户一户一本,而且是县政府负责向社员收钱。”

“乱弹琴,那不是硬摊派么?全部社员一户一本,10元一本,谁能买得起啊?”

黄必达笑容满面:“领导,这你就不知道了,去年一年,小香猪县平均每户人家收入都超过了一百元。”

“哦?”

“他们是全省养蚕百强县,春秋两季蚕,家家户户收入都超过了一百元。王平校长所在的公社,第一大队十个生产队,家家户户收入都超过了两百元。社员们一是养蚕,二是出门去其他乡做技术指导,三是挖沼气池。家里地里田里全年大丰收,现在家家不愁没有大白米饭吃。口袋里,也有了余钱。一听说是王平校长的再生稻技术资料,不认识字都能看懂的,大家一早就去公社排队了。因为去晚了,登记报名晚了。钱交晚了,自己根本买不到。社长在电话里说了,平均每三户人家,才能有一本书,先去先得,订完为止。”

院领导听得眉头舒展开来:“结果,大家一早就去排队了?”

“是的!王平校长的再生稻产量。去年十月,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全乡和外乡的社员。每天络绎不绝去参观,再生稻的产量,几乎是常规稻的三倍,这样的种子和种植技术,社员们都想得到一本。”黄必达笑呵呵呵的了。

“这是好事啊,叫王平校长增加数量不就行了,反正现在还没有出版。”院领导听得大喜了!

“王平校长没有同意,只肯答应平均每三户人家一本的数量,他说物以稀为贵。”黄必达笑道。

“那三分之二的社员没有资料学习怎么办?不太好吧!”院领导刚才的愤怒消失了。

“借!或者想办法三户人家一起分担这书的钱,总之,王平校长说了,一定不能一户一本,就是要大多数人买不到。他们邻居有种植技术,自然会去想办法学习。”黄必达说道。

院领导松了口气:“王平校长的家乡因为养蚕早一步摆脱了贫穷。可是其他地方的人们根本拿不出钱来,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办?”

“减少书的供给量,十户人家平均一本书,也就是一户人家出一元钱,这样书越珍贵,大家学习的心情才会越高。”

“要是大家产生抵触情绪呢?”

“这就是地方官员的沟通和疏导作用了,总之,我们大家也开了会讨论王平校长的决定,最后,虽然还是有人坚决反对,王平校长还是毫不犹豫的拍板了。”黄必达说道。

“你自然是站在王平校长一边的人了?”院领导看着黄必达的眼睛说道。

“我是!”黄必达老老实实说道。“我觉得王平校长的办法,很符合人的心理。而且,他还有杀手锏。”

“杀手锏?”院领导微笑。这个王平,方法竟然是层出不穷啊。他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了,一本书10元钱,十户人家才一本的话,也就相当于一户人家1元钱,跟他心中预想的8毛钱一本,也相差不远了。花了钱的东西,大家自然更加的珍惜。白送的话,浪费和不珍惜也是必然的。10元一本的书,那么贵,估计谁敢损坏书,大家都会找他拼命!

王平校长很懂社员们的心理啊,好像比院领导自己还更精通一些!看起来,自己的秘书黄必达,竟然是被王平给征服了似的,这家伙才去跟着王平半个月,就‘变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