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新开的成衣店,与其他成衣店不同的是,店铺挂的衣裳只有六件,全是素面的,没有织花,也没有绣花,简简单单的式样。看店的是一个十三四岁小子,看到顾晞知和许俏君走进来,迎上前来笑问道:“公子和姑娘可是要买衣裳?”
许俏君看了顾晞知一眼,问道:“你们店里的衣裳就这么几件吗?”
“姑娘,我们店里得是画衣。”小子故作神秘地笑道。
“什么叫做画衣?”许俏君问道。
“姑娘若是想买衣裳,先要到后面挑选喜欢的颜色,然后店里的画师会依从姑娘的要求,在衣服上作画。作画的颜料是我们东家秘制的,水洗不掉的。”小子看了眼角落。
许俏君这才注意到,角落边摆着一张大案桌,桌边坐着位正在看书的中年儒生,想来他就是店里的画师。
“姑娘若是会作画,也可自己画。”小子补充道。
许俏君还在犹豫,顾晞知替她做了决定,“拿一件月白色的襦裙来。”
“好咧,公子请稍等。”小子去里面拿了件襦裙出来,“公子想要画什么?”
“不劳烦贵店画师,我自己画。”顾晞知接过襦裙,走了过去,将裙子铺在案桌上。中年儒士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打开壁柜,从里面拿出颜料、调色盘、水和挂着毛笔的笔架。
顾晞知看了看许俏君,不假思索,挥毫泼墨,片刻间,裙幅上勾勒出一朵荷花,旁边衬以荷叶。顾晞知另取一枝毛笔,在荷花上方,描绘出两只蝴蝶。
接着顾晞知为荷花和荷叶上色,瓣尖娇红,荷叶嫩绿。荷花亭亭玉立,荷叶舒张掩映花旁,灵动的蝴蝶在上方翩翩飞舞。整个构图,素雅、恬静之中透着鲜活。
“好画。”中年儒士赞道。
“好看。”许俏君欢喜地道。
这时,从里间,走出一中年妇人,一只手拿装着炭火的铁熨斗走了出来,一只手拿着半湿的帕子。
“熨烫之时,小心些。”顾晞知吩咐道。
“公子请放心。”中年妇人将帕子放在裙幅上,将铁熨斗放在上面熨烫,烫得白雾袅袅。
中年妇人烫了有一炷香的时间,拿开了熨斗和帕子,将裙子从桌上拿起给顾晞知和许俏君看。
顾晞知将裙子接了过去,用小子递来的布包裹好,提在手中,往外走。许俏君微微蹙眉,瘪了瘪嘴,这裙子不送给她,要送给谁?
从成衣店出来,顾晞知扶许俏君上了马车,把包袱递给她,“这个回礼,俏俏可喜欢?”
“喜欢。”许俏君接过去,抱在怀里,“这个店的东家是个会做生意,这样的衣裳独一无二,非常讨喜。”
“多谢俏俏夸奖。”顾晞知含笑道。
许俏君讶然地瞪圆了双眼,“这店子是你开的?”
顾晞知微微颔首。
“你怎么会想到开成衣店?”许俏君好奇地问道。
“这店是我帮你开的。”顾晞知向后靠在锦垫,笑道。
“什么意思?”许俏君不解,他要把这家店送给她?这未免太大手笔了,她不能接受。
“顾家家规,没有分家之前,是不可以置办私产的,一经发现,全部归公所有。”顾晞知唇角上勾,“嫁妆不在此类。”
许俏君眸光流转,笑道:“明白了。”
顾晞知带着许俏君去了他现在的住所,递给她一个锁着的木匣和一把钥匙。
许俏君接过钥匙,打开木匣,里面装着一叠银票、一张田契、三张地契和四张房契,皱眉问道:“你觉得以我家的家境,能为我置办这么多嫁妆吗?”
“以你家的家境,是不可能为你置办这么多嫁妆,他们肯定知道这是我的私产,我拿私产贴补我家娘子,我乐意。他们要有样学样,我不反对。可惜他们不敢,他们怕被人给吞没了。”顾晞知有恃无恐地道。
“你就不怕我吞没了你的?”许俏君问道。
“麻烦俏俏把我一起吞没。”顾晞知调笑道。
许俏君轻啐了他一口,把木匣重新锁好,“收起来吧。”
顾晞知接过木匣,解开包着裙子的包袱,将木匣放进去,系好,塞给许俏君,“我送你去许二叔家。”
“干嘛这么急着把家当全给我?”许俏君问道。
“放在你手上,我才能放心。”顾晞知正颜道。
许俏君凝视他片刻,郑重地道:“我会好好保管的。”
顾晞知笑,带她出门,送她去许志成家。
------题外话------
抱歉,昨天忙着去看学校,一天没摸电脑。
以前,小升初,我记得没有这么麻烦,现在怎么这样的麻烦?
报名考试还要面试还要有特长。
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难道还要看颜值才能让人上学?
还好我儿子长得不错,钢琴过了十级,跆拳道也是绿带了,也有特长,顺利报了名,要不然真不知道要怎么办。
第一百七十三章 顾家来人
许俏君从城里回来的第三天,顾晞知收到了,明日他的母亲顾云氏和祖母顾李氏将抵达泉陵城的消息,比预计的时间早到了两天。
第二天申时正,顾晞知和唐顾氏一家三口,在城外五里亭,接到了顾李氏和顾云氏一行人。
“娘。”唐顾氏已有十来年不曾见到母亲,看到白花苍苍的顾李氏,一声娇呼,眼眶泛红。
“海棠,女儿。”顾李氏也很激动,展开双手。
唐蓟礼扶唐顾氏上了马车,唐顾氏扑进了顾李氏怀里,“娘,娘我好想你。”
“娘也很想你。”顾李氏紧紧搂着唐顾氏,“想当初,你在娘怀里,一丁点大,眨眼功夫,我老了,你也快做祖母了。”
“我就是做了曾祖母,也还要是在您怀里撒娇的幺囡囡。”唐顾氏带着哭腔。
唐蓟礼嘴角抽了抽。
母女俩腻歪着边哭边说,似乎把这十来年的思念一古脑的全说出来。顾云氏坐在一旁,扯着帕子,跟着哭。
唐蓟礼见两人哭得没完没了,深感头痛,左看看,右瞧瞧,见顾晞知和他爹一个望天,一个看地,都没打算出言相劝,拉了拉身上的披风,认命地开口道,“母亲,外祖母这一路上车舟劳顿,还是先进城回家喝点热茶,吃点东西再叙话吧。”
唐顾氏经唐蓟礼提醒,想到母亲年事已高,从鹤州千里迢迢赶来,急需休息,忙扯出帕子帮顾李氏拭泪,“母亲,我们难得见一面,是高兴的事,不该哭。”
“对对对,是该笑,不该哭。”顾李氏停止了哭泣,也帮唐顾氏擦眼泪。她们母女说不哭就不哭了,顾云氏却还在哭不停。她长得极美,哭得也好看,梨花带雨,惹人怜惜。
唐顾氏在闺中时,就这位大嫂交好,伸手揽过她边给她擦眼泪,边哄她,哄得她破泣为笑。
女人们不哭了,可以进城,不用站在这里吹西北风了。
马车直接把人拉到了唐家,在慈养院外停了下来。顾唐两家不但是姻亲,顾李氏还是唐老太太的姨表姐,是以唐顾氏在知母亲和大嫂来泉陵城后,就禀报给了唐老太太知晓。
因来得是女客,唐家的女眷们以及孙媛媛都等在慈养院正房里,留在家中的男子,在偏厅就座。听到通传,唐老太太起身相迎,唐大太太等人也紧随其后迎了出来。
“表姐。”
“表妹。”
两位老太太已有数十年不曾见面,离别之时是二八年华,韶颜稚齿,而今已经是迟暮之年,发秃齿豁。携手相看,感慨万千。
到屋内坐下,顾云氏和顾晞知先给唐老太太见了礼,唐家的小辈们给顾李氏和顾云氏见见礼。
一番客套后,分主宾坐下。
两位老太太在叙旧,唐大太太和顾云氏等人含笑听着。唐二老爷、顾晞知和唐蓟礼略坐了一会,喝了半盏茶,就退了出去。虽然是通家之好,但顾晞知毕竟是外男,唐家的姑娘、少奶奶都在座,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的。
顾晞知等男的一离开,唐老太太就找机会将唐大太太等人打发出去,留下孙媛媛和唐品兰陪着。孙媛媛为了顾晞知,去顾家小住过数次,和顾家婆媳也是熟悉的,笑盈盈上前说话。
唐顾氏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眼孙媛媛,皱了皱眉。出了慈养院,与唐大太太等人分了手,对婢女道:“去外院书房请表少爷进来。”
婢女领命而去。
唐顾氏先回了院子,等了一会,顾晞知就来了,“幼安给姑姑请安。”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多礼,起来坐下说话。”唐顾氏嗔怪道。
顾晞知在一旁坐下,“姑姑找我何事?”
“老太太把我们都打发出来,却留下孙媛媛和六姑娘在里面说话。这些日子,我瞧她不去找你,还以为她死心了,却不想等着今日呢。你可有什么成算没有?”唐顾氏知道顾晞知对孙媛媛没意思后,也就帮着他提防着孙媛媛。
“有。”顾晞知简单回答了一个字。
唐顾氏是知道他的性子的,见他不说,也不追问,“你有成算就好。”
到了傍晚,唐老太太摆了洗尘宴款待顾家婆媳,唐家人聚集一堂,开了十来桌。
唐顾氏看孙媛媛在顾李氏面前大献殷勤,却不怎么理会顾云氏,轻摇了下头,愈发觉得顾晞知不肯要她,是正确的。顾云氏的性子的确软和、耳根子也软,虽是顾家大太太,却不当家作主,但是她是顾晞知的亲娘,顾晞知多少还会顾虑到她的心情的。孙媛媛却将顾云氏撇得干净,不知所谓。
宴罢,顾李氏和唐老太太谈兴正浓,携手去了慈养院,唐顾氏先送顾云氏去了客院歇息,顾晞知也跟了过去。
唐顾氏和顾云氏闲聊了几句,就自去了。
“幼安,你坐近点,娘有话跟你说。”顾云氏笑道。
顾晞知起身走了过去,并没有坐在离顾云氏最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