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得良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花得良缘-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下的一千九百两银子,许顺成打算买三个小田庄,三个女儿一人一个。家里既然有了余财,就不能亏待了孩子们。城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姑娘,都是有很丰厚的陪嫁的。

    三人一番讨价还价后,三盆莲花以六千九百两银子成交。许顺成存了两千两银子进钱庄,交给许茂才三千两银子。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多带些钱,以防万一之需。再者多带点银子,也好置办些东西,给李雩泽撑面子,告诉王家,李家的亲戚不是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来打秋风的。

    两个伙计一直觉得许顺成老实好欺,他们收花,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以为这次能大赚一笔,没想到许顺成会不答应。

    “我知道莲花的价格比不过兰花,但是三四年前莲花还两三千两银子一盆,今年三盆莲花就三千两。小贺,不是老叔非要卖那么贵。你看看这三盆莲花,都不是普通的莲花,我随便送到城里的大户人家,都会有人要,一盆卖两三千银子不成问题。”许顺成卖花也卖了三四年了,早就清楚这两个伙计玩得是什么把戏,买花一个价格,报给蔡掌柜一个价,从中赚取差价。他体谅他们谋生不易,而且做得也不是太过份,就没与他们多计较。但这次,这两人居然把价格压得这么低,实在让他无法再忍受下去。

    “许叔,你先别急,你听我说。许叔,喜欢兰花的人是那些你晓不晓得?是宫中的人,皇亲国戚,达官贵胄,兰花的价格自然就贵。这莲花虽然奇特,喜欢的人也有,可是都是些文人墨客。读书人喜欢清雅,可他们就书多,这银子不多,莲花的价格自然是比不过兰花的。一盆莲花一千两银子,那还是看在咱们做了这几年生意的份上,我多给你的。”伙计道。

    许茂才和许顺成将莲花送去约定好的地方,那两个伙计给出的价格不是很高,一盆莲花一千两银子。这让许顺成无法接受,一盆兰花一万两,三盆莲花才三千两,“这三盆花我们不卖了。”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中旬,许俏君种的三盆莲花开花了。三盆花各有奇处,一盆是银叶红花,一盆是像冰灯玉露般透明的白莲,一盆是看似普通的粉红莲花,可是它的花瓣重重叠叠。许俏君随意地数了数,应该有一百多片,百瓣莲花在大祁,有百“莲”好合之意。

    赵家那边是赵玲玲的爹娘、大哥大嫂以及她的大侄子和大侄儿媳。人数定了下来,李松鹤就开始联系商队。随商队一起进京,会比较安全。

    李松鹤除了许茂才这个亲舅舅外,还有两个堂伯,五个堂叔。李松鹤询问过他们的意思后,决定由年纪最小的堂叔、堂婶带着他们的长子长子媳去京城。

    大人们商量过后,定下八月初六,秋收过后,启程去京城。许家这边,由许茂才、许元成、王小花和许光远四个做代表,许刘氏是坚决不肯再出远门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不怀好意

    隋季儒数了一百六十两银子给许顺成,地菍牵着两匹马,出了门。隋季儒翻身上了马,回头看了眼许俏君。十三四岁的年纪,唇若涂朱,眉如染黛,身形苗条。秋日暖阳轻柔

    许顺成没怎么多想,就同意了。

    隋季儒沉吟片刻,道:“许叔,花能否暂且放在这里,在下明日在过来取走,你看这可行?”

    “少爷,我们是骑马来的,这五盆花要怎么带走?”地菍愁眉苦脸地问道。

    隋季儒挑了两盆兰花、两盆菊花和一盆秋海棠。

    隋季儒站在门边的许俏君一眼,目光闪动,许顺成将这房门的钥匙交给她管着,连兰花卖多少价也由她定,看来许顺成很重视这个女儿,通过她,挖走许顺成,定会事半功倍。

    “六十两银子,不二价。”许俏君道。

    “许叔,这盆兰花多少钱?”隋季儒问道。

    隋季儒站在一盆正值花期的建兰面前,春兰是兰花中最具君子之风的品种,也是喜爱兰花之人的首选兰种,但是这盆建兰却也是不可多得的水仙瓣型的兰花,花香浓郁,外三瓣绿披紫纹,内舌红斑错落有致,下挂微微向后卷曲。

    隋季儒唇边闪过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郑梅余菊,顾兰乔茶。很快就要变成郑梅陶菊,隋兰乔茶了。

    隋季儒在屋里一边挑选兰花,一边盘算着要怎样挖走许顺成。顾家失去许顺成这位巧匠,定会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力,隋家就能真正的取而代之。

    隔窗一观,已让隋季儒眼前一亮,进到屋内,看了架子上的兰花、菊花、山茶、牡丹以及桌上摆的盆景,他越发的确定,顾家是因为许顺成,而在泉陵城开种植园的。

    许俏君看了眼站在窗边往屋里看的隋季儒,掩嘴打了个呵欠,上前把门打开。

    “俏儿,把南屋的门打开,隋公子要买几盆兰花。”许顺成道。

    许俏君睡得迷迷糊糊的,被吵醒,有些不高兴,收拾妥当后,撅着嘴就出来了。

    刘秀云摇着蒲扇,进屋去喊许俏君起床。

    隋季儒目光微闪,卖兰花有许顺成还不够?还要经过他的女儿?

    “去把她喊起来,隋公子要买兰花。”许顺成道。

    “俏儿妹妹在房里歇午觉。”刘秀云笑道。

    “秀云,俏儿呢?”许顺成问道。

    隋季儒主仆跟着许顺成返回许家,进门看到,许宝儿躺在大树下的竹凉床上睡觉,肚子上搭着块帕子。刘秀云拿着一把大蒲扇,轻轻地扇着。

    许顺成看到他扇上绘着的兰花,恍然大悟,笑道:“隋公子喜欢的是兰花啊,这园子里没种,都种在家里的小园子里。”

    隋季儒打开手中的折扇,笑问道:“许叔,你这园中,不说百花盛放,却也有十几二十种,为何独缺兰花?”

    “还算好啦。”许顺成欢喜地笑道。

    “这个花圃品种繁多,布局分明,观之悦目,打理的非常不错。”隋季儒笑赞道。

    不带他去种兰花的园子,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隋季儒一边假装赏花,一边分析情况。不过他所知不详,得出来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隋顾两家的恩怨,没有摆在明面上,而且以顾家人自持过高的骄傲,也绝对不会和一个外人提起顾家失利的事。许顺成根本没有必要如此谨慎的防备,一个来买花的客人。

    既然山茶不怕偷,兰花应该也不怕才对,这表明,除了这个园子,还有另一个种兰花的园子,许顺成为什么不带他去种兰花的园子?是因为他的姓,令许顺成起了警惕之心?

    乡下人再淳朴老实,可是财帛动人心。

    隋季儒站在了盆山茶面前,这盆山茶枝繁叶茂,株形优美,应该是精心修剪培育的。兰花虽是国香、四雅之首,但是山茶戴雪而荣,具松柏风骨,又挟桃李风姿;深红浅红,无不具备。得此花一二株,可抵群花几十株。世人喜欢山茶的程度,并不亚于兰花。兰花怕偷,山茶亦怕偷。

    但是兰花怕人偷,茶花就不怕了?

    这个园子种有二十多种不同花卉,有好几种花,他都不认得,可偏偏没有一株兰花。园子在野外,又没人看守,不种兰花,有可能是怕被人偷。

    那么种出三色兰花的应该是这个许顺成,顾家之所以会来泉陵城开种植园,不是因为那个嫁进唐家的顾氏女,而是为了这个许顺成。可是一个常年务农的农夫是怎么突然会种三色兰花的?这个值得查一查。

    是顾家告诉许顺成怎么种花的?如果顾家能种出三色兰花,大可在鹤州种,无须跑到泉陵城来,避人耳目也不是这么个避法。

    隋季儒眯了眯眼,他已经打听过,许家在此地已居住五代,以务农为生,是几年前才开始种花卖的。

    顾家有一女嫁到泉陵城唐家,顾家会选择泉陵城开种植园,其实并不奇怪,奇怪的是顾家为什么会选择许顺成替他们管理种植园?

    祖父说顾家人狡诈如狐,由此可见一斑。若不是那盆三色兰花,任谁也不会想到顾家,会跑到千里之外来开种植园。

    隋季儒主仆跟着许顺成到了馥园,看着布置得井然有序的花圃,时近中秋,以及时近中秋,却依然开得灿烂绚丽的花卉,隋秀儒笑了起来,看来他没有找错地方,这里应该就是顾家秘密开辟出来的花卉种植园。

 第一百一十一章 问花寻花

    李小满抬起头,看清是

    许俏君走过去,关心地问道:“小满姐,你还好吧?”

    许俏君喂了鸡,从窝里把蛋捡出来放好,出来锁上门,就看到李小满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她一不小心,就被搁在路边的大石礅子给绊了一下,险些摔倒,扶住大石礅子,就势坐下。

    隋季儒走后,许俏君没有马上回房歇午觉,拿着碎菜碎谷子去了李家,李许氏和赵玲玲去了京城,最不放心的就是家里这十几只鸡。

    吃完午饭,隋季儒没有多留,让地菍把花搬上车,绝尘而去。

    许俏君撇撇嘴,来光顾生意,是该多谢他,可是这么啰哩叭嗦,问东问西的,就不想多谢他了。更让许俏君觉得郁闷的是,许顺成又留他吃午饭。买花吃一顿,拿花又吃一顿,这笔生意做得太亏本了,早知这样,就该多收他十几二十两银子。

    “是我们该多谢隋公子才对。”许顺成笑道。

    隋季儒收拢折扇,勾唇一笑,要夺取芳心,不能急,适得其反就不好了,慢慢来,才有趣,“听了俏儿姑娘的话,在下茅塞顿开。果真是赏花,种花难。以后在下会常来常往,叨扰之处,还请许叔和俏儿姑娘见谅。”

    “给山茶浇水最好用储存的雨水,浇水时坚持,壮苗多浇水,弱苗少浇水。”许俏君惦记着后院的花,不耐烦和他继续说下去。

    “俏儿姑娘还没告诉在下,如何给山茶浇水?”隋季儒不允许她就这么一句话打发他,追问道。

    许俏君轻吐了口气,简单扼要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