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秋战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春秋战国- 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乞一方面派熊史滇率领五万大军,于颖水和淮水交界处颖尾,于西岸安营扎寨,加固城防,抵御即将来犯的汉军。一方面派人向楚国求援,希望可以得到楚国的全力支援。本来按照楚惠王的意思是坐山观虎斗最好了,反正他对东楚的厌恶程度和汉国相比,不过是一个是斩立决,一个是千刀万剐,反正都是恨不得对方灭亡。

但申包胥到底不是楚惠王,他并没有那么短视。申包胥对楚惠王说了唇亡齿寒的典故,以此来到劝说楚惠王。不过楚惠王最后也只是勉强派出一部分士兵支援东楚,理由很简单,载郢一地的韩甲丁还没有平定。如果楚国大军尽出,恐怕会有当然夫差之祸,被汉国奇袭。

申包胥虽然有些不甘,但还是同意了,自己亲自率领两万楚国大军支援东楚。

石乞想不到楚惠王居然如此短视,居然之派二万人来支援!但他没有办法,谁叫现在杨子璐打的是东楚。石乞唯有派大夫斗叔敖前往晋国,希望可以得到晋国支援。晋国已经是当世,唯一可以和汉国抗衡的诸侯国了。

不过斗叔敖才刚刚出发,熊史滇就已经派人送来加急文书,汉军已经抵达颖水和淮水交界处颖尾了。

……颖尾……

颖尾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他北通颖水,顺着颖水逆流而上,可以直达郑国、周王室内。而东楚的根基慎邑也在颖水边上,现在东楚的士兵,精锐的,基本都是当初白公胜在慎邑拉起的军队。而他们的家眷基本都在慎邑,可以想象如果慎邑被攻陷,对东楚带来的影响。

而慎邑的民众也对东楚忠诚度非常的高,可以说如果新蔡被攻陷,石乞很可能会带现任国君,公子无绪逃跑到慎邑。

而颖尾之西便是淮水上游,逆流而上可以到达汝水入淮水的河口,从那里北上百里许,便是新蔡了。可以说打通颖尾后,汉军可以借助水路来到运输粮食不说,还可以快速派出士兵。士兵步行一天不过百里,但船却可以昼夜不息,一日一夜可走二百里。而且在坐在船上,保持的体力,可不是步行可以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颖尾这个地方,汉军不打不行!

汉军都知道这个道理了,楚军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们在颖尾修筑了很多防守的建筑物。

等杨子璐来到后,也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心中对于眼前的颖尾只有三个字评价——硬骨头!

只见颖水和淮水交界处的小高地上,楚军修建了三座成品字型的箭塔,通过千里眼可以清晰的看到每座箭塔上摆放着两台简陋的投石机,纯人力的那种。不过已经足够封锁河面了。

另外在河边上,楚军修建着一面二丈高的土墙,连绵十五六里,每隔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就会有一座箭楼。而且土墙距离河边都很近,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一百步。如此狭窄的地形,就算搭起浮桥将士兵送过去,也没有办法放下足够的兵力。而且这还是退朝的时候,可以想象涨潮的时候地方恐怕更加狭窄。

看来,东楚对于汉军的进攻,并非是毫无准备的。很显然这些防御工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修建起来的。

“主上!不好打啊!”后熊眉头紧锁,脸色说不出的严峻。

“不好打!也得打!”杨子璐是也心中苦恼,但他身为主帅,不能够慌。如果他也慌了,手下的人恐怕就更慌了。

“那主上,现在怎么办啊?”后熊迟疑着问道。

杨子璐转过身来,头也不回的对后熊吩咐道:“下令全军就地扎营!好好休息一晚再说!”

“诺!”后熊应道。

杨子璐并不准备在颖尾和石乞硬碰硬,他思索了一番后,任命舌庸为副元帅,率领本部兵马南下庐江郡。和庐江郡的郡守都陈汇合,北上渡过淮水,从东楚军背后发起进攻,和汉军前后夹击,攻破颖尾的东楚军。

后熊听到这个命令后,禁不住对此表示异议。“主上!这是不是太过花费时间了?”

“不!这段时间寡人可以好好练兵!反正有鲁国送来的五十万石粮食,加上我们汉国这些年的储备,支持到明年秋收都完全没有问题!但东楚则不然,他们才刚刚作乱,手中并没有多少余粮,耗不过我们!而且等舌庸他们北上的时候,大概已经到二月三月了!那个时候东楚人都想着春耕,人心更是惶惶,正是破敌之时机!”杨子璐自信满满的说道。

“主上,臣并非是质疑主上此计能不能破贼,而是有如此充足的时间!臣是怕其他诸侯会掺和进来!”后熊忧心忡忡的说道。

后熊见杨子璐还没有表示,禁不住再说道:“主上,晋国内乱已经平息了!晋国国君已经被赶出晋国,晋国还给国君给了谥号!‘出’!这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当国君死了。现在经过为四卿所掌控,他们对于主上当初支持晋出公非常不满!再加上我大汉锋芒毕露,我怕晋国会联合其他诸侯,来到对付我们汉国!”

ps:今天只有二千字了!但明天不会断更!

吴越争霸 第426章 血染颖尾【上】

“这不正合寡人之意吗?一次性的解决了他们!不用日后花费力气!”杨子璐傲然道。

后熊看着杨子璐,苦笑一声,没有说什么。虽然早就知道杨子璐的厉害,但这次可是和天下诸侯对战,搞不好周天子也会反对杨子璐,毕竟杨子璐可是气吞天下,其他诸侯也就想当个霸主罢了!孰轻孰重,周天子就算是白痴都弄明白了,更别说周天子不是个白痴。

且说石乞,在熊史滇走后,又组织了三万大军到颖尾,这次不仅仅是陆军了,石乞还组织了一批舟师。一共一百艘,不过一艘大翼级的也没有,只有几艘中翼级的在撑场面。甚至有十多艘,小翼级的也算不上,只能够说是渔船改装过来的火船。'。'

杨子璐也不怕,就在颖尾边上练兵,每天听着对岸汉军震天般的呐喊声,东楚军士气越发低落。石乞只能够寄望于晋国。

且说晋国,晋国赶走了晋出公后,便在智瑶为首下,拥立晋昭公的曾孙,也就是晋出公的堂兄弟——姬骄,史称晋哀公。

姬骄之所以当得上国君,那是因为他父亲和智瑶关系非常好,而他父亲英年早逝,所以姬骄年幼的时候也颇得智瑶的关照。可惜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掌握到权力的滋味,因为晋出公的失败,晋国公室进一步削弱,甚至已经不是削弱了,而是已经消亡了。

晋国大权为智瑶所掌握,但四卿中其他三卿却并不满智瑶的专权。因为按道理来到说,这个晋国,是四卿打下来的,为什么肉都你智瑶吃了,我们就喝汤呢?

于是现在的晋国名为一国,实际上已经分化为四国。在接到石乞的求援后,四卿磨磨蹭蹭到一月份这才妥协好,决定四家一同出兵支援东楚。同时还让周天子给天下发檄文,声讨杨子璐。

一般来说,周天子都不会掺和到诸侯的争霸中,但这次可不是争霸,而是争天下,周天子自然不会沉默了。周天子亲自写了一份檄文,颁布天下,要求天下诸侯讨伐杨子璐。

想不到这还有点效果,原本汉国的盟友秦国,大概是怕汉国强大后,吞并他。又或者因为对周天子忠心耿耿的缘故,响应了周天子的号召。

另外还有卫国、郑国、宋国等小国响应号召。姬骄被推出台面,当霸主。各国大军都开赴东楚,准备和汉国一决胜负。

而汉国这里也不差,濮国、巴国、吴国、邾国都选择和汉国结盟。其中吴国最为谄媚,不知道是不是伯嚭给的主意,反正吴国上书,说在太湖中看到金龙。说这是天子之相,请杨子璐接受天命,为王!

杨子璐也知道下面的人心思,黄袍加身,还不等着封爵?再加上现在的确需要一件事情振奋一下军心。杨子璐就半推半就的从了手下人的所愿,在寿春县自立为天子,不过杨子璐并不用周朝的王爵,而是自封为皇帝,汉国全城改为大汉帝国。手下大夫自然各有封赏了。

杨子璐自封为皇帝的消息传出,天下具震,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那么现在杨子璐真是有改朝换代之心了!当年的楚庄王,也不过是有问鼎之心,还不敢真的称王。

(注:楚国的称王的对内称王,在其他诸侯国里面是不承认的。而楚国对于非附属国,也不自称大王,楚国人对于倒是有自知之明。)

杨子璐这个称帝,可是使得身为霸主的晋国压力剧增。晋国不敢拖拉了,智氏出兵八万,赵氏出兵四万、韩氏出兵五万、魏氏出兵三万,共计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

秦国也不甘人后,他一方面派出三万大军由秦国太子乘统帅,前往东楚参战。另外由大夫王孙晃统帅一万大军,从武关东出,连同沿路的县邑兵,共计二万大军,攻打在载郢的韩甲丁残部。

郑国这个被汉军打残了的诸侯国,也出兵二万。卫国则出兵四万,宋国出兵三万,周天子也咬牙出了二万大军。

倒是齐国、鲁国、薛国、郯国等国对此冷眼旁观,表示中立。齐国和鲁国就不用说了,因为内乱,自顾不暇,那里还管你晋国汉国是死是活啊!薛国、郯国这些小国则是太过弱小了,只能够祈求这些大军别路过自己国境,那里还敢参战的。

但就在此时,一个惊动天下的消息也来了……

“大将军,看来今天杨子璐动了!你看,河面上小舟遍布,岸边放满木板,看样子杨子璐是准备搭浮桥!”熊史滇指着对岸的汉军说道。

石乞点点头,并没有说话,他接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有些晚了,汉军都准备妥当。石乞只能够寄望平时准备充足了。“一切准备妥当了吗?”

“请大将军放心!不是史滇夸口!这颖尾在我的布防下!不敢说是铜墙铁壁,但阻挡这十数万汉蛮子还是行的!且让大将军看看,我如何教汉蛮子撞的头破血流!”熊史滇挺起胸膛,自信满满的说道。

石乞闻言,也放松了一些,熊史滇这家伙平时虽然鲁莽了些,但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绝对不会夸口的。石乞拍了拍熊史滇的肩膀,以示鼓励。“此战就又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