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院回来后,他们没有象其他夫妻那样分家产、算经济帐,或者为了自身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而是相对比较温和,从容面对。究其原因,是婚前饱受摧残的爱情,支撑着彼此继续生活下去的愿望,再就是儿子关山越,为了聪颖绝顶的孩子,为了给他一个完整的双亲之爱,更为家人期待的安然……他们值得去忍,也选择了去忍。
五岁父母离异的郝佳,对于离婚,更是怕的要命。有父母的前车之鉴,她似曾复制下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如今,趋婚之神又要加附于她,她如何轻松?所以,郝佳始终不敢触摸父母离异所留下来的痛苦记忆,重拾父母已经走过的老路。
他们的生活始终处于半推半搡的状态下,
闲暇之余,赫锴在不断的反思、觉悟,感知到:“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某一种婚姻形式。关键要看彼此对价值观、对婚姻的责任感是否相同,在沟通方式上是否存在分歧,双方性格上是否相容,这将直接影响到两人的婚姻质量。价值观、责任感、沟通方式、信任等重要维度是维系婚恋生活的重要条件。要学会在爱情中相扶相携,坚定彼此选择,才不会痛苦收场。要懂得相容才能更相爱,相爱才能更幸福!”
幸福,有时就是吵吵小架。面对平淡,不要束手无策,有时候,对付平淡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茬儿跟她吵一下,把内心做一次释放。排泄过之后,你会觉得彼此的内心都轻松了许多,有了一颗轻松的心,婚姻的健康程度自然会有所提升。
夫妻间,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吵闹”,因为吵闹也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宣泄。夫妻间最可怕的对手是“隐忍”,每个人都把情绪压制进内心,久而久之,这就是恶之源。
虽然,男人喜欢女人理智的处理问题,但男人却并不喜欢太理性的女人。因太过理性,便是一种女人味的缺乏了。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适当的“小打小闹”。
一段时间以后,他们都规律生活,谨言慎行,情感的裂痕似乎有了一点恢复。
在赫锴有意改变自我,并且渴望郝佳也能回心转意的时候,正在单位上班的他接到了郝佳的电话:“你那里还有多少钱,我用一下。”
“你用钱做什么?”他问道。
“我想到上海去,我的一个女朋友在上海搞服装和化妆品生意,没几年,就回松江买了住宅楼,我也想去试试。”
“人生地不熟的,你一个人怎么做生意呀!还是别去了。”他怔了怔。
“我想了很多天了,还是去吧!你想想看,在荔枝能做什么啊!以前也做了不少买卖,也没能赚到钱,你就放了我吧!”
“你走了,家怎么办,孩子谁来管?”他失落来侵。
“我和我妈说好了,孩子她来带,家里有其他什么事,我爸也能帮上忙,不用你操心,你就只管上好班就可以了,你看这样行吧!等我在那边发展好了,说不定把你们都接过去呢!”
“不行,我不同意……”他断然拒绝。
尽管赫锴百般阻挠她的想法,可对于经过深思熟虑,斟酌再三的郝佳而言,似乎‘决心’、‘虚荣’占领了一切。她要通过打拼,赢回昔日的辉煌,不想这样的畏缩苟活一辈子,为了灿烂的生活,宁肯离婚,就算死在上海也决不回头。
再说,还有赫锴这个机关干部撑着,虽升迁无望,可身份就是保障,最低限度还可以让他们健康的呼吸。
一个入冬的日子,正当赫锴为工作忙碌的不成样子的时候,郝佳笑着把电话打来:“没想到吧!我到上海了。”
赫锴觉得荒诞至极,立即从椅子站了起来,“什么?真去上海了,好,我的话你不听,我不想再理你了,反正我们也已经不是夫妻了。”
“别生我气,我是为家考虑,在这面能多赚些钱,不然在家里光是依仗你的工资,我吃不消也不自在。”郝佳对生活的目标很远大。
“我没给你拿钱,你去上海花什么呀!”
“后来,我看你生气了,就没再管你要,我把首饰当了几千块钱,才买的车票。”郝佳道出了原委,忽然又说:“对了,帮我想着,过几个月我回去,记着提醒我到当铺把首饰赎回来,那可是咱们结婚时的首饰啊!”
赫锴是又气又恨,没再多说什么。虽然愤懑得很,可略做沉吟,既然事已至此,只能强做欢颜,生气还能顶什么用呢?
在他的阻止下,郝佳离开了家乡,向着她的梦想进发。
在她到达上海后,赫锴没有贴心的鼓励、支持态度,也没有保重身体、我很想你之类的夫妻悄悄话。然而,每当看到远离了母爱的关山越,和寂寞凋零,毫无生活气息的家时,总是泪染衣襟……想着异地漂泊的郝佳,总有一丝哀怨和芥蒂共存,也总有一股离愁激流会时时侵袭,骤然涌上头绪。
可是,分别的日子久了,会由衷的感到:身边没有女人的时候,省去了唠叨、埋怨,久望的休闲、自由又重新回到你的面前,这种非常规状态下的单身居家生活,让赫锴回归了从前,深感自然的释放,活的灿烂。朋友邀约,同学聚宴,把酒问情,畅悦几何?
在这样的状况下,赫锴经常会想起一个人——现代绘画艺术鼻祖杜尚,他的一些超越时代的观点,迎合了很多“行所当行,至所当止。”的走独居路线的群类。
杜尚说:“一个人的生活,不必负担太重,不必做太多的事,不必一定要有妻子、孩子、车子、房子。幸运的是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相当早,这使我得以很长时间过着单身生活。相比那些娶妻生子的平常人的生活,我的生活要轻松得多。从根本上说,这是我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过得很幸福,我没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郁症,没有神经衰弱。还有,我没有感到非要做出点什么来不可的压力。早上画素描,中午或晚上画草图等等,我是生而无憾的。”
这段话看上去着实迷人、开悟,可谁又能在物欲填满思维、色诱沾染心灵的烦躁世界里,抛掉名利殿、生意场、情欲网,摈弃世间芳华,儿女情长,果敢鲜明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呢?为家庭拖累的人们当然欣赏这样的无为而居,赞赏这样的超脱而为。
赫锴亦如此,但坐下来想一想,有了孩子老婆,事情就理应另当别论。
郝佳在上海的创业历程可谓一波三折,初期有朋友的推荐和帮助,服装生意由小到大,利润非常可观。
笠年,在朋友急着结婚撤回松江的当儿,生意有些吃紧,吃穿不计,再加上每月四千左右的房租、水电费等,所剩无几。但她没有在困难面前垮掉,坚信低谷总会过去,幸运总有眷顾的一天,为此,她一直同生意的惨淡做着无畏的抗争,坚持着,坚持着。
尽管离婚证书象伫立的大山一样横亘在两个人的中间,可他们还是泰然处之,给离婚人士提供了一个异样的共存空间,很新鲜,也很创意。
假期里,赫锴曾去过上海两次,看望身在那里的郝佳。
减肥品
【15】 天书降瑞
火车猛兽般的逡巡向前,偶尔发出两声激吼。
在车的轻轻摆动中,赫锴正襟危坐,凝神看着一本书——《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据说,这是为大众广作救援之护身咒。不懂的朋友可不要非议小看它,佛说要拯救众生,还众生一片无量无私无畏的净土,莫论真伪,就是这高尚的境界,世间怎见?
书的扉页是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打坐像,头蕴光环,身绕莲花。左侧云:“如来功德不思议”,右侧云:“众生见者烦恼灭”。尾页是:“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谨等……”
由于从小深受母亲的影响,赫锴信仰佛教,而佛教的真理在于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谁信与不信,无人强迫。但是要做好一个“人”字,修好边幅、增进素养,现实里学用《论语》、《道德经》足矣,而这两本巨作与佛学的知识范畴相比,无论内涵、高度还是目标,只能算做冰山一角。了解一下佛学、佛教很必要,最低限度它不会坑害于你,永远激励助推你走阳光之路。
至于《三世因果经》,赫锴更是出门必备。据说常带在身边,高处供放,不断学习并向大众宣讲,会化灾解难。
赫锴希望这两本书可以为他带来好运,特别是能给与美心的爱添加上幸福的色调和前景。
不知什么时候,手机震颤了起来,星云智的号码映闪着,按下接听键,“三哥,在车上还好吧!”
“兄弟,我很好,你呢!”赫锴应着。
星云智还是浓浓的津腔津味,“你这一走,我的心忽了忽了的,总觉得没意思了,把小嫂早点接回来,告诉她我们都等着呢!”
“唉、唉,行……”赫锴被他的话弄潮了,“好兄弟,有你这话就好,一定、一定。”
赫锴好似哪根神经被激活了,突然坐了起来,“小星啊,听我说,我走后,你帮我观察一下堂溪的动向。”
“观察她什么啊!直说,要不我听不明白。”星云智道。
“我和美心的事儿呗!”赫锴激励着,“你看她有关于我们的动作马上给我打电话,到时有赏,知道了?”
“呕了,瞧我的吧!”他斩钉截铁,又补充一句,“赏给我点儿啥呀!”
“赏你个大姑娘。”赫锴乐的憋不住声,“在医院后院呢!”
“三哥,你尽糊弄我,怎么也得赐给我个活的呀!”他笑道。
这个电话令赫锴回想起雷信与星云智一档子好笑的事情。
雷信常年在乡下放赌局,镇里有一个乡吧佬老y总去光临,输了钱不给,还多次扬言要让警察去抓赌。
雷信急了,绝不能把多年打拼出来的事业毁在这个小人物的手里,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利益驱使,随后他找了三个小混混,又叫上星云智,准备好镐把,手套和蒙面。
一天,镇上的朋友来电话密报,当得知老y正参加一个婚礼时,开上自己的车,带星云智等四人迅速行动。
等老y从酒席宴上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