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人街故事-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人妖从古印度的“阉人”演变而来。印度阉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印度北方形成的莫卧儿伊斯兰教国家。在漫长的征战岁月里,穆斯林军中的一些首领专门搜集了一批先天的两性人(阴阳人)负责服侍家中的女眷。莫卧儿帝国建立后,大批阴阳人受到主人的青睐和重赏。此后,国家统治者以及其他达官显贵都竟相聘用阴阳人,这种习俗逐渐扩大到整个印度。于是一些生计艰难的男子便采取各种方式加入阴阳人的行列,人们把这种人称做“阉人”。后来阉人取代了阴阳人的地位,随着人数的增多,有些阉人转而学艺,变为以歌舞表演为生的人妖。后来这种风气流传到东南亚国家,并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景观和旅游卖点。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说起看人妖演出,外国游客大多不是到泰国,而是去新加坡,因为那时新加坡的人妖声名远扬。后来新加坡政府认为有伤风化,于是开展了一场扫妖行动,取缔了人妖。被扫地出门的人妖几乎全部移居泰国,泰国政府和社会宽容的态度给了这批人妖生存空间。她们大多数从事歌舞表演、美容美发等行业,这也使得泰国特别是芭堤雅的旅游观光业增加了新的内容。阿卡萨人妖歌舞团就是在近20年里迅速扩大规模的。


第一部分两生花——芭堤雅的姐妹人妖(2)

从表面上看;阿茹和阿虹完全是普通的泰国姑娘;相貌美丽;身材姣好。她们从小就有做女孩子的想法。先是妹妹阿虹有了这个念头,在行为上也开始喜欢男孩子,愿意偷看男孩子洗澡、帮他们写作业,对男孩子有特别的感觉。然后在孪生姐妹之间的奇妙感应之下,喜欢跳舞的阿茹也从内心逐渐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她们终于留起长发,做了变性手术,以女孩子的身份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泰国,也有一些穷苦人家为了挣钱,把他们的男孩从小当女孩子培养,再辅以激素和手术,让男孩子的男性生殖器渐渐地萎缩,女性的特征越来越征越来越突出,最后再把她们培养成漂亮迷人的歌舞演员。
对于阿卡萨歌舞团的演员来说,成为女人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渴望;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的选择。与此同时,生活的压力也是沉重而又不可回避的。人妖歌舞演员的黄金表演时间一般也就是持续十年左右,所以每个人妖都会趁着年轻貌美的时候多挣一点钱。在每天晚上三场演出后的空闲时间里,演员们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同游客合影,赚一些小费。还有的演员要到外边去拉客。
阿茹和阿虹的生活简单而平静。她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5点钟开始,一直到午夜。除了晚上的演出外,她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由于从小就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姐妹俩早已经学会了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阿茹和阿虹的妈妈说:两个孩子从小就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家里没有能给她们的,她们靠自己的努力。作为母亲,我尊重她们的选择,只要不去危害别人,做男孩还是女孩都无所谓。
过多年辛勤努力,阿茹和阿虹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不久前姐妹俩用多年的积蓄买下了一栋漂亮的房子。全家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引来许多人妖羡慕的目光。其他一些人妖平时收入虽然高,但也相当挥霍,攒不下钱来买房子。阿茹和阿虹的奋斗历程充分体现了泰国华人自强不息、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妹妹阿茹几年前结识了她现在的男朋友。他是一个富家子弟,现在也一起住在家里。阿虹也有自己的男朋友。根据泰国的法律,人妖可以和男朋友在一起,但对于人妖的婚姻在法律上还不承认,因为人妖的性别现在仍然被定为男性。虽然泰国的社会风气相当开放和包容,男人变女人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但人妖毕竟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在平常的社会交往方面还是有许多不便之处。在感到孤单时,她们会打电话找朋友。
在泰国,只有少数人妖做了变性手术,彻底改变了自身的性别。除了手术费用高昂之外,还有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因素让很多人妖始终保持阴阳同体的状态。所以人妖上厕所往往闹出不大不小的误会和笑话。
每个月的泰历佛节,阿茹和阿虹姐妹都会和妈妈一起去寺院拜佛。在这个佛教的国度里,人们笃信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在宽容慈悲的神明面前,生与死、阴与阳、善与恶、富与贫的所有界定和选择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里。无论在传说中人妖的前生或来世如何,现实的选择是每一个人妖都必须做出的。年岁大了以后,人妖演员就会离开歌舞团,有的人远离故土到国外嫁人,有的则会投身商海。阿茹和阿虹也有自己的打算:现在努力存钱,老了以后做自己的事业。
再美丽动人的生命也有完结的时刻。据说人妖死后,男友都不会来,只有人妖姐妹们互相帮忙料理后事。阿茹和阿虹这一对华人姐妹花,坚信自己的追求和能力,今生今世给人以欢乐和享受,到下辈子还是要做人妖。


第一部分果敢——金三角的华人聚居区(1)

在缅甸金三角地区的北部,聚居着一个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几百年前的清朝顺治初年。当时,南明王朝的桂王朱由榔在明两广总督丁魁楚等一批官员和将领的拥戴下于肇庆起事,宣布建立永历政权。清将吴三桂率10万大军讨伐,历经数年激战,把朱由榔所部从云南逐入缅甸。顺治十八年清军兵临城下,逼迫缅甸交出朱由榔,并于次年,即康熙元年(1662年)将他和儿子极刑缢杀,结束了南明王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此后朱由榔的部下纷纷四散,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逃进了缅甸果敢地区的深山老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变成当地的所谓“土著居民”。这些华人和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华人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国外被人看成一个土著少数民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华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和政权,把果敢变成了一个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果敢是缅甸掸帮的第一特区,与中国云南省接壤,是从金三角到云南的必经之地。近百年来,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果敢不可避免地卷入到金三角的武装冲突和毒品交易的旋涡中,这里曾经被缅甸共产党的武装控制长达21年。如今果敢的“少数民族”已经同缅甸政府达成和解,并在2003年宣布全面禁种鸦片。
由云南的南伞边境口岸进入果敢非常方便,完全没有出国的感觉。这里的商家通用人民币,满街的中文招牌和云南方言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中国的一个南方县城。据说这里的水、电都是从云南输送过来的,电话使用的也是中国电信的网络。不过,街上经常能见到的军人身影显示,这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武装自治地区。
掸帮特区的秘书长叫刘国玺,曾经在缅共时期担任过财政部长。他以自己祖籍中原而自豪。他介绍说,在整个云南的边境地区,刘姓人氏都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他所在的刘家到他已经是第11代了。在1897年以前,果敢这个地方实际上属于中国,后来英国殖民者侵占缅甸,把缅甸当作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便同清政府重新划界。1897年划界之后,果敢归属于缅甸。在果敢老街的大庙里,至今仍然存放着两块勘界碑,一块是清宣统三年的,一块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的。除了这记载着耻辱的大石碑外,英国殖民者给果敢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记就是罂粟了。
一百多年前,罂粟被引入了缅甸山区。这种俗称“懒汉庄稼”的植物,根本不需要像种粮食作物那样精心耕种。每年11月播种后,到来年的3、4月间果实成熟,就可以采集果浆,制作烟膏了。就这样,东方的山民渐渐吞噬了西方的罪恶。一时间,掸帮高原上的罂粟花盛开,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果敢的鸦片已经远近闻名。果敢九头山一带的鸦片是品质最高的,仅在这一带,一年的鸦片产量就可以高达1520吨!国际上历来认为金三角的主宰者都是大毒枭,包括坤沙、罗星汉等人,这种印象也涉及到果敢特区政府的官员。对此,刘国玺秘书长断然否认。他指出:鸦片是英帝国主义埋下的祸根,它对当地农民的损害是最大的,但是到头来罪责都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缅甸是1948年宣布独立的,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的矛盾骤然激化,各个少数民族纷纷武装自治,对抗中央政府。民族纷争和军阀势力反过来刺激了鸦片交易,果敢人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0世纪的60年代,果敢成为缅共的解放区,在其后的20年间都处于同政府武装割据的状态。那时,在“支援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路线指导下,中国不仅给予缅共很多物质上的援助,还派来了军事顾问团。1989年果敢人民军宣布脱离缅共,率先打出与缅甸中央政府和解的旗号,得到了各族各派的响应。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从此缅甸内乱基本平息,大家都有了安居乐业的希望。
战火平息后,根据和中央政府达成的协议,果敢成为掸帮的第一特区。特区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享有高度的区域自治权。大多数原缅共时期的干部都脱下军装,进入特区政府任职。现在担任特区政府办公厅主任的付克忠,从前就是缅共东北军区的军官。他说,整个特区共有七个民族,18万多人口,其中汉族人最多。不过缅甸人把汉族人称为“果敢族”。这里的整个政府机构都是参照中国的模式设置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特区政府主席,现在由72岁的彭家声担任。他平时在家办公,主持着从财政收支到夫妻吵架的各种大小事务。特区政府下设各个职能部门,比如公安局等,工作语言是中文。果敢的地方武装现在叫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旗上有七个圆圈,象征着本地区的七大民族。这支部队的武器只是常规的陆军兵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