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沟通,其乐融融的场面让人浮想联翩。
我去瑞士采访,曾到过一位瑞士人的家里,进了屋子我发现,他们家的电视放在一
个不太起眼的位置,屏幕尺寸也很小,显然,看电视在他的生活中并不扮演重要的角色
。看到这种情况我想:也许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也和恩格尔系数一样,能衡量出我们的生
活质量,人们业余生活中休闲方式进一步增多,看电视的时间才会自然减少。从某种角
度说,现在我们被电视所左右也正说明我们的日子还不太富裕,小康之路还漫长。
作为一个做电视的人,写下这样的担忧,内心自然有些矛盾。按理说,看电视的人
越多,时间越长,我们工作的价值就越大,但另一方面,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正是为了众
多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吗?也许当更多的人在每一个夜晚都能够有适当的时间离开电视,
去看书看戏去玩去进行人际沟通,我们的工作才真正达到了目的。
不过在目前,我们注定还要面对众多中国人全身心地关注,面对这种持续不退的电
视热。作为电视人,压力是有的,每天那么多人拿出那么多时间守在电视机前,做电视
的如果拿出的都是劣质品,那和图财害命没什么区别,这样想,就只能多抱怨自己,必
须和很多人一起慢慢改变电视,让人“开机有益“。
电视还会给我们另外的担心
面对电视,还有一种担忧比上面说的更严重。这种担忧的降临和我曾经看过的两部
电影有直接关系。这种担忧来自于一种对电视发展深层次的恐惧,而命题依然是:是我
们改变着电视,还是电视会改变我们?
好莱坞有部电影片名叫做《摇尾狗》,整个片子由两位大明星担纲,影片看下来,
好象看完一个人类写给未来的寓言。
片子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总统正在中国访问,但媒体上突然爆出总统性
丑闻的消息,而这时候总统离选举还有几天的时间,怎么办?如果任事态发展,总统连
任的可能微乎其微。这时白宫的总统策划班子想到了电视,我们能不能在电视上制造一
场战争,然后转移民众注意力,最后让总统连任呢?
白宫人士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逻辑:有谁真正亲眼看到过一场
战争的场面呢?难道我们绝大多数人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哪儿哪儿发生了战争,然后才
知道战争在地球的某一个位置上打着吗?如果我们凭空制造出一场演出来的战争在电视
上放,民众很快就会相信战争真的爆发了。
于是,白宫人士找到一位好莱坞的大导演,搭起摄影棚,一场无中生有的战争被这
位导演精彩地制作出来,有战争的场面,有逃难的细节,有失踪的美国兵的命运,有动
人心扉的歌曲。很快,电视上开始接连不断的播出这场制造出来的战争新闻,于是美国
人群情激愤,战争就在眼前,总统的性丑闻已不重要,一两天时间,关于战争的消息就
占满了各个媒体的主要位置,性丑闻被挤到不被人注意的角落。
计谋得到最好的效果,总统连任了,而他之所以能够连任,就因为电视制造了一场
根本不存在的战争。
片子的结尾很有意思,一切都很顺利,最后是编导了这场战争的好莱坞导演被秘密
处死,生活又回到正常秩序中来。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人们习惯于眼见为实,电视由于声画俱全
,人们相信在电视上看到的就是真的。但真的眼见就为实吗?一旦电视被利用,声画俱
全的电视更容易扮演骗人的角色。
电影只是电影,但我们真的就敢相信:这一切都不会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生吗?
还有一部电影从另一个角度写到了电视,写到了一种现代人对电视的担忧。
这部电影的片名叫《楚门的世界》,又译《真人秀》,是由好莱坞大笑星金.凯瑞
主演的。
片子中金.凯瑞扮演的是一个蒙在鼓里的电视纪录节目的主角。这个节目从他一出
生起,一直纪录到他走向成年,每天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关于他的一
切故事。真实的生活,真人的表演,感情冲突,戏剧化的事件,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主
人公的命运始终保持关注,也因此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全世界位居前列。
但可怕的是,金凯瑞扮演的角色本人却一直不知道这一点:他生活的这个小岛其实
是一个偌大的摄影棚,号称在月球上能看到的两个建筑一个是长城一个就是这个摄影棚
。摄影棚之大足以保证里面有山有海,有正常生活的人们,有主人公的妻子和朋友……
但是除了主人公,其他所有人都是演员,摄影棚内共有5000个摄影机,这一点足以保证
让主人公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以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过终于有一天,主人公开始觉得有些不妥了,他慢慢发现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他
要挣扎要逃离,直到有一天他驾船出海,以为从此可以走向新的生活,但船到尽头,海
的那一边竟是摄影棚边界的白色幕布。
观众在电视机前看到了主人公逃离的这一幕。这个栏目露了馅,再也办不下去了,
但观众的反映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愤怒或是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片尾处意味深长
地展现着:一个又一个观众看到了这个栏目的结局,然后马上寻找电视报,看这个栏目
停止了,我们还有哪些别的栏目可看。
金.凯瑞演的一直是喜剧。但这个片子看完,却让我一点都找不到喜剧的感觉,甚
至可以说是一出和人与电视有关的悲剧。
是谁制造了这场骗局,是导演?是金钱?还是我们每个人对电视的依赖?
答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但不管你是担忧还是欢喜,电视还将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之
所以提出担忧,正是因为电视的巨大影响力。用电视之长而不被电视彻底左右,是现代
人面对电视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但这么说总还有些底气不足。
我的儿子今年也才两岁多一点,和我们这一代人不同,他从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已
对电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在播放广告的时候,他更是聚精会神,以至于他在一
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自己独立打开电视机然后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当一个忠实的
电视观众。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电视还只是陪了我们半生,但对于我儿子这一批又一批
现代孩子,电视将陪伴他们一生,当他们拥有记忆的时候,电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他
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有什么惊奇。
但我们必须想一个问题,电视在他们的一生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呢?是慢慢在他们
的生活中退居边缘还是会继续主宰他们生活?







〓〓〓未来: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代后记)〓〓〓



 写完这本书正文的最后一个字,似乎为自己过去的十年结了一次帐,岁月流转,从
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青涩少年到一个竟有了出书可能的主持人,一种荒诞感油然而生。

今日的这种局面并不在我十年前的设计之中,而出现了这种局面,让我不得不感叹
,生命这个巨大的万花筒,竟有着各种组合的能力,谁都想设计、梦想自己的未来,但
万花筒不规则的转着,谁又能知道未来究竟是什么?

十年前,我走出校园不久,在京郊周口店乡的简单住所里,我和我的同事认真地算
过一笔帐:我们用多长时间才能买得起一台二十一英寸彩电。

当时流行的牡丹牌21英寸平面直角彩电,已被我们认为彩电极品,市场价为2600多
块钱,而我们的工资每月还不到一百,省吃俭用,一个月能存上20块钱,一年240块,这
样大约需要十一年,才能把那台梦想的彩电搬回家。

帐算完了,我们多少有些泄气,但看不到这种计算有什么错误,因此很快就开始顾
左右而言它了,反正靠自食其力是买不起它,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在计算之中,刚好就是今年,我该从银行取出那笔存款,快乐地直奔商场,去买那
一台21英寸彩电了。

显然这一幕不会发生了,29英寸彩电早已驻足家中,彩电再也不会是我们很多人生
活中最大的目标。

然而这样的一件事,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没人能够设计一生,即使设计十年,结
果也会离奇的让人啼笑皆非。

按常规,在十年之后,我应当再写一本这样的书,名字也许叫《在痛并快乐中继续
》,那一本书,我相信,一定会更犀利,更言无禁忌,更能在行笔之自由地呼吸,当然
,快乐也许会比痛苦多一些,我真盼望十年后,在我人过四十之后,有很多问题,已经
真的不惑了。但我知道,岁月是不会按常理出牌的,今日去想十年之后的事情,多少有
些不知天高地厚。

几年前听过一首歌:叫《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连伤心都可以找到一千个理由,生
命的可能又何止一千个呢?

不妨让思绪放飞,在今日去想那今后十年的诸种可能,哪怕仅仅当作面对岁月无常
时的一种游戏。

好,这就开始吧!


**

   当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这可能和我的家人大多是老师有关,我喜欢那两个假期
,以及学校中的一个体育场,还有面前永远年轻的学生。这几年在当主持人的同时,我
也经常回学校去为人师表几回,有没有误人子弟不敢打保票,但讲台上的感觉很好,我
时常梦想着走回校园。谁知道哪一天,这个念头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会收拾好电
视台里的物品,走进校园,去当一个很可能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想会走的很坚决的,
不会有什么告别,从此在校园中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让心情宁静下来,也算是一种享
受。
但至少在今日,我还没有购买这张单程票的打算,不过,校园总在我梦里出现,只
是有可能不是未来十年里的故事。


**

如果在未来十年中,上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