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 (完结)-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四川,北宋先四川而后唐,先确保了上游的胜利,这时的四川还在南宋的手里。完颜亮派去的徒单合喜遇到了吴璘,败得比高景山还要惨。吴璘已经创出了宋军在战场上最先进最复杂最合理的以步克骑的阵形,其法如下。

临战时第一排是长枪手,以半蹲势踞坐,不得起立,形成一道矛墙。第二排最强弓,第三排强弓,第四排是神臂弓。相距不远,是另一块相同配置的阵地。阵四周以拒马为障,以铁钩相连,遇敌时百步远时神臂弓先发,七十步时两队强弓再射,骑兵则隐藏在两翼。

这种配置让宋军走出了掩体,可以在旷野平地上与金军骑兵争胜。徒单合喜正中铁板,不仅没进去四川,反而被吴璘反败倒算,收复了秦(今陕西华县)、陕(今河南陕县)、虢(今河南灵宝)等州。

金军西北方面大败,可比起最东端战局来说,还算是好的。东部战局发生在海面上,早在完颜亮大军开拔之前的一个月,金军浙东道水军就完成了集结,开始向临安方面运动。

他们的对手是南宋治海提督李宝,这位李将军之前名声不显,可他有一个举世震慑的身份——岳家军曾经的战士,岳飞的部下。

这些年他被秦桧一党贬到了海上,远离了政治军事中心,却不料阴差阳错给南宋保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元气。战局爆发前,他手边兵不满5000,船不过200艘。

在军力对比上,他能守住临安海域,就已经堪称奇迹了。

李宝本人最早的打算也是这样,在全国都在奢望防守成功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想到进攻。可是形势突然间变化,让他觉得不进攻就是犯罪!

这个变化完全由一个人单独造成,他叫魏胜,字彦威,宿迁(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出身农家,这一年41岁,曾经当过弓箭手。

这是一份在当时平常得不能再泛味的档案了,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南宋男性公民,几乎每一个都是这样过来的。之后在年过40之后变得消沉低调,直到默默地衰老死去……魏胜正好相反。

这人是块生姜,越老越辣。当他听说金军在20年之后又要开战了,第一反应是今天的阳光真是灿烂啊……他站在当地向四面八方嗷叫了一嗓子,大约300多个男人听着了,于是大家一起操起家伙冲向了淮河。

300多人的民间武装临时性地集结起来,在一位中老大叔的率领下,渡过了淮河,冲向了金国水军重镇涟水军。

怎么看怎么是找死,可问题是居然一战成功,他们把涟水军打下来了!这得怎么解释?全世界都搞不清状况了,于是各凭本能办事。

南宋方面没反应,金国方面大怒,具体人物是附近的最高长官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知州高文富大人大怒,这还了得,立即派兵去收复!

金军的收复军队迅速杀向了出事地点,凭经验一定得快,不然这帮人就跑了。现实再次让人冒汗,魏胜没跑,就在涟水军等着他们呢。

金军的收复军队再次大败。

败了之后他们比来时更快地向回跑,这不是他们跑出了惯性收不住了,而是魏胜不依不饶,正在后边追他们!

晕到崩溃,金军做梦都想不到有这样一天,几百个中老年汉人彪悍到这地步。高文富更是没想到,他坐在海州城里等消息,等到的是涟水军还在丢失状态中,而劫匪已经冲进了他的城里!

那一天,魏胜带人冲进了海州城,全城的汉人都疯了,一起满城追杀金兵。当高文富逃出来时,城里边死了至少1000多个金军。

光复海州,消息传到了李宝的耳朵里,那颗好战的心蠢蠢欲动了。拿后脚跟想都清楚,下一步金军一定会出动大军去围剿海州,魏胜那点人再狠也顶不住。而他李宝有兵、有船……海州临海。那还等什么?

李宝亲自率领3000多人,乘100多艘战船离开临安海域,杀向了金国境内。他带得非常及时,刚巧赶在金军围剿海州的大军到达,他与魏胜里应外合杀近万余名金军,稳定了海州局势。

克名城,杀万余敌军,这是巨大的战绩,可以说连当年的中兴将领们都会满意。可李宝、魏胜两人碰头之后,事情就彻底失去控制了。

兄弟,海州其实不算啥。

同意。

再北点有个地方叫胶西,在山东附近,听说过没。

没。

那儿有大批的金国水军,要杀到临安的……两个中年大叔互相凝视,眼睛里冒出一连串的火花。他们带上全部队伍杀向了胶西,那边正在开拔中的金国浙东道水军措不及防,在一片火光中全军覆灭。

东部战势金国输到惨,貌似也没法更惨了,已经全军覆灭了啊。可是比起北端的话,还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因为北边是指金国大本营的北。

而出的事,是造反,并且成功了。

这要从最北边说起,完颜亮这次举国出兵,那么人人有份,除了女真人之外,汉、奚、契丹等少数民族也都在内。这些本来已经很苦的亡国人被逼着妻离子散走上战场,当苦难感、死亡感堆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反抗自然就出现了。

契丹人最先行动,辽国的遗民们在咸平府(今辽宁开原附近)起义,攻向金国五京中的东京(今辽宁辽阳),之后转向攻克了辽国的故都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这让基数庞大的契丹人心气大增,也让金国变得严肃认真了起来。

事情到这步还没什么,金国实力庞大到无视一切反抗的地步,派个人去镇压就好了。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派这个人去。

东京留守完颜雍。

完颜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在金熙宗时代受封为葛王。他和完颜亮同一个祖父,在全国性贵族大清洗中得以幸免,还能镇守一方,看来着实地幸福。事实却蛮不是那么回事,他一直活在危险和屈辱里。

完颜亮没有杀他,也没优待他,而是发配他去边远地区,中京(今内蒙宁城)去站岗反省。完颜雍深知危险临头,到任之后恨不得每时每刻都给族兄送上奇珍异宝去讨欢心。这很有效,时间不长完颜亮被感动了,派人来下了一道命令。

令完颜雍的夫人乌林答氏进京。

完颜雍懵了,全世界都知道完颜亮是色中恶鬼,妻子进京只能有一个结果。可不去行吗,百分之百全家抄斩……他的夫人很镇定,跟着使者走了,在临近京城时上吊自杀。

坚贞的妻子,痛苦的丈夫。

可据说最难受的是完颜亮,这么个美人近在咫尺,居然说死就死了!

难受就要报复,可是完颜亮又有点小尴尬,毕竟强奸不成逼死对方再杀人家老公,有点说不过去,有些破坏特殊趣味的样子。

好吧,继续发配打压完颜雍,暂时留他一条小命算了。

完颜雍开始了漫长的北方巡游站岗期,他被从一个城迁到另一个城,一步步向遥远的更北方迁徙,直到契丹人起义,他正在事发地附近,东京(今辽宁辽阳)。既然他赶上了,而且完颜亮正在伟大的南征中,那么剿匪的任务自然落到他头上了。

这也没什么,相反会在一定意义上削弱完颜雍的实力,毕竟剿匪也是要死官兵的,死的都是完颜雍的兵。何况完颜亮早就在他身边安插了两个看守。一个是完颜亮的老丈人高存福,一个是心腹李彦隆,保证完颜雍的一举一动都在控制之中。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从前线败下来了很多的金军,有些是完颜雍从前的亲信,他们都找上了门来。这让完颜雍既凭空多出了数量庞大的军队,还知道了近期发生的最新情况。

完颜亮临行前又杀了一大批人,除了所剩不多的金国皇室之外,北宋被掳皇室全杀了,辽国剩余皇族也全杀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一定会不杀他完颜雍。

各种仇恨、各种危险加在一起,完颜雍决定造反。他这么做从表面上看是迫不得已,不想安乐死罢了,但往深里想一些就会发现,他必将成功,而且会非常轻松。

完颜亮以谋反得国,一直都在防着有人学样。他杀了那么多的皇室人员,南征时带走了全国绝大多数军力,都是为了保证后院不乱。可这也决定了除非不乱,只要有人敢干,立即不可收拾。

空虚到极点的金国内部除了对完颜亮的刻骨仇恨之外,什么都没有。完颜雍用刚刚得到的兵力迅速杀光身边的监视者,第一时间称帝,这个消息像一点火星落进了火药桶里,金国一下子炸开了,报复、报复、报复!完颜亮这个色鬼屠夫狂人战争贩子,早就恨得他牙根痒痒了……反了他!

完颜雍称帝的消息传到前线,正值瓜洲渡口前皂角林大战结束,金军向采石矶一线运动时。完颜亮震惊之余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下了两条命令。

第一, 严格封锁消息,不许扩散,绝不能让南征大军的士兵们知道;

第二, 谨慎估算这次造反的能量。他要算清楚完颜雍的破坏指数,以便决定是立即起兵回国平叛,还是继续进攻南宋。

历史证明直到这一刻,完颜亮和他的幕僚们仍然没有正视完颜雍。或许在他们的眼里,完颜雍是个胆小如鼠的公子哥。理由是,这人在金熙宗时期受封王爵,无所事事,毫无建树;在完颜亮时期贪生怕死,老婆被逼死都毫无反应。

这样的人何惧之有?

所以他们的分析结果是,先不要理会国内,那是个陷阱。如果回兵的话,无论是全军都撤,还是留些继续保持攻势,都会造成一个结果——军队解体。

完颜亮上位以来,纯粹是以威压人,以杀服众,没有半点的恩德。如果不能保持这个势头,稍有颓败的话,比如此次亲征,没有实质性胜利,立即就会全民皆敌。何况完颜雍手握着军队的家属,这是无解的杀手锏,再精锐的军队遇上也得低头。

不能后退,只能前进。他们想到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如果强行、快速地渡江,征服南宋,达到之前历代金国皇帝都没能完成的伟业,那时全军回程,局面会怎样?

小小完颜雍,不过疥癣之患,举手之劳尔!

做上述决定时,完颜亮忽略了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