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懊纷薄�
所那眼线回报,那张贴子,极有可能,是左腾迁从山上寄下来,可以直接进入“梅庄”的通行贴。
只是不知所为何事?
蒋琬听到一半,便已心知肚明,长歌无忧的琴艺早已远超左腾迁,可以说南唐失了颜面,皇帝陛下正在著急,知道长歌无忧的琴艺如此了得之后,便让她拿了拜贴,进“梅庄”挑战那位北方来的神秘公子。
只是不知结果如何?下午的时候,眼线回报,那书生所奏的“广陵散”,败于那神秘公子之手,不过那神秘公子当时听到“广陵散”之时,叹道:“若非近年来我心性大变,琴韵渐趋圆满,否则必不是今日你之敌手。公子可算是我有生以来,第一高手!”
蒋琬没想到长歌无忧那几乎可称作是完美的“广陵散曲”,居然也会败于“知音公子”之手,四大名公子之中的任何一位,确是不可小觑。
天下间,能胜得长歌无忧者,自然非“知音公子”莫属,蒋琬立即就猜到了他的身份,只是对于他为何如此兴师动众的要挑战南唐所有音律高手,却始终不解。
他忽然伏案几个大字,交给情儿道:“情儿,你马上派人,拿这个去栖霞山左腾迁住的地方,将这个交给他,让他拿一张贴子过来,快去!”
情儿一头雾头道:“公子要干什么?”随即恍然大悟道:“公子要给无忧姐姐出气,对不对?”
蒋琬笑道:“没有,只是看这知音公子如此了得,想前去会会他,看看到底是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而已,居然连无忧姐姐的‘广陵散’都劳而无功!”
情儿知道公子向来不是好胜的人,若非长歌无忧败于李知音之手,他是绝对不会去跟李知音比琴的,急忙道:“情儿这就去。”
飞跑出门,吩咐人去办这事之后,情儿回到屋中,不由得好奇的问道:“公子,你在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蒋琬笑道:“没什么,就四个字而已,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蒋琬道:“左腾迁是个聪明人,他对琴艺的造诣也许不及无忧姐姐或者知音公子,但他毕竟浸淫琴道数十年,其阅历与见识都是一等一的,看到这四个字,他就明白只有真正懂琴的人,才能懂这四个字的意思。”
那人快马飞骑,到了栖霞山,求见左腾迁,门人听他说是来求贴子,这几天也不知有多少人登山求贴,扰得他是烦不胜烦,登时脸色一沉,说道:“不见。”
那人递上那张贴子,说道:“我只是送这个来,你家主人一看便知,若他不愿赐下金贴,我转身就走,绝不纠缠。”
那门人奇怪的看了一眼他手中那张字条,再看一眼他,半信半疑的道:“好,我帮你递,若不成,那就不要再多废话。”
那人抱拳道:“多谢了,请!”
片刻之后,那门人一脸惊奇的跑了出来,手中拿著一张大红金贴,递到那人手中,说道:“真神了,我看那字条上什么名字也没有,这几天拿著各种签名的人来求贴的,就算署上相爷的名字,都没有用,想不到老爷子今天看了之后,却是双眼发亮,听到说是求一张金贴的,立即便命我送了出来,还让小的代为转告,请你家主人若有闲暇,不妨到此一叙,老爷必当扫榻相迎,希望你家主人能保住南唐威名不失。”
那人躬身接过金贴,说道:“多谢,左先生的话,小的一定带到,告辞!”
那门人道:“慢走!”
那人再一抱拳,飞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那马一声长嘶,向山下飞奔而去。
……
是夜,建邺城中华灯初上,梅雪渐轻,建邺城北的“梅庄”门口,走到一个背著琴囊的少年,身后还跟著一个少女。
递上贴子,看到是“左腾迁”亲手所写的贴子,这数天来,能拿到“左腾迁”亲手书写贴子的人,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人而已,那门卫这时才正视这两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访客,恭敬的问道:“公子可是来挑战我家主人的么?”
蒋琬笑道:“自然,若非如此,何必背琴而来。”
那门卫一呆,这才看到蒋琬身后背著的那座琴,虽然琴在囊中,看不见样子,他却只觉得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奇怪的悲哀感觉。
他移开目光,那种感觉立即消失不见,他喃喃道:“见鬼了,这是什么琴?”终不敢大声说话,向蒋琬招手道:“请跟我来!”
说著便引著蒋琬,向著后院而来,“梅庄”建筑得古朴典雅,那门卫引著蒋琬,走在九曲流觞的桥上,因为雪后,梅雪未消,整个梅庄,更是拥有一股清寒的韵味。
绿漆朱檐之下,悬挂著一串风铃,随风摆动,发出一串风铃之声,随著风铃声,阁楼之上,缓缓走下来一个披著白袍的青年。身后跟著的,便是那个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便将这座“梅庄”购下来送给白袍青年落脚的紫衣白发青年。
他们自然就是“知音公子”李知音与“财神贴”上方惊变。
望到蒋琬背后的琴囊,李知音眼眶微缩,不由得赞道:“好琴!”
蒋琬说道:“自然是好琴,若非好琴,怎敢应‘知音公子’之约,‘知音公子’在我南唐纵横披靡,所向无敌,何等意气风发,在下不才,也想见识一下如此高明的琴艺。”
李知音双目向著蒋琬的双手望去,忽然道:“为什么是琴,而不是笛呢?”
蒋琬道:“怎么说?”
李知音却忽然转移话题,又注目向蒋琬的琴囊,良久方才叹息一声,道:“琴是好琴,只是未免太过悲哀了一些,只怕入了魔道。”
蒋琬哈哈大笑道:“正道,魔道?何为正,又何为魔?知音公子可懂得么?”
李知音一怔,思虑片刻,答道:“不错,何为正,何为魔?是我过于偏见了,正就是魔,魔又何尝不是正?天下本无正魔之分,只不过是人强加而为罢了。”身子一退,让开一步,一展手臂道:“楼上请!”
=文=蒋琬道:“请!”
=人=那门卫告退离去,蒋琬举步上楼,二人先后进入楼阁之中,各自落坐。
=书=李知音道:“知音此来,并未告示姓名,不知公子如何得知?”
=屋=蒋琬道:“猜的。”
李知音一呆道:“猜的?”
蒋琬伸手解下琴囊,横放在面前的低几之上,捧出琴,端正摆放在几上,琴囊则交给后面的情儿拿著。却没有回答。
李知音见此,不由得笑道:“不错,公子如此妙人,又岂会猜不出来,知音的这一些小把戏,瞒得过一些人,还有许多人,只怕是不屑与我为难,这才让我空得虚名罢了。”
“但不知公子贵姓?”
蒋琬道:“此来只为请知音公子指点一下琴艺,何必深究名姓,知音公子,此琴名为‘断肠’,不知公子可准备好了么?”
李知音缓缓端正自己的坐姿,招了招手,那紫衣青年上方惊变立即将他的那座“落雁”取了过来,李知音伸手接过,小心翼翼的摆正在面前的低几之上,神色严肃,如同对待自己的知音。
琴虽然是死物,那只是因为你根本不懂琴。
琴也是有生命的,尤其是在懂琴的人手上,它们才能活过来。
所以弹琴,是无知音不弹,向来列为七不弹之最后一条,可谓重中之重,李知音缓缓伸手,轻轻抚过琴弦,伸手道:“此琴名为‘落雁’,传闻奏到极处,有雁闻而落的美誉,公子,请!”
……
“梅庄”花园之中,一个门卫在两个妙龄少女面前,不住的乞求道:“两位公主,这后园是禁地,两位公主要玩,‘梅庄’其它地方都可以随便玩,但是……”
其中一个穿著银色狐裘的少女柳眉倒竖,怒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我乃是南唐的十一公主李倾城,天下有什么地方不能去得,到你这里来玩是看得起你家公子,你居然敢阻拦公主大驾?”
那门卫身子一颤,作声不得,但这后园是上方惊变划为的禁地,尤其是那座小楼,更是不准任何人接近周围十丈之内。但……
李倾城身旁的那名少女看得不忍,劝道:“算了,倾城妹妹,我们别为难他了,回去吧,又何必一定要进这园子不可呢?”
李倾城转过头,向著她道:“七姐姐,你不知道,这几天这‘梅庄’在京城里有多神气呢,据说它的那个什么主人把我南唐所有的音律高手打得大败,连左爷爷都折在了他们手下,这不是故意来丢我南唐的面子么,我倒要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物,如此大胆,看我不好好教训教训他,让他从哪里来滚哪里去,有多本事?”
原来她身边的这名少女便是当今神册皇帝的七女昭阳公主李颖,她今天被李倾城拉到外面来以为什么事,不想竟是赤手空拳的跑到人家庄园里面来兴师问罪来了。
“梅庄”主人挑战南唐所有音律中人,如今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些人屡战屡败,南唐颜面尽失,神册皇帝都为之龙颜大怒,下重赏招贤,只是这事也怪不得人家,自己这方学艺不精,艺不如人,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李倾城的火爆脾气,她也没有一点办法,只好不再说话,那门卫拦又不敢拦,不拦的后果自然更加清楚,那个白头发的庄主可不是好惹的,有人曾经就因为不知道他的习惯,茶里多放了一点茶叶,结果就被逐出“梅庄”,永不录用,而且又不许人家打扰他,禀告都无处可说。
倒是那个白袍主人虽然性子静,却好说话得多了,对人也和善有加,从不疾言令色,只是刚刚一个人进去找他比琴,此刻众人应该都在后院那小楼之中,绝对不能打扰,否则那下场绝对凄惨无比,是以现在这个门卫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虽然是大冬天的,他却急得是满头满脸的冷汗,心下暗自叫苦不迭,不知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偏就遇上这样一个灾星。
到了后院门口,李倾城便要闪身进去,那门卫下意识的双手一拦,李倾城怒目圆瞪,便要骂人,就在此时,耳中一阵琴声传来,仿佛千层地窖之下的冷风,又如同突然看完所有生老病死之后心底深处突然升起的一种深切的悲凉,听到这声音,三人�